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这些仪器,值得高兴的是这些仪器收到了英国各大高校的欢迎,仅徐卫收到的定金就超过一万英镑,整个仪器生产车间正在加班加点的赶工。

    徐卫只在实验室内呆了一个月的时间,只是给居里夫人和索迪制定了实验的研究方向就做了甩手掌柜,但是经过一个月的实验求证,徐卫提供的方向全部正确,所以居里夫人和索迪不但没有对徐卫的偷懒表示不满,反而一边佩服徐卫的才能一边按照徐卫设计的方向投入到实验之中。

    离开实验室的徐卫其实并没有不务正业,现在的徐卫有着更艰巨的任务,照顾居里夫人的两个女儿。

    十岁的小伊伦被送到了圣玛利亚贵族小学,平时自有别墅的仆人接送上学,只有周末的时候在家的时间比较长,另外由于小伊伦性格内向,虽然和徐卫相处的比较熟了,还是依然保持着安安静静,平时并没有给徐卫增添什么麻烦。

    同时,在学习上小伊伦继承了父母的优良传统,执著追求精神和严谨的学习作风,在学校内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关于小伊伦的严谨,最让徐卫感触颇深的就是上周周末学校布置的一道社会科学类题目。

    这个发现有点偶然性,当时小伊伦向厨房要了一个盆子和一条活着的鱼,厨房内感觉一个十岁的小女孩玩这些东西不太好,就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在书房整理资料的徐卫。

    对于徐卫的盘问,小伊伦道出了实情,原来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周末解答的问题,问的是为什么将鱼放在盛满水的盆子内盆子里的水却不溢出,而依伦要盆子和鱼的目的就是要弄明白为什么。

    其实当时徐卫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对依伦说可能是被鱼吃了,但是依伦执意要做实验,谁知实验的最终结果是大家都被老师耍了,鱼放进盆子后,盆子内的水却流了出来,就在那一瞬间,徐卫的感觉自己的脸快赶上猴屁股了,同时徐卫也明白了,成功者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因素,而是必然的结果。

    相对于小伊伦的安然恬静,只有三岁的艾芙却经常讲徐卫的别墅吵得天翻地覆。

    按照常理,像艾芙这种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孩子,应该从小对对物理和化学知识有着常人不能比的热爱,但是,同样受到居里夫人影响的她,在兴趣和爱好方面与姐姐伊雷娜·居里截然不同。

    具居里夫人讲,依伦在三岁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安静的听母亲讲解实验室内有趣的实验,而现在的艾芙,如果能够让她安静的坐三分钟就算是奇迹了。

    艾芙既不喜欢妈妈居里夫人的物理实验,也不喜欢索迪叔叔的化学实验,她喜欢负责修剪花园的女仆玛利亚手中的巨大的剪刀,甚至又一次差点伤到自己,但她还是乐此不彼。

    艾芙同样喜欢音乐,但是她唱的法国歌曲纵然徐卫这个不懂法语的小白都明白她跑调了,但是她依然引吭高歌。

    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艾芙自从来到徐卫的别墅居住之后就喜欢上了这个与自己语言不通的叔叔,尤其喜欢每天早晨跑到徐卫的房间,用根羽毛搔徐卫脚心的痒,最终忍无可忍的徐卫将睡前不锁门的坏习惯改掉,但是打不开房门的艾芙就坐在徐卫的房门前哭道徐卫开门为止,就连居里夫人亲自来劝都不管用。

    虽然艾芙在行为习惯都与妈妈和姐姐不同,以至于让徐卫非常怀疑是不是艾芙在出生的时候被居里夫妇抱错了,但最后徐卫自己将自己的疑问推翻了。

    只有三岁的艾芙在语言上表现了极强的天赋,它能够在一个月内完成英语的交流,甚至在语言老师的指导下,能整段整段的背诵莎士比亚那种即拗口又虐心的对白,就连现在的徐卫都对莎士比亚这个大神的著作一筹莫展。

第八章 抗生素磺胺() 
作者新人,求支持,作者新书想要冲榜,求推荐收藏,精彩部分就在后面!!!

    对于索迪,徐卫可以用一枚诺贝尔奖将他绑在自己的实验室,但是对于居里夫人,这个奖的**力远远不如她的两个女儿,所以在居里夫人母女搬到自己的别墅后,徐卫对依伦和艾芙表现了极大地关爱。

    本来徐卫对依伦和艾芙的关爱属于有目的的爱屋及乌,但是聪明好学的依伦和活泼可爱的艾芙很快打动了徐卫这个前后年龄加起来超过四十岁的大龄青年的内心,有目的的关爱渐渐地变成了真心。

    此时的实验室只有别墅的地下室三百多平米的面积,各种分析测量的房间不过分成八间,主实验室也只有居里夫人和索迪的两个实验室,总的的来说还是比较小的。

    作为实验室的总负责人,整个实验室所做出的的荣誉都要与他分享,而实验室研究的所有专利也都要和他分享,而他已经不是仅仅埋头做研究就可以的,他要给实验室所有的人发工资,虽然自己的实验室不大,却有着两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陆续到来的五名研究生助手。

