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105章 玉虚宫:尸解仙()
众人都没有做声。与黑衣人相比,这样的态度实在是好了太多。
这时监院说道:“真德观的道友这次来,就是为了此事。”
“正是!”国字脸的道士说道,“当时我们回绝了白袍祭司,他们也就不再强求。但是,近来附近道观多被黑衣人控制,我们就又有些犹豫。既然这黑白两派本来就是宿敌,我们如果同意了那白袍一方的提议,其实也算找到一种对抗黑衣人的办法……”
监院也说:“我也觉得这个想法有些道理。像我们这样避让的办法,虽然可以防止黑衣人控制更多道教弟子,却没有办法取胜。所以,我也想与方丈商议一下,如果与那白袍的‘拜火教’‘合流’,共同对抗黑衣人,是不是可行?”
监院这样说着,目光望向何庆山,似在征求他的意见。
何庆山点头回答监院道:“那是当然,我会把这件事情告诉方丈。另外,我也再问问方丈,看看他是不是应该与你们见上一面,好详细商议此事……”
那国字脸的道士听了,连忙又施一礼,说道:“那就有劳何道长了……”
“只是,”何庆山又说,“我才刚从‘老君洞’回来,也不知道这一两日内能不能再有机会见到方丈,所以还请几位道友要有耐心。”
那几人连连点头。
付道士在一旁说道:“依我看,这件事情其实也没什么可商量的。方丈一定会赞同真德观的想法。这白袍一方是那黑衣人的宿敌,从他们对待真德观的态度来看,这些人也不像有什么邪恶念头。如果能够帮助他们战胜黑衣人,那又有什么不好?”
但是鲁道士却在一旁摇头,说道:“唉,我倒是觉得,这可不是什么好主意。为什么呢?你们可以再仔细想想这白袍祭司的提议。一但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必然会有不少人不再继续侍奉道教神明,这对仙境中的上仙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反正我是觉得,这样做必然有损功德,对于得道成仙的目标,那可是极为不利啊……”
鲁道士说完这些话,看了周围众人一眼,见到大家不以为然的样子,知道他那“上仙需要香火支持”的说法,并没有多少人认同,所以也就不再开口。
不过监院对鲁道士这话倒是若有所思。他说:“对付黑衣人,虽然事情紧迫,却也得讲究方法。此事我们还得认真考虑。”
大家又商量了一会儿,约定由何庆山尽快去向方丈报告此事,众人就先散了。
萧洪和曼儿却没有走,留了下来,同何庆山继续商议对策。
真德观的道士讲述时,何庆山听到萧洪问他问题,又看到萧洪的神情,对于萧洪的想法,何庆山早已心中明白。
萧洪认为,这真德观来访的白袍人一行,与何庆山师徒在石塔附近遇到的蒙面人一行,根本就是属于同一教派。
“唉!”何庆山叹了口气,“如果真是这样,那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像那真德观说的,要与这白袍‘拜火教’合力一处,只怕也是代价太大……”
“师兄为何这样说?”
“还不是因为那石塔边发生的事情?!”何庆山说,“现在看起来,那件事情,恐怕只是一个误会。但是,由这件事情可以看出——第一,这白袍的‘拜火教’,他们是不是真心向善,我不清楚,但至少也算不上心胸开阔之人吧!以后若是因为风俗信仰起了矛盾,恐怕结局也不会太妙……至于这第二点……”
何庆山迟疑了一下,没有继续说下去。
萧洪看看他表情,猜测道:“师兄是想说,他们那天葬的习俗?”
“嗯!”何庆山点头道,“这一点,恐怕方才那些道友并不知晓,所以我也没有提起。要是我们当时猜测的没错,这白袍‘拜火教’,是要将故去之人的尸身,放到石塔的顶端,供那些秃鹫啄食。既然他们将那石塔称为‘安息塔’,同时又将那些秃鹫称为‘神鸟’,我们也能想象,在他们看来,这个过程是神圣的,哪有什么不妥?……只是,对于我们这些修行之人来说,这确实是难过接受……”
“嗯,师兄上次提到过这个道理,叫做‘事死如生’……”
“不错。”何庆山解释道,“《荀子·礼论》有云,‘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我们常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这里的“事”字,就是‘侍奉、供奉’的意思。这个‘事死如生’葬制传统,尤其强调,对待死者,要像他生前一样的态度……”
何庆山看了萧洪与曼儿一眼,又继续说道:“……此为其一。而对于修道之人来说,这‘事死如事生’的说法,又多了一层含义。你可知道有种说法,叫做‘尸解仙’?”
