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迄今为止,工业共获得过15座奥斯卡小金人,无数在世界范围内耳熟能详的优秀影片都出自他们之手,《侏罗纪公园》、《哈利波特》、《加勒比海盗》、《变形金刚》等等。
今天张然过来,是找工业光魔谈《未来启示录》的特效问题的。尽管张然自己开有特效公司天工重彩,但公司的实力还不够强,做一般的特效绰绰有余,但想要真实呈现五十年后的战争几乎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张然只能向工业光魔求助。
工业光魔在战争和科幻特效上是有丰富经验的,《星河战队》、《世界大战》等军事科幻都是他们的手笔,而且工业光魔与其说特效公司,倒不如说是美国西海岸电影产业基地的一个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许多计算机图形图像领域的最新技术都是最早由工业光魔用于电影制作。以《加勒比海盗》为例,工业光魔为了制作逼真的海水和漩涡,邀请了一大批物理学、数学和海洋方面的专家,甚至不惜租用卫星,对太平洋海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遥感测量,得到了极为丰富的数据,对于模拟海洋的汹涌波涛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实张然最近想多所大学进行大笔捐赠,其实就是向卢卡斯和工业光魔学习,与大学的图形实验室搞好关系,为自己的特效公司储备技术和人才。
张然和约翰…迈尔刚走进大楼,前台小姐就笑脸迎人:“欢迎来到工业光魔,有什么能帮你们的吗?”
张然冲她笑了笑,道:“我是张然,我与丹尼斯…穆伦约先生约好了,谈特效的事!”
前台小姐拿起了电话,确认了一下,随即向张然和约翰…迈尔笑了笑,道:“请跟我来。”
张然和约翰…迈尔赶紧跟了上去。
前台带着张然和约翰…迈尔来到一间办公室前,敲了敲门,等到“请进“的声音响起,她推开了房门,笑道:“穆伦先生,张先生来了。”说着,她便回去前台了。
丹尼斯…穆伦六十来岁,头顶秃得比较厉害,穿着黑色T恤,蓝色的衬衣。他正坐在电脑后面看电影的镜头,看到张然他们,便微笑地起身走了过来,招呼道:“罗宾,约翰,你们来了!请坐!”
在电影特效行业丹尼斯…穆伦就是神级的存在,获得过九次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还有七次提名,他在1999年成为第一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名的特效艺术家,是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詹姆斯卡梅隆的御用特效总监。不要他现在年纪比较很大,精力不如从前,主要负责工业光魔的管理工作,很少直接做视觉总监了。
张然很喜欢丹尼斯…穆伦的风格,希望由他做自己的特效总监,为此专门拜托斯科塞斯,才请动这位大神。
等张然他们坐下后,丹尼斯…穆伦让助手让他们端来了咖啡,然后拨通了电话,让特效团队的人都过来。
几分钟后,几个特效主管到了,丹尼斯…穆伦开始为张然作介绍:“这是约翰…诺尔,《未来启示录》的特效将由我和他总体把控。这是我们公司的视觉特效总监罗素…厄尔,将由他负责拍摄现场跟组并创建资产;这是本…斯诺,将由他管理镜头制作。”他又把张然向几位特效总监介绍道:“这是罗宾张,就是那个想向科波拉挑战,在银幕上重现多声部蒙太奇和整体式场面调度的疯狂年轻人!”
张然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而其他人则一阵大笑,他们参与这部电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冲着这一点来的,参与一部挑战多声部蒙太奇和整体式场面调度的电影,那太酷了!
张然赶紧和几位特效总监握手,这几位也都是特效行业的大拿,其中约翰…诺尔最牛,不但为《星战前传》《加勒比海盗》《环太平洋》等影片制作特效,拿到了奥斯卡;而且在1987年,他利用业余时间与弟弟共同开发了一款图片处理软件,而那款软件就是如今风靡全球的Photoshop。
简单寒暄后,大家就开始聊剧本。
特效想要做得好,前期与导演的沟通非常重要,首先从剧本开始入手,然后才是美术、特效化妆依次介入沟通,接下来摄影、灯光以及选景、置景等陆续展开,也就是说,沟通剧本是第一步的。
张然他们现在手里的剧本是阿齐瓦…高斯曼刚刚完成不久的第四稿剧本,对这一稿张然还是不太满意,主要就是第三幕的问题。不过对整部电影来说,第三幕其实相对比较容易拍,而真正难处理的是第二幕,也就是两场战争戏。
张然开始谈自己对《未来启示录》的要求:“我希望这部电影看起来非常真实,当然有很多视觉效果,画面很壮丽,令人难以置信的激烈,到处都在爆炸,导弹在空中盘旋,留下浓重的烟迹遍布四周,非常炫酷,但仍然看起来很真实,就像《拯救大兵瑞恩》那样,很惨烈,但很真实!我不希望里面的人物拿着很先进的武器,作战方式却很落后。比如《星河战队》里面的人类都能够进行星际旅行了,但作战方式却是二战式的,当然,导演是故意这么做的,故意做成二战的感觉,为了讽刺军国主义。我们这部电影不一样,我要的是一部现代战争风格的电影,要非常真实,越真实越能够触及人心!”
