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八点开始考试,历经三个小时,已经十一点整,标准的午饭时间,没毛病。
萧清静下心认真检查了一番,又一次将连老师的赛前嘱咐抛到了九霄云外。
十一点半,萧清的卷子摆在了讲桌上,她潇洒的直奔食堂而去。
根本没有在意给同考场的同学带来了多大的心里刺激。
常言道,人在年轻的时候不能遇到太惊艳的人,不然眼光太高,今后容易凉凉。
这些考生很幸运,平均年龄十七岁的少年,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了会让他们牢记终生的人。
很多年后,当他们都成家立业,被朋友们问起与程萧清程院士的相处经历时,一个个满脸唏嘘又有点咬牙切齿。
虽然挂着一副往事不堪回首的表情,依然不忘给自己加戏,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可能也就是一个考场考了个试,都能一本正经的变成当年程院士以身作则,让我们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从此收回了膨胀的心思,认清了自己的水准,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人生的道路。
不管朋友信不信,反正他们自己是信了的。
还只是个少女的萧清暂时只考虑到了午饭吃什么,在大家奋笔疾书,满头大汗与竞赛题殊死搏斗时,她已经在水木最有名的一座食堂坐拥美食佳丽三千,大快朵颐。
萧清吃饱喝足回到东海赛区休息室时,才刚过十二点,郭江老师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张卷子,表情一言难尽,眉头皱的都能夹死蚊子。
萧清连续叫了两声郭老师才有人理她。
郭老师看了她一眼,一秒钟都不带犹豫的直接回头看墙上挂着的钟表。
如果他没看错,这才十二点零五分。
郭老师想起自己离开东海市的那天,好友连平老师给他打的电话。
连老师以一副过来人的语气,向他传授经验。
“老郭啊,程萧清那丫头厉害是厉害,就是总干刺激人的事,她要是再提前交卷你也别训她,我估摸着她也不听,确定一下她做题顺利不顺利就行了。她心里有数的。”
郭老师想起自己当时的回复有点脸红,他当时怎么说的来着?
好像是鄙视了一番自己的小伙伴,并且强行吹了一波自己的学生。
总感觉以后在连平那家伙面前,可能都抬不起头了!
郭老师心情复杂,哭笑不得。
萧清一副乖宝宝的样子,打完招呼就坐到了离郭老师最远的位置上,瞄了一眼重新沉浸在卷子里的郭老师,拿出手机打开一本小说,看的津津有味。
吃饭午休之后,三点钟东海市所有参考选手又一次聚集在休息室。
郭老师给每个人发了一份参考答案,让大家估计一下自己的答题效果。
嗯,考试完最不讨喜的环节,估分。
萧清和大家都不熟,东海三中那三个学生一看就是一起集训半年,互相熟的不得了,对答案都聚在一起。
还有两个男生虽然来自不同的高中,但看样子也互相认识,两人也讨论的热火朝天。
还有一个男生,萧清看了一眼,浑身上下散发着不要靠近我的气场,自己拿着那份答案写写画画。
环视一圈下来,她发现只有她一个女孩子就算了,居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实在太过分了,难道是让自己去和郭老师交流感情么?
算了,天才大多是孤独的。
萧清强行安慰自己一波。
她完全没有考虑到从东海到帝都的一路,自己比那个高冷的男生还要生人勿近,目中无人。
就算有人看在她作为第一名的大佬,想要交流一番,看到她这性格,心里都要闪过一句:
打扰了打扰了。
室内穿插着各种激动的声音。
“卧槽,我那道几何居然证明对了!这次起码能有四十分。”
“凉了凉了,我第一题居然算错了,心态彻底崩了,我要静静。”
“话说这次国决一试是疯了么?你们猜第三题有人做对么?”
“我并不想说我题目都没看明白,完全没思路,我卷子上一片空白。”
“我还好点,我好歹写了第一问,应该有点分吧?”
激动的,懊恼的,郭老师听的都心跳加速,有点不淡定。
过了一会,郭老师看大家应该差不多了,就让每个人都说一下自己的估分情况。
“虽然第三题解答角度和标准答案不同,但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满分吧。”
萧清说完,一室寂静。
一堆三四十分的估分里冒出一个这种回答,大家都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
东海中学方程宇抢到了吐槽首杀:“这么变态??”
实验中学鹿尚紧随其后:“我感觉人生一片灰暗,人与人的差距这么大么?”
北华中学秦学圆圆的娃娃脸皱成了一团,声音有点绝望:“程神,可否给我们这些普通人留点活路?”
