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第3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卫这次进攻日本的速度委实太快,不仅好战的明治天皇和日本内阁没有反应过来,就连这些反战分子也没有反应过来,一直等到徐卫的军队进入市区才想到要为日本的未来做点什么,就在这时一直抱有投机心理的村田正雄找到了他们。直言自己与华人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徐卫有关系,可以为他们穿针引线。

    自从徐卫在第一次对日作战中击败了日本联合舰队后进成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也让向来尊重强者的日本百姓又是敬畏,又是痛恨,于是一番深究之下将战争之前日本政府为了拉拢徐卫用井上家的女儿井上晴子和亲的事情挖了出来,正所谓拔出萝卜带出泥,村田正雄这个井上晴子的初恋也被曝光了。

    在当时,奇葩的日本百姓并没有因为村田正雄贪恋权势、畏惧权贵而唾弃他,反而因为徐卫在战争中的胜利将他当做了为了国家放弃私利的英雄。虽然这种放弃并没有换取敌人的认同从而导致了日本的战败,也正是因为自家军队的战败才体现出这次拉拢的必要性,也体现出村田正雄为国牺牲的精神。

    正是有了这种身份,村田正雄不仅得到军国主义青年的认同。还被反战分子所接受,于是在他提出为反战分子联系徐卫的时候没有收到任何的质疑。

    村田正雄虽然在反战分子面前说的信誓旦旦,但他并不肯定徐卫会见自己。甚至不能肯定自己的请求能够传到徐卫的耳边,然而就在他上下纠结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陆军大学和陆军士官学校内那些意志最坚定的军国主义分子准备与徐卫的军队进行巷战的事情。

    这些由军校出身的军国主义分子想要进行巷战自然就需要武器,但是自从上次战争失败以后日本的财政就已经陷入了破产的边缘。自然在军用物资方面就显得相形见绌了,无法给与军校更多的武器装备。

    同时,日本政府为了应对徐卫的这次对日宣战,在全国已经做好了动员预备役的准备,库存内的武器装备全部运到全国各地组建新的师团,为此还从军校内抽掉了很多中低级军官和用于实习的武器准备,至于本来能够用于组建第一百零一师团的预备役部队在第一师团于朝鲜全军覆灭之后都用来全部组建新的第一师团了,所以在东京并没有多余的武器装备。

    正在军校内学习的这些军国主义分子在搜集了所有的武器准备后便踏上了与侵略者巷战的道路,这些人三五成群,以一杆步枪为主,并佐以数柄武士刀,然后他们凭借对东京的熟悉专门向那些人数较少的士兵动手。

    这些军国主义中实力最强的是拥有一挺重机枪和两杆步枪的五人团体,这挺重机枪是日本陆军大臣石本新六为了让他们在巷战中能够更多的杀伤进攻的军队,而特意从近卫师团仅有的武器储备中拿出来的。

    已经逃走的陆军大臣石本新六非常清楚,这些受到军国主义洗脑的优秀军官对日本陆军之后的发展有很多的帮助,从内心而言他更多的是希望这些优秀的中低级军官能够更随他一同撤到已经建立防御线的京都府,但是现实却是火车的运载量只能够装运日本贵族、高级官员、大财阀以及他们家人,于是这些人成了一种一次性的武器。

    村田正雄虽然没有经历过那场以猪突式的进攻而被俄**队用重机枪大量杀伤的场面,但依然知道重机枪在防守中的恐怖威力,于是在看到这些人分头行动后便直接加入了这支装备了重机枪的队伍。

    对于重机枪而言只有建立了稳固的机枪堡垒才能够这真正的大面积杀伤敌人,所以这些人并没有同那些拿着步枪和武士刀的同学一样凭借运气作战,而是先派人跟踪一支比较大的队伍,然后在这支队伍的必经之路首先设防,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这股敌人。

    这些人派出的跟踪者很快就找到了一支百十人的队伍,并且从这支队伍行军的方向上确定了他们要去接管存有大量军事机密的日本陆军大臣石本新六的府邸,于是他们便想到了利用陆军大臣石本新六府邸外漫长的街道以及大门口良好的掩体来杀伤并且消灭这支百人的队伍。

    受过良好军事教育的村田正雄也意识到陆军大臣府邸门口位置的优越性,在这里不仅有良好的重机枪掩体,而且在重机枪没有射击的时候还有很强的隐蔽性,只要等到那支百十人的连队进入巷子一半的位置突然开火,相信能够逃出去的没有几个。

    而且,就算那支连队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出战略性的反击,凭借机枪少有的死角让双方进入相持阶段,但这些军国主义分子依然能够在必要的时候躲进陆军大臣的府邸,然后从别的地方逃出生天。

    村田正雄之所以跟着他们一同行动,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用这些人做自己的投名状,自然不希望看到他们讲那支百十人的连队消灭或者击溃,于是他在战争临近的时候以尿遁跑进陆军大臣的府邸,然后翻墙出去为那支连队通报消息,这才有了之前突然出现的那一幕。