约翰…诺尔沉吟道:“你是希望电影的整体风格写实,连作战方式都写实。”
张然点头道:“是的,我希望电影写实,激光枪之类的肯定不能出现。整个故事是第1骑兵师下属的一支部队,拿这支部队的火力是如何配备的,枪是什么样?坦克是什么样?装甲车是什么样?这些不能太离谱。除此之外,这支部队有机器人士兵,就设计到人和机器人协同作战,那么他们改如何配合,战术是什么?我不希望电影中的士兵时无脑冲锋,应该有比较明确的战术。这个战术未必是真的,但至少要看起来像是真的。我希望观众看完电影之后,会觉得几十年后人类军队作战应该就是这样,甚至军事专家看完也会觉得未来的战争方式可能就是这样!”
约翰…诺尔彻底明白了:“你是想真实的呈现一场五十年后的战争!”
张然笑道:“是的,这就像我想要的!”
丹尼斯…穆伦道:“做五十年后的东西,而且还要真实,这对我们是一个挑战,这不光是技术上的问题,而且是观念问题,我觉得可能需要邀请一些军事专家为我们提供建议!”
张然挠了挠头道:“是这样,我们的电影剧本没有通过国防部审查,我也不打算按国防部的要求来修改,请军事专家会不会有困难?”
丹尼斯…穆伦笑着道:“这个不会,《独立日》也遭到了五角大楼的拒绝,被拒绝的原因是阻止外星人的所有行为都是普通市民行动的结果,军方明显表现出无知和无能,但电影还是有军事方面的专家提供帮助!”
张然松了口气道:“那就好!”
这时,一直默默翻着剧本的罗素…厄尔抬头问道:“第三幕里中国的万年炎帝号撞击太阳,那个场景视觉冲击力会特别强,为什么不给镜头?一笔带过是不是太可惜了?”
《未来启示录》里人类在与机器人的战争中处于下风,危急时刻,中国在水星附近的科研飞船“万年炎帝”号撞击太阳,激起巨大的太阳电磁暴,使整个地球陷入全频带阻塞干扰,消除了机器人的电子优势。中国军队利用这个时机成功进行了反击,而美军俄军也都相继展开了反击。
其实这个情节取自刘慈欣的小说《全频段阻塞干扰》,当然小说版权也在张然手中。不过《全频段阻塞干扰》想要搬上银幕非常困难,拍个《朝鲜战争》都担心友邦惊诧,拍中国和美国打起来的电影,那根本不可能过审,改成大战机器人才有一线可能。
张然摇了摇头道:“这是为续集埋的线,隐约提一下就可以了!”
接下来,众人就五十年后的作战方式是什么样子展开了讨论。尽管张然要求写实,但大家还是提出了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甚至有人提出,现在美国军方在研究外骨骼机器衣技术,据说,五角大楼专门拨款邀请专业研究机构进行开发,在五十年后,这种技术应该已经比较成熟,已经装备军队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开始加入。
第708章 前期筹备()
军事专家为《未来启示录》提供了不少有意思地建议,比如他们认为50年后,士兵作战都不再使用手榴弹,发射筒和弹道发射器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为榴弹杀伤半径太大,可能会达到40米,用手扔的话,不但会炸死敌人,连自己也会跟着嗝屁。
不过军事专家之间经常会有不同意见,甚至有完全相反的意见,比如有专家认为五十年后人类士兵装备的都是机械外骨骼,这种辅助单兵作战的穿戴式设备,能够增强单兵作战能力,可以输出更大的动力。但有专家就觉得这纯粹扯淡,这种外骨骼装备没卵用,五十年后机器人技术那么发达,直接让机器人突击不就行了,上什么人类士兵啊!双方各执一词,差点没打起来。
为了解决外骨骼的问题,工业光魔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请来了外骨骼外面的专家,伯克利在04年的时候发布了一款下肢外骨骼(BLEEX),BLEEX采取人体行走动作充电的方案,电源可维持20小时,最大负载可达45kg,现在他们正在研究新一代产品。
在听到张然他们的疑问后,伯克利的专家认为实用的机械外骨骼在20年内一定能实现,然后他们发挥想象构思了下五十年后的机械外骨骼,他们认为会是一种重量相对较轻并且超强机动性,能大幅度提高穿着者的力量的装备。
综合各方意见后,张然对这个问题拍板了。
电影《未来启示录》中部分士兵穿有机械外骨骼,但这种机械外骨骼不像游戏中那么夸张,只是增强力量并不能直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