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把原理已经说得如此明白,张博要是还不清楚,那也就太失败了。张博不懂气态液态,但他见过,也知道如何做。刘备一说,张博脑海里就开始想了,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越想越觉得可行。

    张博不由哈哈大笑起来,道:“玄德,若我张记酿出新酒,你定是第二个品尝到的!哇哈哈哈哈哈,老子发达了!”说完已经撸起袖子指挥人干活去了。

    刘备见张博已经陷入酿造新酒垄断市场大发横财的幻想中,不禁摇头苦笑,悄然退了出来。

    回到楼桑,刘备唤来黄忠,叹道:“汉升世之豪杰,不思报效天子,奈何甘居我下?备实不愿以恩挟汉升。”

    黄忠在黄叙好了之后,便在楼桑安了身,还回了老家南阳一趟把自家婆娘也给接了过来。然后一付以刘备家将自居的派头。让刘备回来知道后是哭笑不得。不是他虚伪,一次又一次的把黄忠往外推。而是他觉得,一根人参,顺手之劳的事情,就像他后世经常扶老奶奶过马路,捡到钱交给警察叔叔,去社区做义工,看见灾害就捐款一样。实在是值不得黄忠如此。这样他会觉得受之有愧。再说了黄忠迟早都是他的人,何必让人误会他有挟恩的嫌疑呢?

    然则对黄忠来说又非如此。正所谓彼之蔽草,我之珍宝。刘备一根参,不止是救了黄叙一命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他有了后嗣的香火,不会无颜去面见列祖列宗。只是刘备不知道罢了。

    黄忠回道:“主公谬赞,黄忠一介武夫,只知好勇斗狠,又怎当得豪杰之称。主公年方弱冠,已声闻海内,名震公卿。黄忠亦知主公素有匡扶天下之志,否则怎有为万世开太平之豪言?今天下汹然,百姓不安。而天子宠信奸佞,百官怠政。主公先有除蝗之策,后有防疫之功。诣阙鸣冤,高歌正气;益州平叛,摧锋破敌黄忠每思至及,心神激荡。此正乃大丈夫之所为也。黄忠愿附主公尾翼,为主公之马前卒,助主公扫荡群邪,济世安民。还望主公不以黄忠愚昧,怜而纳之!”说完,黄忠纳头便拜。

    刘备沉默良久,他想不到黄忠这么一个表面粗犷的汉子,内心还有如此细腻的一面。原来自己的所作所为,人家都打探得清清楚楚啊。那么说来,黄忠是真心诚意要认主了。那还说什么,高高兴兴的收下吧。否则就成逗比了。于是刘备扶起黄忠,凝重的道:“卿不负我,我必不负卿!匡正天下!再兴大汉!”

    &正天下!再兴大汉!”热血在两人胸中不断澎湃。

第八十二章 最后宁静() 
正月,卢珻嘶喊一昼夜,终于顺利为刘备诞下一女。刘备于房中,抱着洗得干干净净的女儿,爱不释手,视若珍宝。前世今生,第一次为人父。他即激动又期待。看着怀中这个皱巴巴的小人儿,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油然而生。

    卢珻强撑着疲倦,亲眼看见刘备对女儿的欣喜,这才放下心来,满足的笑了。刘备听见响动。忙抱着女儿转过身来,怜惜的看着卢珻满是疲惫的俏脸,道:“珻儿,辛苦你啦。快来看我们的小宝贝。”

    卢珻伸手欲接,刘备怕她累着,径自放在她的身边。卢珻看了看紧闭着双眼一声不吭的孩子,道:“夫君,可惜是个女孩儿,要是个男孩儿,就更好了。”

    刘备怔了一怔,才反应过来,怪道:“说些什么话,女孩儿便怎么了?女孩儿也姓刘,也是我刘备的孩子。”

    卢珻心中那仅有的一点阴霾也消散得无影无踪。刘备忽然又笑道:“再说了,想要男孩儿,以后珻儿好好配合为夫便是。”

    卢珻看着刘备一脸坏笑,心中欢喜得不得了,涌起柔情无限,往日无比羞涩的她竟然轻声低嗯了一声。

    刘备大喜过望,忍不住卢珻浑圆高耸处摸了两把。卢珻嗔怪的白了刘备一眼,正欲说话,吱呀一声,门开了。

    刘氏端着碗鸡汤走了进来。刘备忙起身接过,道:“娘,这种事,吩咐孩儿便是,怎好劳你亲自端来。”

    刘氏一脸笑容,精神焕发,再无几年前一付油尽灯枯的迹象,她笑道:“给自家媳妇儿端碗汤,又有什么了不得了。这汤是我和黄家娘子一起炖的,听她说当年为了她儿子,什么大补的汤都熬过,这鸡汤,更是一绝。来来来,媳妇儿,快趁热喝。”

    说实话,刘氏也巴不得头胎便是个长孙,但有了孙女,也算是有后了。再说了,儿子媳妇还正年轻,以后想要孙子,让他们抓紧生便是了。多子多孙才是福嘛。

    刘备走时,黄忠欲一路相随。刘备止道:“汉升,且住,我此番在巴郡,长则年余,短则数月,必有变动。待新职已定,你再护了你我家小过来。”黄忠依言拜别。

    刘备本来想过阵子让卢珻也一起赴益州呢,没想到老娘死活不肯,说益州太远,又是南方,她们过去了肯定水土不服。要去也得等孩子满岁后。刘备从安全角度想了想,最后还是放弃了。在这个随便得点什么病就有可能死人的年代,他实在是不敢冒险。

