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啊,他还得为以后考虑。
正看着仓库里的东西发愁的李渊,突然连打了几个喷嚏。
跟在李渊身边的家奴钱九陇,便关切地道:“阿郎可是着了风寒?!”
钱九陇,字永业,曾为吴明彻(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的裨将,他与吴明彻一起在彭城战败。后来,因罪被抄没为奴,从此侍奉唐公李渊左右。(未完待续)
今天不在状态,就这么一章写了三个多小时,第二章会更,但是会很晚,亲们不必等了,明天早起再看吧。别熬夜!别熬夜!!会爆肝!!!熬夜码字的我,泪流满面。(ps。不是全职,要上班的啊。)
(本章完)
第62章 李建成去大兴2()
第62章李建成去大兴2
李渊公元566年出生,现在刚好处在不惑之年之年的四十岁,他自己有没有得风寒怎么可能不知道。
于是,他摇了摇头失笑道:“没事,可能是有谁叨咕我呢吧。”
钱九陇一听李渊说起这话,便笑着道:“我看是夫人念叨您呢,再有三日就是腊八了,您可是冬至都没有回去。”
现在的李渊在东都洛阳,洛阳离武功骑马单程就要二十二、三个时辰。
虽说,冬至的时候会放七日的假,但是先不提李渊这个皇帝的大总管走不走得开。
就算他能离开,估计这时间都得花在路上,他到家也就能喊上一喊子——我李渊回来了,然后就得再上马往回返。
一说起这件事情,李渊的怨念就爆表,原来他在外地任刺史的时候,每年借回大兴述职之机,还能回家看一眼。
承欢母亲膝下,享受几日天伦。
后来,杨广上位,一指调令,李渊的实权就飞了;当时,他还自我安慰,回大兴后,离着武功可就近了,就算母亲不愿意进大兴城,那他也可以时不时地回去看看。
哪知道杨广上位的同时,还下了一条旨意,修建东都,时经一年左右,在606年初(今年年初)东都建成。
李渊的自我安慰便算彻底泡汤了,他只能夹着包袱跟着杨广到了洛阳。
不过,就算杨广没有迁到洛阳,可他还是更喜欢江都(扬州),江南是他自己打下来的,在与杨勇争太子位的时候,已经以江都为中心,开始经常他的夺嫡大本营了。
而且,称得上是驴友前辈的杨广,尽可能地到全国各地去浪,美其名曰:视察工作。
所以,在当时洛阳城成没有建好的时候,李渊的自我安慰,也没有达成。
但是,不管怎么样,去年年根底下,杨广还是回了大兴。
这时过年,与千年后过年的假期是一样的,也是七天。
不过,当官的大年初一都得朝拜,不能回家。
但是李渊初二从大兴出发,骑马而行,当天就回到了武功的李家别院。
由于独孤祖母不愿意住在大兴的唐国公府,李渊只好过个冷清的年。
说到独孤祖母不想去大兴,一开如是因为她不想听到那些闲着无聊的官家夫人,拿她与俩位当过皇后的姊妹比较。
再则是她上了年经之后,大年初一的朝拜实在是吃不消。她妹妹独孤伽罗,在没死之前,到是在过年的时候会招她入宫,不过知道自己这个姐姐年纪大了,会特别的照顾。
而在四年前,602年,独孤伽罗过世后,她索性就装起病来,毕竟那时她已经七十六岁了,隋文帝杨坚出于亲戚间的客情,向李渊打听过一次后,便息了招她入宫的心思。
杨坚与独孤伽罗的感情特别的好,在独孤伽罗没有过世之前,只有她一个女人;不见独孤祖母到是省得他看到俩人相似的体貌,而心伤。
但是这人吧,是会变的,在独孤伽罗过世后,没人管着的杨坚开始放飞自我了,收起了美人。可是此时他已经六十来岁了,早就咬不动黄瓜了。
没过两年,杨坚便过世了;而他的死因,因为有两个版本的说法,便给后世留下了一个血溅屏风的千古疑云。
说法一:
公元604年7月。
杨坚病重,卧于长安仁寿宫大宝殿内,杨广认为登上皇位的时机已到,迫不及待地写信给杨素,请教怎样处理将要到来的文帝后事。
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给了文帝。
杨坚读后大怒:“……”老子还没死呢,这就想着送终了?!
就在此时,杨坚在独孤伽罗过世后收的宣华夫人衣衫不整地跑了进来,哭诉杨广乘她换衣之机,无耻地调戏她。
这如同火上浇油,使杨坚怒火攻心地拍床大骂:“这个畜生如此无礼,怎能担当治国的大任,皇后误我大事!”
