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原始之再造文明-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以这二百名选拔出来的人为核心,再加上神武一族里选拔出来的五十多个比较突出的人,一所学校的基本构架就诞生了出来。

    (本章完)

第272章 集中教育() 
万事开头难,从神武十六年的秋天到神武十七年夏天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夏地都是在忙碌中渡过的。

    自从知道了如果能够对那十几页纸的内容如果深入理解,就有机会彻底改变全家的社会地位、成为在张伟身边受到重视的人,还不用负担沉重的劳动之后。再也没有多少孩子像之前那样这种事掉以轻心。或者说:再没有几家大人敢于像之前那样掉以轻心放松对子女的要求了。

    同宋明时代以后的科举不一样。在人口过亿和落后生产力条件下的科举,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千军万马闯独木桥。两三千万小时候上过几个月到一年私塾的百姓,可能最终只有百万左右的童生,数万秀才身份或官员乃至官员预备队,挤入这个预备队就概率就比上清华北大的概率还低。至于真正有实权和大量利益的举人,那恐怕就是万里挑一。

    太小的概率分散了巨额回报,也让很多没有太大天赋并且得不到宗族重点培养的百姓对读书这种事情望而却步。

    可是在夏地,哪怕这次初选以后不会再有了,那也是同阶段的人群千分之二以上类似秀才一样的几率。而秀才一级的人哪怕仅仅是在府尹身边某个重要的差事或者成为重要亲信,那实际上就相当于举人的地位。

    更别说整个不到一年的时间张伟组织的并不仅仅是这样一次大考。还有不那么占用文教资源的“鲁艺考试”“试验考试”用制作墩布、锄头木杆、床铺板或地板一类比较简单的木工活或者一些非常简单、用料很少也很容易的化学实验来考验那些具有动手能力的人。

    几乎不分男女,也从包括数千学徒在内的十万人中选拔出二百名在这方面比较有天分的人。

    这四百多人很显然得到了张伟等人超乎寻常的器重,甚至比寻常神武一族部众的地位还要更高一些。

    夏地的民众并不是完全不了解世俗社会规律的“部落生民”,而是有过数十年世俗社会洗礼的群体。更高一个层次的选拔率,还有很有可能的利益回报大的多,更能眼下就大幅度的减轻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获得更好的副食、住房、被服供应。这一下就掀起了督促子女学习的热潮。

    当然,这一年多的时间来不论男女,成年人的压力也很大。根本没有多少人有足够的时间在家照看子女更别说督促子女学习。这种情况下选择的手段也就毫不奇怪了:一个字:打。张伟选拔人才不分男女,下面家长体罚也就不分男女。

    在现代,很多七五后或八零后家长自己就是在不那么友好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还受过一些心灵鸡汤的熏陶。主张“同子女做朋友”。甚至因为祖辈的原因不愿意对子女体罚,甚至学校里老师的正常管教都会被认为是丢面子的事儿。整个教育系统的风气也被之带坏。

    而在这个刚刚从原始时代进入文明不过数十年的时代来说,体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现代学生可能认为被老师扇嘴巴是一种侮辱,然而仅仅在一代人以前,这在很多地方就可能不是个事。

    因此,一开始的时候张伟也并不知道这一年多的时间以来体罚的现象有多么严重。不过在管理严格的夏地,负责殡葬方面事情张勇、负责卫生医药方面的张虎与小鱼儿等人还是在不经意间名人把一些报告送了上来:神武十七年以来的半年左右时间,就有千余名孩子因为“不明暴力”致残或严重负伤,四十多人因为“不明暴力”死亡。

    仍然拥有一些旧时代民风夏地,因为孩子们打架斗殴而伤亡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是女孩中也出现大量暴力伤亡则让张伟感觉到了警惕。

    事情的真相并不难查明,仅仅是稍作调查,张伟就明白了这种愈演愈烈的对子女家暴风气到了什么样儿的地步。

    平心而论:张伟虽然反对某些人鼓吹的填鸭教育,但并不反对教育体系对未成年人适当的暴力管教。

    然而事实却说明:让本就没有什么教育文化背景更谈不上多少素质的人做到“公平讲理”“适度”“恰当的掌握体罚的原则”根本就是一件缘木求鱼的事情。六个字来说就是“臣妾做不到啊。。。”

    教育是件太考验教育者素质的事情了,而在时代进步的大节奏中:父母素质实际上不如子女才是应有的常态。

    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张伟能选择的手段其实也并不是很多,那就是:集中教育,家长不会管或管不好,那就剥夺你的监护权好了,政府来管。这种事情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下是天方夜谭。就算是斯大林这种“人民的慈父”也不会有这样的权威,甚至拿不出这样的资源。