    刘备到了巴郡,有人一看,心里面就大骂道,张让这个阉货,居然收钱不办事。其实倒真冤枉了张让,他不是不办事,是还没帮刘备找到合适的位置。大汉官职就这么点,一个萝卜一个坑,人家太守做得好好的,你总不能无缘无故的把他调离吧。而且你们还把他的政绩夸得那么出色,那就只能平调或升迁。中高级官员的职位更加少了,更何况大多都被皇帝拿去卖钱了。张让也难呐

    刘备回来之后,即命人安排第二次垦荒事宜,然后迫不及待的让人去蛮部传信,邀蛮王一会。他在家时天天和卢珻睡一起,却又因为卢珻产后休养而只能看不能吃。早就憋得要爆炸了。谁曾想,罗耶珂人未至,却让人带回一封信。刘备看完之后,又悲又喜,欢喜的是,罗耶珂有孕在身,他又要当父亲了。悲的是,继续当苦行僧罢。看完信之后,刘备立即假公济私,调了两名医师和产婆,又大包小包的滋补产品买了一大堆,着人一起送至蛮部。临行前,对医师和产婆嘱咐又嘱咐,说蛮王的人身安全和是否能够顺利诞下下一代,对汉蛮关系非常重要

    三月,大赦天下。

    或许上天知道这是大汉帝国最后安宁的一年,今年居然难得的风调雨顺。以致后来的史书都免不了写上一笔大有年。

    刘备在享受这最后的宁静的时候,也大力在巴郡全境排查,只要发现以符水咒说来治疗疾病的,一概拿下锁问。又遣士卒家家户户观看门庭,若有白土书写“甲子”二字,立即破门抓贼。巴郡本来就不是太平道关注的重点,刘备这样一弄,仅有的几个传道的教众便立即远遁他方。

    刘备对于没有抓到太平道的贼众倒是不以为意。黄巾起义乃大势所趋,他没法也没能力阻止,只要别在他的治下捣乱就行。这一番行动,倒是把往日里为非作歹的城狐社鼠给抓了不少。引得无数百姓拍手称好。

    刘备又致信一封给荀彧,信中说:“文若吾弟,今天下之间,妖邪横行,而州府不能制。又有太平贼道,四散谣言,惑乱人心。吾意以为,数年之内,天下必乱。而颖川临近京师,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乃四战之地也。天下若乱,必受其扰。莫若尽迁宗族以避祸。愚兄桑梓之地,外有山川之险,内有壮士镇守。青山秀山,奇石急流。或可为贤弟耕读安居之地。料以文若之智,必有决断”

    第一个意识到颖川是四战之地,天下一乱必受侵略的就是荀彧,刘备用荀彧的话去说荀彧,想来他必有所触动吧?要是真能把荀文若忽悠到楼桑去,他就别想逃脱自己的五指山了,哈哈哈哈哈,刘备得意的想道。

    荀彧还没出仕,正宅在家中,接到刘备书信。拆开一看,一拍大腿,兴奋的道:“真乃英雄所见略同。”原来他心中隐隐约约,就觉得最近一二年不太对劲,这天下就像一座沉默的火山,在爆发前夕正默默的酝酿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日子,砰的一声,就会地动山摇。怀着这种对未来莫名的恐惧,荀彧屡拒征辟,蹲在家里整天研究天下形势。

    刘备书信一到,简直就是拨开云雾见天日,一下子就让荀彧明白过来。可是明白是明白了,想要迁移宗族,却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迁移宗族就跟皇帝迁都一样,当然,后者更为艰难。反正不可能是他这个才二十一岁的年轻人能说了算的。

    就在荀彧为了迁族而长吁短叹的时候,河东解县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杀人事件。

    关羽,字长生,父祖世为解县富户。父亲信奉老庄,故为子取字长生。希望爱子能如老庄般天性清静,潇洒自在。谁曾想自个儿子偏生是个皮猴子的命。小时候在家门口的大树下听老人讲古,说到先秦至汉初,纵横一时的刺客游侠时,一下子就给迷上了。怎么劝也劝不过来,死活闹着要习武。

    关父大怒,游侠是什么,他饱读诗书自然知道,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太史公又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这些人都是一些亡命之徒,不遵守法律,却重然诺轻生死,随便为了友人或恩主的一句话便可舍了性命。他哪里肯让自己爱子学武,若学了武,直接跑去当游侠儿去了,让他怎么办?自然是不肯。

    关羽在家又哭又闹,撒泼打滚。还是祖父怜惜孙儿,逼着关父答应了重金聘请名师来担任教习。如今游侠也不好混。要路见不平拨刀相助、要穿衣要吃饭要路费,而劫富济贫的事又不能常干。不然引起官府注意就麻烦了。于是所谓的游侠,基本上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流窜作案。自古穷文富武,而关家颇有财力。拿着关家的钱财吃着关家的饭菜住着关家的房子然后唯一要做的就是整天虐关家的孩子。天底下居然还有这等好事!于是无数自命不凡的拳师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