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巢城-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噢,那你就再教教我呗,我应该怎样才能‘悟道’呢?”萧洪听曼儿这样说,便顺着她的话儿问道。

    但是曼儿却摆摆手,不好意思地笑了。

    曼儿说,她虽然跟着母亲读过很多经书,但是对于“修行”或是“悟道”这样的事情,她却了解得很少。所以,就这一点来说,她也没有办法再帮萧洪,只能靠他自己。

    慢慢地萧洪才知道,曼儿读过这么多经书,却不太懂得修行之法,也是有原因的。

    在这之前萧洪还一直觉得奇怪,何融、曼儿与自已年龄相仿,为什么却与自己身份差别这么大?

    其实,三个人来到这家道观的时间非常相近。

    三人之中,何融年龄最大,比萧洪要年长几岁,而曼儿年龄最小,又比萧洪小上几岁。

    何融也是三人之中最先来到这家道观修行的。

    当时何融与在外云游参访的何庆山偶遇,被何庆山收作徒儿,就随何庆山回了道观,此后就一直在这里修行。何融也是何庆山所收的头一个弟子。

    这何庆山,就是萧洪的师兄,也是魏凌峰与韩彰韩显等人先前所称的“大哥”。与魏凌峰与韩彰韩显等人一样,何庆山也比萧洪年长许多。

    当然,在收下何融做弟子时,何庆山还没有萧洪这个师弟。

    何庆山有时会跟萧洪开玩笑说:“你来道观时,那还是个十来岁的娃娃!要不是师父先发现你天赋异禀把你收了徒弟,被我遇到,你恐怕就该被我收作徒儿了!”

    所以,何融以前在私底下也会跟萧洪开玩笑:“你说师父怎么没能早一步遇到你呢?那样的话,我现在哪用叫你师叔?要是时机碰得巧,没准儿你还得反过来叫我一声师兄呢!”

    何融因为年长萧洪几岁,人又懂事,所以从一开始就在生活上处处照顾萧洪。等萧洪年龄稍长,自然也懂得感激,所以二人关系一直很好,可以说是情同手足,彼此开开玩笑也是常事。当然,在外人面前,何融一直都很有分寸,从来都是态度恭敬地将萧洪尊为长辈。

    对于何融人前人后这样的态度变化,萧洪在伤愈苏醒之后其实早有察觉,只是慢慢地才了解到这其中原因。

    不过,何融一直心里明白,要说萧洪应该叫他师兄,那不过只是句玩笑罢了。

    这位师叔虽然年龄比自己还要小些,但要说起悟性、修为,那可不只是远在他何融之上,就连师父何庆山也常常自叹不如,又岂是天赋异禀这四个字能够概括的?

    至于曼儿,她几乎是与萧洪同时来到观里。

    萧洪被云游的师父收作徒儿之后,头一次随师父回观,何庆山正有事外出,恰巧不在观内。而师父因为仍要继续寻访仙道,便将萧洪交待给何妻,自己复又离去。

    也就是这一日,何妻在道观附近偶然发现重病昏迷的曼儿,将她收留。曼儿醒来之后并不记得自己身世,就连曼儿这名字,也是何妻当时为她新取的。

    何妻也是诚心向道之人。

    在何妻看来,如果能像祖师魏夫人魏华存那样,清斋而居、安静炼养、诵经修道,那自然是修行的妙法;但是,既然正一道允许道士娶妻置室,传宗接代,甚至在非斋之日,还可以允许道士喝酒吃荤,那么她与何庆山这样,先为夫妻,又一同修行,同样也是修仙正途。

    何妻在收留曼儿之后,见她长得乖巧,不由心生怜爱。

    所以,等何庆山回观之后,何妻便与何庆山商量:既然她自己并未受过“女真九戒”也是一样修行,将来便也不想让曼儿受戒入道。她想将曼儿收为义女,将来便每日教她道经和修炼之法。只要曼儿能够随她一样精进修持,在修道入道的成仙路上,与那些受过“女真九戒”的坤道相比,想必也都是一样的。

    何庆山也并无异议。

    因此,虽然曼儿称何融为“师兄”,同时也将萧洪与魏凌峰等人称为“师叔”,其实她却只是何庆山与何妻收的义女。

    这些年来,何妻带着曼儿遍读经书,而那“修行”或是“悟道”之法,何庆山却没有教她太多。问曼儿何庆山为何不传,曼儿却不愿多说。

    就这样,萧洪一边随着曼儿研习经书,一边休养身体,又过了不几日,身体已经基本复元如初了。

    (本章完)

第29章 危机迫近:何庆山() 
这一日,萧洪正独自一人在门前院内散步,忽然听到隔壁人声吵嚷。

    萧洪正在奇怪,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想要过去看一眼,却见一名弟子跑进院来,气喘吁吁地向他禀报说:“萧师叔,师父回来了!魏师叔请您速去东院。”

