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建成看到姚义大有为伯乐而死亦无憾的样子,无奈地道:
“伯承啊,这也是我的理想。”
王绩与房玄龄听得云山雾罩,但是俩人都没有问什么。
房玄龄自不必说,他看得明白,姚义与李建成要做的是一件大事。
王绩虽说不如房玄龄,想到之前问姚义,姚义含糊带过,他便没问,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
姚义感觉到王绩与房玄龄探究的眼神,讪讪地笑道:
“那个,不是不对你们说,我只是、其实吧”
支支吾吾不找不到合适的托词,这事情一但开始说,那就会泄漏了技术方面的关键信息。
他与李建成说过,技术是要保密的。
虽然,姚义当下不懂,李建成所说的转机因什么的,但从李建成的言谈中知道,一但被唯利是图者得到,到时候吃到人口中,是会出大事情的。
李建成含笑接话,转头看向王绩与房玄龄:
“不是有意隐瞒你们,而是现在还没有开始研究,八字还没一撇呢,现在大话说出去,到时候不成事,可就尴尬难堪了。”
姚义长出了一口气,重重地点头: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房玄龄含笑点头,王绩爽朗地道:
“那就等你们有成果的时候,再告诉我们吧,到时候可得好好庆祝一番,那时清酒应该有陈酿了吧,功予你可不要舍不得!”
李建成笑得开怀:
“这是自然,彼时陈酿敞开了让你喝”顿了一下:
“不过,陈酿太少,只能私下相聚的时候喝。”
王绩连连点头:
“好酒难得,应当珍之又重。”转头看向姚义道:
“虽然不知道你要做什么,但是便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你就开口,我也好些喝上陈酿。”
姚义自从打定主义跟着李建成搞农业研究后,因为与自身息息相关,就开始密切地关注李家的消息。
他扑哧一声笑出来:
“无功,你难到还不知道,李家的清酒刚出现,你想喝陈酿,就得等。”
“咦?!”王绩玩味地笑道:
“我好像听到了某人士气如虹,信心很高啊!”
姚义抬手挠了挠头,知道王绩这是打趣自己,不过他清楚,李家的暖棚,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殖,研究的周期可以大大缩短。
但是,现在一切都还没有开始,他不好说大话,便只是不知可否地笑笑。
李建成适时开口岔开了话题,让王绩给他介绍一下这里的生活情况。
暗指吃喝拉撒睡,每日必须解决的问题。
房子已经有了,王绩告诉李建成,取水便在白牛溪,冬天的时候,往上走一些,去溪水聚集的莲花池。
吃饭的话,每月交三贯钱,有人做饭。
早餐蒸饼一个,粥管够、咸菜,外加一个鸡蛋。
午餐与晚餐蒸饼或是精米饭管够,一菜一肉一汤,遇上时令节日,按风俗开餐。
如果想吃得好一些的话,可以自己开火。
三贯钱,有蛋有肉,到是实在价。
李建成在心里腹诽了一下当朝给开的工资,像正字这样的九品官,一年才三百石米。
家里人口多一些的话,指着朝廷的俸禄,还要培养孩子进学的话,连肉都吃不上。
闲着,一行人来到了最后一排草舍。
王绩指着最右边上的一间草舍道:
“功予,就是那间了,右边出去不远就是莲花池,现在莲花虽残败,但是来年六月又是莲花盛开时,冬日打水也是那里,到是方便些。”
虽说李建成不挑剔,王绩还是卖力地找出这间房子的优点。
李建成含笑点头,看着右边都是杂草,没有路,自己要是想方便些,还得先开条小径出来。
姚义看着王绩神情一方难尽地指着右侧道:
“这都没有路。”
王绩尴尬地咳嗽了一声:
“这路不都是人开出来看的嘛,功予平日进学,他那小厮闲着也是闲着,对吧!”