    法国虽然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国度,妇女解放运动也已经在法国盛行很久了,但是整个法国依然存在着强烈的男尊女卑观念,所以在研究放射性元素之初居里夫人得不到任何大学的资助,全家只能以丈夫月薪五百法郎,约合二十英镑的工资度日,等到伊蕾娜·居里出生后这些微薄的资金完全不能维持日常的开支,于是玛丽·居里只得到一所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在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奖后,玛丽·居里才有了获得博士的机会。

    由于世俗界的约定俗成,玛丽·居里一直作为比埃尔·居里的附庸而出现在众人的眼中,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愿意给这个声名昭著的女科学家讲课的机会,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比埃尔·居里去世。

    比埃尔·居里去世后,索尔本大学有意留下玛丽在学校内工作,可是给她一个什么样的头衔却难坏了学校的领导,因为没有一个主任能够指挥得了这么一个天才妇人,没有一位教授能够领导比埃尔·居里的实验室。

    此时的法国至今没有一位女人取得过高级教职,所以比埃尔·居里所在的理学院为了留住这个天才妇女决定保留比埃尔·居里的教席,并且将这个职位以“代课老师”的名义给予玛丽·居里。

    在这种偷换概念之下,玛丽·居里才得以领导起比埃尔·居里的实验室,留在了索尔本大学任教。

    在索尔本大学,玛丽·居里的工资年薪是一万法郎左右,相当于四百英镑,而索迪以前的薪水也少不了多少,并且五名研究生助理虽然是来学习知识的,但辛苦费至少不能比外面的白领要低,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徐卫考虑的。

    首先,居里夫人和索迪都是为了追求科学研究才放弃了旱涝保收的学校教授的职务来到徐卫的实验室,所以他们的薪水于情于理都要高于以前,于是徐卫给他们制定的薪水是年薪八百英镑,并且按照研究的成果奖金另算,而五名研究生助理则是享受周薪五英镑的超高福利。

    实验室此时已经成功运转一个月的时间,由于徐卫的先知先觉和先进的实验仪器,玛丽·居里和索迪在研究方面少走了很多的冤路,都有了不错的研究成果,很有希望在年内发表他们进入徐卫实验室内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在这一月的时间内,玛丽·居里和索迪非常满意现在的环境,而玛丽·居里尤甚。

    当年在索尔本大学任教的时候,玛丽·居里不仅要教授学生的课程和实验,回到家内还要照顾自己的两个女儿以及年迈的公公,虽然当时也请了一个保姆,但是在金钱方面并不宽裕的她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处理,尤其是在照顾和教育女儿方面,当年发起同事成立特殊的学校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自从搬到徐卫的实验室后,每天的一日三餐都有两个专门的厨娘操持,而大女儿伊蕾娜则被徐卫出资送进了贵族学校,同时小女儿也有专门的家庭教师指导,另外在来英国的时候自己用所有的积蓄为年迈的公公请了一名专业的保姆照料,从雅克·居里的电报中知道自己的公公过得不错,所以现在的玛丽·居里只需要专心自己的科学研究就可以了。

    如果只是为了保持实验室和自己别墅生活的运转,徐卫的仪器销售带来的每月将近一千英镑的利润完全支撑的起,但是徐卫要的并不仅仅是这些,他需要更多的财富,这样不仅能够聘请更多的科学家充实自己的实验室,为自己将来回国内建造理工类大学做准备,更多的是自己内心那个拯救中国的强烈欲望。

    沉寂了将近两个月的徐卫将自己关在了书房内,三天后他将一份厚厚的资料邮寄到了英国最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周刊上,这是一份关于抗生素磺胺的研究。

    作为一份全英国最著名的科学杂志,《自然》周刊每天都受到数以百计的科研成果论文,这里的编辑都是在整个英国乃至世界有名的科学家,他们向来以眼光高而闻名,但是对于徐卫这个引发学术界大地震的年轻科学家,这些编辑们都以谨慎的态度对待。

    他们以为这个研究同位素的科学家又在同位素研究方面有了新的进展,谁知道仔细阅读之后却是一片关于抗生素的描写,并且这种抗生素在他的论文中被描写成专治绝症的神药。

    由于没有真正的临床试验,徐卫论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都是根据德国生物化学家格哈德·多马克在与1935年发表的那篇关于百浪多息研究的论文改编的,通篇都是对小白鼠的状况描写。

    这篇论文如果是别人投的稿,《自然》的编辑们肯定会将它原路打回,这么一篇不严谨学术报告是不可能在《自然》这种世界级的杂志中发表的,但是它的投稿人竟然是前段时间闹出很大风波的杰克·徐,整个杂志社对此都报以谨慎的态度,经过《自然》杂志的主编亲自发话,徐卫的这篇论文才得以发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