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夜视仪器匮乏的当前,士兵之中纵然没有夜盲症的困扰,夜战依然是一件非常麻烦和困难的事情,如果不是战机紧迫,作战双方都不希望自己的士兵在夜间依然在作战,不过这一次隋勇却一改往日的作战规律,准备与维新政府军队打一场夜战。
为了便于就近指挥,隋勇在绝大多数的军队踏上战场的时候便将自己的指挥部转移到了河对岸,在北岸的战线上只保留了炮兵部队和一个团的守备部队,这样的部署无异于是放弃了绝大多数的防线,仅有的部队只能对炮兵阵地和军械仓库做重点防护,绝对算得上是一件非常冒险的部署。
夜战虽然让军队士兵有着不小的怨气,但对面维新政府军队的怨气更大,在交战中弹药的不足他们还能够忍受,充其量减慢射击的次数,或者不射击,但食物的不足却不是他们能够长期忍受的。
按照木越安纲的后勤计划,一日三餐中士兵只有在午饭的时候才能有米团食用,早饭和晚饭只能食用仅能水饱的米粥,然而米粥却不如米团那样容易携带,固执的木越安纲依然没有为正在抵抗的士兵准备米团,正处于交战的士兵自然无法做到一边交战,一边食粥,于是一直到太阳下山他们依然饿着肚子。
因饥饿而产生的怨气不断在维新政府军队中蔓延,由此军队中的厌战情绪也在不断加深,米粥的麻烦食用让所有的军队一直到夜里十点多钟才让最后一批士兵有回到后方吃饭的机会,而此时他们早已经处于了爆发的状态。
“啪!”十月中的气候虽然依然保持着炎热,但夜晚却开始变得越来越冷,士兵们喝着已经没有了热气的米粥,心中的不平愈演愈烈,突然有一名士兵将手中的饭缸投掷在地上,对周围的战友大声的喊道:“这鸟毛破粥,都快照出老子的影子了,老子要吃米团!”
那名士兵或许在军队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受到他的蛊惑,周围不断有士兵扔掉自己手中的饭缸,跟着他一起起哄,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起哄的队伍中去,开始跟着那名士兵冲击木越安纲至于后方的指挥部。(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六章 无题()
护卫队的举动惊动了正在安排飞艇机组人员休息的负责人徐明和营管带罗志勇,在租赁土地的时候徐明是随徐麟一起拜访过崇明县县令的,两人也算的上认识,于是误会很快就解除了,而通过崇明县县令的转达,崇明岛上的居民也知道了这些可以在天上飞的巨龙其实是一种叫做飞艇的飞行器。
正所谓八卦之心人皆有之,这个世上也只有八卦才能够快过光速,于是乎一夜之间崇明岛出现会飞巨舰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上海道,无数人纷纷赶赴崇明岛观看这种神迹,从而使得本来无人问津的崇明岛也变得繁华了起来。
崇明岛上的这处停泊点虽然已经用铁丝网全部围了起来,并且还有一营的护卫队员日夜看守,但这并不能阻碍中国人民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每天都有从各地赶来的人围着铁丝网指指点点,甚至还有记者从铁丝网外拍了飞艇的照片发表在报纸上。
报纸的刊载无疑增加了飞艇的知名度,渐渐地开始有官员和富商向此处的负责人提出登艇参观的要求,甚至还有上海的富商大亨要求让飞艇起飞一下看看。
在艇停靠在崇明岛之后,徐卫只是指示徐明保护好飞艇的安全,并没有告诉他怎么应对这些事情,无奈之下徐明只好发电报到新澳港,询问徐卫应该怎么处理。
电报发到新澳港的时候,徐卫正在军工厂内查看剩余四十艘飞艇建造的进度,在详细的阅读完徐明的电报后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既能够迷惑所有人。又能够挣钱的方法。
于是,在飞艇停靠在崇明岛的五天。徐明通过报纸向外界发布了一则广告,广告的内容则是崇明岛内的飞艇将开始在近海飞行。飞艇内的座位将会对外出售,暂时售价为每位一千中元,飞行的规律是早晨九点钟起飞,下午三点降落,在飞艇上可以为顾客提供一份午餐,至于有特殊要求的顾客可以选择包艇,包艇的价格为两万中元。
这则广告一经发出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使得来往崇明岛的人更多了,但所有的人都对这种可以飞在空中的东西抱有极大地恐惧。在广告发出两天内竟然没有一个客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第三天的时候,崇明岛出现了一群从上海来的洋人,为首的是上海公共租界总董史密斯,与史密斯同行的则是租界的董事、洋商、记者,这些人都是见过或者听说过齐柏林飞艇的人,他们这次之所以来崇明岛就是要亲身体验一下这些更加先进的飞艇。
用飞艇招揽顾客只是徐卫的临时起意,所以飞艇内的设施还是非常简陋的,只有用木板隔出来的一间厨房和餐厅,其余的地方还是非常空旷的。
