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门之后的李建成耳听着李二对李寿抱怨道:
“书呢……李寿你知道吗?我当然知道不会输啊,可是我想知道是怎么赢的啊!唉!快点《弟子规》给我!”
李建成没想到李世民还挺勤奋,让李寿随着带着书,挑了挑眉;更听出李二对自己给出这个似是而非的答案充满了怨念,嘴角挑起了个玩味的弧度,他觉得自己真是越来越恶趣味了。
每当看到,李二眼珠转动,闪着灵光想办法的时候,自己就想怼一下,让李二那小表情变成无可奈何。
李喜看到李建成笑着,知道他的心情不错,便试探地道:“大郎君,要是二郎背不下来,你还给他讲故事吗?”
李建成想到了什么,便目光一闪;于是用淡淡地目光看着李喜道:“你觉得呢?”
李喜就是一惊,马上回道:“小的怎么敢做大郎君的主。”
李建成点了点头,轻声地道:“我希望你下次不要说不敢,而是说不想,发自内心的不想。”他把手搭在李喜的肩膀上:“要知道你我可以说是这世上最近的人,每天除了睡觉,一张开眼睛就能看到彼此;可以说比我们的父母都了解对方。虽说是主仆,但更是相伴长大的竹马发小。”手上加了些力气:“你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
李喜的身体就是一震,脸上有听李建成说他是相伴长大发小的感动,还有一些歉意,歉意着自己刚才没有直言,而是留了个心眼出言试探李建成,他马上重重地点头道:“大朗君我知道了。”
李建成收回了手,脸上的笑意如春风拂面,暖意融融地说道:“那就好,走吧。”
“恩。”李喜就了一声后,马上又道:“刚才二郎说他没有把《弟子规》背下来,让我求求情。”
李建成笑意更盛,说道:“就应该这样说话嘛,干什么假假咕咕地小心试探。”
李喜便又直言道:“我当时没有答应二郎帮着求情,但是却应下为他探一探大朗君你的口风。”(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21章 书迷偷艺()
第21章书迷偷艺
李建成见李喜彻底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奖励性地没有隐瞒地道:“会,不过量会减半,而且今天的糖块也不会发给他了。”
“减半啊……”李喜脸上闪过失望之色,嘬了下牙花子,讪讪然地笑道:“其实我也想多听点。”
说话的声音不大,但足够李建成得清楚。
李建成愣了一下,原来自己在无意间还发展出一个书迷,然后失笑出声,打趣道:“那你刚才问话是出于自己的心多一些,还是因为二朗相由的原因多一些。”
李喜想都没想地道:“如果二郎没有求我打听,我当然是不会开口的,我可是知道郎君你是未来的唐国公,我怎么可能让你给我说书。”
相传评书起源于东周时期,周庄王是评书的祖师爷,但实际上直到宋代才发展成型,并流开起来。
隋时这种娱乐方式还不成熟,多是家里老人讲古。
李喜在口里这个说书一词,还是从李建成这里学来的。
开始的时候,李喜以为李建成是要给李二讲古,但后来一听发现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
还是有一次,李二想知道下文,又背不出来多十句书,难受得直转圈后,甩出了一句道:“我去老祖母去,我就不信她老人家不知道。”
李建成不以为意地笑道:“我给你讲的是我梦中的事情,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和我做一样梦的人,那就去吧。”
接着,李建成看李二停下了脚步,他才轻声又道:“我之所以给你讲这些,那是对你背书的奖励,其实就算我不给你讲评书,该你背的书,你不是一样得背。”
李二眼睛转着,气哼哼地说道:“那两本书是你给我的,又不是先生给的,我为什么要背。”
“你可以去找母亲问问,是不是把教异我的事情交给了我。而且我给你的书,你要实在不愿意背,我也不会向先生那样打你,最多不再给你讲评书,外加以后再也不带你玩了。”李建成扔出了这么一句话后,玩味地看着李二纠结的样子。
因为这样,李喜才知道李建成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
而这个评书就是娱乐,从事娱乐行业的,在此时的职业地位可是很低的。
这时的社会阶级除了仕农工商,还把职业分成三、六、九等: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酒厂),六流当(当铺),七商(商贾),八客(庄园主),九庄田(农夫)的说法。
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阴阳风水先生),四流批(批八字的算命先生),五流丹青(书画糊口),六流相(看面相、手相的),七僧,八道,九琴棋(糊口)。
