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5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会,夏侯惇和程普已经到了徐、豫边境,而韩当和黄盖已经潜入了徐州境。甘宁一路追着夏侯惇不放。有校尉说:“将军,江东贼兵忽东忽西四处乱窜,只怕是别有内情。”

    甘宁听了,就冷笑道:“嘿,有甚内情,无非是吸引我的注意力罢了。我不管他还有甚暗手,我这边既然已经汇报于关将军与主公,想到徐州那边也做了应对。那里不须你我担心,我们只管看住这支军,别让他跑脱了。嘿嘿,谁戏弄谁,还不一定呢。”

    其实当晚孙策和曹仁一起发动,趁夜突袭汉营之后,刘备一众人等就已经反应了过来,江东军肯定是别有用意。刘备营中,老谋深算如贾诩、徐庶、庞统等人,只把地图看得一看,立马就断定了,江东一定会有其他部队,瞒天过海,从别处渡了江,奔袭自己大营的屯粮之所去了。

    既然明白了敌人的意图,那接下来就好安排了。汉军战兵十万,其余民夫、辅兵无数。还得带上无数马、牛等牲口,这每日里所耗粮食,庞大无比。所以汉军运粮,基本上都是通过河道。水运安全快捷,还能节省不少粮食。

    下邳国有个淮泗口,是淮水和泗水的交汇口。这里得天独厚,一左一右又有盱台和睢陵两城守护。汉军的军粮,一般都是通过水运,运到这淮泗口的粮仓之中,然后再转运到广陵前线。

    刘备就命关羽率部去淮泗口,先行潜伏在那里,让他相机行事。贾诩又补充道:“江东为了迷惑我军,必定还会前来邀战。若两军阵前,彼等见不得关将军,心中必有怀疑。莫如先寻一样貌与关将军相似者来,扮作关将军。”

    刘备依计而行。果然,孙策与曹仁回去之后,又听周瑜之言,每日里遣人渡江来战。刘备便命众将轮番露脸,黄忠、文聘、假关羽等大小将校,一齐轮番出现。

    孙策和曹仁得报,这下心底就彻底放下心来。看来夏侯惇那边暂时还没出问题,自己这边的意图还没有暴露。不然,刘备岂会如此淡定。既然刘备麾下众将俱在,而汉军营中又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那就安心下来,等着江北传来的好消息吧。

    两军一边打仗,一边开始了谈判。江东这边是要拖延时间以等待夏侯惇等人的消息。刘备这边也先拖着,继续派人策反江东吏民。

    江东这边与汉军大战一场,吃了个大败仗灰头土脸的回来了,这么大的事,江东那边如何能够瞒得住。此战过后,江东那边原本还有些摇摆不定的人,这次心中就暗底下定决心了。机会给过了,是你孙策打不过,可不能怪我了。咱之前跟着你爹,后来跟着你,那是为了保江东一地的安危,保江东父老的身家性命。可不是要跟着你造反的。咱从前是汉臣,现在也是汉臣。怎么能够跟你一起反抗朝廷王师?这不是举着红旗反红旗么!很多人自动把理由都已经找好了。而且还很心安理得。

    刘备相信,只要孙策的后手再次失败。江东就真的大势已去了。这会人心就已经开始有散乱的迹象了。损兵折将的消息再度传回江东,看你还拿什么理由来糊弄着江东军民一起反抗朝廷。历史上你们孙家反抗朝廷,那是你们说把持朝廷的曹操是汉贼,要篡汉自立。你们也没说错,他确实是篡汉了。但现在就算是我要篡汉,这汉朝还是汉朝,这皇帝还是姓刘。这只不过是我们老刘家的家事罢了,你们这些外臣又有什么资格来和我争?

    这日,江东的信件送了过来,却是向汉军讨要蒋钦、周泰的尸首。刘备看了看,笑道:“孙策大节有亏,小恩小惠却记得清清楚楚。算了,给他去收买人心罢。”

    二将的尸首,黄忠已经命人给葬了。这会也只好让人给重新挖出来,与棺椁一起送到江东去。

    孙策见了二具棺材,心中大恸。他可不是像刘备说的那样要收买人心。他是真的伤心了。他的铁杆心腹啊,这样的人死一个少一个。而且还是为他而死,这让他如何不落泪。说句过分的话,这二将,在他心中的分量,这会比孙权都还重要。最起码,二将可以随时为他去死战。而老二孙权却只会扯他的后腿。

    这不,孙权又在后宅向老娘告状了。絮絮叨叨的,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早早降了朝廷,朝廷一样会有封赏,跟着孙氏的老臣也会有个体面的结局,而不是落得个马革裹尸的悲惨下场。这一仗打下来,江东无数户人家,穿缟带素,满城哭声。兄长到现在为什么还要执迷不悟?北方如此强大,孙氏还有自立的希望吗?

