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飞道:“不知,某亦刚出,正欲观之。文若且歇,某自往彼处一观便之。”

    策马至后营,方知有一伙贼人犹不死心,趁夜来袭,营中甲士受张飞之令,刁斗不绝,又有明暗两队巡视。于是窥破贼之行藏,贼见汉军察觉,不敢来攻,而营中将士未得将令,亦不敢出。贼子见汉军不敢出,以为其怯,竟不退却,于营外鼓噪卖弄,言语辱之。张飞得闻,大怒,道:“此等人死不足惜!”于是命左右开营门,单枪匹马而出。直取贼处。

    贼见官军打开营门,以为将出,心下惧之,正欲转身就走,却见止有一将策马而来,不由大喜,暗道彼一人能奈我等何,待取了此将首级,料汉军自败,其间辎重任取之尔。他等却是觑得明白,数百辆大车,扶老携幼,又有官军护送,定是高官致仕、大族迁移,其间钱财必不在少数。

    众贼想得明白,于是返身举刀,纵身齐取张飞而来。张飞见状,不怒反笑,鄙之道:“一群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于是右手持朔,左手仗剑,长驱入贼群中,双手齐动,只见血光迸现,惨号骤起。犹如虎入羊群,往来几个冲锋,砍瓜切菜般将众贼尽斩于地。

    张飞一身是血,独自回营,犹道:“无一合之敌,连汗亦不得出,实在无趣。”众军士听了,不觉愕然。

    于是命众人掩埋尸首,又砍下首级,筑京观于道旁。荀彧或有不忍,张飞曰:“文若,非我残怖,不如此,何以震慑余贼。某之职责,以文若亲族安危为重,其余不管。”

    荀彧心智过人,突然惊醒,是了,逢此乱世,若不杀贼,贼便杀我。今我为贼伤,若我亲族有毁伤,谁为我哀之?如今天下烽烟四起,杀声连连,早日随玄德匡正天下,消弥动乱才是大功德,何故在此作儿女之态耶?于是一整衣冠,向张飞一拜,正色道:“益德言之有理,是我想岔了。”

    张飞虽慕荀彧才气,却心知荀彧此番不过是初历如此血腥之事,故心有不忍。待日后久在军中见得多了,必见怪不怪。自己一路行来,向为文若言辞所折,日后只怕再难有文若向自己行礼认错之时,见荀彧行礼,喜不自胜之下竟忘了相扶。

    生受了荀彧一礼,张飞神情赫然,便道:“文若,主公曾有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某以为斯言乃是至理。文若以为如何?”

    荀彧缓了过来,点点头道:“然也,此等贼子只怕伤行人商旅不知其数,实不足怜。”

    于是各返帐中安歇不提。第二日,余贼复来,见满地血腥,道旁首级堆成一堆,惊惧之余,乃知前方之汉军不可惹。自此不再来追。

    又数日,荀彧见贼果不再来,白张飞曰:“非益德雷霆手段,不足以惊贼胆!”两人相视一笑,交情愈笃。

    谢过cloud146书友的打赏。

第一百章 襄阳城破(25号第一更)() 
却说刘备引军屯宛城之外,与张曼成相拒。宛城雄峻久矣,又历年翻修,易守难攻。刘备佯攻数次,又屡被张曼成击退。抛石车也无可奈何,宛城坚固不可破,张曼成识得投石车之威势,于城头之上遍竖木板,又裹以布被,汉军投石车连发弹雨数日,杀伤甚少。而投石车毁坏甚多。刘备数番分兵,麾下兵下,本不欲强攻徒耗兵力,然关羽连连请战,而军心士气可用,正欲率军强攻宛城。忽有小校来报,营外严、黄两位将军到了。刘备大喜,连忙率了关羽迎了出去。

    营外,严颜、黄忠引了一枝军驻扎于外,见刘备出迎,二将立马前来拜见。刘备扶起黄忠、严颜,喜道:“汉升、守正,如何到了此处?莫非襄阳已下?”

    两将对视一眼,黄忠咧嘴笑道:“托主公之福,我与守二数日前合攻襄阳,阵斩贼首,余众大溃,非降既走,如今襄阳已在我军手中矣!”

    刘备大笑,携了黄忠、严颜之手便往里走,道:“襄阳一下,我无后顾之忧也,全仗卿等之力。”

    黄忠、严颜忙道:“全凭主公之福,卒士用命耳,我等不敢居功。”

    于是俱入营中,刘备下令,三军休整,烹羊置酒,痛饮三日。消息传出,诸卒士莫不欢欣鼓舞,士气为之一壮。

    营中,刘备与诸将痛饮,酒酣耳热之后,又细听黄、严二人分说襄阳之事。

    原来黄忠屯兵黎丘,严颜镇守邓县。因襄阳守将避之不战,于是两人合谋,前后相攻襄阳,使其首尾不能顾。结果黄忠严颜一动,襄阳城守将便知其行径,针对性的防守,一攻一守,竟然也打得有声有色。

    如此数番,襄阳城不能下,黄忠便飞信与严颜,道:“阿头山贼兵不除,襄阳难下。”原来襄阳城外阿头山也驻有一枝黄巾军。于地势高处立寨扼守要道。黄、严两军稍有异动,阿头山守将便以号旗通知襄阳,故襄阳悉知黄忠、严颜动向。