    萧洪知道,这是何庆山的弟子,而他口中所称的师父,便是自己醒来之后还未见过面的师兄。

    这几日萧洪对道观中的事情已经很熟悉,他知道,何师兄的日常生活起居就在东院。

    萧洪见那弟子来得匆忙,神情也是十分焦躁,心下奇怪,既是何师兄回观来了,为什么要紧张成这样?恐怕是发生了什么要紧的事情。

    那弟子见萧洪点头表示知晓,转身就走,为萧洪前面带路。

    萧洪见状,也急忙跟上前去,连着赶了几步路,这就来到了何庆山的房间。

    萧洪刚到门口,一眼就看到正对着门的座椅上坐着一位老者。他个子不高,身形也瘦小,整个人有气无力地靠在椅背上。再仔细看,老者面色苍白,气色极差,此仿佛正是重病在身。曼儿正立在这老者身旁,听他交待事情。

    萧洪又往两旁时扫了一眼,发现魏凌峰、韩彰韩显兄弟、何融和其他几个身份较高的弟子此时也早已赶到,都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

    萧洪朝屋里跨了一步,正好听见那老者问曼儿:“这些日子可有你母亲的消息?”萧洪于是推测,毫无疑问,眼前坐着的这位,应该就是刚刚回观来的师兄何庆山。

    何庆山见曼儿摇头作答,又见萧洪进来,也不再进一步追问,而是转而招呼萧洪道:“二弟,你来了。”

    何庆山说起话来依然中气饱满,不像有病有伤的样子。而且他的态度也是镇定安详,看不出有何紧要之事。萧洪一时有些疑惑,以为自己刚才的担忧只是错觉。

    萧洪进了屋才发现,除了魏凌峰等人之外,屋内靠边的位置还站着另外两名弟子,长相陌生。这估计是跟随何庆山外出的弟子,此刻也是刚刚回到道观。

    萧洪眼尖,一下就注意到,这两名弟子所穿的道袍上满是血污。同时,看神情,这两人已经是精疲力竭,站都站不住了。

    萧洪再看看屋中其他人的反应,顿时明白过来,不由心中一沉,同时便感觉到屋内气氛凝重。

    萧洪心想,看这样子,恐怕确实是出了大事。但是他也不知道大家之前都说了些什么,因此不好鲁莽发问,便只是客客气气地应道:“师兄!您回观来了!”

    “不必多礼。”何庆山又对萧洪说道:“嗯,看你这说话的态度,是跟从前不太一样。你失去记忆之事,我已大概听说了。看你现在这样反应,倒像是第一次与我见面。”

    萧洪回答道:“师兄说的没错。以前发生的所有事情,我几乎都已记不起来了。”

    何庆山说:“嗯。我听说了。这件事情确实蹊跷,我还没想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你我二人此次先后外出,竟然分别遭遇意外,这可真没想到……”

    何庆山正说着,门外有弟子为大家搬来一些凳子。估计也是因为方才一阵忙乱,这才刚刚顾上。

    “大家先坐吧!”何庆山说,“发生了这样的事,大家要从长计议。”

    于是众人纷纷落座。

    何庆山则闭上了眼睛,仿佛要趁着这会儿养一养精神。

    何庆山休息片刻之后,又睁开双眼,将屋内众人一一审视,然后才开口说道:“我这次出行,是因为听传闻说,道观之外屡现异象,恐怕是要天下大乱。我本想去访一访道友,看看能否探清真相,又是不是能够找到应对之法。走访了几派道友,却没多少收获。没想到带着弟子回来时,竟然遭遇意外,与人恶战一场。四名弟子随我外出,只有张勤、张益脱身,彭涵、梁诚二人生死未卜。唉!”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

    魏凌峰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何庆山却摇摇头说:“事情具体经过我顾不上细说。回头让张勤、张益详细讲给你们听吧!”

    萧洪觉得面生的那两名弟子就是张勤、张益。大家听何庆山这样说,纷纷看这二人。二人虽然此刻疲惫万分,但听到师父吩咐,仍是同声应允下来。

    何庆山还没说上几句话,竟然为了畜养精神再次闭起双眼。

    过了一会儿,他才又对大家说道:“我受了重伤,需要回玉虚宫疗伤。这一去,至少一月有余。时局混乱,在我疗伤期间,大家要坚守观中,非不得已,不要外出。希望这样可以暂避是非。”

    大家听何庆山说要回玉虚宫疗伤,这才知道伤情危重,纷纷显出关切神色。韩彰韩显兄弟更是着急地连连追问。

    何庆山叹了口气说:“你们也不要细问。我本来可以直接就回玉虚宫去,但是一来张勤、张益道行不够,我怕他们路上再遇不测;二来观中有事没有交待清楚,我去太久,恐生意外。所以只好带伤先回观来。”

    何庆山看了一眼众人,交待魏凌峰说:“三弟,我回玉虚宫之后,观内的大小事务,一律交你处置。在这期间,如无要事不要外出,更不要新召弟子入门。如有道友来访,便说观内道众潜心修法,不便接待。若有寻衅之人,则闭门坚守。倘若对方势强而守之不得,尤其若是见到对方面生异相,则要通知全观上下,念动咒语及时隐遁。”

    韩显一听就急了:“全观上下一起隐遁?我刚才没听错吧?那咱们这道观可怎么办?”

    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