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兼学霸,即上次两人在草坪上散步时提到过的李婉茹。
第二位,让王充也不免有些吃惊:居然就是坐在自己后桌,始终不善言辞的陈双。
谢凡是下课时跑来和他聊这个的,陈双就在一旁,怎么可能注意不到这个中气十足的嗓门,也不时面露异色地抬头看二人几眼。
谢凡还真擅于把握机会,眼角余光瞟到对方的动作后,就大方地伸出右手道:“妹子,真人不露相啊。来,握个手认识认识,我叫谢凡。”
这种见人就握手的习惯,王充认识的人里只有谢凡有,的确是需要一定脸皮厚度才能产生的技能。陈双讶异地挑起秀眉,倒没有王充想象中的那般羞涩,只是脸颊上带着丝丝红晕地伸手回握,说了一声:“客气了,我叫陈双。”
“知道,嘿嘿。”随着谢凡的傻笑,王充莫名觉得,握了这一手,此男占便宜的心思是不是还要略大于礼节呢。
莫非真和传闻的那样,每次握了手之后,这一天就不洗手了?
想到这里,王充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次轮到谢凡一脸莫名地看着他了。陈双从未仔细观察过前桌的男生,此刻偷眼一瞧,也有几分小帅嘛。
三人相谈甚欢,情景却都落入了另一人眼中。
刘继文的心情很不好。因为他身为一班之长,尽管尽心尽力地准备了一周,可在成绩上却依然不能作为一班的表率,反而落在了第四,年级排名上甚至未入前百。
这次,王充的各科分数之和就比他多上四分。不多不少,放在年纪上却是一段十余名的差距。
“笑吧,骄兵必败,下次让你笑不出来。”刘继文越想越气,猛一跺脚,结果用错了力度,差点崴伤,心中无名之火更是憋得难受。
下一节便是班主任李中明老师的语文课。李老师在课上安排了讲解卷子,结果刚开篇,已对着全班同学感慨道:“你们要努力啊。高一年纪段十八个班,我们学校又没有划分出所谓的尖子班,理论上来讲,一百除以十八,班上好歹得有五人进前百才行吧。现在你们应该也知道各自的成绩了,只有三人在百名内,虽然这三名同学值得嘉奖,但余下的同学也要加倍努力啊。”
刘大班长坐在下面一听,更是撩拨伤口,暗暗捏紧了拳头。
第五十九章 游黄山()
其实考试这种事情,虽说是个人学习水平的检验,但一张试卷,落笔上交则无悔,有少许的成绩波动不是正常现象吗。将此视之为定数的人,心态未免有些失衡了。
就像是刘继文,他固然是紧紧盯着比自己好的同学,可王充呢,若不是谢凡和他提了两个人的名字,想必此事再过几天,便被他彻底遗忘了,毕竟成绩一事,确实暂时未列在他的重点关注对象之内。
倒是他的同桌林迪,在每个老师讲解卷子时,都刻意地将自己的得分掩起,还时不时地偷眼查看王充和其另一边的同学,生怕被人看见了自己的答卷,哪知这些行为在王充敏锐的感知下,都洞若观火。
这样未免有些小家子气了吧。。。王充在心中有点不屑,却也没说什么。
这次摸底考,其实正是校方为了调整刚入校学生的状态而设置的。自此之后,同学间有了你追我赶的对象,整体的学习氛围自然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王充依然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听课,看小说,练拳,修道。。。虽然有些不务正业的倾向,却仍算充实。
…
几周下来,他不幸在道行上依旧止步不前,可武学上却长进颇多。五行拳中的劈、炮、钻、横四种手法,已被他凭借着杰出的悟性学了个八九不离十,施展间也称得上是行云流水。只有最后的一式崩拳,秦师傅一直没有传给他,问了几次,都神神秘秘地说“时候未到”,王充只能先等候所谓的“时机”。
散气入体的现象,在每日练拳时依然存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充也逐渐察觉到了其中的好处:他对身躯的细微之处,每一根手指,每一处关节的调动都愈发地得心应手,各类招式变幻之间也更加到位,虽然没有明显地感到力量的增强,整体的控制力却上了一个台阶。
还没等到师父传授崩拳,十月一日的国庆假期已然到来。寒假暑假只有学生与学校的教职工可以享有,而国庆这一法定节假日,却是全国人民的节日。因此,多数家庭都会选择在这一难得的小长假外出游玩,王充家也不例外。
“我就说过,这时节到处都是人,出去玩只能人看人,人挤人,还不如呆在家里休息呢。”王父无奈地看着驾驶室外拥堵的车流,抱怨道。
“建华,你就不要说这些没用的了,难得我们一家三口都放假,当然要出门了。”坐在车子后排的王母回应道,同时看向身边的王充,“儿子,你说对吧。”
“对对对。”修道之后,王充的性子变得有些喜静不喜动,但鱼耕之乐;人伦之情,既然身而为人,便无法割舍,旅游不也属于一家人的欢乐回忆吗?
