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子吃。房屋的布局和家里差不多。
爷爷奶奶的精神看起来很好,看到他们三人来,赶紧让到屋里说话。看到拿来的粮食不少,一个劲儿的担心家里不够吃非让往回拿一些。解释了一番好歹让放下了。最后硬塞了两个鸡蛋让拿回去给孩子吃,虽然有两个儿子的孝敬,但是两位老人的生活也不富裕,一只鸡喂的也不胖,下不了几个蛋。几天不下一个蛋是常有的事情。
张小雪在第一眼看到奶奶的时候,眼睛不由湿润了,有多少年没见过奶奶啦,这一世的奶奶和前世的奶奶长得一个样子。现在能够再一次和奶奶一起生活,这是多大的幸运啊。这两天心里淡淡的彷徨一下子散去。子欲养而亲不在,张小雪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奶奶过上好日子。把上一世的遗憾补回来。
“怎么了雪丫头,身上还疼吗?快过来让奶奶看看,这有几天没见你来啦。”张奶奶看到张小雪眼睛有些红不由问道。“奶奶没事,我现在很好,就是摔着脑子有些事情忘了。”张小雪走到奶奶的身边坐下。
正说着大伯母也来送粮食了,看到张小雪她们也在,一起寒暄了一会。大伯母一看就是一个爽利的人,做事,说话干净利落。穿着一身蓝色的麻布衣服,脑后的发髻梳得一丝不苟,看着张小雪的目光也是一脸的慈爱,这一大家子,全都是男孩子,就张小雪这一个丫头,大家都稀罕的不得了,怪不得张小雪这么受宠。平常人家像张小雪这么大的女孩子,早就帮家里做各种家务活了,哪像她一样还整天瞎逛疯玩。大伯娘拿来的是二十斤玉米,大伯娘家的日子稍好一点,大儿子成亲了已另立户头,每月也都有给他们的孝敬。
张母和大伯娘约好一起去挖野菜,张小雪也顺便要跟上,当然做的弹弓是必须要带上的。最后连小豆丁也跟着一起上山。
张小雪家里的竹筐只有一个,当然是张母背着,这一次轻装上阵,临走找了一个小布袋准备装路上捡的石头。对于张小雪手里的弹弓,大家也都很惊奇。待到知道用法以后,特别是小豆丁一脸的羡慕。最后磨着张小雪让他拿着弹弓,一路上不知用石子祸害了多少花花草草。
到了挖野菜的地方,张母嘱咐姐弟两人不要走远就在附近玩儿。妯娌两人就快速的挖起野菜来,效率比起张小雪那可是快多啦。这边姐弟俩人忙着找野鸡,真要找时,它却偏偏不出现了。半天连个鸡毛都没有见到。张小雪那个郁闷啊,还好看到了一只灰黄色的兔子,好激动啊,张小雪拉满弹弓把石头打出去可惜却没有打中兔子,兔子受惊一下子跑远啦,一边追着一边打还是没打中,技术不行太气人啦!这兔子也是绝了,几个拐弯儿就不见了。感到好大一块肉离自己飞远啦。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练好准头,不说百发百中,十次里也要有九次打中才好。
姐弟俩人垂头丧气的好一顿郁闷,张小雪看来没有打弹弓的天分,索性把弹弓扔给了小豆丁,小豆丁这下子开心了,旁边虽然没有野鸡兔子用来练手,他就拿着弹弓,对着树上的小鸟就是一顿乱打。竟然被他瞎猫碰到死耗子,打正了一只小麻雀,本着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原则,随手拿上了。这下子不得了,走到哪儿,小鸟就呼啦啦地飞远,别想安稳的站在树枝上。也许是男孩子本身就有这种天分,这次遇到一只灰毛野鸡,被小豆丁一石头打在鸡右腿上,野鸡一瘸一拐地边跑边要飞起来时,又被一石头打在鸡翅膀上,终于被张小雪两人捉到了。
今天终于能吃上肉了,张小雪的心里,自然没有拿出去卖钱的想法。在旁边找了找,这次没有上次幸运,没有找到野鸡蛋。已经有收获了,等张小雪找到张母她们,免不了又是一顿被夸。
下山时,欢声笑语的声音就没有停。回家时张小雪躲到屋里进入农场,把加工坊里的面粉收了,又把水稻全部进行加工。本来想拿出一些大米到外边吃的,想想还要扣金币就没有舍得。打理了一下农场,很快就出去啦,因为身为吃货的张小雪,心里还惦记着野鸡。
中午的这顿饭就煮的野鸡,野鸡收拾好了放上了不少土豆块,当然连那一只小麻雀一起,放进锅里慢火炖着,除了盐什么也没放,可奈不住这山里新鲜打来的野鸡味道鲜美,就算这么原汁原味做出来也不是现代那些饲料喂养的牲畜可比的,吃的张小雪那叫一个香啊,恨不得把舌头都吃进肚子里。家里粮食够吃,终于可以不吃加糠的饼子啦,这次做的是玉米饼,终于吃了一次正常的食物。
张小雪给不远的大伯家送了一碗鸡肉炖土豆儿。当然也没忘给爷爷奶奶他们端过去一些鸡肉炖土豆,小豆丁这个跟屁虫,自然也一直跟着,那脸上的神气就别提了。挺着胸脯像个骄傲的小公鸡。爷爷奶奶毕竟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对于炖的软烂的土豆。非常的喜欢,张小雪下午给背来了半筐的土豆,告诉了各种做法才回家。