    村田正雄虽然成功的将这支连队的大部分人阻止在了巷子外面,但却没来得及阻止之前连队派出的排头兵,不过所幸没有出现伤亡。(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五章带路党:

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东亚共荣() 
等到徐卫的军队彻底占领东京内日本政府各重要行政机关以及政要住所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二点之后了,至于河滩上的那场战斗已经在四个小时前就结束了,战至最后日本近卫师团两万五七千余人除极少数逃走外只有不足三千人被俘虏,其中有百分之八十还是弹尽力竭被俘。

    相比于损失惨重的日本近卫师团,徐卫坦克部队的损失同样也是非常大的。

    狭长的河滩并不能完全将坦克的机动性发挥出来,日本近卫师团炮兵联队所配备的一百零五毫米重炮对坦克部队还是非常有效的,这些飞驰而来的大口径炮弹就算不是直接击中坦克,起在坦克附近产生的巨大爆炸力也是非常惊人的,破碎的单片依然能够击穿坦克除前身倾斜装甲外的大部分防护。

    战至最后,徐卫坦克部队的四百多辆坦克有一百二十多辆失去了再战的能力,其中有二十几辆是在挺近东京的时候在半路抛锚,当时幸亏北上的步兵及时支援,不仅接管了当的行政工作,还将围攻落单坦克的地方守备部队和警察击溃,否则这些坦克真要成了这些人的瓮中之鳖。

    之前最先登陆横须贺的五十辆坦克是有两辆受伤的,不过其中一辆只不过是被集束手雷炸坏了坦克履带一处的链接,稍微维修一下就▼↖可以继续作战,另外在过桥的时候收到日本近卫师团的炮击,有两辆坦克在桥被炸毁后坠入河底,剩余的近一百辆都是在在河滩上被炸毁的。

    不过好在徐卫让军工厂设计的这款坦克在护甲方面还算过得去。那百辆被炸毁的坦克除了少部分在重炮炮弹直接击中下成为一堆废铁,大部分的坦克只是装甲受伤或者发动机被毁。修一修大部分还是能继续使用的,而且最重要的是里面的士兵并没有损失多少。

    无独有偶。东京市区的零星反抗虽然没有对大局造成多大的影响,但依然给接收日本政府各部门以及重要官员府邸的士兵带来了不小的伤害,到目前为止因为时间仓促而没能将准确的伤亡整理出来,不过从各地不断传出的枪声可以预料出最后的数字肯定会让徐卫头痛一阵。

    对于登陆日本本土的战争,徐卫还是做了不少的准备的,早在阿巴丹的时候他就专门聘请了专业的日语教师教授部队所有的生活委员日常交流的日语,然后让这些生活委员将他们学到的日语再交给下面的士兵。

    军队中的生活委员大都是上过学的知识分子,在理解和领悟方面还是非常不错的,经过差不多两个月的学习。大多数生活委员都能正常的使用日语交流。

    不过相对于生活委员们的轻松,下面的士兵却因为文化水平的原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大多无法将日语系统的学会,最后只好让他们专门学习简单的日语短句,以便让他们在占领日本后能够从治下的日本人口中听出是夸他们的意思,还是骂他们的意思。

    为了减少日本平民的抵抗,徐卫在军队登陆东京后就让那些日语比较流利的生活委员乘坐带有装甲的汽车就拿着扩音喇叭在东京的每个街道宣传,其宣传的内容无非他不忍日本百姓受贵族和财阀的乒,本着同气连枝的义务来解救这些受苦受难的同胞,建立一个旨在救百姓于水火的大东亚共荣圈。

    要说日本的百姓对徐卫没有仇恨那是不可能的。本来他们省吃俭用,甚至让自己的妻女出国挣外汇,为的不就是以后能够有种不完的土地,吃不完的粮食。眼看着一切的苦难就要结束,殷殷期盼的愿望就要实现,却被与徐卫的一场战争打回了原形。

    借着这种仇恨。在面对徐卫的侵略的时候日本百姓本应该将反侵略战争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但就在他们已经拿起武器迎接全副武装的侵略者的时候。却被侵略着的宣传搞得犹豫不决,当然这个宣传并不是指徐卫画出的那个圈圈。而是日本的税务问题。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颁布的新的土地税制的税率为地价的百分之三,这是一个极高的税率,同时在实行新的土地税制的时候还以货币税代替了实物税,这就把粮价变动的风险完全转嫁给了农民,而且土地税制以地价为征税依据,完全不考虑年景丰歉,都是照样缴税。

    地租改正事业从一开始就步履维艰,但新政府铁了心要办成此事,于是新政府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大久保利通、大隈重信、松方正义、陆奥宗光等大员齐上阵,而且为了收取更多的税收,维新政府的这些官员在算定地价时往往以超过农民申报数额为准,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农民负担。

    在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