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样说,有些压力的孔九英才把心放了下来。不过早已差人打听到大顺朝中一些习俗的孔九英没有拐弯抹角,而是入乡随俗般的开门见山问道:
“我听说不久前北面的山海关之战,我大顺朝出了一位惊为天人的勇士,曾一人破军,威震东虏?”
“呵呵,这件事儿我也听到了一些风声,此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确实如此。”
(本章完)
第183章 孔家()
“此事果然为真?”孔九英在确认后当然没有冒冒失失的就提出大顺朝能不能约束约束这个人,别让这个人在山东胡作非为。而是谨慎的打听这个惊为天人的人物在大顺朝究竟是何种地位,就进一步问道:“不知道这位英雄在我大顺朝是何官职爵位,日后也好去拜访。。。”
“呵呵,外面的传言当然不可信。这位英雄想来习惯于独来独往,不然也不会一个人这么快就独自南下了。在我大顺朝中的地位也只不过是一个游侠而已。而且有些实话无需相瞒。关于此人,朝廷内部也有很多人有异议或警惕了,觉得拥有这么大本事的人对新朝是个很大的威胁。。。”
这话一出口,也才让孔九英心安了不少:“的确如此,要是此人关不住自己进一步胡作非为,那可绝对会成为天下的一大害。。。”
“不过。。。不过如果你是为这件事情来的,那可就恕我们爱莫能助了。”刘芳亮身边负责接待的幕僚有些无奈的摇头道:“天下还未定,以这个人的本事,我们也是不敢轻举妄动的,你们能躲就躲,能忍就忍忍吧。有什么损失,凡是在我大顺力所能及范围之内的,我朝都会照顾一二,以我们对这位大侠的了解,此人并无多大耐性,用不了多久就会离开的。。。”
孔九英有些心急,但也不敢在刚刚改朝换代,还摸不清脾气也没有什么人脉积累的新朝面前显得太过,不过还是哀求道:“快救救我们孔家吧,我刚刚听闻:那位英雄依然北上,到时候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如果朝廷能排前一些人手前去帮忙,我想那位侠士还是给顺。。。给我大顺几分面子的。。。”
“这个,你先回去,我再问问吧。。。”
听到这样的回答,孔九英的心中也有些没底起来。因为最后的话是典型的搪塞之语。虽然听闻民变起家的大顺朝权力场上的风气是有话直说,不过这种回绝也太过明显了。
“还是差遣几名军兵和我这里的一名信使跟随来来客一起去吧。。。”这时候忽然间有更声音似乎像是在外面叮嘱道。虽然不清楚这个声音是不是刘芳亮本人,孔九英还是感觉到了一阵欣慰。
不过,孔九英等人还是有些低估了张伟的行军速度,在经过了最近一次的脱变升级之后,寻常陆地奔跑的方式竟然已经不能将速度完全发挥出来,还可以留有很大余量,仅仅不过一个时辰半的快行就让张伟向北跨越各种地理障碍飞奔将近四百公里抵达到了那投名状上所标注的倒数第二个目标地点,也就是孔九英所在的庄园附近了。
此时的孔九英所在的庄园周围数里范围内的丁壮都被临时招募起来,连同原有的丁壮和护院组成了两千人左右规模的队伍在周长不过一里左右的庄园外围严阵以待。并不像是之前去过那的那些地方一样防备松懈了。
而此时的张伟对这些当然完全不放在眼中。实际上连续一个半时辰逼近自己最大能力的长跑,就是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显得十分疲惫,好进一步降低自己在布衣徒手状态下的战力值。之前的实践已经证明:以越低的战力值迎战那些对手得到的提高也就越多。
疲惫状态下的自己虽然没有像普通人在经过长跑之后会有那种四肢无力、上气不接下气、眩晕恶心想要呕吐的感觉,似乎没什么事情一般,可在仔细内省观察自己的战力值的时候也发觉战力值从跃升后巅峰时候的二十余万下降到只有三四万,大概不到两成左右。
而这倒数第二个目标孔九英所在的庄园按照投名状上的情报所述,仅仅是完全脱产的核心家丁就多达三百余人,常备执勤的五六百人,在动员的情况下至少可以拉出一两千人的队伍。这几乎是明时朝廷对“地主武装”的允许上限了。因为如果靠谱的军事力量再多,从数百人千把人增加到几千人,能够组成古代战场上古罗马军团或明军正兵营那样的独立战术单位,性质就变了。前者以少胜多很不容易,即便是骑兵也并非是谁都有波兰翼骑兵那个水准。而几千胜几万人的例子历史上则有不少。
似乎是因为距离鲁南太远的缘故,也似乎是因为张伟的行动太为迅速的,鲁中南等不少地方“惨剧”的风声虽然被孔九英等少数消息灵通的上层知晓,可负责留守此地的家丁护院门仅仅是得知有会有一名据说是绝世高手的强人打算来袭。
