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听君-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未走近,那远远地扛着一捆柴禾的少年却先向这边瞅了瞅,伫足半晌,他放下那柴,发足就奔来。
  “秋大哥!”
  秋亦刚抬起头,便被人撞了个满怀,待得看清此人,他不由浮起笑意。
  “安和。”
  安和脸上喜不自禁,大约是太过兴奋,围着他绕了一圈儿,上下打量。
  “秋大哥,你怎上回说走就走了?听娘说你要去家里讨个说法,可担心死人。”但看他表情如常,与临走前无异,也就放下心,笑道:
  “现在好了,你既是回来,那一定没事了?”
  “嗯。”秋亦模棱两可地应着,只问他道,“我师父回山上了么?”
  “你说方老伯?”他挠头想了想,摇首道,“还没。”
  “哦。”想来还在别处,乐不思蜀。
  秋亦倒不曾以外。
  “你们那院子我时不时有去打扫过,眼下干净着呢,随时都能住。”安和抽抽鼻子,笑道,“就是院子里那杂草一直没得空打理。”
  秋亦缓缓点头:“已经很好了,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应该的。”
  正说着,余光瞥到他身后的听君,安和微愣了一下。
  “这位是……”
  因听他问来,听君脸上一红,轻声道:
  “我是……”
  秋亦波澜不惊的接口:“是你嫂子。”
  “噢!”安和一拍脑门儿,直怪自己反应慢,忙朝着听君施礼,“嫂子好!”
  听君也回礼欠身笑道:“你好。”
  见她如此平易近人,安和顿生好感,倒有些羞涩起来,只对着秋亦道:
  “秋大哥,你什么时候都成家了,怎么也不捎个信说一声,我也好准备些贺礼啊!看我现在空着手,多不好意思。”
  秋亦闻言,淡淡一笑:“无妨,你嫂子不会在意这些的。”说完,还特意转头来问她一声:
  “阿君,你说是么?”
  后者只得点头:“呃,嗯……”
  “那也不能这么随便啊!”安和思索片刻,“这样吧,一会儿晚饭就去我家吃,我让我娘杀只鸡来。”
  “这……”秋亦迟疑了一瞬,“我们一回来就这么叨扰,不太好。”
  “哪儿的话啊,再说了,你们院子厨房里眼下也没什么新鲜的菜,难不成让嫂子吃白饭么?”安和也是个急性子,回身去把自己的柴又背上,“就这么说定了啊,晚上可一定要来!”
  眼见他已风风火火往屋里走,秋亦无奈摇摇头。
  “走吧。”
  他信手握住听君,柔声道:“我们回家。”
  她紧紧回握,手心温暖,亦点头道:“嗯!”
  秋亦的房子还在往山上更高之处,离这小村有些远。如他所说,那院外生了很多树木,杨柳青竹,还有一池荷花,眼下荷叶才露尖角,岸边几只色彩明艳的水禽相依梳洗,风暖花香,醉人心脾。
  听君随着秋亦推门进去,满目都是竹青色,屋内所有摆设皆是竹制,上头一点灰尘也没有,果真是常有人打扫过。
  秋亦取了茶炉子出来,打了水放上炭火,洒一把茶叶,便等水沸。
  听君一面环顾四周,一面也挨着他坐下。
  “屋子是简陋了些。”秋亦淡淡道,“好在东西都能用,当然要和山庄比是不能了。”
  “我倒觉得这里挺好的。”她是由衷赞叹,“像是世外桃源。”
  听得此话,秋亦不由微笑:“你喜欢就好。”
  听君伸手自那光滑的桌面上拂过,轻轻问道:“你在这里住了七年?”
  “那倒没有。”秋亦把桌上的茶杯拿热水涮了涮,摆在她面前,“早些时候在山下,后来才搬上来的……我看床上就一套被衾,这山上夜里寒凉,一会儿再去后院取一床铺上。”
  “嗯。”
  两人相对坐着说了会儿话,不过多时茶就煮好了。他惯来喜清茶,眼下烹的也是香而不浓的绿茶,听君喝了两口,唇边禁不住含笑。
  “笑什么?”
  她摇摇头:“只是想起,从前我爹爹也喜欢喝味道淡的茶水。”
  难得听她说起父母,秋亦略一颔首:“听你说过,你爹是个文官?”
  “是啊,他平日就爱吟诗写词,每逢节日总要正正经经摆酒摆宴,一点也不怠慢。”
  他闻言轻笑道:“倒是个风雅的人,都写过什么诗词?”
  “呃……”听君低头琢磨,“隔太久,也想不清了,那时年纪小。”
  “写诗么……”秋亦闭目抿了口茶,语气不咸不淡,“也不知我那个不知名的爹爹会是个怎样的人。”
  听君一时语塞,偏头瞧了他一阵,忽笑道:“我想肯定是个厉害的人物。”
  “怎么说?”
  她放下茶杯,秀眉一挑:“看你就知道了。”
  “哦?”秋亦也忍俊不禁,“你就这么看得起我?”
  她不答反问:“那不然呢?”
