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洪听了不由一愣。
几人在来永乐宫的路上,冯天礼曾经向萧洪问起,有没有听说过《悟真篇》,说那话时的口气,就与他此时问起《斩邪秘箓》,几乎一模一样。
而且,那一次的情况,也是萧洪与王承刚刚议论过《悟真篇》的内容。
萧洪心想,也许这冯天礼早就从二楼上来,听见了自己与王承的对话?
可是他看看曼儿的表情,她显然是有些奇怪,为何冯天礼对王承手中拿着的《老子八十一化图》不理不睬,却要问起这个什么《斩邪秘箓》,看样子,她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经书的名字。
萧洪觉得,若是冯天礼已经听见自己与王承的对话,自己再要否认,似乎有些不妥,于是答道:“这一部经书,我今天也是第一次听说……但是,至于它的内容说的是什么,我却不太清楚……”
没想到那冯天礼说道:“你不清楚就对了……这样的经书,知道的人能有几个?没有什么人知道的经书,若是拿出来,又怎么能让别人信服?”
萧洪听了冯天礼这话,心中已经基本确定,他刚才听到了自己与王承的对话。
王承也有些惊奇。他转过身来,看着冯天礼,想听听,他要说些什么。
冯天礼瞄了王承一眼,继续说道:“你呀,如果真要做些什么事情,就要好好考虑周全,不要只想着自己……”
这话说得王承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立刻争辩道:“我怎么就……”
王承大约是要说,我怎么就只想着自己,但是冯天礼却没让他把话说完,就打断他说:“你不能只想着自己的经书如何如何,你还要想想,如果它没有用处,那岂不是坏了萧道长的大事?”
这话说得王承张口结舌。他没有想到,自己刚才与萧洪小声议论的事情,完全都被这冯天礼听去。
可是曼儿也很惊奇。她来回看着冯天礼与王承,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
王承琢磨一下冯天礼的态度,似乎并非强烈反对自己改动那部《老子八十一化图》,于是反问冯天礼道:“哎,冯老道士,那你是什么意思?你就直说吧,我应该怎么做?”
冯天礼微微一笑,说道:“怎么做?这你难道还不明白?那经书上应该写些什么,当然要听萧道长的!”
王承想了一下,就把经书塞回萧洪手中,说道:“那就你来说,我们应该怎么办?”
萧洪此刻倍感惊讶。他当然也没料到,冯天礼刚从二楼回来,竟然把之前发生的事情全都听到;他更没有料到,冯天礼此时的态度,竟然也是支持王承修改经书。
萧洪心中犹豫,便将那部《老子八十一化图》拿了起来,装出样子,看似认真地翻了翻。
沉默片刻之后,萧洪说道:“其实,我与玉虚宫的高璿方丈讨论此事时,高璿方丈曾经说过,若是这件东西,是那天师道龙虎宗的三大信物之一——天师箓,那就好了……”
王承听了,眼珠迅速转了一转,立刻说道:“啊,我明白了……刚才在丹房时,方丈还说,高璿曾是‘三山滴血派’门下,如此说来,他定是与那龙虎宗的天师嫡系,有些深入的联系……”
接着,王承又看向萧洪,说道:“嗯,萧道长既是高璿方丈以前收的弟子,这与龙虎宗有关的好处,我们总归也能想些办法,让萧道长也跟着沾些光吧?……”
(本章完)
第228章 永乐宫:托伪()
“呃……”萧洪尴尬辩解道,“我想高璿方丈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但是,萧洪也不便向王承解释,据他所知,高璿方丈似乎与龙虎宗根本就没什么联系。
王承却说:“管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刚才高璿方丈希望这件东西是龙虎宗的天师箓,是不是这样?你就说吧,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
萧洪点头道:“那是当然……”
“咳,你早说啊……”王承一拍大腿道,“那这不就简单了?”接着他将那部经书翻开,说道,“那我就把这里写上‘天师箓’几个字,不就解决了?”
“嗯?这个……”萧洪看看王承已经写上的那个“大”字,还是有些犹豫。
王承又说:“幸好这个‘太上’的‘太’字,我还没有写完……现在这里只要添上一横,也就没有什么影响……”
这时冯天礼也在一旁劝道:“恐怕也只能这样了……这一页上,本来就已经有了改动,写上这‘天师箓’三个字,比起写上什么《辟邪秘箓》之类的内容,总要好得多……”
萧洪心想,既然连冯天礼也这样说,不如就顺水推舟,同意了算了。何况,这本来也是高璿安排好的,若是高璿知道了,那可真是求之不得。
萧洪这样一想,也就安下心来,冲着王承点了点头。
曼儿看着萧洪与王承和冯天礼商议此事,开始还没太明白是怎么回事;现在看到王承要修改经书,而且萧洪居然还点头同意,她不由惊奇地睁大了眼睛。
“啊?这怎么能行……”曼儿脱口而出地说道。
萧洪看了曼儿一眼,也顾不得向她解释什么。不过,他倒是向冯天礼与王承揖了揖手,说道:“还望二位道长,千万不要向外人提及此事……”
王承哈哈笑道:“萧道长,这个你放心……我自己动手改的经书,说出去,对我能有什么好处?”
