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然,李建成怎么成了宇文承趾的表舅了呢,不就是从杨广的女儿嫁给了宇文承趾他三叔。
出了门,裴弘策就对李建成道:
“有些一技之常的人,性子都傲,没想到你到是会想办法。”
说的是李建成借杨广的手敲打人的事。
李建成笑着道:
“谁让姨夫你不在,我只有去找表舅了。”
支起耳朵,想听听李建成说什么的工匠,不由得暗暗叫苦,也不知道李建成有没有把他们刁难人事,说给皇上听!
“瞅你说的,你要是告状的话,昨天他们非得被训斥了不可。”裴弘策拍了拍李建成,对于李建成达到了目的,又仁慈地给这些工匠留了后路的行为很欣赏:
“说说如果今天他们要是还不配合的话,你打算怎么做”后半句没有说出口欲言又止,加上无声的表情,是在问李建成要不要他帮着出口气。
虽说李建成没有再追究的意思了,但是裴弘策还是要有个态度。
这说听得那些下暗中庆幸,李建成没有告状的人,小心脏又不听话地狂跳起来。
李建成摇了摇头,含笑道:
“不必了,他们只是思想固化,觉得我算是过江龙,外加年纪也小,今日相处之下,觉得都不是坏人。”
自己以后少不得与这些人打交道,又不是什么深仇大恨,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裴弘策见李建成不追究,他乐得顺手推舟,便问起了李建成祖母、还有窦惠可都好
那些工匠们,这才一颗心落了地,相互看了看,其中一位头发与胡子都花白了的老头,看起来怎么也有六十开外,感触地道:
“少年可畏啊!遇到少国公也算是我们的运气了。”
马上有人附和:
“是啊,这人看不能只看年纪,以前我们都没有出差错,是因为我们接触的人少,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少公国的天赋让人感叹,你们说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那你得去问老天,我们是回答不出来”
李建成虽说与裴弘策走远了,可他的耳力还是听到了这些人的议论,暗自失笑于这些人无意间的言论,到是有点道破真相的意思。
自己这种“天赋”,可不就得问老天嘛!
就连他这个当事人都说不明白,为什么灵魂可以相通,为什么可以穿越时空。
李建成一心二用地与裴弘策聊着,到了外边后,来到停放车马的地方。
李建成也没让裴弘策,自顾自地上了车。
谁知道裴弘策自己跟了上来,李建成诧异地挑了挑眉,难到还有什么事情要说?!
裴弘策笑道:
“雪停之后,这天分外的冷,这一路飞奔,我算是受够了。可算是在年前回来了。”
李建成了然地点了点头,向来国人重聚伤离别,每到过年,只要能回来,必然不远万里往回赶。
裴弘策要是晚几天回来,到时候是可以直接回家,要是这件要是让杨广知道了,杨广会怎么想?
你就不能早回来两天吗?就差这两天,能回家与你家人团员,却不来参加元月初一的朝拜?
李建成往边上挪动了一下,把炭炉那侧让给裴弘策:
“进宫看过陛下了?”
裴弘策点了点头:
“见过了,还是听陛下说你在将作监我才过来的。”太了解这些工匠的尿性,虽说不敢当面怼李建成,却不是把出工不出力玩个得溜。
怕李建成真与这些人起冲突,虽说时下国人不少,可是有能力的工匠却并不多。真要是矛盾激化了,拿起乔来,裴弘策还真不舍得处置。
现在杨广到处动工,正是用人的时候。
不管裴弘策的动机是什么,过来看自己的情况,李建成还是道了谢,转而问道:
“姨父,您这次一切可还顺利,有什么需要我出力的您就说。”
裴弘策叹了口气:
“知道你小子的脑了活,可是这事你还真的帮不了。来年要打通河道,少说还得动用上百万的人,可是这人不够啊。我这次去,就是看看实际的情况,以减少用人及工期。
可是看了后,我才知道,难啊!”
李建成好默默无言了半晌后才道:
“来年春耕不能耽误,想来男丁不足,恐怕会征调妇人。”挖掘机是个好东西啊,可是在没有挖掘机的情况下,应该用什么替代呢?