就是这车,未免太多了些。。。
。。。
黄山离江临市有一个白天的车程,一家人上午出发,原先的打算是约摸晚饭时抵达黄山,但有一段高速公路实在太过拥堵,因此赶到时已近傍晚八点。
“呼,终于到了,真是饿得不行。”虽然大小也是个官员,但在家人面前,王父表现地很随意,嘴里也常冒出些趣话。其实作为处级干部,单位里也给王父配了车和司机,但他不大习惯这种接来送往的生活,只要是和家人有关的活动,依然是自己开车。
幸好,虽然比预计时间迟了几个小时,但一家人早已在黄山山脚下和山顶上都订了宾馆,预定的行程是上山住一晚,第二天看完日出便下山,启程之后还能当晚到家。只是来得迟了一点,规模大点的饭店都已经差不多打烊了,只能在宾馆附近寻个小饭馆打打牙祭。
点了几盘有徽菜特色的毛豆腐、烧肉、方腊鱼,也顾不上正宗不正宗,一家人就闷头夹起了筷子。
饱餐之后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三人便回宾馆休息。因为一家子住两个房间有些不方便,所以只订了一个标间,一张床单独留给王充睡。这样子,夜晚他也无法再和平时一般打坐修炼了,虽略有遗憾,却也只能乖乖地上床睡觉。
不知什么缘故,在床上躺到父亲的鼾声渐起,王充竟都没有睡着。“莫非修道者也会失眠?”他在黑暗中想道。
这时,他的心思反倒飘出了宾馆,想念起了远方的小白。由于白狐不大适合在太过喧闹的场合出现,上山时也担心安全的问题,因此他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和饮水后,便将小狐狸留在了家中。
聪慧如小白,安顿自己自然没什么问题,可在无眠的时候,王充偏偏想起了它。心灵深处没有感觉到什么异样的情绪,小白应该过得不错吧。。。
不知不觉中,他已睡了过去。
…
第二天一大早,王充被母亲叫醒,一家三口在宾馆吃了点简单的早餐,便开始爬山。幸运的是天气晴朗,上山的一路上,将黄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风光展现地淋漓尽致。虽然游客甚多,在诸如迎客松的一些著名景观处,连拍照都要排着长队,但生平第一次见到如此玲珑多姿的山石、扭曲遒劲的松树,也让王充领略到了其中的些许魅力。
在上山时,一家人已在游客服务中心取了景点的宣传册,如何到达那些著名的景致,在册子上都有介绍和路线标注。
父母在一旁讨论该走哪条路,王充拿着册子胡乱翻了几翻,却意外地看到了一段话:轩辕峰,居黄山三十六座大峰之列,相传为轩辕黄帝“受胎息于容成子”之所。
王充轻咦了一声,兴致大起。这时,正巧有一个旅行团从他身边经过,领头举着小旗子的女导游正介绍道:“黄山,古称黟山,唐天宝六年依轩辕黄帝曾在黄山炼丹羽化升天的传说,唐明皇敕改黟山为黄山,才有了今日的称谓。。。”
原来如此,难怪。。。王充并没有就此次旅行备足功课,因此现在才知道,原来黄山与道教还有如此渊源。他连忙和父亲说道:“爸,我们一会儿上山的时候顺便去轩辕峰看看吧。”
第六十章 上天都,神意逡巡(求收藏推荐)()
“轩辕峰?”王父瞧了儿子几眼,诧异道,“你想远远地看个全景倒是没事,可那片区域还未开发,游客恐怕不好过去吧。”
“啊?”王充闻言又仔细看了眼手册,才发现该处果然是未开发完全的区域。想要自己上山可以,但从这边的主流浏览路线是去不了的,得从峰下的山村里走山路上去才行。
既然都是第一次来黄山,父母显然倾向于走好走的大众路线,怎么可能陪自己登轩辕峰呢。虽然很想去一访名胜,顺道探寻一下黄帝在轩辕峰升仙的传说是否为真,可一时间,王充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说服二老。
“唉,要不就留待日后吧。”
无奈之下,他也只能随着父母,和纷拥而至的游客大潮一起往山上走了一回。一家人从前山步行往上,不久,已至黄山三大主峰之一的天都峰。
若论险峻雄奇,气势壮丽,天都峰的确为黄山之最,即便在如今有了安全的石道扶栏可供攀援,沿途风起之时,也常令崖边的游人战战兢兢。甚至有时还会遇到小孩或女子吓得走不动路的情况,本就狭窄的道路便更显崎岖。
难怪有诗云:“盘空千万份,险若上丹梯;调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欲下前峰瞑,岩间宿锦鸡。”
天都绝壁,奇绝如此。
不过既然已上了天都峰,即便还有千难万险,也必然要往“鲫鱼背”上一行。这条长十余米,宽仅一米的羊肠小道,便立在两侧如斧削般的万丈峭壁之间。其上所过之处,四下风光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