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建成嘿嘿一笑着点了点头,坐到窦惠的身边:“要不怎么说知儿莫若母呢。”
窦惠失笑地摇了摇头道:“为了来要口罩,改了典故来奉承你娘我啊~。”抬手用指食点了两下李建成的额头。
窦家虽然不在五姓七望之列,但是窦惠的家世也是渊源显赫。
其父为隋朝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母亲是北周的襄阳长公主。窦惠从小就聪慧,善书学……
所以,李建成在听到窦惠知道这则出自《管子。大匡》的知子莫若父的典故,并不诧异。
还没等李建成说什么呢,窦惠便挑了下眉继续道:“既然,说到了知儿莫若母,那你说这口罩我是给你好,还是不给你好呢?”
李建成就是一愣,苦笑道:“娘,哪有您这么比的,我可不是范蠡( lǐ)那死要钱的大儿子。”
李建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
春秋时
越国宰相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楚国判了死刑,决定秋后处决。
范蠡闻讯,忙准备了千两黄金和一封书信,叫小儿子到楚国请他的结拜兄长——楚国宰相帮忙。
大儿子听到这件事后非常生气,就问范蠡这么重要的事,为什么不让他去。
范蠡对大儿子,道:“如果派你去,你二弟必死无疑;只有你小弟去了才能救回你二弟。”
大儿子一听更加地不服气了:“同样有礼物及书信,为什么我就办不成?”
范蠡拗不过他,只好让他去,临行嘱咐他无论事情能否办成,礼物千万都不要带回来。
范蠡的长子到楚国后,急忙拜见了宰相,呈上了礼物和书信。
第二天,宰相便以楚国将有天灾为借口,上奏楚王释放在押的死囚,以免除灾祸。
楚王听后便下旨大赦天下。
范蠡的大儿子听说弟弟已经获释,心想何必白白丢掉这千两黄金,便又回到楚国宰相那里要回了黄金。
楚国宰相震怒,转头找到楚王道:“大王大赦天下,本为消灾,岂料有人说我受了范蠡的贿赂,为了范蠡的儿子才提议大赦。如果放了他民愤难平。”
楚王听后,就下令斩了范蠡的二儿子,等到人头落地的时候,范蠡的小儿子运的棺材正好赶到。
范蠡为何能预知事情的发展?
原来,他的长子是在他落魄时出生的,从小历尽艰辛,深知钱财来之不易。
而小儿子却是他发达后出生的,向来挥金如土,对千两黄金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李建成脑子里闪过这个典故后,又对窦惠说了句:“再说了,娘您也不是范蠡那个明知不可为而为知,结果坑了儿子的爹!”(未完待续)
第二章送上。
(本章完)
第73章 不丢人()
第73章不丢人
窦惠被李建成转着弯戴了一顶高帽,那怕知道儿子是说好听的哄自己开心,她依然觉得心暖。
天下的父母多是如此,儿女几句贴心的话,就能让他们心怀畅快,不是他们看不透,只因说话的那个人不同罢了。
当下窦惠失笑着瞥了一眼李建成,说道:“行了,我把口罩给你就是了,不然等下不得把我捧上了天!”顿了一下:“不过,你现在不许给三郎用。”
李建成事先已经猜到了窦惠的用意,现在听到这话自是从善如流地含笑点头道:
“娘,您就放心吧,还不是我答应三弟口罩一做出来就拿给他,我这个当大哥的总不好言而无信吧。您就放心吧,我只给他看看,别的事情,怎么也要等我从大兴回来的再说。”
窦惠盯着李建成听完这番话后,微微颔首,然后转头对丫鬟青芝道:“你去把口罩拿来给大郎。”
青芝最就等着等窦惠发话了,所以反应很快,在窦惠话音未落之时便笑着应了一声,转身去拿东西去了。
李建成借着青芝去拿东西这会儿,笑着看向窦惠问道:“娘,我怎么没见到顾大娘?”