孔九英家中的护院和家丁同一般的大户可有所不同,甚至二百多骑兵马队也都养的起,不少人都是练家或者当年的辽东逃兵出身,知道一些武艺方面的实际原理。就算是拥有精良铠甲和马匹全副武装起来的真正高手,百人敌也就是顶天了。进攻自己这至少几百个靠谱的武装所把守的院落,如今还有这么充分的准备,别说白天来,就是夜里来众人显然也有着取胜的信心。
这种信心在见到张伟的临近后也就是一闪而逝,因为这个似乎能窜越到七八丈高度,飞跃的距离能比很多武人投出的投矛还远的家伙根本不像是人,更似鬼魅一般已经远远超出了常人能理解的范围。
“快放箭!”在张伟从远处很短的时间内就逼近到五六十步左右的距离的时候,终于还是有人反应了过来。
不过如同之前所面临的局面一样:速度早已比最优秀的猎豹超越一个层次的张伟面前,所谓的弓箭威胁也仅仅只有一轮而已。如果是真正像样的上千名强弩手或精锐弓兵组成的箭阵或许对此时没有着甲的张伟还能多少带来一点儿威胁,可是这所谓的“地主武装”却远远没有满州精锐那样的能力。
极少数人顶多也不过一石力的战弓,大多数人仍然是二三斗弓的水准,对于防护力比常人的肌肤增强了数十倍的此时张伟来说已经构不成多大的威胁了。
(本章完)
第184章 最后一处()
接连不断射在在张伟身上的二三十支箭除了一两支似乎带来一丝印记外,大多数箭支的作用不过是帮助张伟将自己的速度稍微放缓了一些,但这恰恰对重新飞跃起来翻越入庄园内的人群之中更为有利了。
应该说孔家这些家丁护院的质量还是比寻常人家,甚至第一次遇到的北无量教那些人强出了不少。至少有不少的人见到自己的架势还是敢屏障着人多势众展开抵抗而不是一哄而散。对于自己这样的目标命中率也竟然明显超过了半成,可以说完全不比明军或农民军的平均质量逊色了。
可是这些人毕竟不是配备的了铁甲并掌握相关军事技术的军事贵族们,当被速度奇快的张伟欺近身之后,战斗就又重新好似一边倒的移动版本“咏春打木桩”了。很短时间内接连有数十人被打倒过扫倒之后,其余的人再也没有了多少战意,一哄而散。
张伟也注意到了刚刚准备好的一些骑兵队伍。显然这些人是孔家的核心力量,就没有打算放过。
应该说骑兵群面对张伟这样的个体强者还是比步兵多少强那么一些的,至少逃跑的时候可以逃出更广的范围、队形密度也更分散,不得不让速度不知道比马快了几倍的张伟不知道花费多少功夫才能对付。
所以对付这种情况张伟也多少有了一些经验,在杀伤了一部分对手核心骑兵的情况下没有相逼过甚,而是允许那些人逃跑突围,重点清洗机动力不是很高的庄内步兵。
在力量和速度比原来提高了很多的情况下往往两三次跳跃就能从整个庄园的一端迅速来到另一段,在这个范围内的步兵们想溃逃也没有那么容易了。
一边倒的屠戮中,终于有一些还算聪明的人意识到了如果自己放下武器似乎就不会遭到清洗。
面对这种情况,张伟也是有所犹豫,但最终仅仅在权衡了片刻之后还是决定拒绝所谓的“投降”,也不饶恕那些曾经拿起过武器似是家丁护院模样而最终放弃的人。
因为自己的这种行为本来就是并不多见的一次“威慑行动”,如果人意识到“放下屠刀可保命”,那毫无疑问这种威慑就会大打折扣。
自从不久前的一次行动开始,张伟也注意到了一些事情。有些时候即便自己清洗掉一处土围的保卫和武装,但因为害怕“冤假错案”没有动家人,周围的民众即便有人来凑热闹也终究不敢动手。甚至在庄内的人大部分仓促逃亡之后连夺浮财也不敢,更别说“逼地财”。至于南无量教跟来的那些人,只吃了前面有关北无量教的几处分坛就不愿意树敌太多了。
如今因为这处人家的特殊身份,在张伟清理了内外马队及徒步等武装后更是连前来观望的一些民众都没有了。这无形之中也给张伟带来了不少的压力:莫非这一处人真的是不辱祖上的贤人?
为了进一步考验这处大户在附近的人心究竟如何。张伟以夺取来的一些硬通货主动在附近收买带头的人前来“挖浮财”,见到这似乎不像是一个圈套或陷阱,而且仅仅浮财就有很多利益可分,虽然临近的绝大多数人都慑于千年积威不敢跟张伟一起冒冒失失的去“挖浮财”,但还是有几十个根本不打算在此地常呆的外地佃户在利益的引诱下跟着张伟一起行动起来。
这一挖不要紧,竟然在真个庄园里分出上十几万两价值的硬通货来,还不算其他值钱的东西。其实在一个王朝末期或交替之际,拥有这样家底的人并不算少,可也只有孔九英等人有底气敢把大部分财物分配在浮财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