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影教师-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里王洛丹忍不住问道:“真打啊,你没反抗?”

    王保强憨憨一笑:“我忍了,我想当演员,要是和剧组的人打起来就拿不到钱,其他剧组可能也不会用我了。”

    季辰建议道:“你是少林寺出来的,会武术,应该去演武戏啊!”

    王保强点了点头道:“后来我也做武行了,第一份武行工作是一部叫《巴士警探》的电影,做男主角的替身。我的任务是爬到一架很高的防火梯上,从梯子上摔下来。那个梯子有两米多高,下面是水泥地,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我爬上梯子,看着下面灰白色的水泥地,腿一直在抖。但导演喊开始,我一就闭眼,直直地摔了下去。可是这个镜头没过,我只能重新来。我就又像沙包一样,砰的掉在地上。这个镜头拍了三次,我也摔了三次。等到导演说过了,我起来的时候,已经根本觉不出疼,胳膊破了,血把袖子都打湿了。”

    班上的学生都听傻了,从两米多高的地方往下摔,还是水泥地,这哪是在演戏,这是在玩命啊!

    王保强继续道:“一个老武行过来,把我拉到一边说,你傻啊,怎么真摔?人家有经验的人,哪有你这么直接把身体往地上扔的?这样下去你会没命的!虽然这天摔得很惨,但我拿到了五十块钱。第二天,我的戏还是往地上摔,不过不是从梯子上。我要被人扣住手腕,然后被扔到地上。不过我还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假摔,还是真摔。等到拍完,我眼眶摔青了,一边脸也肿了。收工时,副导演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演得不错,很真实。从那部电影开始,许多群头都知道,有个替身叫王保强,不怕死,别人假摔,他真摔……”

    王保强讲自己的经历,也讲自己看到的;讲做群演的趣事,也讲群演的苦和累。他文化水平有限,讲东西简单直接,没有什么花哨的词语,但这种简单的语言,反而特别真诚,特别有感染力。

    在场的学生感到震撼,他们一直以为做演员是轻松愉快的事,往镜头前一站,直接进行表演。没想到还有这么一群人,每天靠着30元的微薄收入和盒饭养活自己,没钱交房租就睡在北影厂围墙外靠近三环路的小树林里,只为心中那不曾熄灭的演员梦想!

    他们明白张然为什么带大家到北影厂门口来了,跟这些群众演员相比,他们能在北电的教室里学习,真的太幸福,太幸运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四十多岁,戴着墨镜的女人从北影厂里走出来。她向人群扫了一眼,看到张然他们,不由一怔,这群人穿得比较光鲜,形象气质都不像是群众演员。她有些好奇,走过来问道:“你们是做群众演员的吗?”

    (求收藏,求推荐!)

第二十四章 群演真辛苦() 
到北影厂门口招人的无外乎两种人,剧组的副导演和群头。

    副导演来招人,一般都趾高气昂,以45度角望天,跟挑牲口似的,一阵乱点:“你,你,还有你!”

    群头选人往往手里拿着一个本子,方便登记群演的bb机、座机、手机电话,以便以后需要的时候再联系。

    张然一看女人手里的本子,知道这是一个群头,点头道:“对啊,你有什么事吗?”

    女人没有回答,继续问道:“你们是哪个学校的?”

    张然笑着道:“锦天艺术学校的!”

    女人一怔,眼前这些年轻人形象气质特别出众,不像艺学的,倒像是北电的学生,只是北电的学生怎么可能来北影厂门口跑龙套,不过她也没有纠结这个问题:“里面有个剧组需要群众演员,你们要演吗?”

    张然带学生来体验群演生活,等得就是这个机会:“演啊,当然演!”

    旁边的群演听到选演员,呼啦一下冲了过来,将女人围在中间,大声喊道:“我去,选我吧!”

    “选我吧!我拍过而十多部片子了。”

    “选我,我经验丰富!”

    ……

    最终女人把张然他们全选上了,又选了三十个群众演员,作好记录,然后带着大家往北影厂里面走。

    步入北影厂正门,走过一排广告,就看到北影厂红色的主楼,这座苏式大楼建于1952年,有着那个年代建筑特有的坚固。大楼上面有五个金色的打字“为人民服务”,北影厂最初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不过在21世纪这种想法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现在流行的是“为人民币服务”。

    北影厂就如同这座老旧的大楼已经衰落,厂区内的房屋大多被私营的影视公司租用,这些公司觉得凭借北影厂的名头,能为公司平添几分光彩。

    穿过一片草地就是北影厂著名的明清一条街,整个明清街占地14000平方米。1982年,北平电影制片厂拍摄《骆驼祥子》时,为了重现已经被拆掉的西四风貌,在厂里搭了一条街景。后来,电影拍完,街景留了下来,变成了“明清一条街”,有五条明清风格的街道。整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明清一条街”是国内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每天拍戏的、观光的,络绎不绝。《还珠格格》、《末代皇帝》、《霸王别姬》等名满天下的作品都是出自这里。因为在这里拍戏的剧组多,北影厂的门口慢慢聚齐起了一批等活的群众演员。

    不过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全国各地开始兴建影视城,有的是比这里更大、更豪华的拍摄基地,明清一条就街逐渐衰落了。

    张然他们要拍的是一部清朝戏,需要换服装、戴头套。来到拍摄现场,工作人员便拿了几麻袋服装出来:“你们自己选合适尺寸来穿!”