  ……
  休息了片刻,一转眼就是正午,因食材简单,故而午饭也就马马虎虎吃了。这几日旅途劳顿,故而太阳一出,那倦意便袭了上来。
  虽是午觉,可也担心自己床上被衾太薄,秋亦遂特意绕去后院小仓库里寻了一床被衾。被面有些旧,以前一个人住,并没多盖过被子,此时也是为了顾及听君,他才翻的这件出来。
  走之前正巧初冬,幸而褥子还是垫的厚的。
  听君把那被衾抖了抖,正将铺上去,不想却自里头掉出一物,她低头一看,地上躺着的是一个青白相间的香囊。听君方弯腰拾于手中,香囊上绣着青梅,针脚细密,绣工也很精致,她不由怔住。
  “少易,这香囊,可是你的……”
  听她问来,秋亦才抬眼看去,皱眉想了许久,似有几分印象。
  “好像是我娘留下来的。”
  “哦。”闻言,她松了口气,又翻到背面,却瞧得那一侧绣着一排小字,禁不住道:
  “上头还有字?”
  “是么?”他之前并未注意过,“写的什么?”
  文字绣得很细,放到日头下勉强才能看清。
  “唔,好像是诗经里头的句子。”
  秋亦道:“说来我听听。”
  只见香囊之上整整齐齐地绣着那诗经的前两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静静听她念完,秋亦眉峰越皱越紧。默然良久,听君迟疑着低声唤他:
  “少易?”
  他却蓦地话锋一转:“我给你的那枚玉佩,你可还带着?”
  不明他此言何意,听君只缓缓应答:“一直带在身上的。”
  “拿出来我看。”
  “哦。”她忙从怀中摸出那块青玉放在他手里,玉身还残留着她的体温,暖暖渗于掌心。秋亦一言未语,指尖在那玉上细细抚摸,忽而一滞,递到她眼前。
  “你来看。”
  听君满腹疑虑地凑上前,循着他食指下瞧去,在那玉佩正中的纹路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亦刻着两个字:无衣。
  这块玉是她娘亲生前的,而那香囊亦是如此,如此说来,这几句话莫非是有什么含义?
  秋亦悠悠站起身,喃喃道:“秦风无衣……”
  “也许,你生父当年上过战场。这些话正是他走后,你娘绣下的。”听君犹自揣测,“也怪不得,他迟迟不曾来寻你们……”大约已是战死沙场了吧。后半句话她不敢妄言。
  “若是这样,为何娘从不愿和我提起?”秋亦颦眉轻叹,百思难解,“我只怕那个人,会有什么不能被提起的理由。”
  窗外梢头,鸟雀扑腾腾脑出声响。
  听君骤然一怔,心下也登时莫名不安:
  “凡事也需往好处想……”
  她宽慰着笑了笑:“现在一切都只是猜测,咱们还是莫要杞人忧天了。”
  秋亦眉头微展,伸手轻拥着她,熟悉的温度不自觉就让心境沉浸下来。
  他闭眼,叹了口气:“说的是啊……”
  *
  晚上是去安和家中吃的饭,安和娘与他倒是一般热情,饭间嘘寒问暖,一会儿问她是哪里人,一会儿又问住不住得习惯,尽管家中并不富裕,却也摆了满满一桌子的菜。
  这般的温馨气氛,令听君心里既感动又欢喜。以往总认为青木山是个荒凉之地,如今见了,平白觉得安逸喜乐,倒想一直住下去了。
  只是,秋亦从始至终都没怎么开口说话,饭菜也未动多少。
  看他神色清淡如水,想是还在为香囊的事伤神,听君心下无法,只得盛了碗汤,轻推到他手边,细声道:
  “好歹吃一点吧?”
  “嗯?”秋亦似是才回神,偏头碰到汤碗,方看向她,“不必管我,你吃好就好。”
  听君抚上他胳膊,抬眼瞅了瞅那边还在喋喋不休的安和娘,苦笑道:
  “人家做了这么多菜,你若是不吃,岂非负了她的好意?”
  “……”秋亦微微叹气,这才拿了勺子去舀汤,刚送到唇边,他蓦地又停住,低低向听君道:
  “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在扬州听过一段说书?”
  “说书?”她垂眸想了半刻,不太确定道,“是讲靖康的那一段?”
  “嗯。”秋亦把勺子又放了回去,略一沉吟,“我记得当时说书人提起了一个人。”
  听君讶然出口:“何无衣?!”
  秋亦淡淡颔首:“那个乞丐今日可是唤我将军?”
  “……你是说……”
  “我瞎猜的而已。”不等她道出口,秋亦就波澜不惊的打断。
  听君望了一眼离不远的安和,一瞬明白过来,遂也不再谈这事,只安静吃饭。
  入夜不久,他们便告辞返回竹屋。
  时候一晚,山上的温度便降了下来,加之竹子偏凉,卧房内难免有些微寒。
  秋亦仍亲手煮了茶,倒上一杯给她暖手,自己只在桌前坐了,默默端详那枚玉佩和香囊上的文字。
  听君坐在铜镜前卸钗环,从镜中看得他眉目,不由问道:
  “要去扬州一趟么?”
  “去是一定要去的。”秋亦轻叹了口气,摁着眉心,“不过此次我一个人去就行了,你还是留在山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