急忙命在旁的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
杨广得到密报后,与大臣杨素、张衡、宇文述等人乘机发动宫廷政变,带兵包围仁寿宫,赶散宫人,逮捕了柳述、元岩,进入大宝殿害死了杨坚。
随后,杨广又派人假传杨坚遗命,要杨勇自尽,杨勇听到这话正愣神之时,派去的人就将杨勇拖出杀死了。
就这样,杨广以弑父、杀兄的手段夺取了皇位。
说法二:
首先,质疑杨广弑父的动机。
认为杨广已经是太子,而杨坚又病入膏肓,他实在没必要弑父。
加之,隋文帝和隋炀帝《本纪》里皆说文帝是病死。在《隋文帝本纪》里,隋文帝病情发展非常合里,没有他杀迹象。
唐朝编写的《隋书》极力贬低杨广,被认为是大唐在为谋夺隋朝江山后的自我洗白。
毕竟坐上皇位后,被屁股决定了的脑袋,便想着江山传我子孙万万年。
怎么可能鼓励这种谋朝篡位的风气,最好的方法——美化自己与诟病前朝双管齐下。
不能怪人家这样想,谁让唐太宗李世民引领了改史书的先河。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二下令在中书省特别设置秘书内省,专门负责修撰前五代史。
但同年闰十二月,李二又下令将史馆移入禁中,设于门下内省北面,由宰相监修。
从此,史馆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一个常设机构,不再具有修史职责,而是专门负责修撰当朝国史。
换句大白话,史管里的史官写什么,我李世民要过目。
还有,贞观史臣在撰写《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时,大肆铺陈李二在武德年间的功劳,竭力抹杀太子建成的成绩的同时,贬低李渊的作用。
把晋阳起兵的密谋描绘为李二的精心策划,与温大雅所写的《大唐创业起居注》根本不符。
这本书里写着,早在大业九年(613年),李渊与宇文士及在涿郡(今北京)“密论时事”,言语间便带出了反隋的念头。
不久后,助杨广称帝的大功臣杨素之子杨玄感起兵反隋,当时李渊为弘化郡(今甘肃庆阳)留守,大舅子窦抗劝他起兵,李渊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所以没有同意……(未完待续)说了有第二章,就算爬也要爬完,4个多小时啊,真的是爬啊,哭死!
(本章完)
第63章 李建成送书却引战1()
第63章李建成去送书1
关于杨坚到底是怎么死的,一方描写的有鼻子有眼儿,一方有理有据……
让千年后的人们不停的争论,但是,有一点大家都是共认的——那就是李坚死了。
接着杨广继位,而他上位后,更加不会让人去传招他这位已经七十九岁的四姨母了。
本来就‘病病怏怏’的人,年纪又这么大了,万一要是在正月初一这天‘嘎’地一下子就走了,那多触霉头。
这与给皇帝祭拜哭陵可不同,哭陵时去了,还能有个说法,说是一心为主,去伺候先帝爷了。
反正,都是办丧事,就一勺汇吧,死者可能还享受一把陪葬皇陵的荣耀。
巧的是,独孤祖母在杨坚死的时候,正好身体不好,卧病在床。
因为杨坚死的时候正是八月,那年天气热得炙人,独孤祖母实在是受不得暑热,没有胃口,多吃了些井水镇过的瓜。
这个瓜指的香瓜,而隋唐的人没有镇香瓜简直过不了夏。
但香瓜这种东西太过寒凉,让换着品种吃着御蝉香(瓜)、抱腰绿(瓜)、银瓜、五色瓜……的独孤祖母,伤了脾胃,差一点踏上了通往西方极乐的那条路。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场大病,让独孤祖母因祸得福,躲过了给杨坚哭灵这一场折腾。
李渊那时便因为天热中暑了,可是他只能忍着不适坚持着,谁让李坚不但是皇帝,还是他的姨父呢。
相比杨广这位不但他穿小鞋,还时不时取笑李渊长了一张阿婆面的姨表弟,李渊对他的姨父与姨母颇为‘思念’。
现在李渊一想到杨广,便觉得这位七姨母独孤伽罗薨得太早了。
有句欲话叫:姨表亲不是算亲,死了姨娘断了亲;李渊现在的情况,就应了这句话,七姨母一死,待遇直线下降。
李渊叹了口气,整理自己的‘思念’,苦笑道:“回头我写封信,你亲自送回去吧,正月初一的时候突厥可汗来洛阳,我是回不去了。母亲年纪也大了……还有大郎还摔了,也不知道现在恢复的怎么样了。”
钱九陇点了点头道:“阿郎,要不要我接如夫人过来陪您守岁。”
如夫人,一般用来代指妾。出自《左传。僖公。僖公十七年》:“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
李渊闻言略一思量,便摇了摇头:“不用了,一年都没有回家了,只接万氏过来不好,何况四郎、五郎还小,大过年的,都给夫人她也照顾不过来。”
五郎说的是李智云,他是万氏所生,万氏在李渊称帝后,被封为万贵妃。
五郎李智云同四郎李元吉一样,都是603年出生,中间差着几个月罢了。
钱九陇再次点了点头,便不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