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员。
华国,301解放军总医院。
“张医生,杨先生情况很不妙,上次手术虽然比较成功,但是术后恢复一直反复,现在非常虚弱,只能靠营养液勉强维持。”
护士长忧心忡忡的向杨学森的主治医生汇报。
“手术效果不太好,杨先生的病情在恶化,等会诊之后,可能会有更好的治疗办法。”
张医生叹了口气,手术就是他主刀的,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台手术的效果怎么样,护士长给他面子才说手术比较成功,其实只是勉强完成而已。
杨先生的病情,已经不是简单的冠心病了,其严重程度令人发指。
尽管张医生很不愿意承认,但是事实告诉他,以他的能力,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目前只能寄希望于一天后的专家会诊,由于一号首长对杨先生的病情极为关心,导致301医院上上下下把这件事都当做了政治任务去完成,恨不得拼命表现自己。
万一自己治好了杨先生,说不定就在一号首长那里挂了名,换句话说,这叫简在帝心。
那前途绝对一片光明,名利双收。
301医院忙忙碌碌,无论是为了什么,杨先生总归是得到了最好的治疗。
起码在国内来说,待遇绝对是最好的。
专家会诊并没有多少人,只有五个人通过了政审,允许为杨先生治病。
杨先生不仅仅是一名科学家,更是手握无数国家机密,身上背了一堆保密条例,平时出个国都要层层审批,还不一定能通过,可以说是高级软禁都不为过。
送出国外治疗这种事,哪怕换个普普通通的有钱人或许都挺简单的,唯独对杨先生来说,这条路难如登天。
“小陆,麻烦倒杯水。”杨先生斜靠在病床上,呼吸都极为沉重,浑身插满了各种管子,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
那位护士长却飞快蹦了起来,手脚很轻的倒了杯水,测了测水温正好,才稳稳当当的端了过去,亲手喂老人喝了下去。
陆媛看着老人脸上的皱纹,依然温和清明的双眼,想到张医生说的话,忍不住心里一酸。
“杨先生,还需要什么?”陆媛说话的语气极为温柔。
“没有了。”杨先生柔和的目光看着吊瓶,从容的一点都不像一个身患绝症的人。
陆媛正想说些什么,病房的门被敲响了。
老人似乎精神了一点,望着房门的方向。
陆媛开门之后,连着进来了五个人,年轻的才十七八岁,年纪大点的已经四五十的样子。
陆媛看不出这些人是做什么的,只能感觉到这几位良好的修养,似乎也有些面熟。
“杨老(老师),我们来了。”
几个人齐齐的鞠了个躬,担忧的看着病床上的老人。
“小王,从明天起你就是北斗系统的总设计师,我会给上面写推荐信。”
“毛子,由你继任辽宁号总负责人。”
“向向,你天赋很好,要跟着师兄们好好历练,沉下心来,不可荒废了自己的天赋。”
老人说话很慢,也很轻。
一字一句的,对面前的每一位都交待了一番。
他负责的项目,他最不放心的学生
杨先生把自己身上的担子一点一点转交到新人身上,还在慢慢指导他们一些经验。
陆媛听着听着就背过了身,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哪里是探病,这分明
分明就是在交代后事。
杨先生说话很吃力,每天不能说过多的话,这些天陆陆续续来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老人每天不能过累,就每一天都交待一些事。
哪怕谨遵医嘱,每日与人说话的时间都有定数,但杨先生依然肉眼可见的衰弱下去,他所背负的东西,每一项都不是容易的,这些天所消耗的精力,已经在透支他本就不多的生命。
十天之后,病房才算恢复了清净。
“杨先生,事情都解决好了,就安心养病,切不可思虑过重。”张医生语重心长的说道。
杨老点了点头,目光依然柔和,只是张医生仍然看到了眼神中抹不去的忧心。
专家会诊没得出什么好的结论,最终只能疗养,尽可能延长杨先生的寿命,让他少一些痛苦,能活的开心一点。
思虑过重是目前杨先生最严重的问题,导致他根本没办法放松下来好好疗养,哪怕杨先生从不喊疼,但是每日受的罪已经让他瘦的皮包骨头。
张医生前脚刚走,陆媛就说:“杨先生,要不试试申请出国吧,301虽然是国内最顶尖的,但是咱们国家的医疗水平还是不如米国。”
“落叶归根,在这就挺好。”老人笑呵呵的说了一句,就不再吭声。
那双睿智又混浊的眸子,似乎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在乎。
