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504章 第一次打击() 
同时,中央集团军群方向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也增加到了三千五百辆、战术飞机也增加到两余架左右,囤积了至少三十万吨以上的弹药,当苏军的试探性进攻刚刚展开不久,德军的反攻就开始了。

    在察觉到装备了大量中小轻便火炮的苏军试图逼近德军阵地的时候,古德里安一方面调动航空兵高密度出动作战重点威胁对手的车辆、后勤工具、还有那数量并不算太多的重炮。一面在航空兵的引导下让军队发挥机动作战能力,以“磁性战术”展开吊打。

    有一种观点认为:李奇微负责的联合国军指挥水平至少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时期并没有什么“磁性战术”的能力,否则也就不会有被对手利用“田忌赛马”的手段搞出的砥平里和横城的危局。至少要到第五次战役时候的联合国军才勉强具备了这种能力。然而对于战术指挥体系比联合国军强不少的德军在开始实现了摩托化之后,这种能力则被充分的发挥出来。

    尽管接受完善步兵训练之后行军和进攻中的苏军队形更为合理,但在三千门榴弹炮和两千多架战术飞机接连三个战斗日发射的上几百万发榴炮弹和数千吨俯冲攻击子母弹药的轰击之下,进攻的苏军也遭受了二十万人左右的伤亡损失,而给德军的杀伤还不到三万人。在苏军前线机动部队的弹药遭受很大程度上的消耗之后,七个装甲师和六个装甲掷弹兵师的德军在两翼发动包抄攻击,两个集团军二十个师近二十万苏军又遭到歼灭性打击,其余各师也很快遭到击溃。

    如果不是比较强大的后备力量的存在,这种局面很容易演化为历史上的那种方面军群级别的溃败,但德军也趁机在苏军脱离阵地之后的反攻中轻而易举再次兵临莫斯科,推进到了历史上的莫斯科会战都没有靠近的地区。最大射程接近七公里左右的卡尔自行火炮开始把巨大的炮弹轰击到莫斯科的外围防线上,而德军的加农炮群和攻击机群则开始对莫斯科市区展开了大规模的炮击,仅仅是暂时没有能够炮击到红场而已。当然,在濒临莫斯科市区的德军也再次遭遇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进攻的速度也有些停滞下来。

    不仅仅是斯大林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就连还没有按照日程撤离商讨租借物资问题的美国特使在听到了那清晰可闻的隆隆炮声还有战术轰炸机的呼啸声的时候也在向斯大林请示之后,在苏联内卫人员的安排下化妆成苏联平面从地面隐蔽的逃离了莫斯科。连飞机也不敢乘坐了。

    那位美国特使甚至有一种预感:恐怕第一批租借物资没有到的时候,苏联就要面临全线崩溃了吧?斯大林或许只能像铁托一样在美英空投轻型作战物资的援助下去搞游击队活动?不过,那样也好。。。

    就在美国特使刚刚撤离后不久,德军的进攻开始在城外遭受到初步遏制的时候。张伟终于的让斯大林迅速下达了城内的预备炮兵早就准备好的命令:“开炮!”

    秘密的部署到临近郊区的上万门八十二毫米口径迫击炮利用特殊的炮管加固套筒架进行透支寿命的双倍最大发射药的超远距离开火、获得了六公里左右的最大射程。而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也用这些方式进行强装药开火则可以把射程增加到八到十公里左右的距离。此外,还有大量的七十六毫米野炮、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也投入到了轰击之中。以加强炮兵和预备队集团大概两万门左右规模的火炮和迫击炮以城市做为掩蔽自身的最大载体、配合大量假目标迷惑敌空中力量,针对距离莫斯科最近的十个德国师展开了猛烈的轰击。就在德军战术飞机不得不把所有力量都用在反炮兵并消耗掉弹药刚刚撤离之后不久。

    苏军的作战飞机罕见活跃起来不顾损失的对德军装甲力量展开了进攻,改进后的伊尔2携带四部四联装七十六毫米无后坐力炮炮管十六发早已填装好的无后座力炮弹对一切可能动起来的德军车辆和装甲力量展开空中压制。

    因为之前的时候很少见到苏军战斗机执行野战任务,因此此时德国战术航空力量根本没有多少可用的作战飞机。冒着必死的决心起飞执行作战任务的苏军飞行员并没有遇到想象中的空中威胁。排除非战斗损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战损失的四万六千架苏军飞机中,只有两万架苏军飞机损失于德国航空兵,而多达两万六千架左右的飞机损失于德国防空火力。在空战损失的两万架飞机中,战斗机在空战中的损失则只有七千架左右。很显然:在广阔的东线,双方有限的航空燃料又不足以让航空兵持续巡航的情况下,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机之间的空战并不多。

    当然,德军野战防空力量则是一支弹药充足、装备也更为合理的力量,即便在预料之外遭到苏军飞机几千架次出动的空袭,还是发挥出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一天之内就击落了近百架执行攻击任务的苏军飞机。而德国装甲力量通过有效的机动与隐蔽,直接损毁于空袭的车辆并不算多。