“其实我自己来开路也可,就当锻炼身体了。”李建成哈哈笑道:
“走吧,进屋看看。”
说话间,已经走到那间草舍的门口。
别看叫草舍,只有屋顶是茅草的。
四面的墙壁都是木头加泥土夯实而建的,一看就很结实。最接近地面的地方,还镶嵌着半米多高密密麻麻的石子。
想来是防雨水冲刷的。
到是借着山中的便利,就地取材。
这座草舍只有一间半房子。
这所以说是一间半,是因为一间是正常的房间,半间是借右边山墙搭出来的小厨房。
厨房的柴门半开着,可以看到里孤零零的只有一个碎石搭起的简易灶台,连锅都没有。
这个灶台只占了十分之一的空间,到是可以放下李建成带来的吃食、杂物。
姚义开口解说:
“这个灶台原本是没有的,虽说有厨房,但来求学的,还真没人带厨子,这里也就烧个水什么的。我也没有出山,更不知道你要用什么样的东西,所以就这样了。”
李建成含笑对姚义道了句:
“麻烦伯承有心了,放上壶,加上柴就可以用了,省是我不少事。”
虽说,李建成可能会改动,但姚义的好意他还是领的。()
本章完
第359章 床是好东西()
第359章床是好东西
推门进屋。
房内的空间还真不小,足足有二十多平方米,地上铺着厚厚的有些像榻榻米的草苫子。
屋子里的空间很清亲,可以闻到榻榻米散发出来的草香。
窗下放着一张可以看到木纹的原色长条地桌,这就是全部。
显得空间更加的大,只要把褥子一铺,睡上十多名大汉都不成问题。
王绩笑道:
“这里哪哪都好,就是到了雨季,草苫子吸水会潮。他们有人从河里弄了些鹅卵石把地面铺上,只有睡觉的地方放张榻垫,我看着也不错。
也不知道你有什么习惯,所以就没给你弄。反正榻垫也不值几个钱,要是觉得这样好的话,来年再换新的就是了。”
李建成含笑点了点头,心里打定了主意,回头弄些鹅卵石回来,再打些家具。
带腿的椅子、书桌、柜子、两张床,一张自己用,一张给李喜,这是必须的。
王绩也知道屋里简陋,笑道:
“姚义来的时候,连房子都没有,后来人越来越多,便自发建了一些。”看向姚义。
姚义看向李建成,附和王绩的话:
“这到是实话,我之前不是对你说了嘛,想来你应该把东西都带上了吧。在门口这里放张屏风,让下人住在外边,我们都是这么安排的。”
李建成含笑点头:
“你们不是看到我带了两大车的东西了嘛,一车是用具,一车是吃的,还有清酒。”
对于,住宿环境,李建成心里已经有数,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就连唐国公府,不也是打地铺!
李建成早就想弄张床了,只是“李建成”又没有见过床,他都住了十几年了,想折腾也要有个借口不是。
近来一直在忙,李建成也就没够得上折腾这件事。
现在,有闲,山中空气又潮湿,送来了借口,正是好机会。
李建成不但不忧,反而欣喜,终于可以坐上带腿的椅子了,动不动就跪坐,他忍得好辛苦。
他心是盘算着,收拾一下可以住得很舒服,冬天的时候要是冷的话,再加个炉子,甚至比在唐国公府住得都舒服,完美!
看完房子后,李喜就带着人,开始往里搬东西,收拾屋子。
王绩提议大家去他的住处坐坐。
王绩与王通这兄弟两们,都是“山顶洞人”,俩人都住在山腰的石洞里。
原本一开始来求学的人,都住在山洞中。
但是后来人越来越多,就开始有人开始张罗建学堂,更是在学堂边上建起了草舍,然后搬了出去。
慢慢得草舍越来越多,来学求学的人,上百之多,再加上小厮,学堂边的地方便不够用了。
索性就再找了块地方,就有了现在的百余间草舍。
学堂边只留下了十间,成绩最好的十个人,可以住在那里。
虽说王通这里求学会看自觉,但是这种激励人的手段,还是有的。
王通兄弟住的这处山洞,李建成前世来过。
他犹然记得,那日起了个大早,就为了看看文中子洞,洞前生云的奇观。
文中子洞是个天然山洞,洞深3。5米,高约2。5米。
门额上刻有“飞云洞”三字,左边刻有“紫金山王文中子隐居处”,右边小字刻“明万历三十年闰七月吉日修”,后人称此洞为“文中子读书处”。
此处经常出现云雾腾腾,“飞云洞”就是由此而来。
李建成一行人向着飞云洞进发。
在山间绕着走了二里多路,才来到了文中子洞前。
此洞坐北向南,天然合龛,北面背靠大山,东西山峰对峙,成簸箕形。
周围峰峦四合,松柏环抱,实为一处风霜高洁,远离尘埃,山水交融,藏风聚气,隐身潜心读书的好地方。
洞前有一片开阔的地,约二、三亩。
那里有数间青石的砖瓦房,就算是草舍与下边的情况也不一样,更宽敞。
可以看得出,世人对书的崇敬,就连读书的地方都带着宗教的崇敬,要尽可能建得更好。
空气中还带着淡淡地墨香。
李建成恍惚中看到千年后,此处散落在蓬草深处,只余残垣断壁,古砖老瓦。
时间是那么的残酷,一切的一切,在它的面前,都在慢慢地失去他原本的辉煌。
这时王绩笑着:
“功予,你没有想到学堂这里这么气派吧!”小得意转而变成了感慨:
“这都是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