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的一名蓝队球员。
内切的周易在横向盘带的时候,抬了一下头,那只是一个瞬间的事情,但是在他的脑海中却已经出现了一幅禁区这片区域的鸟瞰平面图。
他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个地方有空当,哪个地方有自己的人,哪个地方都是蓝队的人。
他找到了大禁区左侧肋部的一个空当。在这里没有蓝队的球员,因为自己在边路的突破,已经让蓝队的防守球员都将防守重心移到了这边来,相应另外一边的防守兵力自然就显得薄弱了。
机会是稍纵即逝的,随着自己的横向盘带,对方也很快就会把防守重心转移回去。
想到这里,周易在带球中突然抡起右脚,将足球搓了起来。
足球从他前方的红蓝双方球员的头顶上飞过去,坠向他们身后的空当区域!
而这个时候,红队的九号前锋黄志华出现在了这个地方,然后他抬脚卸下了被周易传来的球!
作为全国海选成绩总分第一的人,基本功自然是这二十三个人中最扎实的,周易的这一脚挑传,被他卸的非常漂亮,稳稳地停在了他的脚前。
“好球!”小王忍不住激动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看台上也随之发出了一阵惊呼,有人在欢呼,有人则在惊叫。
在嘈杂的声音中,黄志华抡起了左脚,在大禁区角上直接起脚射门!
但或许是太想追求角度了,足球最终偏出了远端门柱,飞出了底线。
“哎呀,太可惜了!”小王抱着头,遗憾的就好像他自己射失了一样。
旁边的郝冬却并不怎么遗憾,因为他的目光都盯在了周易身上。
“小王,我没记错的话,那个替补是叫周易吧?”
“啊?对,对,没错,周易。”小王对于郝冬的突然发问还有些意外。
“嗯……”郝冬低头翻看起自己手中的所有二十三人的资料,他在最后一页找到了周易的名字。
资料上显示周易以前的位置是前锋,没有在职业俱乐部的少年队中踢过球,也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但他依然是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各级学校足球队的主力前锋。据说进球效率很高。
但在缺点一栏上却写有“速度一般,不算速度型球员身体略瘦弱,对抗能力不足他并非能够从一场比赛第一分钟跑到最后一分钟的球员,作为前锋他的活动范围也不算大,主要集中在中前场,尤其是对方的门前”……
这些缺点说白了就是速度、体能、力量都不是他的强项,在身体素质上他表现平平。
但为什么有这么都缺点的人,却拥有很高的进球效率和进球数,能够一直作为球队的主力前锋呢?
郝冬并没有看不起校园足球,因为他们那一代球员,以及他们后一代球员中有不少在小学时期也都是在学校踢球的,学校里并不见得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球员,但却可能存在好苗子。
这些好苗子在去了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梯队之后,接受了正规的训练,天赋就会被发掘出来,再加以培养,最终就会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球员。
周易并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却拥有很不错的进球能力,为什么?
他是靠什么来进球的?
他为什么能够进这么多球?
郝冬对这个替补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
就在郝冬对周易各种不解的时候,在球场上,黄志华还在遗憾自己失去了个绝好的机会,射完门冷静下来的他才觉得刚才他不应该在停球之后直接射门的,因为当时那个空当非常好,周围都没有蓝队的球员,他有足够的时间停球、调整,甚至是往前再带一点,找到更合适的机会起脚……
但可惜,在刚才那电光火石的刹那间,他的大脑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射门。
他现在所想到的东西当时根本不存在于他的脑海中。
想到这里,他也反应过来这个机会是谁给他的,于是他扭头看向周易,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这是足球场上最基本的礼仪,队友给你传了一个好球,你就应该表示感谢。
再说了,在这样的比赛中,有人肯为队友传球,创造这样进球的机会,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更应该感谢了。你要是不感谢别人,说不定别人下次就不给你传球了呢?
黄志华也不傻,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前锋,对于来自其他队友的传球是非常依赖的。
※※※
周易用自己的实际表现证明了他的能力,也得到了队友们的认可,尤其是黄志华的大拇指,大家都看到了,连黄志华都称赞周易,其他人还有什么不服的呢?
在比赛重新开始之后,只要是红队拿球,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把足球传给周易。
周易再也不用每次传完球之后都要高喊一声“把球传给我”,生怕足球传出去就回不来了……
而随着他在中场的一次次传球,大家逐渐发现红队在场面上竟然隐隐占据了上风!