当这些洋人登上一艘飞艇后。这艘飞艇就在万众瞩目下缓缓起飞,随后飞艇移动到人群的上空遮住了他们头顶的阳光,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围观的人群开始对这个庞然大物有了恐惧的心理。
慢慢的,飞艇越飞越高。在下面围观人群的眼中也变得越来越小,最后飞进云层消失在众人的眼中。
在当天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起飞的飞艇平安降落在崇明岛的停艇坪。第二天参与飞行的记者刊登了从高空中拍下的照片,将山河的壮丽与大海的波涛跃然于照片之上。成了人们竞相观看的画面。
也就是那时起,崇明岛上的飞艇业务突飞猛进。能够承载二十名机组人员和一百名顾客的飞艇每次起飞都是爆满的状态,那些身份不够高的人想要登艇参观需要提前三天的预约,也让飞艇成为了当时最时尚的一种娱乐工具。
六月的时候,同盟会又准备了一场新的起义,这次起义与在同盟会发动的各次起义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这次起义的地点不在革命基础良好的南方诸省,而在东北三省。
组织这次起义的是同盟会的组要领导人之一宋教仁,宋教仁与孙中山不同,他重视经营东北,在上个月的时候,宋教仁离开上海,偕日人古川清等人到达安东,以中国同盟会孙文、黄兴的名义致函绿林武装“马贼”首领李逢春等人,分析东北的优越战略地位,认为在南方起兵,欲为割据之事则易,欲致清政府之死命则难,建议双方联合南北交攻,共图大举,李逢春阅信后,约宋教仁面谈,表示赞成同盟会宗旨。
这次李逢春之所以同意与宋教仁合作,主要是因为宋教仁在东北组织的辽东支部中有三位在东北手握重兵的军官,他们分别是任延吉边务督办兼陆军协都统的吴禄贞、第二十镇署理统制张绍增、新军三十二标统带蓝天蔚。
另外还有一点,同盟会这次的起义得到了日本黑龙会的支持,在起义的时候由日人古川清出面可以从驻扎在东北的日军处获得一部分武器支援。
不过,这次的起义依然如同盟会很多起义一样雷声大、雨点小,等到宋教仁在东北三省上下奔走,联络好了各地的新军、土匪,却因为察觉到清政府已经有所防范,最终终止了这个计划。
这次起义虽然没有成功,宋教仁却发现日本企图侵吞中国间岛之地的野心,于是宋教仁回到日本后开始阅读大量的历史文献,尤其是朝鲜方面的文献,证实‘间岛’之领土主权,自唐中叶迄于明末,即属通古斯人之传来取得者,不特与朝鲜国家绝无关系,最终写出了《间岛问题》。
在前世的时候,宋教仁在写这本《间岛问题》的时候因为经费的问题没能过多的实地考察,所依据的史料多数来自日本的公共图书馆以及延吉边务督吴禄贞的勘察,因此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完稿。书中颇有不详之处,不过这本书的反响倒是颇大。
在崇明岛开启飞艇观光旅游的时候。宋教仁正在日本公共图书馆整理吴禄贞送来的资料,无意之中在一份别人带进图书馆的报纸中看到了这一片报道。
日本历来都看不起中国人。在报道崇明岛飞艇观光旅游的时候也是极尽轻蔑之态,文章中声称这么先进的飞艇应该用于军事途径,而中国人却用它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正如当年中国人发明火药的时候用来制作烟花炮竹,而欧洲人却用火药征服了新大陆,中国人不思进取之心可见一斑。
宋教仁虽然愤怒与日人对中国人的轻蔑,但从情理上来讲他是同意这种说法的,于是他改变了写完《间岛问题》再去新澳港的计划,准备近期内就启程去新澳港见一见这个传说中的徐卫。
“什么?你要去新澳港见徐卫?”在一处全日式的建筑内。孙文一脸震惊对宋教仁问道。
“是的,那徐卫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力,而且还有很多先进的武器,就像这次报道的那个飞艇,虽然日本人的报道令人气愤,不过其观点还是对的,这样的国之利器怎么只能用来做一个玩物。我这次去新澳港就是要劝说徐卫加入同盟会,只要有了他的帮助,我们的革命事业肯定会如虎添翼。”宋教仁一脸严肃的说道。
“可是。这个时候章炳麟、陶成章、张继等人在报纸上正在大肆诋毁先生,先生这里正值用人之际,钝初兄怎能这个时候离开?”旁边的胡汉民挽留道。
“是啊,钝初。你就等这次风潮过去之后你再去新澳港如何?”闻讯赶来的黄兴也规劝道。
“日人现在正在借助朝鲜侵我中华国土,而我们却在这里因为经费和道统的问题而兄弟萧墙,如此只能徒增别人的笑料罢了。”
孙文的行事风格像极了以后的毛太祖。坚持己见、独断专行,不允许有任何不同于自己的意见。所以在第一次倒孙运动的时候,宋教仁就因为孙文待人做事近于****跋扈的风格愤而辞去同盟会庶务干事一职。当时如果不是黄兴的阻拦,或许他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