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的眼里,一个又一个原本不应该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武功”,得到了另外一条调时间线上莫名意志与力量的补全,开始如同林青顶替了郭啸天的概念,出现在这个世界里一样,骤然间在这个世界里显出了自己身影。
它们像是从远古伊始就一直存在于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从来没有遗失过,它们只是在静静的等待着它们的有缘人,将它们翻阅出来罢了。
至于现在之所以开始渐渐出现在这个武林里,也只不过是有人找到了它们,仅此而已!
“这是有谁见不得我挑战简单级别的游戏,然后带着这一身收获回归。人为的在将它提高成抵御深渊级别啊!”
……
第311章景阳钟响()
宙光似乎在这个世界的某些地方发生了重叠,一日日的时间在飞速流逝。
临安府,大宋帝都,繁华无度,风流俊秀,玩乐异常精彩。
自从宋帝赵构在靖康之耻时,泥马渡江,建立南宋皇朝以后,这临安府就是已经作为大宋帝都而存在。
数十年的岁月,整个南方所有的资本向着这大宋当之无愧的中心汇聚,可想而知这里该有多么的繁荣昌盛!
如果有谁能从皇城那高大的宫墙一路看出去,顿时就能见到帝都四处,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是人头闪动,家家火烟升腾,笑语欢歌的华美场景。
这里是帝国的心脏,是政治的中心,在这临安深处的朝堂之上,百官文臣,赵家官人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可能牵动着整个国家的变化。
正所谓临安无小事,皇宫更无小事!
可是突兀的,皇宫之内似乎没有任何理由,那状如古老的景阳钟声又一次在皇宫内响起!
一声又一声,庄重、肃穆,能穿透一面面各式各样的阻挡,震撼着聆听这一声声钟音的人。
也似乎在经历这漫长的时光,那惊扰的整个临安府都按不得安生,叫无数上下各个阶层的官员们都像是有心脏被人拳握住的钟声,终于渐渐只剩下丝许的涟漪在临安府的上空回荡。
这也仅仅是是开始,所有在聆听到了这大宋皇宫内你已经十几年都没想带,却在最近一段时间接连响彻不停的景阳钟声音,以及是数清了钟声响彻的数字以后,不是惶恐难安。
似乎仅仅是短短一刹那,这本应该是在钟声消逝后渐渐平息的临安城,就像是突然间被人为的惊醒了一样,顿时间热闹非常!
无数细微卓卓的声音在一个个府宅后院里悄然响起,言语之中无不是惊惧异常,就是连刻意压低的声音里也是布满了难以名状的恐惧。
而在一个个皇功贵勋,朝堂高官,位极人臣的府园之中,也有对他们死心塌地奴仆,一样是带着一叠叠他们主人的亲手书信,悄然无声的从这些府宅里消失,就像是根本就没有出现过一样。
而在宋庭皇宫里,也亦是在极快的时间里,有一队又一队的卫兵穿戴整齐,悄悄打开了皇宫的城门,然后在一声声嗒嗒的马蹄声里,就如滴水入了百川大海,完全全失去了踪影。
要稍微有那么一点近视的人在见到这一幕,以后无不死死死的捂住自己的嘴巴,唯恐被这些从皇宫里面出来的侍卫们见到,然后直接灭口了!
大宋“皇城司”!
这是哪个不要命的家伙,竟然能够吸引得到大宋皇城司的人出现了!
但是随即他们就已经想到了,之前还响彻在临安府上空的浑厚钟声,一下子就就感觉到是有了什么他们不知道的大事发生了!
仅仅转眼,在这样的钟声敲响的呼唤下,临安府与深海般幽邃的宋庭皇宫里,都在暗潮涌动。
“一声……两声……三声……”在身为大宋右相的杜充,在他的府上自然有专门清数这钟声数字的仆人。
只在钟声消逝之后,那仆从就已经突然间像是想到了什么完全惊悚至极的事情,直接就被吓得一屁股蹲在了地上,但是在下一刻又是连滚带爬的飞速站了起来,几步就冲进了自家老爷,当朝右相的书房里。
在这位仆人的眼中,他的主人当朝右相杜充正,即使年俞六旬,也依旧是满面红光,肌肤的纹理更是状如婴儿般细腻,看样子就是再活个二三十年一点都不费劲。
而此刻他也一脸平静的手持青玉雕琢的工笔,在案前作画。
纵使是见到自己慌慌张张的前来,也没有丝毫影响,依旧是不疾不徐。
“数清了皇宫里那景阳钟究竟敲响了多少声了吗?”不知过了多久,杜充平静的声音才在这个书房里面再次响起。
“老爷他果然不愧是我大宋右相,心性之了得,简直是叫人叹为观止。这样的大事啊!”那仆人微微收敛自己向外不断散发着的念头,随即在杜充的声音里就像是再次想起来某种不堪想象的事情,直接满头冷汗的跪倒在地:“数清楚了。老爷,奴才刚刚数清楚了,一共……一共……一共四十八声!”
