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承基当时就想与宇文承趾谈谈,实在不行就让一步,别进千牛备了,去祖父的左卫也是一样……
虽说,不如做皇帝的带刀待卫来得威风,但是在祖父手下也一样有优势,将来自家接管左卫的话,还更方便些。
再则,虽说宇文承基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李建成,但是自己弟弟有多少斤两,他还是心知肚明的,与李建成比试,输的面太大。
而宇文承基之所以这么上心,也是因为自己的父亲不争气,让他这位嫡长孙压力山大。
虽说,他认为二叔宇文智及不可能当家,可是还有三叔呢,宇文士及年经轻不说,能力还强。
哪怕宇文承基听宇文述说过,让他努力求识,跟着自己好好的学,将来由你当家主。
但是,宇文承基站在孙子的位置上,总觉得直接夸过儿了把家传给他,这种可能性低,预见到了诸多非议。
但他认为,自己可以成为给父亲加分的筹码,自己这一房表现得越好,将来继承许国公府的可能性就越高。
宇文承基这么做,看的到不是许国公府所代表的荣华富贵。
而是如果直接跨过他们嫡长房,许国公府被其他房给继承了,别人会怎么看他们?!
本来,自己的父亲被贬为奴,就让他抬不起头……
可是这些话,让他一个大男人拉着另一个男人,一上来就推心置腹地谈,他还做不到。
所以,他想着借出去逛逛的机会,带些酒,再找个没人的僻静地方,俩兄弟一坐,慢慢地说起。
可他约宇文承趾时候,却被对方拒绝了。
宇文承趾说不要浪费时间,要好好的努力,赢了李建成给大家看看。
宇文承趾都这么说了,宇文承基总不好打击自己的弟弟说——你不行,我们退一步吧。
于是,宇文承基在说了一些勉励的话后,转身离开了。
当时,他没有别的心思,便没有多想,现在被宇文述问到头上,便让他想起,他叫门的时候,二弟的小厮并没有马上来开门。
进屋的时候,宇文承基还闻到了墨香,可是当时他只是抱怨了句:“怎么这么久才来开门。”
宇文承趾却道:“刚才练功出了一身不汗,正在换衣服。”
而榻上还真的有一身衣服堆在那里,宇文承基便没再多问,直接开口约宇文承趾。
现在回来起来,这便是疑点。
有墨香说明宇文承趾在写东西,可是他为什么怕自己看到,然后还做了掩饰?!
于是,宇文承基迟疑了。
宇文述马上看出了问题,追问道:
“把你知道事情告诉我,我好想办法善后。”
宇文承基想了一下,看来二弟的事情暴露了,不然祖父也不可能知道。
既然这样,他觉得自己就没有再隐瞒地必要了。
遂即,他把看到的事情说了出来。
不过,他心里的那些动机,却没有说;这般私下的谋算,就没必要放在台面上了。
宇文述听完了宇文承基的述说后,放松了身体,再次侧靠在宇文承基的身上,道:
“你觉得你二弟他做了什么?”
宇文承基迟疑了一下后道:“可能是给母亲写信吧。”
他心中补了句,毕竟母亲手里有银子也有人。
要说宇文承基对于大杨氏偏爱宇文承趾,心里一点都不介意,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大杨氏对他说过:“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十根手指却不一边长,将来你要继承国公府,所以,你要对二郎好点。我是觉得给不了你二弟什么,方对他更好一些的……”
对于,大杨氏的这个说法,宇文承基接受了。
在宇文承基看来,就像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父母的决定,没有自己置喙份。
但是大杨氏对宇文承基的溺爱,却印在了他的心灵深处。
当宇文述意指有谁会无条件地帮宇文承趾的时候,宇文承基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大杨氏。
宇文述半垂的眼睑,掩饰住眼里涌动着肃杀之色,显然他也觉得这里边有大杨氏的影子。
那个大儿媳妇对宇文承趾有多好,宇文述又不瞎,自是看在眼里。
加上从李渊那里得到模糊信息,他心里早就有定见。(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141章 宇文述的决定(下)()
第141章宇文述的决定2
之所以问这么一句。
是宇文述想看看宇文承基是不是如自己看得这般透彻。
同时,宇文述觉得事情的推测结果与其由自己说出口,不如引导宇文承基让对方自己意识到。
所以,当宇文承基一说出这个结论的时候,宇文述便点了点头道:
“有这个可能,你写封信让你母亲来一趟吧,就说是我说的。”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在事情没有确认之前,他没有把话说死,只道有可能。
宇文承基与宇文述的段数差,让其没有看出宇文述的动机,只就事论事地回道:
“好的,祖父,等下回府便写。”
宇文述点了点头,现在自己刚醒过来,不好让身边唯一的亲人离开,万一自己再有个差池怎么办?身边要有个信得过的人才行。
但是,他还是让宇文承基去看看,巢元方把药配好了没有,并问问自己的情况,何时可以回府。
宇文承基一出门,便看到巢元方在晾晒草药的架子旁,左瞧瞧、右翻看,摆弄着草药。
他当下便明白,人家巢医令是特意留出空间,让自己与祖父说话。
宇文承基忙上前,再次道谢,这次一躬扫地,态度真诚:
“多谢巢医令起死回生。只是不知祖父情况可稳定了,何时可以归家?”