    严颜得书,深以为然。于是与黄忠约好先除阿头山之敌。两人遣了骑士四处搜寻附近樵采之人,询问阿头山地势道路。待将所得之词细绘成图后,黄忠、严颜各出一半军,多设旗号,佯攻襄阳,又令其余军士,夜潜山中,待得天明之时,从他道突然杀出。阿头山守军见汉军突至,以为神兵天降。防不胜防,顿时乱作一团。汉军趁势破寨,围住截杀。

    黄巾贼军心摇动,发一声喊,弃械而逃。除了跑得慢者,其余皆发足奔入林中消失不见。襄阳守将见阿头山浓烟滚滚,如何不知是汉军破了阿头山营寨,不由怒极,竟引军出城与黄忠战,大败一阵,狼狈退回城中,只吩咐左右紧守四门不出。

    严颜与黄忠兵合一处,猛攻襄阳。又每日以箭射降书至城中,言愿降者既往不咎,否则破城之日,大军进城,立为齑粉。

    于是连夜槌城而出者甚众,黄忠、严颜收于营中,好言慰之。而后令降者仍着黄巾军衣甲,径往襄阳城下,呼朋唤友,诱之出降。是夜,又有人槌城而出,襄阳守将得讯大怒,谓众校曰:“严守营中,若敢有异动者,立斩之!”

    一校迟疑,唯唯曰:“将军,汉军攻打甚急,大帅也未见回援,料想宛城战事不谐,我等困守此处,已无力回天矣,莫若降之!”

    襄阳主将勃然作色,拨剑斩之于地,而后曰:“吾誓死相随大贤良师以及张大帅,再敢有言降者杀!”

    众校噤声不敢言。默默而退。是夜,襄阳四门火光大作,城中喧哗声不断。黄忠、严颜出营观之,对视笑道:“贼军自乱也,破城就在此时!”

    于是整顿兵马,一齐杀出,方至南门,便见城门大开,一校领数百人疾走而来,见黄忠便拜,曰:“小人乃黄巾军校尉文甫,已夺南门降将军,愿将军速速入城!”

    却原来众校回营,见主将方才暴起杀人,于心有戚戚焉。于是密议降汉,如此或可保得性命家小。计谋已定,待天黑之后,聚了心腹人马,直取四门。四门守军措不及手,连连败退。文甫得了南门,正欲投汉营引汉军入城,却不料方出城便遇见黄忠严颜军。

    黄忠严颜驱大军入城,此时众贼知大势已去,便纷纷俯地请降,只有襄阳主将,率了一部人马,且战且退,最后据守太守府,宁死不降。

    黄忠命人以巨木凿穿太守府院墙,大军一涌而入,襄阳守将战至力竭,面对步步进逼的汉军,惨然一笑,道:“天不佑我黄巾军,恨不能随大贤良师入洛阳也!”于是自刭而亡。

    黄、严二人见襄阳已下,便命军士巡守四城,张贴文告,若有为非作歹,趁火打劫者,有不遵军纪扰民者,斩之。于是一城皆安。

    大军休整已毕,黄忠与严颜商议,便命文甫领兵一千屯襄阳,又命麾下小校领五百人驻阿头山,安排妥当,方率军前往南阳,与刘备会师。

    刘备听完,笑道:“汉升、守正来得正好,我与云长正欲攻宛城。”

    黄忠、严颜进营中许久不见张飞,便问道:“主公,益德何在?”

    刘备道:“我命益德往颖阴,护送文若一路往涿县去了。”又把颖川黄巾败于皇甫嵩、朱俊手中,波才残部逃窜南阳,被自己剿灭的事一一细说了。

    黄忠道:“颖川黄巾声势如虹,四海震动,竟然败亡如此之速。皇甫义真不愧为将门之后也。”

    皇甫嵩家世代为将,父亲为雁门太守,叔父为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祖父为扶风都尉,曾祖为度辽将军俱以军功而起。是故众人闻黄忠之言,皆点头称是。

    刘备整顿兵马已毕,正欲攻宛,奈何天公不作美,天空竟然下起暴雨来,于是只好暂且罢军。

    刘备屯兵宛城,消息源源不断传来。交阯刺史贾琮已讨平叛军,而后安定地方。贾琮见地方咸言赋敛过重,百姓莫不空单,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故聚为盗贼。于是即移书告示,使各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徭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守郡县,于是一州荡定,百姓以安。巷路为之歌曰:“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饭。”言吏不敢过民家而饭也,汉代的反腐倡廉先锋,贾琮后来在交阯三年,考评为十三州之最。

    又洛阳女子生儿,两头共身,人以为怪异,以为汉德不兴,汉祚将绝。于是谣言四起,城门校尉等屡禁不绝。刘备闻讯,莞尔一笑,不过一畸形儿尔。

    又益州巴郡妖巫张脩反,祸乱郡县。刘备曾为巴郡太守,亦知张脩其人。乃天师道即五斗米道大祭酒。当时张脩往来传道,替人疗病,劝人为善,一副得道之人的模样,刘备后世曾游龙虎山,对传承二千余年不绝的正一天师道印象颇佳,是以也未曾阻扰天师道在巴郡传教,竟想不到此人反了。

    正一道乃张陵所创。张陵,字辅汉,后世称为张道陵,正一真人,祖天师。乃兴汉三杰之张良后人,或许是家传基因,张良少时就曾得道家高人黄石公所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