“咔——”
那千金不换的青玉笔杆,只在刹那就被右相大人捏断,这时候这位奴仆方才有丝丝的余光注意到,他的这位老爷在案前所画的东西哪里是什么精彩绝伦的国画墨影,分明就是一圈一圈,杂乱无章,简直比三岁小儿涂鸦还要难看的线条!
显然这位右相杜充所彰显出来的风度,与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完全就是大相径庭!
天下南斗六星主生,北斗七星注死。
故而七这数字在大宋大不吉,而七七之数更是有大恐怖。
大宋景阳钟,但凡敲响四十九下,无一不是大宋被人兵临城下,即将亡国的那一刻。
有好比昔日靖康之难时,大宋就曾在开封皇宫里鸣出四十九响的钟音。
现在奏响四十八声,在联想到那一封封从北方传来的金国急报。
杜充好歹也是一战坑死了十三万宋兵,又是在被金军围攻时,不惜挖开黄河堤坝,一次糜烂千里沃土,叫百万大宋百姓不得不易子而食。
又是在战后直接拿着地图随意画圈,以超过八十分呗的声音高呼着:“让给他们,让给他们,把这些地盘都让给金国”的绝世帅才。
仅短短几看纸的功夫,他心里就已经闪过了无数的阴谋诡计,血雨腥风,也已经想到了大宋官家之所以要奏响着四十八声景阳钟,究竟是为了什么!
“祸事!祸事!这是出了大祸事了!”
吧唧一声,杜充直接把自己手上的玉笔残骸甩在了地上,如一只正穿着官袍的大马猴一样一蹦三丈,赶紧再通知左右道:“快快快,快给我备车,我要进宫面圣!大金……大金国,大金国完了!”
说着说着,再见刚刚跪在自己面前的仆人又慌慌张张的离开以后。
想着想着,他又是从书房秘阁里取出了足有一两尺高的秘信。
看着这些自己与金国暗中交易,妄图给自己留一条晋升之路,能够及时跳出大宋折艘破船的卖国文书。
杜充他不禁老泪纵横,就像是被剜心的一样疼痛,比死了爹妈一样都心疼。
卖国?
这下好了,连国都没有了,他该怎么卖啊!
金国爸爸喲,你好大一个国,咋就说没就没了呢!
第312章心乱如麻()
今日的临安注定不会太平了。
或者说,随着那宋庭皇宫,那景阳钟响彻以后,身在临安府中的百官文臣,有一个算一个,不管现在到底是在做什么,都得心急火燎的来皇宫报告!
大家又不是三岁小孩,哪里会不晓得景阳钟响四十八声究竟是意味着什么。
皇宫里的官家都已经在明晃晃的告诉自己这件事情,在质问他们出现这样的事情究竟该怎么办。
他们若是不来,难道真打算现在就跳出大宋这艘破船不成?
南宋才方立国不过几十年,虽发生了无数叫人不满意的事情来,但一百多年的北宋威望依旧可以镇压住骚乱的人心。
“皇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誓言依旧在前,只要天底下那群读书人没有乱。
区区万万平民百姓,在这一群大人物,眼中就跟蝼蚁没什么两样,不过就是些轻易就被人割了韭菜的蠢货而已,再怎么折腾又能怎样翻得了这个天?
纵使在这个世界里还有“武功”设定补丁。但在在那些熟读圣贤诗书的读书人眼里,所谓武功就算修行的再好,也只不过是空有肌肉的蠢货,他们最好的归宿也就是在自己的富苑院里面当一个看家护院的侍从奴仆罢了。
至于读书人自己……他们若敢翻天,当真当是自己飘了,还是大宋官家手里的三千“肃武堂”众拿不起刀了?!
当然这也是最后鱼死网破的时候才会出现,那群文臣熟读圣贤文章,如此的珍爱自己的性命,又怎么立于如此危樯之下?
“杜相安好。”
走在皇宫净街过道上的杜充,心中闪过无数不能与任何人说明的念头,一人安静的走着,可老远处就听到有官员在和他打招呼了。
那官员言语中的献媚之意,只恨不得隔着十里地都能被杜充给闻到。
“哼——一群趋炎附势之辈,老夫一心为公,两袖清风,爱是我大宋的楷模,怎么能与这些区区趋炎附势之辈为伍!”杜充闻言顿时冷哼了一声,就又已经是拂袖而去,算是和他们回了一礼,但一点都不再有曾经那种温和和煦的神情了。
“右相他这是吃了胡椒了吗?火气这么大?”吃了一鼻子灰的那官员,再见着杜充的身影离得老远以后,才忍不住低声抱怨了一句。
“张兄,看样子以后我们这位右相大人要和我们这些趋炎附势之辈划清关系了!以后我们的这右相大人,看来是要一心一意做一个为国为民的青天大老爷了。”他的这一声低声抱怨刚刚说完,就已经听到在他旁边突然间一个满是嘲讽之意的低声人声传来。
“原来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