    说得老太太也是头大无比。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现在怎么就闹成了这样?现在是长子孙策做主,她一介妇道人家,也不好过问军国大事,只好唤过孙权,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让他不要胡乱说了。免得动摇孙策的威望。

    却说夏侯惇和程普,一路上看着是四处乱窜,其实他们行军路线是有着强烈的目的性的。他们一切行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调动所过之处的地方守军,只有把这些汉军都调动起来,都吸引过来。韩当和黄盖成功突破汉军的道道防线,就会变得更加容易起来。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韩当与黄盖不会暴露。但只要晚暴露得一日,那么成功的希望又会大上那么一点点。哪怕只是增加那么一丝丝希望,那也是极好的。

    夏侯惇和程普成功了,他们成功的把甘宁,以及豫、徐交界处的几个郡国的兵马,全部吸引了过来。

    但他俩却不知道,这是刘备有意隐瞒了消息而导致的。郡国兵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在听说有一支曹军渡江而来又被甘宁将军逼得四处乱窜无处藏身的时候,他们就集体激动了。这么大个功劳,不捡白不捡啊。于是纷纷调兵遣将,四下合围,要把夏侯惇这支部队给团团围住。

第八百零九章 战争爆发(十)() 
豫、徐边境的兵力大规模调动,自然瞒不过黄盖与韩当。江东与徐州对峙多年,这徐州地面之上,不知道安插了多少耳目。在汉军一波接一波的反间战下,搞不了刺杀等大动作,但悄悄的传递个消息还是没有问题的。

    韩当与黄盖把地图拿出来一看,很快就做出了决定,趁着这个机会,大军迅速穿插,击溃沿途一切敢于反抗、阻拦的汉军。然后直扑淮泗口,放火烧粮之后,再回师与夏侯惇、程普两人汇合,一道再打回江东去。

    二将作了决定,便率部疾行。这一路上,果然便有地方守备军队前来拦截。只是主力都已经离开了,剩下的这点兵马又如何是江东军之敌手。

    江东军一路冲杀,毫不停留,疾行三日夜,终于赶到了淮泗口上游。韩当派了探子去查探动静,未几,探子回报,言盱眙四城大开,城头守卒寥寥无几。

    韩当大喜,就要突袭盱眙,黄盖却是疑道:“以刘备用兵的本事,盱眙要地,岂有不驻重兵的道理?”

    韩当就道:“公覆,方才斥候有言,之前也是有兵马的,只是数日前,这支兵马出城往西去了。只怕是去寻元让,德谋去了。此天佑我江东,这才教我等成此大功也,若在此拖延,汉军反应过来,那可就晚了。”

    黄盖闻言,便从韩当,两人便引兵奔向盱眙而去。军欲至时,黄盖道:“若城中无兵,盱眙也挡不下我等。既然如此,我便引军去,义公屯于城外,为我断后,以防不测。”韩当一想也是,便依黄盖之言。

    结果黄盖率部甫一露面,发起一个冲锋,盱眙城头就顿时大乱,城门口挤了一堆商贾百姓,城门关又关不得。江东军来得太快,汉军还没反应过来,盱眙便宣告陷落了。

    黄盖进了城,抓住官吏一问,确认城中驻军西行剿匪去了,心中这才安定下来。遂又使人告之韩当。韩当闻信,便打马入城,对黄盖笑道:“公覆,你也太过谨慎了。”

    黄盖一笑,也不接话。心想一个不慎,就是万劫不复,死易耳,误了少将军大事,危及江东,那我辈就都是罪人了。死了有何面目去见主公。

    封锁四城,隔绝消息之后,二将又把斥候给撒了出去,去探听淮泗口的动静。很快,消息就传了过来。淮泗口那里,立了一个好大的水寨码头。无数船只在那里停靠,卸下粮食,然后汉军再用车辆转运到广陵前线。而那淮泗口的守将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小辈。也不知道是哪家子弟,走了关系在那里渡金的。至于睢陵,守军更是稀少。

    韩当听了,也不觉得意外。睢陵是徐州腹地,任谁都不会想到,会有敌军打到这里来。所以守备一定是空虚的。韩当甚至怀疑,要是没有淮泗口在这里,只怕睢陵有没有兵马还是两说。

    淮泗口同样也是如此。徐州腹地的屯粮之所,位置重要又安全,还是个肥差,有点关系门路的,自然会调到这里来渡金混资历。既不用上前线厮杀,又可以安稳的捞功劳。这里的守将是无名之辈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要是派了关羽、张飞在这里镇守,韩当和黄盖才会觉得不可思议。

    当下,二将就作出决定,派一校尉渡水去拦阻睢陵有可能派出的援军。而后自己率领主力部队攻打淮泗口,放火烧粮之后,就转道西行,与夏侯惇、程普会师。

    临行,江东军把盱眙府库搜刮得干干净净,而后韩当与黄盖临阵动员:“儿郎们,我们渡江以来,转战千里,终于,敌人的屯粮地就在眼前了。现在我们已经打探清楚了,那里没有多少汉军,我们全力一击,放火烧粮之后,我们就可以回家了。汉军没了粮食,他们就会退兵,到时,战争就结束了!”

    军中的校尉们举臂高呼:“烧粮!回家!”

    数息之后,铺天盖地的喊声高呼起来:“回家!回家!”

    黄盖与韩当对视一眼,心中略有些尴尬,都这么厌战的吗?不过还好,有这个目标在,军心可用。

    江东军浩浩荡荡的出了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