“怎么?觉得她把东西给我了,你心头不痛快?!”窦惠虎着脸挑眉道,眼里带着揶揄。
她自然不是真的生气,以李建成嫡长子的身份,只要他往外露一些风声,就会有人主动给顾大娘下绊子。
虽说,顾大娘是窦惠这个夫人身边得用的人,但是毕竟是下人。
而且李建成这位国公府的继承人年纪也不小了,众人会如何选择,自然不必多说。
就像刚才青芝看到李建成来时,给他使了个眼色,她单纯只是讨好李建成,给他行个方便,等将来李建成当家后,想着自己的日子会好过些。
毕竟当了家仆,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甚至还要关系到自己的子孙后辈。
所以,心如明镜的窦惠,自然知道李建成要是真的因此要处置顾大娘,最好的办好,并不是对自己这个当娘的讲,毕竟根子在她这里,她必然会维护着顾大娘。
李建成学着窦惠也挑了下眉,若有所思地道:“娘,您要不说,我还真没想起这事,顾大娘当时可说了晌午就能做好,从我这领了差事,不管最终怎么样,她都应该回我一下吧,这不是不把我这个未来的家主家放眼里嘛!”说得煞有介事。
李建成就没想着处罚顾大娘,毕竟打狗还得看主人呢,这件事情最好不了了之。
他说这番话的用意,除了让青芝回头转话给顾大娘的意思。
主要是对窦惠这个当娘的表达,以后处事不要再向之前一般,直接做他的主。
李建成知道嚷嚷着您别做我的主,不但会伤了窦惠这个做母亲的心,还让人觉得他自己像是没有长大的孩子,稚气。
窦惠听到李建成番陈述事实的话后,心头就是一动,她从中品出了暗含的意思,她到是没觉得李建成这是有意思为之,因为李建成的表现就是明晃晃地告状。
也正是李建成这番看似无意的话,让窦惠更加地走心,大郎是嫡长子,自己不能把事情把得太严了,不然这孩子万一再变成以前那样就麻烦了。
于是她点了点道:“恩,说起来这事不怪顾大娘,这不是马上腊八了嘛,你二嫂娘想去灵感寺,我便让顾大娘陪着一起去了,平时这事你也不上心,就没对你说。”
窦惠口里的这个二嫂娘是李渊二哥,李湛的媳妇王氏,只是李湛过世得早,留下了两个儿子,分别是后来的陇西恭王李博义、渤海靖王李奉慈。
由于没了当家人,加上独孤祖母又分健在,这孤儿寡母地就与李渊一家住在一起。
不过,却是住在西跨院。
并在西跨院处开了角门,出出入入的,到也方便。
平日里,王氏只有来给独孤祖母请安的时候,才来正院坐坐,不过说不上几句话,就会回去。
上次李建成大病初痊那场庆祝宴,二嫂娘王氏因为自己是寡妇的身份,便没来。
主要是独孤祖母觉得王氏命硬,克死了自己的二儿子,所以只让兰香叫了李博义与李奉慈来。
这两个堂兄弟,因为自己的母亲没来,所以当时也只是坐了一会,就找个借口离开了。
‘李建成’的记忆里还有,王氏每年在腊八之前都会去蓝田县的汤院(温泉)沐浴后,再去灵感寺,在佛前求一份八宝粥后,再回来。
这时的腊八,与千余年后的习俗不大相同,这人们沐浴净身后,主要是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吉祥。
当然了,大冬天沐浴,可不是所有人家都有这样的条件。
要知道古时冬天烧一大锅的热水,还没等洗完澡呢,水就冷了不说,这水还得大老远的挑回来,毕竟当时一村一口井的情况实属普遍。
加上,还要消耗不少的柴火;能折腾得起的就不是一般的人家。
再则,惟恐洗澡的时候受凉,得了风寒,百姓常常一冬都不洗澡才是常态。
可有条件的,便都会很讲究。
国公府自然算是有条件的,腊八那天祭祀更是被独孤祖母看得很重。
而王氏这位克死自己儿子的人,找个由头不出现在自家的祭祀上,也是独孤祖母默许的。
李建成听到是这个缘由后,便点了点头道:“既然是这那,那便算了,顾大娘离开也是事出有因。”
青芝这时把口罩取了回来,交给窦惠。
窦惠接后口罩后,把口罩塞到李建成的手里,笑着催促道:
“行了,口罩你也拿到了,快去给三郎看看吧,你这一天也没有闲着,等下见到三郎,说一会话就成了,你也早点回去休息。”
李建成笑着道:“娘,什么叫我也啊,明明是您心疼三郎,想让他早点休息……”
窦惠抬手在李建成的肩膀上捶了一下,笑骂道:“你这孩子,和你三弟也要争宠,多大的人了,丢不丢人?!”
李建成,站起身来,边穿大氅边道:“在自己的娘面前争宠可一点都不丢人……”(未完待续)
第一章,接着码第二章,码好了就会发上来。
(本章完)
第74章 下不去手()
第74章下不去手
李建成来到李玄霸的房门外,还没敲门呢,就听到屋里传来李玄霸的说话声:“绿柳,你快开门,我听着像是大哥来了。”
李喜听到这话,在李建成身边小声地说一句:“郎君,真没想到大家连你走路的声音都听出来了啊!”
李建成斜了一眼李喜道:“那你能听出来了吗?”
李喜就是一愣:“……”我又不是狗,怎么可能还没见到人呢,就知道来人是谁。
养过宠物的都知道,喵星人和旺星人,可以分辨出主人的脚步声,在你还没有到门口呢,就去等你。
这时绿柳打开门,看到李建成后,笑着让李建成百屋,同进道:“三郎一听到声音就让我来看看是不是大郎君来了,我都空跑了好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