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臣-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个七品的小官都敢攻讦我图谋不轨,那些跟我关系不错的勋贵全部都不敢替我说话,就连知道我要做什么的保国公也只能保持沉默。

对,你是皇帝!”说着说着,张儒脸上已经布满泪水。

一直以来,在他心里,兄弟两个字都是很重的。如果不是为了那帮兄弟和朱佑樘这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苏七七根本不会出事。如果不是为了这个兄弟,他完全可以安安稳稳在京城做一个谁都不敢招惹的富家翁。

心中悲愤交加,自己也懊悔不已。

对这个世界,他的想法还是太简单了。

如果不是因为那份信任,他或许根本就不怕朱佑樘在朝堂上玩那些把戏,他甚至可以带着自己的部下远走高飞。

朱佑樘一脸坦然:“对不起,我是皇帝。”

“没事,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我这条命本来就是先帝给的,在皇宫中数次救你性命,这债,我已经还了。

从今往后,我就是我,谁都不能左右我的想法。如果陛下要曹明脖子上这颗不大的脑袋,尽管拿去便是,张文轩引颈就戮。”张儒擦干眼泪,十分坦然的道。

“朝廷现在需要你。”朱佑樘感觉嗓子发干。

这些年,张儒为他做的实在是太多了,可他自从当了皇帝之后,整个人都发生了变化。他再也不是那个在毓庆宫苦苦等待张儒救援的稚嫩太子,他再也不是那个会跟在张儒背后叫着虎哥的少年。

他是皇帝,他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无奈。

他不仅要为皇家着想,还要为自己的江山和黎民百姓着想。二十多岁的张儒已经是定边侯的爵位,手握九边兵权。

再过二十年,张儒能够发展到什么地步?

朱佑樘不敢想,也不愿去想。可他不得不想,因为他是皇帝。

张儒冷冷道:“草民不需要朝廷。”

对啊,他不需要朝廷,他手里有的是钱,根本就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活,就算朝廷现在把他的生意都停了,那些白花花的银子除了他的人,谁都不知道藏在什么地方。

“虎哥,我现在需要你。”朱佑樘艰难低头。

让一个皇帝承认自己的错误,唐有魏征,今有张儒。

在以儒家文化为中心思想的大明朝,能够让一个皇帝认错,并不是那些恪守中庸之道的臣子所认为的明智之举。张儒不仅做了多数文官想做而不敢做的事,而且还做得十分彻底。

他指了指桌上的字道:“陛下难道没有看到草民写的这几个字么?”

朱佑樘用讽刺的语气道:“这大明朝所有人说这四个字我都没不会有丝毫怀疑,唯独你说这四个字,我表示非常怀疑。

以战止战,这句话曾经是你说的,现在你跟我说止戈为武。”

张儒浑身绷紧的肌肉陡然放松,做了一个让自己舒服的姿势。

“说过的话可以反口复舌,陛下能做的,草民也能做。草民从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君子,若说小人,草民便是真小人。陛下,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来劝说草民了,草民说过不会去,那就是不会去,任何人来劝说草民都不会给面子。

还是那句话,头在这里,陛下要拿,锦衣卫数万人马随时能够取我项上人头。”从朱佑樘出卖他的那一刻起,张儒的心,已经沉到了水底。

起初双方约定不过是先让朱佑樘做出不爽张儒的小动作,然后让那些喜好揣测帝心的人趁机攻讦张儒,从而达到借机清除朝中奸佞的目的。

这一切,都源于张儒对朱佑樘的信任。

哪怕是皇帝在金銮殿上大动肝火,那一瞬间张儒依然是相信朱佑樘的。他做梦都没想到,从小叫他虎哥的朱佑樘竟然会玩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把戏。

闲赋在家之后,他想了很多,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可能不应该掺和进这种斗争中去。一山不容二虎,现在他风光无限,谁知道将来某一天他功高盖主的时候,会不会有不臣之心。

扪心自问,张儒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过几十年后会有这样的想法。

也许朱佑樘死了之后,新皇登基会将他当成眼中钉肉中刺,也许不等朱佑樘死,他就会成为朱佑樘的攻击目标。只是这一天,来得太早了。

满腔抱负不曾施展,就被自己的兄弟在背后狠狠的捅了一刀,这滋味,可真不好受。

“算我求你,行么。”朱佑樘可怜巴巴道。

张儒摇摇头,不为所动。

“你到底要干什么。”朱佑樘有些恼了,站起来道。

张儒笑道:“我要春暖花开,佳人相伴。”

说罢提笔,一首诗从笔尖喷吐而出:策马百战倾天下,仗剑江湖枉称侠。唯思卸甲归田园,**纤手捧紫砂。

看罢诗词,朱佑樘一言不发,站起来走出了张儒的书房。

“陛下,情况如何?”跟着皇帝一起出来的汪直明知故问。

他站在门口,里面的谈话依稀可闻,再者皇帝出来的时候脸色并不好看,他却依然出口询问。

朱佑樘摇了摇头,迈开大步朝前面走去。

第372章 :大同告急

三日一封急报回京,朱佑樘出师未捷,闹了个灰头土脸,回到皇宫之后再次召见三位阁老,将自己在张儒面前碰了一鼻子灰的事选择性的说了出来。

谢迁板着脸,刘吉眼睛左右乱瞟,邱濬凝眉不语。

“实在不行,就让保国公出征吧!”朱佑樘揉着眉心,一脸气苦的道。

刘吉高兴的点头:“陛下所言极是,张文轩不给陛下面子,朝廷若是一直把他捧着,只怕他会得意忘形。他既然不同意为国出征,那朝廷也没必要对他手下留情了。臣请陛下下旨,抄张文轩名下产业,以充国库。”

谢迁怒哼一声,转过脸不去看刘吉那可恶的嘴脸。

刘吉很不识趣的问道:“谢大人可是对老夫有意见?”