萧清在米国度过了春节,她没有叫william,自己在宿舍包了饺子,看了春晚,虽然冷清,但足够安静。
二月中旬,萧清状态极好,以一己之力攻克了心脏移植的最后难题,将手术流程彻底定了下来。
萧清论文写得好,这几个月内,做研究写论文两不误,有关心脏移植的论文已经在医学界的顶尖期刊上发表了三篇。
可以说,萧清在医学学术界已经有了一些的知名度。
梅奥研究组没敢贪萧清的成果,最后向世界公布心脏移植手术获得成功的时候,萧清的名字仅仅排在两个负责人之后。
器官移植本来就具有极大的话题度,更别说是心脏移植。
若非是梅奥的研究组,估计早就引发了疯狂的质疑,现在这种期待和质疑各半的场景,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梅奥开始接病人,开始将研究作用在手术台上。
随着一位又一位病人成功移植心脏,从死亡线上回到了人间,白得了几年寿命。梅奥的研究渐渐打破了质疑,心脏移植真正被社会所认可。
手术成功率不高,研究组的平均手术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六十。但是内部人员知道,在一片五六十的成功率中,有一个人独树一帜,让人嫉妒都嫉妒不起来。
因为迄今为止,她接了十台手术,无一失败。
来自基本没人听过的京华医院,以一位女医生的身份,压下了整个梅奥的研究组。
华国,陈萧清。
第284章 手术刀下的风景(完)()
“院长,张泽平医生到了。”
301的院长办公室,院长助理很礼貌的汇报了一句。
“请张医生进来。”院长坐在办公椅上,哪怕面容苍老,脊背依然挺的笔直,完全没有靠着椅背。
张医生回忆了一下自己要说的东西,推开了院长办公室的门。
“高院长,您好。”
“小张,你报告里说有办法救杨老,具体是怎么回事?”高院长直入正题,严肃的问道。
“院长,上次专家会诊得出的结论,杨老现在的病情凭借咱们医院的力量已经无力回天,但恕我直言,哪怕送出国外,治好的概率也只有百分之十。”
“杨老的心脏已经部分失去了功能,严重的冠心病和主动脉破损,让老先生的心脏离开机器的支撑就会迅速坏死。”
“唯一有机会能救他的就是心脏移植。”
张医生一口气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小张啊,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心脏移植技术依然在研究中,哪怕米国都没有。怎么用在杨老身上?”
院长叹了口气,靠到了椅子上,不紧不慢的说道。
院长的反应完全在张医生的意料之中,高院长自从成为院长之后,对医学界的关注总是不够及时,消息基本会延迟三到五周,等一件事情或者一个研究突破被彻底证实,自然会有人给他写份报告,让院长了解这些事。
尽管张医生提前从梅奥离开,但他对前沿医学的关注从未停滞,更别说同为华国人,张医生和萧清的关系虽然说不上有多好,但是算是普通朋友。
萧清进入心脏移植研究组,在其中站稳脚跟,闯出名声
这一步步张医生都看在眼里。
前些天梅奥宣布心脏移植获得成功之后,张医生就已经有了这个想法,但他按耐住自己的冲动,又等了几天,让研究组的医生多做几台手术,既提高熟练度和成功率,也有病例做证明。
“院长,梅奥医学中心已经成功研究出了心脏移植手术,这两周接收病人超过一百例,手术成功率达百分之六十。”
张医生说着,把一份报告交给了高院长。
高院长一边翻看着报告,一边说:“百分之六十,成功率也不高,而且国外的医生,我也没把握能让他们主治杨老。”
“小张,想法很好”
高院长说着说着,突然停止了。
报告上清楚的写着一行字:
梅奥心脏移植研究组,手术成功率最高的医生――陈萧清。
华国,陈萧清。
目前手术成功率,百分之百。
“她的资料,给我拿一份。”高院长面色凝重的直起身子,指着萧清的照片,说道。
张医生动作迅速的拿出一叠文件,放在了院长的桌子上。
高院长瞅了他一眼,没说什么,低头看起了资料。
张医生表示自己准备得非常齐全。
“小张,你负责联系这位陈医生,我现在就向上级申请,请召陈医生回国。”
高院长很快看完了那叠文件,直接拍板决定。
“是,院长。”
“郑重一些。”院长多嘱咐了一句。
“嗯。”
梅奥医学中心,萧清刚下手术台,就接到了张医生的电话。
“回国?”
萧清疑惑的问道。
“是的,国内有一位病人非常需要你。”
“谁?”萧清斜靠在沙发上,漫不经心的问道。
“杨学森老先生。”张医生沉默了几秒,有些郑重的说出了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