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投石车的效果着实是惊人。砸在城墙上的,一砸就是一个大洞,有些倒霉蛋被砸中,顿时就成了肉饼,喊都来不及喊上一声便咽了气。这威力,无疑极度打击了城上黄巾军的信心。

    李大眼也不再叫嚣了,估计是下城躲石弹去了。刘备于阵前摆了张案几,悠然自得的拢着手,让士卒们自行发挥。

    于是万余人马一动不动,就看着石弹纷飞。然后袍泽们力竭了,便在军官的指挥下再换上一批人。

    投石车砸了一上午,城墙没砸塌,倒是把城墙之下的地面砸得到处都是坑,刘备傻眼了,这样一来,要是自己进攻,这满地的石头反而是自己的障碍了。

    事已至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刘备咬着眼,继续砸吧,大不了用石头把这面城墙给淹埋了。

    早先还能听得到城墙之上的怪叫声,现在一点声音都没有了,伴随着砰砰声,一团团尘土四溅。到了下午,津乡矮小的城墙再也吃不消,被一块大石头砸中之后,引发了连锁反应,整段都垮蹋了下来。

    刘备见状大喜,把剑一挥,道:“攻城!”

    汉军潮水般涌入。

    李大眼节节抵抗,却挽转不回局势。他知大势已去,便与亲信道:“可趁乱出城,往投南阳。”

    亲信道:“将军不走么!”

    李大眼惨笑道:“走,走得了么?到了南阳还不是要与官军厮杀?天下之大,我又能往何处去?”

    骂走亲信,李大眼退入府中,高骂几声贼老天,然后举火自杀。刘备正率众追杀,忽见城中浓烟滚滚,不由大惊,道:“快去探来,莫烧了府库!”

    不一会,有小校来报,言贼首李大眼于家中举火自尽。刘备一阵无语。众贼见头领已死,一个个便充械停止了反抗。

    还有一部人马,出了北门,一路往襄阳而去。

    刘备之前还在替黄巾感伤,见了津乡所存钱粮,又不禁大怒。黄巾不事生产,所得皆为掠夺。这如此之多的钱粮,却不知害了大汉多少良家,使多少人家破人亡。

    津乡既定,刘备又遣数将,分赴各地,于是华容,当阳等地一一光复。未几,除了襄阳之外,南郡全境皆被刘备所掌控。

    此时襄阳一部黄巾,屯军阿头山,与襄阳城互为犄角。又有汉水天险,易守难攻。刘备思来想去,决定放弃攻打襄阳城,休整大军后兵进江夏,而后平定南方数郡。最后合兵直取南阳。反正按目前所得信息,南阳还撑得住。

    却说皇甫嵩与朱俊各领一军,进逼颖川,欲解京师之急。却不料黄巾贼势正盛,朱俊竟被波才、彭脱等击败。朱俊一想,自己兵精而少,只怕不是黄巾敌手,既然蛾贼势大,不如还是与皇甫义真合兵一处罢。于是与孙坚一道,引了兵直往长社而来。

    皇甫嵩兵据长社,与朱俊兵合一处。正商讨方略,忽闻报波才、彭脱等率了大军前来,把长社团团围住。

    皇甫嵩与朱俊等出营观阵,只见城外黄巾漫山遍野,旗号无数,望不着边。不由叹道:“贼势如此,不可敌之锋锐也!”于是闭门不战。

    孙坚见己军士气衰落,便劝道:“将军,若一直闭门不战,军心尽丧也。”于是旬日间,众人各领了将领于城下厮杀,互有死伤。

    皇甫嵩等出城搦战,斗得一阵,见势不妙便退入城中。长此以往,汉军士气竟有所复。士气真的是一个奇怪的东西。一军之主要是表示出不怕死的气概,大抵军中儿郎也不会有什么畏惧的了。要是一军之主软弱退缩,军中便必定人心纷乱。

    皇甫嵩每日搦战,却又暗地写了援书,命甲士疾马送往京师不提。

    倒是卢植在冀州,打得张角连连败退,收缩兵力,退守要塞。

    汉军主力已经全在这了,荆州、颖川、冀州三大战场。至于幽州,东郡等地黄巾,朝廷已经无能为力了,好在天子已经下诏让各地郡守自行募兵抵御,否则形势将更为混乱。

    郑玄在东莱,刘备曾有书信来,让郑玄避祸楼桑,或至自己军中。奈何郑玄不肯。结果东莱黄巾大起,想走也走不了。幸好黄巾贼畏惧郑玄名声,也知道他无油水可捞,便也不来骚扰。

    刘备兵进江夏,大军到处,所向披靡,一路收降无数。刚定江夏,表奏朝廷,便有使者疾报,张曼成阵斩南阳太守褚贡,攻破宛城。

    刘备脑袋轰然一声,自己前番书信往宛城,嘱咐又嘱咐,据守待援即可,千万不可出城与黄巾交战。事情为何如此?

    却原来褚贡见刘备光复南郡,兵进江夏,所到之处,凯歌高奏,便眼红心热,动了心思。以为黄巾贼就算人马众多,却也不过如此。若非不堪一击,那刘备刘玄德缘何屡战屡胜?