萧清眨眨眼,咳嗽了一声,说:“估分而已,也可能是我太膨胀了,评分组万一扣个一两分也说不准。”
郭老师觉得自己必须站出来阻止这种对话,他清楚的看到了好几人都忍不住翻了白眼。
“行了行了,估分环节就此打住,情况我也了解了,大家解散吧,该休息的休息,该放松的放松,明天二试好好考。”
郭老师欲言又止,最终放弃了单独留下萧清谈话。
这一番话硬生生把同学们的吐槽憋回了肚子里,六个人离去的背影都透着一股生无可恋。
第29章 学神的常规操作(十)()
翌日,国决二试。
这次的题目有一道是英文题面,萧清的英语还行,看懂这些题没什么问题,有很多专业词汇会有释义,并不会影响她的发挥。
如果说昨天考试难度五颗星,今天的题目难度就是四颗星,虽然题目答的挺顺利,但她就是不太舒服。
她挺讨厌学外语的,也讨厌用外语解题,但英文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米国作为各学科研究最前沿的国家,各种顶尖科研论文都是英文版,华国的科学家们要想学习,必须精通别人的语言。
除此之外,一些比较国际化的高端竞赛,举办地不是米国就是英国。
IMO原本每次试题都是直接英文版,而且只有英文版,是后来华国逐渐强大,在IMO夺了几次金牌之后,才有了中文版题面。
虽然英文不好不会影响现在的IMO成绩,但每年的国决选拔,都会出现一两道英文题面,警醒学生。
萧清突然有了一个很艰难的理想,或者说是梦想。
因为实现的可能实在是很小。
她想在以后,让国外的科学家,为了翻译她的论文,主动研究中文。她要走在学科研究最前沿,到那个时候,她写论文只写中文版,谁想走进这个学科的高端领域,那对不起,先学中文。
很带感不是么?
虽然很难很难,这几乎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做到的,但是萧清突然干劲满满。
原本想着竞赛之后,取得名校特招,然后在大学继续当学神,以后的路以后再说。
现在她找到了自己很感兴趣的事,无论行不行,挑战一下总不会坏事。
萧清感觉自己做出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决定,这让她心神开阔,觉得整个人的逼格都高了好几个档次。
第四天的参观游览有点无聊,大家除了鼓掌以示礼貌之外,都在互相讨论前两天的考试,每个人都和小伙伴谈论的热火朝天。
他们小队的那个生人勿近的男生,都和郭老师争论的面红耳赤。
萧清……
弱小,可怜,又无助。
没人问她考得怎么样,毕竟活着挺好的,为什么要找刺激呢?
水平差不多才能愉快的玩耍,吐槽起来都能很有共同语言。万一问了一句,程神又来一句大概是满分吧,心态都得崩,前天好不容易憋回去的一口血可能当场就得喷出来。
惹不起惹不起,我们躲着点。
寒风潇潇落叶,落满了萧清周边。
郭老师在昨天下午单独表示了一番对她的关心,找她估了个分,一脸壮烈的进来,一言难尽的离开。
除此之外,再没人和她说话过,哎……
装逼的基本条件之一,周围要有一群吃瓜群众。
她已经第一条都满足不了了,想想就心痛的无法呼吸。
第五天,宣布成绩以及颁奖。
三等奖十位,二等奖六位,一等奖三位,特等奖一位。
没有入选的,会有一个优秀奖。
毕竟大老远跑过来,坐了两个上午,整整解了九个小时数学题,怎么也得来个安慰奖吧?
成绩排名前十的,可参加明年3月4号到3月15号的集训。
最终六位集训中表现最好的,组成国家队参加七月份的IMO。
IMO由参赛国轮流主办,今年在米国。
萧清走神的时候,奖项刚颁完优秀奖,已经开始宣布三等奖了。
“南平省实验中学,曹格,67分,三等奖。”
“湘江省育人五中,赵多多,67分,三等奖。”
……
“东海市东海中学,方程宇,69分,三等奖。”
……
刚才优秀奖东海市有四个人都不幸入选,也就是说,只有三个人有名次。
其实三等奖就完全足够得到一些名校的特招了,在四个不幸的小伙伴衬托下,方程宇已经挺满意。
三等奖念完,东海市有两个人没有被读到名字。
东海中学,习瑞。
东海三中,程萧清。
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奖项,都意味着可以参与国家队集训。
因为只剩下十个人。
习瑞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看着旁边淡定的程萧清,强行让自己忍住了。
习瑞表示程大佬还没反应,他作为萌新瑟瑟发抖。
“黄林省英才中学,李中越,75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