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第3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暗地里让孙文改名在日本作短暂停留,不久之后孙文化名秘密到达东京,住在宫崎寅藏家。

    宫崎寅藏出生于熊本县玉明郡荒尾村,家中兄弟姐妹十一人,他为最幼子,他的八兄在西南战争中率领共同队投入萨摩军,在肥后八代战死,他还有一个哥哥宫崎民藏倡导土地均分论,组织土地复权会,是最先提出土地问题的先驱。

    宫崎寅藏早年曾就读于德富苏峰所办大江义塾和中村正直所办同人社,因看到老师同学们为立大功,扬盛名,假鼓吹自由民权之机,行沽名钓誉之实,而对自己追求理想的动机也产生了怀疑,陷入自我否定,最后自暴自弃。

    为找寻精神寄托,宫崎寅藏曾信奉基督教,并于十七岁时受洗加入公理宗,试图在圣经中找到救世之方,无奈的发现宗教并非完善的救世之道,最终顺从自己的理性,走出了上帝的光辉。

    随后。宫崎寅藏意识到目前的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战场,强者逞暴日甚一日,弱者的权利与自由一天天地丧失殆尽,假使有人重人权、尊自由。就必须速谋恢复之策,现在如不设法防止,则黄种人将永远遭受白种人的压迫,而这个命运的转折点,实系于中国的兴亡盛衰。于是决意亲自深入中国,遍访英雄,游说他们共图大事,如果找到治世豪杰,原效犬马之劳,否则将挺身自任,从此立志投身中国革命。

    宫崎寅藏的第一次西渡中国并不顺利,刚开始就被友人日下部正一骗去旅费,困于上海囊中羞涩,投奔宗方小太郎。后来因与同在上海的荒尾精等意见分歧,遂作罢回国。

    次年拜访朝鲜开化派领袖金玉均,邀其支持中国革命,玉均欣然应允,并藉此结识玉均友人犬养毅等,不料金玉均在上海被刺杀,在其追悼会上结识渡边元。

    后来经犬养毅介绍,并经外交大臣大隈重信推荐,以外务部嘱托的身份,接受考察中国秘密结社的特殊任务。随后结识曾与二哥接触的革命党人陈少白,然后经陈少白介绍在陈寓结识孙文,倾心于其大义,甚至将他介绍给了犬养毅。

    实际上。日本政府对于孙文的态度,也是颇为踌躇的,当时正值甲午战争后不久,中日矛盾比较激化,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处于争执的状态,其中有一派主张支持孙文的革命运动。

    宫崎寅藏在与孙文会面的第二天就赶赴东京。向日本政要犬养毅报告,犬养非常兴奋,当即命宫崎到外务省向小村寿太郎次长汇报,要求他接见孙文,但当时日本政府正设法缓和中日关系,藉以减轻清政府联俄外交造成的压力,所以小村拒绝会见孙文。

    这次孙文虽然没有见到小村寿太郎,但是还是受到犬养毅的接见,不过在登记姓名时,孙文并不想以真名示人,随同的日本青年平山周思索片刻,想到经过日比谷公园附近中山忠能侯爵官邸,遂以中山两字登记,而孙文则顺手拿笔在中山字下面写了个樵字。

    孙文随后向平山解释说,这个意思表明自己是中山的山樵,这就是从这以后,中山之名便渐渐被外界叫起来。

    犬养是日本政坛的一位实力派,代表日本自由民权主义的政治力量,他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亚洲各国联合对抗欧美列强,可以说孙文与犬养的会晤为他重新筹划和启动中国革命提供了一个机会,随后在犬养毅等人的努力下,孙文被允许居留日本,从此孙文便开始进行一系列活动。

    近代日本人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很奇怪,一部分人是为了本国的目的破坏中国革命,但也有不少仁人志士对中国革命效力甚伟,比如宫崎寅藏。

    可以说,宫崎寅藏为中国革命奋斗了终生,最惨的时候,他全家靠妻子为人当佣妇为生,自己去公园唱日本莲花落。

    国家间的关系总是盘根错节,很难用一个单一性质的词来表达清楚,几十年来中国曾经把美国当做最大的敌人看待,然而拂去历史的尘埃,我们会发现,美国曾经给过中国人民许多帮助。

    只有日本,在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记忆中,日本这个国家没有为中国人民办过好事,数百年来一直与中国为敌,争领海,争属地,一直觊觎着中国的满洲和蒙古,直至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抗日战争中,是依靠国际力量,中国才战胜日本,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不过细细想来,在酝酿和发动辛亥革命前后,日本这个国家曾经成为反清志士的避风港和反清斗争的策源地,这是在客观上,日本对这场革命还是有帮助的。

    这难道是日本权贵政要真的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老百姓产生了同情?