    人总是自负的,总以为自己不比别人弱。褚贡便是如此。他乃历年老臣,见刘备这个小年轻屡立战功,又如何坐得住。闭门避战虽然可以守住宛城,可是守土本来就是自己之责,又有甚好说的。不若募了勇士出城,击破黄巾贼子,立下殊功,说不好日后论功行赏,自己也能捞个侯爷做做。

    想到美妙处,褚贡便再也不愿等了。不顾左右苦劝,一意孤行,执意要出城与黄巾交战。张曼成率了十万余众,攻城攻得累死了,见褚贡出城,不由大喜,正中下怀。于是先虚败一阵,再诱褚贡来追。然后待褚贡离宛城渐远,不可能再逃脱了,于是一声令下,黄巾贼众便把褚贡团团围住。

    张曼成阵斩褚贡,汉军精锐全部战殁。

    刘备得报,不由大怒,骂道:“蠢材死则死矣,害我汉军精锐,害我宛城百姓!简直死有余辜!”

    低烧37。8,四肢疲惫无力。不过虽然更得晚了,但还是保证了二更,对吧?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第九十六章 长社之战() 
怨不得刘备愤怒。宛城是什么地方?古为吕、申封国,后为楚所灭,因置宛邑,作为北上争夺中原的基地。境内水系发达,又有山川之险,是接连南北的要地。世祖皇帝便于此发迹,名副其实的帝乡,别号南都,也是东汉的第二大城市。宛城陷落,对朝廷和士民的信心,是一种极大的打击。

    宛城一失,前方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张曼成兵进司隶了。虽然还有大将军何进率了禁军镇守关隘,可那是最后一道防线了。刘备知道,朝廷是不会给自己时间,让自己从容不迫的去经略南方数郡的了。必然要传旨急令自己进军南阳。

    果然,没两天朝廷信使就疾驰而至,诏命刘备即刻进军南阳,收复宛城,不得有误。刘备又打探起京师形势,知道皇帝他老人家在最开始愁了一阵,怕了一阵后,又照常歌舞不绝、酒宴不断之后,刘备已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天子到底是成竹在胸还是破罐子破摔,谁也不知道,反正劝也劝不住的,就让他老人家再醉生梦死几年,然后在糜烂放纵中死去罢。又问及各处军情,使者说全国各地乱成一团糟,张角一声喊,除了黄巾以外,其他乱七八糟的妖魔鬼怪全出来了,今天这个称王,明天那个拜将,天下十三州部,一时之间烽火处处,朝廷如今无可奈何,也只能抓重放轻,把全部希望放在这三大战场之上。若能及时平定黄巾主力,再腾出兵力来,去收拾其他贼匪。只是这一乱,只怕是要乱好几年了。不过没关系,光一个凉州羌乱,就打了几十年呢。朝廷诸公心中早都作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刘备又问及皇甫嵩等,使者道:“朱公伟轻敌冒进,致为贼首波才所败,如今与皇甫义真退守长社,据城而守,朝廷已遣骑都尉曹孟德部前往援助。唉,希望这一次,他三人能大破贼军,不然宛城已破,颖川再出了岔子,陛下可真睡不安稳了。”

    刘备心中冷笑,只要洛阳城不失,天下都丢光了,我们的陛下只怕还是该吃吃,该睡睡。送走使者后,刘备皱眉沉吟起来。本来打算平了江夏之后,提兵入武陵,去汉寿与荆州刺史徐璆汇合的。如此看来,武陵、长沙等地只能暂时先不管了。不过要入南阳易,攻宛城难啊。不说宛城如何坚固高大,就说还有一个襄阳还没有拿下呢,要是攻打宛城的时候,襄阳黄巾在你背后来上一刀,那就好笑了。

    想得头痛,刘备便不由又怒骂了褚贡一番。贪功冒进者必败,还是读书人呢,没看过兵书嘛?

    不过事已至此,刘备别无他法,只好硬着头皮也要上了。于是兵分两路,一路以黄忠、关羽为将,率万人自汉水而上,入南郡,驻宜城,进逼襄阳。一路由自己率张飞、严颜、简雍等,沿涢水入南阳,自随县至蔡阳,到时再看形势而定,有机可趁就打襄阳,没机会就扫荡南阳,然后兵围宛城。想来有了关羽这一路军牵制襄阳,襄阳黄巾也无胆出城抄自己后路。

    计策已定,刘备便不再拖延,于是大军一分为二,各自进军。刘备自领二万余大军,一路推进,沿途各县黄巾,见了汉家大军,不是逃之夭夭,便是跪地请降。之前逃匿的官员见王师到了,又一个个返还城中,这些不要脸的人,刘备实在是没办法,他如今只是一路军主,根本没权力插手地方事务。不然的话,一个个的全部抓起来,枷了下狱。一县之守令,居然忘了守土之责,不顾全城百姓,弃城而逃。真是该死。刘备也知道,就算现在自己板着脸斥责一顿,这些人再花笔钱,他们的位置一样安稳。知道自己无可奈何,刘备便干脆眼不见心不烦,整日躲在军营之中,除了告诉他们给自己大军准备粮草,便再也懒得见了一面。

    刘备攻下邓县,欲与黄忠两路夹击襄阳,襄阳城守将也是个人精,见势不妙,竟然龟缩城中,避而不战。黄忠关羽一枝军如今进占黎丘。而刘备欲从邓县攻襄阳,必过阿头山,黄巾于阿头山腰设有一寨,扼守要道。此寨不除,前后夹击之势难成,以一军之力,襄阳死守的话,难以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