冯天礼也说:“萧道长多虑了……黑衣人这件事情,有多么重要,我又怎能不晓得?……再说,就算这《天师箓》不能直接用来对抗黑衣人,若是能够得到龙虎宗的支持,那也是件好事……”
“对,对……”王承说道,“到时候,如果有什么好事儿,可别忘了我王承……”
王承说完,就将那经书铺在地上,开始动起手了。
王承做起这件事来,显然是非常熟练。他先将之前已经写上的那个“大”字,上面添上一横,变成一个“天”字,接着,又选好了合适的位置,分别写上一个“师”字和一个“箓”字。
这后两个字添上去的位置,选取得非常巧妙,使得这两个字,各有一部分笔画,被太上老君握住卷轴的手压住。然而,虽然缺少部分笔画,却又完全不会影响阅读,使人能将这两个字迅速地辨认出来。
王承将这几个字添好之后,便将萧洪等人赶开。因为他说,这新添上去的一些笔画,还要想办法将其做旧,以免别人一眼看出破绽。而这个做旧的过程,却是他不可外传的秘密。
萧洪等人无奈,只好回避了一些时候。
等王承将改完的经书拿给萧洪等人再次查验时,三个人将这部经书来来回回地检视几遍,居然真的没能找出任何受人篡改的痕迹。
可萧洪毕竟还是知道,这部经书已经被人做过手脚,总觉得心里不太踏实。
王承仿佛看出了萧洪心中的想法,劝他道:“这有什么?你的那些担心,纯粹就是多余……这个么,叫做‘托伪’……在咱们道教里面,这样的做法,那可是常事儿呀!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冯老道士?”
而冯天礼竟然点头说:“嗯……说‘常事儿’可能是有点夸张……但是要说完全见不到这样的现象,那也不符合事实……”
王承得意地说:“看吧,连冯老道士也认可我的说法,对吧?……萧道长,我告诉你吧,要是说到‘托伪’,咱们做的这点儿事儿,那可真不算什么……真正有本事的,那是要造出一部经来,然后说那是某某神仙传授的,而且又广招信徒,最后独成一派……”
萧洪听到王承这样说,想起高璿曾经暗示过,那上清派的《上清经》,其实是杨羲所作,却假称自己得到了魏夫人传授……或许,这个就是王承所说的——托伪。
王承继续说道:“当然啦,这当中嘛,还有其他的做法……比如说,按照某部经书的说法,再稍微发挥一下,就可以让自己这一派师出名门啦……”
萧洪又想起,高璿曾经说过,就连那佛教,在初入中原之时,也曾提出过“老子化胡”的说法,目的就是将自己的源起假托于道教,抬高自己的地位;
而在这之后,佛教的地位逐渐上升,作为道教一方,反而又根据“老子化胡说”,造出了这部《老子八十一化图》,这其中的目的,自然也是为了贬低佛教,抬高道教的身份;
另外,那老子第四十二化中提到的“清静佛”,与之对应的摩尼教,也试图借助“老子化胡说”,依附佛道二教,获得更高的地位;
……
这一系列的事情,与王承所说的“托伪”,似乎都有些关系。
“哦,对了,还有例子……”王承又说,“方才你们难道没听到方丈说起,那个什么什么门下的‘清微派’,与那‘三山滴血派’相比,派辈诗只有两个字的差别……那‘清微派’的做法,还不是为了攀上龙虎宗的天师嫡系?”
王承见自己说了这么多,萧洪却一直没有说话,不由有些得意,于是总结道:“所以说啊,咱们这个做法,真的不算什么,你明白不?”
萧洪无言以对。他不得不承认,王承所说的这些,确实是有几分道理。
“好了……”冯天礼打断王承道,“你还是少说废话……我们同意你这样做,还不是因为黑衣人的威胁近在眼前?你不要反倒以为,这样做就是对的……”
“哈哈,冯老道士说得对……”王承笑道,“嗯,不管我们实际是怎么说怎么做,大道理该讲还是得讲,而且要认真讲……我发现,还是冯老道士有见地,以后要多跟着冯老道士,学两招儿……”
(本章完)
第229章 白袍人:会面()
萧洪又纠结了半天,终于接受了这个现实,在自己心里坚定地认为,几个人在藏经阁上找到的这部《老子八十一化图》,上面有着极为重要的线索,那就是,老子用来压镇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