    衣服如此,鞋子更是不分尺寸,乱七八糟地装在两只麻袋里,不仅要自己找适合的尺码,还要找到能配成一双的两只。

    黄圣衣拿起一件衣服发现有污渍,换了一件还是有污渍,向张然抱怨道:“张老师,这衣服怎么这么脏啊?”

    曹炳坤在北影厂门口做过一年的群演,经验丰富,解释道:“群众演员的衣服几乎是不洗的,我们现在穿的是普通路人的服装,这种还算干净,如果是码头工人、流浪汉的衣服就比较可怕了,那衣服脏得吓人,全是泥巴和沙土。”

    张然见班上学生一个个都望着自己,小脸写满委屈,知道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自己这个老师带头,选了一件比较脏的衣服,穿在了身上:“这么点脏就受不了,要是让你们演乞丐怎么办?赶紧换上!”

    学生们见张然都把衣服穿上了,虽然不乐意,但一个个还是把衣服换上了。

    换好服装就得去化妆,明星化妆有专门的化妆间,而群演一般都是在空地上化。地上放几个普通的三角小凳,两张摆有各种瓶瓶罐罐以及发饰的桌子,就是化妆区了。

    因为是清朝的戏,男演员必须戴头套,张然他们每人领了一个头套。那头套特别脏,拿在手里就能闻到一股汗味。群演的头套从来不清理,都是用到坏掉没办法再用为止,无数的人戴过,自然是有脏又臭。女生的待遇也没好到哪里去,要戴假发,那假发无数人用过,也是又脏又臭。

    见学生们委屈的望着自己,张然只能带头,捏着鼻子,把头套往头上一扣,走到化妆师面前,让他们给自己化妆。

    戴头套是个技术活,需要将先头发压平,然后要刷胶水,把头套粘上。粘头套用的是酒精胶,适用于人体皮肤,不会过敏,但有刺激性,而且特别黏,粘在头上很不舒服。

    班上的学生都不乐意,男生一脸嫌弃,女生嘴噘得老高,要不是张然带头,他们打死也不会戴这玩意。

    群演因为人数众多,化好妆也没有合适的场地给他们休息,只能在室外空地呆着。不像明星可以呆在房间里休息,有椅子可以坐,有电扇可以吹。现在天气热,张然怕学生中暑,就带着他们到围墙下面躲太阳。

    张然没穿过古装,背着手走了两步,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有一代宗师的派头,就算演不了黄飞鸿,演个叶问肯定不成问题。

    贾乃亮见张然背着手踱步,器宇轩昂,立刻大拍马屁:“张老师,你这身打扮帅呆了,比电视里什么四阿哥之类的帅多了!”

    其他人纷纷跟进:“对啊对啊,张老师,你绝对是帅过刘德华,气死周润发!”

    “别拍马屁了,都安静点,这是片场,吵吵闹闹要挨骂的!”张然心里挺美,不过还是制止了众人对自己的吹捧。

    天空没有一丝云,太阳没有遮挡,直直地冲地面喷着毒焰。空气又闷又热,没有一丝风,简直划一根火柴都能把空气点着。

    张然他们都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的古装戏服,没隔多久,一个个就跟水里捞出来似的,满身是汗。贴身衣物打湿倒也罢了,更要命的是头套捂着特别难受,因为用胶水粘着,汗水排不出来,头皮痒得要命。头套是用胶水粘上的,又不能揭,一揭就得重新去粘,会被化妆师骂死,只能硬挺着。

    刚开始,学生们还兴高采烈的聊着天,现在没有一个人说话,都像小狗似的伸出舌头,手不住的挠头。

    张然见天气太热,怕大家中暑,从身上摸了两百块钱出来:“曹炳坤,你带两个男生去买两箱矿泉水回来,再买两盒荷香正气水!”

    曹炳坤带了两个男生,跑出厂区,很快抱了两箱矿泉水回来。众人一见水,就跟见了血的鲨鱼似的,呼的一下就围了过去,拿起矿泉水,咕噜咕噜地灌。

    张然想起张馨艺中过暑,拿着荷香正气水走过去,问道:“张馨艺,要不要喝点荷香正气水?”

    荷香正气水的滋味张馨艺记忆深刻,打死都不想尝第二遍,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用,张老师,真的不用!”

    王洛丹拿了两瓶水过来,将一瓶递到张然的手中:“给,张老师!”

    “谢谢!”张然没想到王洛丹这时候还能想到自己这个老师,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