有些人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周易的很多次传球看起来也很普通,不是刚才那种直插对方心脏的过顶直塞球,为什么红队的表现就逐渐变好了呢?
但在懂得人看来,周易的每一次传球都值得研究。
坐在主席台上的郝冬眼睛越来越亮本来以为就是走个形式,搞不好还真的可以挖到宝贝呢……
※※※
在逐渐占据了上风之后,红队的攻势增多,在周易的传递下,红队球员们获得的机会也比之前各自为战的时候多多了。
他们也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是之前谁也不想屈尊去做这个给他人做嫁衣的人。
现在周易自愿去做了,他们也乐意配合周易。
到后来干脆对蓝队形成了围攻之势。
但是在蓝队被迫收缩防守之后,红队也一时间很难再进球,因为太好的得分机会基本上没了。
周易毕竟是一个临时客串的中场,虽然他之前的表现很好,但他毕竟缺乏打中场的经验,在面对密集防守的时候,他除了来回传递之外,也没什么太好的想法。
局面就这么僵持住了,从上半场僵持到了下半场,比分还是0:0,谁都没有能够得分。
不过坐在主席台上的郝冬却并没有因为始终没有进球而觉得这场比赛无聊,在他看来,这场比赛现在才算是恢复了正常……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叫做周易的人。
在大部分时候,郝冬的目光就锁定在了周易的身上。
他仔细观察着他,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他发现周易在每次接球之前,都要来回摆头,很显然,他是在观察周围的情况,甚至连他身后的死角都没放过。
通过观察,郝冬多少明白了为什么周易的资料中写他进球效率很高,擅长进球。因为他对于周围的情况都在这一次次摆头观察中掌握了,他比其他人更容易找到空当,所以才能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获得射门机会……
也因此,他在突然被改打中场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承担起组织进攻,串联球队的任务。因为他在不断观察中了解了场上的情况,对于自己的队友和对手的站位情况都烂熟于心了,再这样的情况下,他自然应该知道把足球往哪儿传。
这应该就是他的能力。
但让郝冬更在意的是在这能力中周易所体现出来的素质团队协作精神,他愿意在每个人都只想表现自己的情况下为球队为别人服务;冷静的头脑,黄志华的个人能力却似乎很突出,但是从他一次次浪费射门机会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在面对机会的时候头脑是不够清楚的,或者说是不够冷静的。而周易能够将一支球队的进攻梳理的井井有条,这说明他的头脑非常清晰,他知道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在郝冬心中,其实已经确定了最终的人选,但他还没有百分之百肯定周易,是因为他还想看看,周易还能做到什么地步。或者说周易需要一个突出的东西来证明他。
郝冬还不知道,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提高了对周易的要求。在此之前,他觉得只要有人能够体现出团队合作的意识就足够了,但现在他希望周易还能够拿出更好的表现来……
※※※
ps,大家在看书之余别忘了投推荐票哦,推荐票每天都刷新,不投也浪费啊~
另外,欢迎大家加入新的读者群:424533354
第五章 就他了!()
当比赛在僵持中走到了最后二十分钟的时候,情况也发生了改变。
比赛时间所剩无几,球场上的小球员们都开始变得心浮气躁起来,因为他们都还没有什么能够一锤定音的表现呢,说白了,也就是还没有能够取得进球。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红队还是蓝队,队伍中个人主义的思想又开始抬头了。
本来被周易梳理好的红队进攻结构,也开始有要散架的迹象。
有一个很明显的标志,那就是愿意把足球传给周易的人开始减少,周易接到队友传球的次数在变少。
尤其是在接近禁区的地方,拿球的球员更愿意选择自己来,而不是把足球交给周易,让他来组织进攻。
在看台上坐着的周健良舒展开的眉头重新皱了起来,这样的话,自己的儿子可捞不到什么表现机会了啊……
他还是很在意儿子能否入选最终球队的。那毕竟是儿子参加这次选秀的终极目标嘛。
“唉,又乱了……”主席台上的小王也看出来比赛有回到老样子的迹象。
郝冬没说话,依然专注地看着周易,他想看看这小孩面对这样的情况是否能够保持冷静,又会拿出什么表现来呢。
他真是太好奇了。
※※※
周易把足球传给了队友,然后跑向一个空当,接着他希望队友把足球再传给他,可是那位接到他传球的队友转身以一脚射门完成了这次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