谢迁眼皮子都不抬:“老夫不喜欢跟阴险小人说话。”

刘吉眼睛一瞪,指着谢迁就要发飙,见情况有些不对,邱濬马上站出来道:“陛下所言不无道理,只是臣以为,保国公实在非此次大同之行的最佳人选。

臣一开始举荐保国公,是因为国公为大明戎马半生,身上军功无数,而且是最能威慑宣府张安的统帅。

可那日保国公之言,至今萦绕在老臣心头,保国公而今是廉颇老矣,若是强行让他出征,不出事还好,一旦出事,天下百姓该如何看待陛下?

保国公之子朱晖倒是有点能耐,然与其父相比,难以望其项背。

这统帅人选,还请陛下三思。”

朱佑樘没好气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倒是给朕举荐一个有用的人才出来。宣府张安不是桀骜难驯么,让他充任这个三军统帅出征,又能如何。”

这下,三位阁老都慌了。

纷纷拱手道:“陛下三思,张安只可为将,不可为帅啊!”

张安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老将,而且还是良将。但是这家伙一把年纪了,行事却跟小年轻有得一拼。就算是十拿九稳的战役,他也喜欢兵行险招。

尽管他每次出征都是胜多败少,可现在的大明根本就经不起任何折腾,朝臣们都希望平安度过,而不是举全国之力,去对付鞑靼的二十万大军。

“三日之内,选好人选。”朱佑樘提出几个建议都不行,干脆就不提这些建议了,将这烫手的山芋丢给了三个阁老。

说罢,拂袖而去。

弘治三年四月十三,已经和鞑靼大军僵持了半个月的大同守军终于和敌人进行了第一次遭遇战。战争发生的地点,很巧的又是在鸦角山。

十三日清晨,后方粮草不断充实的鞑靼大军在先锋将军布洛特的带领下对鸦角山发动了一次攻击。这个时候还是四更天,太阳都没冒出来,士兵也正是疲惫的时候。

忽然之间,四周喊杀声骤起,好像四面八方都是敌人,一时之间,那些年轻的士卒开始慌了手脚,有些连武器都拿不稳了。

好在鸦角山新任守备林克敌临危不乱,第一时间让麾下老卒带领新兵组织防御阵型。

喊杀声依然在继续,可愣是没有看见一个敌人上城头,想象中的攻城云梯也没有出现,那些敌人竟然就这样轻飘飘的撤离了。

听完汇报之后的林克敌冷笑连连:“想要乱我军心,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来人,传令下去,即日起,兵不卸甲,枕戈待旦,所有人保持警惕,弓箭手在敌人进入射程之内发动攻击。不用管箭矢是不是充足,给老子****娘的。”

命令传达到最底层已经变得粗俗不堪,但没人在意这命令是不是粗俗不堪,他们在意的,是如何在保证自己周全的情况下多杀几个敌人。

鸦角山一战成名之后增兵到五千,这在数十个堡寨中已经算得上是人数众多了。然而面对外面的两万鞑靼骑兵,林无敌这沙场老将依然没有必胜的把握。

滚石檑木搬上城头,暂时还没到用这些武器的时候,林克敌却做好了殊死搏斗的准备。

“报!保安堡、勒马寨、黑虎口被攻陷,守军一万三千余人悉数被俘。”

喘着粗气的探马一咕噜从马背上跌下来,然后踉跄着脚步跑进杨荣的军帐,口齿清晰的喊道。

正在看地图的杨荣猛然站起来:“你说什么?你确定不是战死,而是悉数被俘?”

“回禀将军,末将不敢信口雌黄。三寨人马的确是悉数被俘,不是战死。”探马头都不敢抬,却异常肯定的道。

杨荣一下瘫坐在椅子上,心想这下可完了,如果这些人都是战死的,我对朝廷还算有个交代。可是三寨人马,一共一万三千多人全部是被俘,我这总兵怕是也当到头了。

好不容易才反应过来,杨荣马上问:“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探子道:“将军,三寨人马并非主动被俘,而是中了贼人的奸计。此次进犯的鞑靼大军中不知有什么厉害人物,他们派遣小股人马抄小道进入我大明边境,然后中途拦截粮草,在粮草中下了蒙汗药。

我军一时不察,这才中了敌人的奸计。”

“放屁!”杨荣一拍桌案:“若是没有人通风报信,那些鞑子怎么可能知道我军运送粮草的路线。”

这下探子不敢说话了,毕竟杨荣的分析是十分又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