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宏朗之前就是顺口一说,没有想到还成真了,虽说有心里准备,可是心里准备毕竟不是事实啊,现在得到明确的答复,他先是诧异,然后苦笑了一下:
“要是都像你这么妖孽,我们大夫都得饿死。”
“都像我这么妖孽是不可能的。”李建成扯了一句皮:“我就当成你这是夸奖了。”
刘宏朗突然发现之前对李建成的印象,全都是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距离美,越了解越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位贵胄公子。
不过,也正是李建成这样,刘宏朗觉得对方特别的真,莫名地有一种亲切感,更愿意相交。
别看李建成前世算是高级人才,小西装一穿高端大气上档次,但真要是去考古的时候,摸爬滚打,众人苦中做乐,相互打趣调节气氛那是生活日常。
只不过,那时的他是对身边熟悉的人才放得开,对不熟悉的人,依旧是话不多地高冷派。
但是到了这里,李建成在压力,爆发出潜力。
虽说年纪的关系他觉得自己的情商偶尔不足,可是智商高啊,把看到的事情对比千余年时间差,所累积出来的知识分析一下,做出有针对性的方案。(未完待续)
第一章,第二章12点以后。
(本章完)
第122章 友谊的小船()
第122章友谊的小船
就如对刘宏朗这种傲气的人,在其擅长的方面压其一头后,再表现出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另一面来拉进关系。
以后对其一直保持着平常心,友谊的小船迎风起航,并且轻易不会翻。
刘宏朗此时已经明白李建成的来意,手指点了两下放在桌子上的药方:
“是来找我做药丸的吧?”喝汤药不方便,容易被发现。
李建成含笑点头:“其实,还想让刘老大夫帮着参详一二,只是令严还没有回来?”
“要想让我父亲看一看这方子的话得年后了,估计父亲一时半会是不会回来的的了,我娘现在已经着手准备去太白山过年了。”刘宏朗无奈地摇了摇头后,又道:
“我先给你制一个月的药量吧,你先吃着,不过是药三分毒,看了那么多的医书,你应该清楚,平时多吃些补血,补气的东西。”
说到这里,刘宏朗笑得非常地有深度,眼神里写着,是什么不用我说了吧。
“看来我们是太熟了。”李建成不直接回应对方的打趣,挑了挑眉道:“既然这么熟药费是不是可以免了。”
刘宏朗的笑容一怔,无奈地笑了笑道:“你让我两句又何妨,再说了你堂堂国公府的小公爷,还会差我这七两六钱银子。”
李建成哈哈一笑后,扬声对李喜说了句:“李喜听到没有,与远志结了七两六钱的药银。”
数声急促的脚步声后,李喜挑帘进来道:“好的郎君。”说完,转身又回了外间。
不过李喜有些暗暗砸舌,要知道当时在大兴用人参入药,可是一碗就十几两银子,与这一比,只换了一味药,就便宜了这么多……
不过,李喜自然不怀疑这药不对症,或是效果不好。在他看来自家郎君那么聪明,又被刘小大夫确认过了。
李建成与刘宏朗又聊了一盏茶的工夫,拿了几本书然后离开了。
等他到了族学,见到李仪之后表明自己是来送书的。
李仪含笑深深地看了李建成数眼,然后道:“你怎么知道文纪兄会在,毕竟昨日是腊祭。”
“我父亲昨日不在腊祭依然可以顺利进行。”李建成打了句机峰后人,含笑淡淡地道:“何况我当初有言在先,书一写好便送来给文纪先生。”
李仪笑着捋着胡子道:“文纪回去之前,留下话来,说你最迟今、明两日就会来送书,他今天便会回来,如果今天出门早的话,应该快到了。”
李建成点了点头,对于李纲能猜到自己的安排并不奇怪,毕竟之前言谈中已经流露出七八分。
遂即,他话峰一转,说起了《奉橘贴》,问起李仪此贴可在手边,能否一观。
李仪哈哈一笑道:“之前我与文纪兄聊起你的书法造诣时,便觉得你定然后对书圣的《奉橘贴》感兴趣,想必当是你就想看,只不过碍于我与你的文纪先生因此贴起了争执。”
李建成含笑不语地点了点头,表示正是如此。
“等我一下。”说了这么一句后,李仪起身离开了一会儿,捧回了一只紫檀的木匣。
木匣被制成抽屉状,上有镂空的缠枝莲纹,精美得甚至让人生出一种买椟还珠的欲望。
自然这里的《奉橘贴》才是更有价值的。
李建成小心地把木匣拉开后,取出《奉橘贴》小心地翻开,不停地回想着曾经看到的隋唐的防本,观之差距。
就像美人在骨不在皮一样,原版的《奉橘贴》多了一种神韵。
李仪看到李建成爱不释手的样子,一种满足感悠然而生。
当李建成把眼前的《奉橘贴》印在脑海中后,小心地收好,放回木匣中。
“怎么样?可有收获?!”李仪含笑捋着胡子问道。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李建成喃喃地读了一遍《奉橘贴》全文后,在李仪的期许的目光中,说道:
“虽聊聊数字,但各不相同,点画行态灵活多变,且书风坦然清纯,字字挺立,体态舒朗,结体的纵横聚散轻灵之感扑面。”
这并不是李建成下的评论,而是多少年来,数代人总结出来的。
此时李建成按着记忆里的品评,说出其特点,听得李仪连连点头后,道:“此贴跟了你,才不算埋没了它。”
李建成就是一愣,我去,这是要把《奉橘贴》给自己的意思了?