    可是对于拥有近乎真实神明一般地位的张伟来说,这种事情似乎并不是那么难以解决了。

    “我们手里的空房还有多少?”一次议事的张伟忽然间向张灵儿询问道。因为更多的时候张伟都同选拔出来的那些学长们在一起学习资料乃至教导后进学生,一些重要政务的处理乃至统计调查方面的事物也搬移了过来,包括张灵儿等人市场在内堡中同孩子们一起居住了。

    “内堡的地方还有很多,上万人也容得下。特别是城内的很多人都居住到距离城外工地不远的地方去了。城内暂时的空房还是很多的。”

    “上万人。。。上万人还是有点儿太小了。而且这内堡内的很多地方都着实有些憋屈。不知道塔林那边儿有多少过去的旧居空出来了?”

    “大概五六座高塔,三四万平米的使用面积都没问题。。。”

    听到这里张伟也有了大致的注意:“神武一族内还算可靠的人,特别是有点儿文化的女性抽出三百左右来吧,这样应该没有问题了,如果有问题,到时候我想我们也一定能够最终解决。。。”

    (本章完)

第273章 成果突破() 
张伟的打算当然是以三百个比较可靠的“教导员”来负责整个夏地至少四万名包括男女在内的少年儿童的日常、做到最大限度范围内的集中教育。

    按照自己这些年来的一些实践经验,没有什么超能力的情况下。一个人负责一百三十个人,大概一个连的管理,就是管理上的一个边界了。

    实际上如果不是孩子,而是成年人的话,这个数字还会减小到七八十人,大概湘军一个哨的规模。

    只有人数控制在这些人范围内,负责教育的人才能通过一段时间比较熟悉每一个人的情况。讲课或讲话乃至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能够保证后面的能听清。。。当然:很大程度上要把教师的模式从方形改成圆型才能做到这点儿。

    这样虽然也会不可避免的有某些问题,但总是最不坏的选择了。三百人则是在不需要经常性集中讲课情况下仅仅做为一个人可以了解一个手下群体的边界。

    在这些“教育骨干”被选拔出来之后,张伟并不缺乏耐心组织了四次针对性的“讲座”来阐述一些教育上的原则:“在寄宿制的情况下,教导员是孩子们的天,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维护团结处理矛盾、并且公正的做到这一点儿。要把那些害群之马最大限度的甄别出来。让所有人有一个同过去不一样的环境、自己也要以理想中的人才模板来时刻要求自己。也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更让更多的人信服,并建立起整个集体中的凝聚力。如果你们不能公正的利用手中的权力,在教育中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甚至有以权位乐,以权谋私的打算?那要清楚在夏地,你们并不是不可替代的铁饭碗。在夏地选拔出来的教导员甚至并不需要多么有文化,辅导学生功课的事情我们可以让内堡内的中央大学学长们亲自来做这些事情。你们明白了没有?。。。”

    张伟当然并不相信这些女人们口头上的回答。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的人的作风,就算是佼佼者,也很难避免身上的一些烙印。哪怕女性做为教师往往比男性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更小也是一样。

    因此,张伟不得不动用宝贵的从临高那里得来的一些影像影视资料对这些人进行了大概一周左右的专门培训。让这些人理解一个现代意义上,准确的说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教师素质巅峰时期的一位比较优秀的班主任通常是怎样管理一个集体、有哪些外在品质的。

    当然,任何管理行为都离不开考评标准。有些地方的教师工资甚至和学生们的民主评议有一定的关系。张伟不太赞同这种情况下搞什么收入民主评议。但学业成绩和平均成绩做为指标显然也并不完善。那么解决的办法就是三百个教导员分成二十五个区,每个区有十二个大班一千五六百人、几乎相当于一个学校的规模。

    在这么大的群体范围内,此时代每年的病死率、事故死亡率、自杀率就不是完全可以忽视了。很显然以旧体系下考评一个校长的标准来考评结合教师,然后重点不是平均成绩,或者“优等生比率”而是差生平均成绩和中偏下的比率,还有差距解决能力这些综合性的指标考评才能对符合要求的教导人员有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选拔这些教导员的时候,人品和服从也做为了第一标准。相比较之下文化水准则并不是那么重要了。只要这些人能按照要求去备课和预习,那么小学阶段最多不过初中水准的数量知识教育,还不要求这些教师去讲解那些应试教育下的习题,应该就没有多大问题。

    近一年多时间的忙碌除了不少地方的水库开始蓄水并且逼近可以利用之外当然也不是没有任何其他成就。

    对于现代工业起步最为关键的炼焦、碱性炉衬和酸性炉衬、从坩埚到转炉炼钢等一系列近现代金属工业的起步技术,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