决定打野鸡的这个事情要继续下去,干脆又做了三个弹弓,大哥,二哥,小弟一人一个。确实男孩子都比较有天分,这以后张小雪家里的伙食三不五时的会出现肉食,都是家里们男人用弹弓打的,笨蛋张小雪一只野鸡也没打到过。可把她郁闷坏了。还有两个叔叔和大伯家的两个堂哥哥也向张小雪求了弹弓,手里还有五米的橡皮筋,张小雪索性做了五个弹弓,连大伯都给了一个,这下子至亲人手一个了。
对于做弹弓所用的橡皮筋,大家不是没有询问,被张小雪一句师傅给的,给搪塞过去。当然没说师傅是什么仙人之类的。
第十二章 玉米窝头()
张母中午一样是去地里送饭,并且会在地里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农活,到下午要做饭时才会回家。张小雪左右没事,躺在炕上睡午觉,小日子过的不要太美。
醒了来到农场里,记起还有奖励的草莓,取出一份草莓,草莓竟然是用一个精致的小篮子装着的。绿色的藤条编了一个椭圆形的小篮子,非常的漂亮,里面装着红艳艳的草莓,一红一绿,让人看着就赏心悦目,都不想破坏这份美感。一篮子草莓估计也是1000克,拿到外面张小雪吃了几个,味道真是太好吃了,用了好大的毅力才控制自己没有吃的太多,剩下的准备让家里人也尝尝,毕竟吃独食可不太好。
晚上的饭,张小雪准备自己做,家里只有一些粗粮,连面粉都没有。挺愁人的,农场里的面粉一星币一份,太贵不舍得往外拿啊。不要说她抠门儿,实在是还有十万星币的外债。
中午还有一些剩下的野鸡汤,就用这汤再炖个土豆,再做个西红柿鸡蛋汤。主食,张小雪想了想,不想熬粥了,准备蒸玉米窝头。
小时候,张小雪见奶奶做过,玉米窝头很好吃,奶奶做玉米窝头的时候会在玉米面里加一些白糖,那样玉米窝头会甜丝丝的,味道更好吃一些,这里没有白糖,不过有蜂蜜代替一下也不错。想到就做,在橱柜里找出玉米面,家里人口多张小雪舀了两大瓢出来,放在和面的盆里,倒入一勺蜂蜜,加热水和成面团,醒发15分钟,分成一个一个的小面剂子,把面剂团成丸子,用食指从中间戳个洞,成窝窝头把它套在食指上,用另外一个手辅助整形成窝窝头的样子,上锅蒸熟就好了。
家里没有蒸笼,一个高粱杆缝的篾子,还是她在杂物间里好不容易翻找出来的,洗干净晾干水,大火蒸了半小时,熄火又闷了一会儿。才捡出来放在盖帘上,又把剩下的两个菜做了。张母回家时,张小雪已做好饭。又是一段夸奖,张母对玉米窝头的作法,很好奇。张小雪解释说是师傅教了很多的吃食做法,然后教会了张母玉米窝头的作法。
晚饭被张小雪做好,这个时间张母想了想又拿出一些玉米,准备去磨房里把玉米磨成玉米面,磨坊是村里公用的,母女俩来到磨坊时里面有一个李姓妇女正在磨面,三人免不了又寒暄了一下。磨面可是一个力气活,母女俩人费了好大劲才把拿来的玉米磨成粉,玉米想要磨成细细的粉可不容易,要反复磨好几遍。心里想着等农场升到三级,就可以把玉米拿到加工坊里加工了。
这次的晚饭,大家都是第一次吃玉米窝头。对这种吃食那真是赞不绝口,说比干巴巴的玉米饼好吃,还带着甜味儿。其实玉米窝头甜是因为加入了蜂蜜,若是把玉米饼里也加入蜂蜜,估计也好吃。
饭后说起明天逢集准备到集上买一些盐,张小雪听后也要求一起去,她还没见过古代的集市呢,要去看一下,本来张母打算自己步行去的,张小雪要去的话,因为路远十几里路,怕张小雪太累走不了,准备去做村里的牛车,一人要花一文钱来回两人就要四文钱,这些钱都够买一斤玉米了,挺让人心疼的。还好家里有吃不完的粮食,心不慌了。只要孩子高兴就好,张母对于小豆丁吵着也要去给无视了,哪舍得在花两文钱。
天刚黑,农场的大蒜已成熟,这次收获以后农场升到了三级。交了订单,又收入80星币。六块土地又种上了玉米,这次的任务礼包是3000金币,土豆种子三包,南瓜100。抽奖获得了源能烤箱一个,这东西蛮高级的,功能和现在的烤箱差不多但不用电,在门把手上有一个凹槽,里面镶嵌了一个像手机内存卡那么大小的小芯片。按一下就能弹出来,蝶舞介绍这是源能芯片,里面储存有1000M的源能,源能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电能,应用广泛。烤箱使用源能很少的,估计每天都用也能用十年。张小雪对这个奖品非常喜欢,因为她是一枚吃货啊,现在她的脑子里已经想着各种能够用烤箱制作的食物了。
想到明天去赶集,手里没钱,有东西也不能买呀。决定拿出一罐蜂蜜来卖钱,现在这个家里什么都缺,想做点好吃的也没材料。这里是北方,农村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