萧洪并不记得听过这种说法,只好摇头。
何庆山于是解释了几句:“这所谓‘尸解仙’,说的是修炼之人在得道之后,可遗弃肉体,进而仙去。‘夫尸解者,形之化也,本真之练蜕也,躯质之遁变也。’所以,这个‘尸解而仙’的过程,又可称之‘蝉蜕’,就是说,这个过程,就如蝉留皮换骨一般。
“除了‘尸解仙’,还有‘天仙’、‘地仙’之分。《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这三者相比,当有高下之分,就像那《墉城集仙录》所说,‘夫神仙之上者,云车羽盖,形神俱飞;其次,牝谷幽林,隐景潜化;其次,解形托象,蛇蜕蝉飞’……”
“而所谓‘尸解之方’,不止一种,正如《云笈七签》所说,‘解化之道,其有万途’。常见的尸解法,有火解、水解、兵解、杖解……等等。这些方法,多是遗弃肉体仙去,但其中一法,叫做‘死而更生’,却必须要假托原来的肉身,才有机会成仙……凡但在这‘洞天福地’之中修炼,此法不可不知……”
(本章完)
第106章 玉虚宫:舍身悟道()
何庆山向萧洪解释道,原来,这“死而更生”的成仙之法,虽然出现的机会不大,却是与这“洞天福地”内的重生法则有关。
何庆山说:“譬如这一次,你我二人都受了重伤。假如你在受伤之后没能坚持到闭关,会怎么样?或者说,在我受伤之后,别说带伤回到道观,假如连施展‘还神咒’的机会都没有,那又会怎样?”
萧洪想起,何融说到将自己救回道观的情况时,显然是觉得,当时的情形非常凶险。要是没能坚持到闭关,会怎么样?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这也能算个问题?那还不就是生死两隔了?
但是,何庆山却说:“其实,你要明白,能来到‘洞天福地’,这本身就是一场造化。刚才假设的这种意外,就算真的出现,也不意味着,就不能在这‘洞天福地’之内修行了!只不过,要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比起你闭关失败,结果还要糟糕些……若是闭关失败,首先,受伤前后那一段记忆,肯定是没有办法保留;其次,修为也会大大受损。若是施法用了‘还神咒’,则可以修为不受影响,只是失去一段记忆。最糟糕的情况,就是连闭关和施展‘还神咒’的机会都没有……那样的话,这位修行之人,就只好暂时离开这‘洞天福地’一段时间……”
“暂时离开?”这又是出乎萧洪意料。
“对!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还可以返回这‘洞天福地’修行,只不过,那样的话,不止他的所有修为全部归零,而且,他对自己以前在‘洞天福地’内经历的所有事情,也都全然没有印象……”
“哦!全然没有印象?”萧洪心想,我这次闭关失败,不就是这样?不过,要说修为,那倒是没有什么损失……
“嗯……这样一来,等他再次回到‘洞天福地’修行时,与新来者相比,其实差别不大……”
曼儿在旁边,一直都只是安静地倾听,这时却突然轻声评论了一句。她说:“那还是不一样的,因为他周围的人都没有变啊……”说着,有意无意地看了萧洪一眼。
“嗯,那是当然,”何庆山点头道,“有了以前积累下的人脉,再次回到‘洞天福地’修行,显然要比新人容易些……”
萧洪也看了曼儿一眼。只不过,有何庆山在,他也不好说些什么。
“你明白了吧?”何庆山对萧洪说,“所以我才说,能在‘洞天福地’修行,本身就是造化。因为你想啊,这要是在凡间,自然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可在这‘洞天福地’之内,岂不是相当于又有了重生的机会?更何况,要真是遇到这样的事情,或许还有机会,以那‘死而更生’之法成仙,进而升入仙境……”
“这个‘死而更生’之法,到底是什么意思?”萧洪听何庆山将这说法连着说了两次,不禁追问道。
“修行之人,悟道的方法不止一种。譬如这玉虚宫附近,有一处‘舍身崖’,又称‘飞升台’,玄帝便是在此悟道飞升。那玄帝成仙之前,曾在此山中修行四十二年,据说他在最终悟道时,于这‘舍身崖’下舍其凡身,方得五龙捧其圣体,升于万仞崖上……那个‘死而更生’的‘尸解之方’,便是与此有些相似。这个方法,虽然比不得玄帝那样,主动舍其凡身,也就不能飞升天仙,但是,修行之人在面临生死抉择的一刻,毕竟也曾显露出舍身悟道的气概,所以,这也就成就了‘死而更生’之法,使他成为‘尸解仙’……”
萧洪听了若有所思,而何庆山则总结说:“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你,这‘洞天福地’内的道家弟子,很难像那些‘拜火教’信徒一样,实行‘天葬’之法。除了‘事死如生’的风俗,最为重要的原因是,那些人其实并非真正逝去!如果以‘天葬’之法对待,使其尸骨无存,且不说,他们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