开山、架桥、铺路都少不了爆破,李建成目光闪了闪,想着是不是配些火药出来,然后来个遍地开花
这个想法一出现,李建成就觉得一阵阵的肉疼!可是让他把火药的配方给杨广,李建成又觉得不合适。
杨广得了火药之后,底气必然会大长,到时候这位作天作地作死的皇表舅,还不知道会作出什么事来。
本来社会发展有他自己的规律,也要与意识形态和自然科学达成平衡,不然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最直接可观的环境问题
杨广不懂这些,让他掌握了大杀器,可不是什么好事!()
第464章 老实人()
第464章老实人
李建成想了想,一个是长远的发展,一个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这两件事情,可不能说什么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必须得找出一个方法来。
于是,李建成要做个做好事不留名的好同志。在心里打定主意,决定火药还得配,只不过配了之后,在用的时候,只能悄悄地进行。
不可能在预定的河道上都用火药爆破,容易暴露不说,花费太大,会破产的。但却可以在某些最难挖的地方来几个爆破
如此就可以大大减轻工程量和工期。想来情况会大有好转。
虽说李建成知道,这突然爆破一出,必然会被人传成神迹,到时候杨广又可以大火一把,然后各处拍马屁的奏折会如雪片般,纷纷踏来
不怪李建成会这么想。
主要是去年二月,杨广决定重制三万六千人的仪仗装备,还有辂辇车舆、皇后卤簿、百官仪服等等。
命令州县送羽毛,百姓到处捕求,凡羽毛能用的禽兽,几乎被斩尽杀绝。
其间就有飞禽被追赶的撞树而亡,就有人说奏折说这是飞禽知道自己的羽毛要为陛下所用,所以才一头撞死,陛下实乃天命所归,连畜生都以死表忠心
有第一个跳出来,就有人效仿,于是撞死的飞禽走兽,数不胜数。
可到底是不是真的撞死的,杨广心里也清楚,不过他刚刚登记,需要天降祥瑞,但开始大肆宣传。
李建成突然想知道,自己让人在既定的河道上爆破,会被那些“聪明人”怎么解释!
但想看大戏,眼前就有一件事情得解决了,那就是河道要怎么走!
李建成眼里飞快地闪过玩味,转而把他与苏老全认识的事情说了出来,先混进队伍:
“姨夫,我认识了位鲁班门的传人,到有些门道,回头我找他过来,研究或是改进些实用的工具,应该有所帮助,而且,他现在正在研究农犁,我看过了,很好用。”
李建成此时已经想着顺便再献犁,与火药爆破结合,能大大人的缓解人员不足,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像是量大工期短,所带来的劳动伤亡,还有劳动力被抽掉后所带来的农耕问题——种地的人少了,粮食就会减产
之前,李建成已经与苏老全说农犁的事了,他毕竟专业不对口,就像让姚义去研究农科一般,这次他也只是给出设计理念。
苏老全琢磨了几日,到是做出了成品,只是有些问题,现在正在调试。
但哪怕是这样有不足的农犁,依然也比时下正用的耕地犁要好用太多了。
苏老全对自己做出来的农犁很满意,但是李建成觉得需要两头牛来拉,还是笨重了些。
毕竟铁器不是随便用的,苏老全是用榫卯结构做出来的木犁。
李建成记得,前世看到的农犁都是一头牛一个人就可以操作,所以利用自己学到的物理知识,点出了不足,让苏老全改进。
改到是改了,的确轻便了几倍,而且一人就可以驾驭,速度也快了不少,但就是改过的木犁血皮太脆,不耐磨损。
而木料有那么多种,软硬、价格都不同,所以李建成就把怎么做到兼顾到——便宜、好用、耐磨损这件事,交给了苏老全继续改进。
裴弘策说起劳力的时候,李建成觉得正是献犁的好时机,很可能到时候借用杨广的手,批下来些铁,用铁制的零件,这种磨损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但对于能不能批下来铁,李建成不敢确定,毕竟铁对于时下来说,那都是严控物资。
这时还算好的,要知道元朝时,就连买把菜刀都要报备。更有夸张的说法,说那里几家用一手刀,而那刀就放在蒙人的手中,汉人做饭,得去借,然后手撕包菜就是这么来的。
可李建成要做农犁,用的的铁就不是一星半点,这事有些不好办。
但不好办,可以慢慢来,先让杨广看到改制农犁的作用,让杨广明年去推广,应该不成问题。
毕竟,杨广想用人,但是他又不会看着没人种地,可想而知,推广的得会很卖力。
裴弘策愣了下,没想到李建成还有这样的奇遇,想了想李建成的提议不由得重重点头,鼓掌叫好:
“好主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工具,可以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
说完,裴经策马上扬声对赶车的李喜道:
“走,去内皇城!”
将作监在外皇城,内皇城是杨广住的地方。
李喜马上拉紧缰绳,挑帘问是什么情况,毕竟皇城可不是东西市场,可以随便去。
李建成对着李喜吩咐道:“去吧,把我们送到后,你再去趟殿中局,告诉父亲一声,我和姨父进宫了,让他不用担心。”
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