他忙推迟道:“先生不可,君子不夺人所爱。”
“非也!”李仪收起了笑意,郑重地看向李建成道:
“你赠我的两本瘦金体,在书法上的价值并不比这《奉橘贴》低。而你明显在书道上更有天赋,这本《奉橘贴》交到你的手上,才是最好的选择。”
李仪见自己说了这些,李建成依然摇头,便马上问了句:“难到你不喜欢?!”
“不然不是,可这世上让人喜欢的事物何其之多,但喜欢并不一定就要占为己有,毕竟我年方十七,如果沉迷,并非好事。”李建成扔出了一个高洁的借口。
其实,李建成心里明白,李仪是觉得欠自己的人情欠得太多了,想还。
但是,李仪给自己《奉橘贴》并不是李建成需要的还人情的方式。
虽然此物价值不菲,但也是身外之物,没有命来得重要,不是嘛?!
李仪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一个“好!”字脱口而出:“说得好,人最难得的便是了解自己。”
对于喜欢轮戒尺的李仪来讲,没有当面过多地夸讲自己的学生习惯。
所以,他说了这么一句后,转而道:“把你新写的两本书拿来我看看。”
李仪这是存了对比之心,李建成苦笑了一下后道:“明之先生,您与文纪先生的闲来之争,可不可以不带上我。”
对于李纲与李仪不管什么事,都要拿来比一比习惯,李建成看热闹的时候,觉得爽歪歪。
可是,一但这事情要是把他自己卷进去了,那就歪字没了正字边,直接一个大写的不爽了。
李仪捋胡子的手一顿,眼里闪过兴奋的明慧之光道:
“看来你的字又有长进了,快拿出来我给我一观。”(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12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123章一朝天子一朝臣
李建成苦笑了一下,在心里做了好了再写两本书送李仪的准备。
李仪翻看了李建成后写的俩本书,边看边点头,这两本书上的字,细微处的把握更加的到位。
不过,让李建成诧异地的,李仪翻看过后脸上虽然都是爱不释手,不过却没有说什么,反而提议与李建成手谈两局,等李纲的到来。
李建成自然是恭敬不如从命,只不过,他与李仪俩人这一局棋一直下到李纲来了都没有结束。
李纲看到俩人在手谈,便在一旁默默观看。
世间有一件事情叫做棋逢对手,最让人着迷的。
在局中的李仪并没有发现李建成,不显山不落水地,一直把控着全局在让着他自己。
但做为局外人的李纲看着看着,便看出了门道:“行了,你们这们下下去,得下到明年,让我与李大郎下盘快棋。”
李仪正下得兴起:“观棋不言,真君子……”
“君子和呆子,你喜欢哪一样?”李纲只说了这么一句,便身出去了。
不大一会,他端着一付棋走了进来。
李纲直接把棋盘摆放在地榻之上,看向李建成道:“我持白子,大郎你持黑,一同下,没问题吧。”
李仪这时还有什么不明白了,眼里闪过诧异,不过却没有端着,直接问李建成:“你一直在让棋?”
李建成讪讪地一笑道:“无所谓让不让棋,按着明之先生您的话,下棋等文纪先生回来罢了。”
李仪与李纲对视了一眼后道:“那我们三人,下一把快棋。”
当然了李建成一人对二人。
李建成到是想下,不过下棋费脑了啊,他摇了摇头道:“我不擅长下快棋,要下的话非输不可。”
又不好边下棋边咔咔地咬糖快,只能慢慢地磨。
李纲与李仪见李建成的神态,知道对方说得不是假话,便点了点头。
李纲更直接把棋盘推到边上,直接追问道:“快棋不外乎观一个的反映速度,你应急能力并不差,这是为何?!”
李建成苦笑了一下后道:“长时间快速地反应,会让我头脑发晕。”
只说表现,未道明真正的原因。
李纲目光一闪,到也没有追问,反而点了点头道:“知道自己的缺处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