    可是:航空兵的大规模出动让已经对莫斯科构成半合围态势的至少十个师的德军在几个小时之内丧失了机动能力。两万门苏军火炮和迫击炮趁机发射了四百多万发火炮和迫击炮弹。尽管苏军的炮弹大多是中口径弹药,而德军的战术队形也比历史上多数时候的苏军更合理,还是有超过八万德军在猛烈的炮火中遭到杀伤。

    弹药和火力是破敌的重要因素,可张伟当然明白这并不是苏军所长,早就准备好反攻的苏军趁机对莫斯科郊外最近的一个德国集团军展开了反攻。

    自动火力和携行改善到战争末期水平、而素质比战争末期的苏联红军显然更高的情况下,尽管面临素质依然不低的德军,也在短短一天之内就歼灭了攻击范围之内残余的五万多以后勤和非步兵部队为主的德军。

    (本章完)

第505章 亢龙有悔() 
屡战不败的德军第一次在莫斯科城下遭受了出人意料的失利,超过十三万人遭到歼灭性打击。其中八万人左右战死,五万人左右被俘。十个师群的德军只有少数人在这样猛烈的打击下逃离了出去。

    身为穿越者的希特勒并没有想到过莫斯科郊外的反攻不会遇到任何风险,不会遇到任何失利。但在德军一次完美集团军群级别的重大胜利将要收官的时候突然遭到了当头一棒,在不到一昼夜的时间内就被秒掉了十几万人还有整整一个相对比较精锐的集团军,数百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还有不少的技术装备都遭遇到了损失。这样的打击太过诡异了。好像一九四一年的苏军提前了好几年拥有了完善战术战略思想和最优秀的统帅部似的。

    这种诡异,之前的身为穿越者希特勒不是第一次感受到。一个几乎没有犯过严重战术战略错误的战争初期苏军统帅部,同时还在细节和技术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创新,怎么可能不是被另一个穿越者附体了呢?

    “我觉得,我们应该尝试着和苏联方面进行一些秘密接触。看看能不能有一些暂时的收获。”当希特勒提出这样的意见的时候,不论是空军元帅戈林还是希姆莱都感觉到有些出人意料:元首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对苏联人抱有幻想了?

    “绝不能给苏联人这样的机会,我的元首!仅仅是莫斯科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军队素质就有这样的恢复。如果给他们半年到八个月的时间,苏军将变得更加难以对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此时不能跟苏军停战的原因。。。”德国的陆军参谋们并不算傻,也并不是一战时期那些包藏祸心,很有可能故意使坏让德国战败的德国高层。

    希特勒询问道:“如果我们退到。。。推到第聂伯河重新沿河建立防线呢?”

    “防线并不可靠,这一点如果说在法国战役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明,那么布列斯特要塞攻防战就已经充分说明了。。。更何况。。。”

    “算了!从南方集团军群抽调两个集团军增援中央方向吧,基辅的行动可以继续,我想剩下的抵抗不会再持续太长时间了。。。”在思索了片刻之后,这为身为穿越者的希特勒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同苏联妥协的打算是一种幻想了。苏德同盟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是可能达成并巩固的:苏联主导德国的军事或政治,又或者德国主导苏联的军事或政治,因为核心人口规模不同,恐怕还是前者更靠谱一些。可是先不说自己对苏联的看法和意识形态偏见,如果德国的上层还认同给别人做小,两次世界大战根本就不会爆发了。

    战局的变化似乎要希特勒及其参谋们设想的要糟糕,虽然在之前一轮的交锋中双方的损失比是十六万比四十五万、战死被俘人数对比是十三万人对二十一万人,德军依靠强大的物质优势和技术兵种体系依旧占据明显上风,可即便如此,中央方向的苏军依旧保持着一点五倍左右的兵力优势并开始利用整个德军整整一个摩托化集团军的覆灭造成的上百公里突破口展开了全线反攻。

    直到增援的德国装甲军在航空兵的配合下迟滞了苏军的反攻并增调了足够的预备队之后,苏军在中央方向上已经推进了二百公里左右,在整个战线上回复了历史上莫斯科大反攻之后所恢复的展现,距离斯摩棱斯克也只有并不算太远的路程了。

    历史上苏军在野战进攻中的进攻能量达到顶点的时候,时常会面临德国增援力量和新锐力量反击带来的“扩张性退缩”“扩张性失利”

    然而,这一次苏军杀伤德军大部分弹药消耗来源于莫斯科城内的囤积而不是前线后勤工具与车辆的囤积。因此一百数十万训练还算及格的苏联红军在杀伤了十几万德军之后进攻能量并没有完全消耗掉,直到逼近到斯摩棱斯克城外大概十五公里左右的地方,几乎相当于1943年夏季才抵达区域的时候,才遭遇到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