巢元方生生受了宇文承基一礼,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受礼的话,会让宇文承基惶恐得以为宇文述的病并没有好:
“现在便可归家,只是火上正煎着许国公的药,如果国公不急的话,便再等上一时半刻的。”
“不必了,回府吧。”两人说话的时候没有特意压低声音,宇文述在屋里听到后,便说了这么一句。
巢元方含笑道:“回家后千万不能再动怒,切记!”他回手拿下晾晒架上的一个药包,递给宇文承基:
“明日我再去府上施针,这两剂药先吃着。此处实在简陋,许国公早些回府,好好休息才是正理。”
宇文承基笑了笑,接过药,回屋去了。
巢元方也跟了进去。
宇文承基再次把冠戴靴袜给宇文述穿好后,在巢元方的帮助下,把宇文述背后起往外走。
巢元方派了个小童帮着宇文承基拿着药,随行。
宇文承基走了能有二刻钟左右,巢元方便听到太医署外脚步声凌乱嘈杂。
随后,便听到一声:“巢元方,伯通在哪里?怎么样了?!”
说话的人是杨广,而伯通,宇文述的表字。
巢元方忙上前揖手一礼后道:“回陛下,许国公醒来之后,便说要回府,二刻钟前由宇文统领背着回去了。”
听到人醒了,杨广眼里闪过喜色,马上追问道:“将来可有碍?”
听到杨广问可会有后遗症,巢元方不敢断言,委婉地道:
“许国公已经花甲,如果不再动气便无碍,依旧可以上马提刀,但要是动气的话……”说到这里无奈地摇了摇头。
杨广眼睛眯了一下,遂即吩咐道:“拿上药箱与朕同去许国公府。”
巢元方心中一动,看来杨广打算让自己在宇文述没好之前,近身照看病情,忙回屋把药箱拿好。
杨广的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向许国公府进发。
这一队伍正好路过殿中局,李渊正与同僚们商议,怎么满足杨广的“虚荣心”。
而这些同僚多是宦官。
估计李渊也是独一份,不是宦官却当上了殿内少监的。
再次体现了杨广的脑洞大,毕竟是着用人力把华夏的水路打通的人。
按理说,能当上殿内监,主管皇上的衣食住行,那是简在帝心,君王信任的证明。
可是李渊没有去势,这个职位就显得尴尬了。
《旧唐书。卷一。本纪第一》有云:“大业初,由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征为殿内少监。九年,迁卫尉少卿。”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也就是说,李渊就这么尴尬了九年。
并且杨广对自己的生活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不是一般的挑剔:
<;隋书。卷十二志第七》:
“及大业元年,炀帝始诏吏部尚书牛弘、工部尚书宇文恺、兼内史侍郎虞世基、给事郎许善心、仪曹郎袁朗等,宪章古制,创造衣冠,自天子逮于胥皁,服章皆有等差……
议既定,帝幸修文殿览之,乃令何稠、起部郎阎毗等造样上呈。二年总了,始班行焉,轩冕之盛,贯古今矣。”
《资治通鉴。隋纪》:
“帝过雁门,雁门太守丘和献食甚精;至马邑,马邑太守杨廓独无所献,帝不悦。以和为博陵太守,仍使廓至博陵观和为式。由是所至献食,竞为丰侈。”
《隋书·炀帝本纪》:
“所经州县并令供顿,五百里内俱来献食,丰办者加官爵,阙乏者谴至死。食用不尽,多弃埋之。”
《北史。列传第六十一》:
“大业五年,征吐谷浑。郡滨西境,人苦劳役,又遇帝西巡,坐御道不整,献食疏薄,帝大怒,命左右斩之。见其无发,乃释之。除名,卒于家。”
所以,李渊此时就算听到了外边有动静,也没有心思去理会,还是闷头作好自己手上的事情吧。
不过李渊不理会,不代表别人也如此,李广过去没一会,钱九陇便进来附在李渊的耳边说了句:“陛下龙辇匆匆而过。”
李渊皱头一皱,轻声交代了一句:“你去打听一下。”
钱九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