下九流:一流巫,二流女昌,三流大神(跳大神婆、巫师),四流梆(更夫),五流剃头,六流吹(吹鼓手、喇叭匠),七戏(戏子),八乞(乞丐),九卖糖(吹糖人的)。
而这说书唱戏的同属一系,都是为人提供消遣娱乐的,归于下九流的中,地位还不如女昌。
李喜知道自己这种卖了身的家仆,连下九流的职业地位都不如,生死荣辱,都在主人的掌握之下。
正是这云泥之别的差距,在李建成说俩人是竹马发小时,李喜才那么的感动;觉得能这样对待,为李建成舍了这条命又如何。
所以,李喜就算再想知道唐僧有没有抽羊角疯,但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单独提出这方面的要求,而李二让他打听李建成的口风,给了他一个契机罢了,可也只是想着在李建成给李二讲的时候,他在边上伺候,可以听那么一耳朵就满足了。
李建成点了点头,瞬间便把前后的事情联系了起来,于是打趣地说了句:“今天,李二那里要背一篇《弟子规》,你要是也能背下来的话,我就给你讲个全篇的。”
“当真?!”有道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李喜就看出李建成的揶揄之态,但还是有些动心。
李建成挑了下眉,他前世的社会可是提倡人人平等的,所以他就算了解古时的阶级,但却没有真正的古人那么在乎。
现在,被李喜反问了一句后,李建成便点了点头,就算刚才是打趣,但想到将来可是要做大唐太子的,金口玉言怎样言而无信,只不过补了句:“我刚才可是说了,是今天,如果你背下来的话,我就特例一次。”
李建成之所以会这么说,也是看出李喜现在的是真正忠心于自己,所以给一点甜头。谁让他现在没权没势,更没有钱呢;不能给予物质上的回馈,那就从精神上着手。
瞬间决定用这件事,从心理上加大李喜对他自己的认同感。
李喜并不知道李建成在这一瞬间想到了这么多,他看到李建成一脸认真地回应了自己,便连连点头,马上道:“郎君,那我现在就开始背了。”
李喜在伺候李建成的时候从旁听到了李二的背诵,他觉得这《弟子规》实在是太好了,便在一旁边偷学。
常言道,学艺没有偷艺精;他反而比李二更加的上心,还暗暗地想着,等将来有孩子了,把这《弟子规》传下去,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背起来。
李建成含笑地点头,说道:“你背吧,想来到三弟那里之前你也能被完了。”
《弟子规》全文1000多个字,正常人的语速每分300个字左右,时间富富有余。
李喜马上身体一挺,清了下嗓子,庄重地道: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眼……”
李建成:“……”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蔽聪明,坏心眼是什么鬼?明明是蔽聪明,坏心志。
李喜就是一愣,马上道:“郎君可是我背错了?”
就算李建成不回答,李喜也知道答案。
因为他记《弟子规》的纸张很小,字就算写得小,写到后来,地方也不够了,挤在一起,墨染之下,便模糊不清了。(未完待续)
(本章完)
第22章 守财奴()
第22章守财奴
李喜就是一愣,马上道:“郎君,可是我背错了?”
就算李建成不回答,李喜看李建成的表情,也猜出了八、九分。
看到李建成点头后,李喜喃喃地道:“不是坏心言吗?不应该错啊!”
“等等,你说的是坏心言!言语的言,而不是眼睛的眼?”李建成知道自己刚才听差了。
李喜见李建成这样,便心中一喜,马上解释道:“郎君,是言语的言。”也不等李成说话,他就自顾自地又背了起来:“蔽聪明、坏心言……”
李建成无奈地摇了摇头,出声打断了李喜道:“等等,心言也是不对的。”
“啊?!不会吧。”李喜看到李建成点了点头后,他便一脸纠结地道:“那应该是什么?”
李建成玩味地笑道:“我要是告诉你了,可就不算是你背下来的了哦。”
“那等等,再让我想想。”李喜马上说了这么一句,后喃喃自语道:“难到我誊写的时候弄错了,言边上的那块黑迹是个字,那应该是什么字呢?早知道就多用一块纸了……”一脸的悔不当初。
此时的纸张可不便宜,就算是“李建成”练字的时候,用的都不是上等的竹字,而是一般的宣纸。
虽说李喜跟着“李建成”旁听,也能识文断字了,但他可从来都没有自己掏钱买过文房用品。
他原本的想法就是可以看信、写信就成,也没有想着练出一笔好字,最多在闲着的时候,用“李建成”给的毛笔,沾水后在石板上书写。
但李喜的手头是有些“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