    当然不是!

    日本政府的当权者十分清楚,腐朽没落的满清王朝垮台是迟早的事情,如果孙文等革命党人将来能够掌握中国的权力,现在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将来与新政权结盟修好就很便利了,这种策略对于日本国家的长远利益是有裨益的。

    在后世的历史中,日本政府曾以帮助反袁势力为筹码,钳制袁政府,妄图在与袁世凯政府的谈判中获取最大利益,那时关于调整中日关系的密约正在协商中,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

    后来,因为国内民众的反抗和袁世凯的死亡,日本政府的图谋没有实现。

    袁世凯死后,孙文在中国南方继续进行反对北洋军阀和维护共和的斗争,日本政府继续将孙文作为对象,一面表示支持,一面开出高价筹码,希望将来在中国得到最大的好处。

    据一些资料表明,孙文先生与日本政府代表进行过协商,作过一些退让的承诺,希望得到日本政府的支持,只是孙文先生没有实际掌握中国权力,协商内容均没有成为事实。

    对于这件事,后世有一些学者对孙文先生提出过批评,认为他出卖了中国国家利益。

    这是见仁见智而已,大多数研究者对此都是宽容的。

    日本这次邀请孙文来东京并不是像往常一样支持他在国内的起义,而是将帮助孙文革命的地点换成徐卫控制的皮尔巴拉地区。

    其实,在日本人看来被尊称为革命领袖的孙文先生更多的在扮演着一个搅屎棍的角色,随着新澳港和新华港两处地方成为了华人界的圣地,这两处的经济实力也在稳步的上升,这让准备奋发图强的日本政府大为恐慌,于是他们想到了让孙文去给这两处地方添些麻烦。

    孙文对徐卫和徐卫控制的皮尔巴拉地区的感情是纠结的,一方面他认识到随着徐卫势力的扩张总有一天会取代满清政府统治中国,实现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理想,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救中国,才能带给国人真正的民。主、平等、自。由。

    基于这种纠结的思想,孙文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复日本政府的建议,也就在他犹豫期间传来了朝鲜对日宣战的消息,随后徐卫的舰队封锁日本海岸,将孙文困在了东京。(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七章 徐氏集团的实力() 
一切的一切都因为徐卫的报复来的太快了,不仅刚刚虐了朝鲜舰队的日本缩小版联合舰队没有想到,就连想要与日本政府再次弥合的孙文也没有预料到,等到他意识到这个敏感的时刻不能被人看到自己日本政府请到东京的时候,徐卫的舰队早已经封锁所有来往日本的船只。

    今时已经不同往日,早在上一次徐卫与日本争夺朝鲜控制权的时候欧美各国还依然能够不顾徐卫对日本封锁的禁令向日本大肆提供贷款和军事物资,但是等到这个时候不要说为日本提供贷款,就算日本全额支付货款,也很少有企业再给他们提供任何军事物资了,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两个字,垄断。

    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由于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和联合企业的出现以及周期性经济危机中企业破产和分化的加剧,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而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垄断,从根本上说垄断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美国从十九世纪初开始产业革命,比英、法等国晚五十多年,但到189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就超过英、法、德等国,跃居世界第一,而工业的蓬勃发展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自然而然走到垄断。

    在工业生产迅速集中的过程中,银行资本也更为集中,十九世纪末,纽约出现了金融实力雄厚的三家人寿保险公司和两家商业银行,它们各自控制着几十家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形成了强大的金融垄断组织,开始与工业资本融合,洛克菲勒财团和摩根财团就是这样诞生的。

    当然,与之相对的就是反垄断。

    反垄断法是国家权力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之一,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反托拉斯立法,法学界公认反垄断法的诞生以美国1890年颁布的《谢尔曼法》为标志。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随着全国铁路网的建立和扩大,原来地方性和区域性的市场迅速融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而大市场的建立一方面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垄断组织即托拉斯的产生和发展。

    美国石油业第一个托拉斯标准石油公司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企业兼并浪潮的开始。它组织模式极度成功,使其他产业的大公司争相仿效,没多久,烟草、钢铁、电信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都落入少数大企业的控制中。

    也就是从这开始,托拉斯在美国成为不受控制的经济势力。过度的经济集中不仅使社会中下层人民饱受垄断组织滥用市场势力的苦害,而且也使市场普遍失去了活力。

    随着标准石油的不断膨胀,反垄断的声音也越来越响,其中一些人认为垄断妨碍了其他投资人对市场的参与和竞争,导致了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