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5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屯长目眦欲裂,大喊一声“杀!”然后就揉身而上,既然不能善了,那就多杀几个垫背吧,死了也不算亏了。身后的曹军,随即操了兵刃,一拥而上。

    城内,顿时乱作一团。

    。

第七百四十九章() 
长沙城中有人作乱,孙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良好机会。遂与之内应外合,轻取长沙。却说曹洪一路奔至罗县,正逢在外巡视的李典。李典一把迎住,讶道“子廉,发生何事?”

    曹洪羞渐满面,道“曼成,孙策取道豫章,潜入长沙,又使人行诈,诱我兵出醴陵,我措手不及,兵败来此。长沙,长沙已为孙策所有矣。”

    李典听了也是大惊失色。孙策竟然潜至长沙郡去了?这可是大事,必须立马上报。至于曹洪兵败,李典觉得以有心算无心,不败才怪。换他去也是一样。当下便将曹洪迎入罗县,并派人北渡,急至南郡送信。

    到了罗县,李典就与曹洪道“子廉,孙策到了长沙,在稳定长沙局势之后,必然举兵向北。罗县、汉寿危矣。”

    孙策到了长沙,无形中零陵、桂阳两郡就有了主心骨,到时孙策不打罗县和汉寿才怪。本来战火烧到了荆南,迫使荆南力量无法北援江夏。现在倒好,因为长沙之失,却让扬州方面看到了威胁,把孙策这个大boss给吸引了过来。

    就在曹洪与李典一边上报南郡,一边商议如何防守罗县、汉寿,不让孙策控制大江防线的时候。江夏那边,出事了。

    孙权带了兵马,打着孙策的旗号,溯江而上。本来这一路军,就是假扮主力,好吸引曹军的注意力,然后掩护孙策的精锐部队的。

    结果就真的把曹军给吸引到了。却说前番乐进、赵俨得了曹仁将令,自襄阳出江夏,与夏侯渊汇合,一道攻打西陵。

    西陵乃江夏郡治,虽然如今江夏兵马多驻夏口,但西陵乃数百年郡城,防守森严,三将围西陵日久,亦不能拔。就在三将围住西陵日夜攻打的时候,忽然就有一条重要情报传来,说是扬州方面又开始增兵,孙策率了两万大军,溯江而上,自浔阳一路往江夏而来。

    夏侯渊听了,不由面露忧色,道“今江夏之战,已成胶着。孙氏又来,更添变数。我之所以弃豫州,皆因孟德欲速得荆州耳。若不得荆州,数年之心血,悉付之流水也。”

    乐进与赵俨听了,也是心有戚戚,感同身受。从大的战略方向讲,曹操的决策没有问题。在无法抗衡北方强邻刘备的情况下,选择放弃兖、豫而来夺取荆、益,无疑是非常明智的选择。现在益州已经得手了。但若是荆州争夺战拖延得太久,那么就真的有些不划算了。

    抢了地盘,并不是马上就可以征收赋税了。你还得要不停投入资源搞战后重建工作,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生产建设。一大把的事情要做。这也是曹操到了益州之后,就窝在那里不出来的原因。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事情,在羁绊着他。

    所以说,早一日争夺下荆州,他们就能够早一日恢复元气,就能够多一分资本和底气与刘备抗衡。但反过来说,若是今日夺下荆州,明日刘备就打过来了,这又有什么多大的意义呢?

    这会其实,曹操和孙策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两家不停的在加注,就是最好的说明。乐进紧皱着眉头,道“西陵久攻不下,为之奈何?”

    赵俨就道“吾有一策,莫如且留一将在此,广设营盘,多竖旗帜,诈作大军。而后主力东移,潜至蕲春境内,突袭孙策。若能得破孙策,江夏无事矣。”

    夏侯渊腾的站了起来,目露奇光,大笑道“不错!便当如此!吾亦久闻孙郎之名,人皆言其勇烈不下其父。吾当亲试之!”

    遂令赵俨率部围西陵,自己与乐进一道,引军东向,潜至蕲春江畔,以待良机。跟着孙权一道进军的,是陈武和董袭。两人其实是实际上的统兵大将。孙权知道自己这样独立锻炼的机会甚少,这一路上,倒也向陈武和董袭请教了不少。

    因是孙策之弟,陈武和董袭也不敢怠慢,自己知道的、能说的,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大江之上,江风吹拂,又是逆水,所以舟行甚慢。江水涛涛,举目一片苍茫。孙权站在舱外,看着这无限江山,心中默祝道,天帝在上,我孙氏既得传国玺,自当承汉之气运。若果我孙氏当兴,此行将败曹氏,获荆州。父亲大人在天之灵保佑。

    因北风大作,是以船队皆走岸边,不敢走江心。过了下雉,前方就是蕲春。孙权进舱,与陈武、董袭道“逆水而行,何其难哉,既已入江夏,何不弃舟上岸?”

    陈武道“仲谋有所不知,据江夏情报,夏侯渊引精骑纵横江夏,公瑾与程公在夏口,兵力紧张而不能制。若我上岸,恐为其所袭扰。且船上又多物资,故水路虽慢,我亦不弃也。”

    孙权听了,不禁沉默。他知道陈武说的有道理。但心中却还是颇为不满。扬州水路纵横,却缺少骑兵。地理环境是一方面,战马是一方面,骑士的培养也是一方面。骑兵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不是说有了钱,就可以有骑兵的。

    自孙氏到了扬州这么久,花费了不知道多少力气,也就养了那么一支成建制的精骑,这次还被孙策带到长沙去了。扬州方面,最为出色的还是水师。不说别的,你征兵进来,十个有九个会水。有一半会操舟。这样廉价的水师,培养起来省事又省力还省钱。自然是要扬长避短了。而且扬州很长的一段时间,面临的是徐州关羽的军事压力。所以把资源倾斜向水师,然后扼守大江防线,自然就成了扬州的首要任务。

    只是孙权心中真的是很不痛快。若是连夏侯渊的骑兵也不敢面对,那扬州真的就有希望打败曹操、夺得荆州么?

    很多事情,一旦你认为理所应当了。那就真的是完了。如果所有扬州人都觉得自己善水战不善骑战,那碰到敌人的骑兵,自然就会先生出几分畏惧之心来。到时候打起仗来,这心理上的作用,就会被敌人加以利用。这个道理,陈武和董袭身在局中,反而没有孙权看得明白了。

    不过,陈武和董袭是领兵大将,孙权也不好多说什么。

    。

第七百五十章() 
夏侯渊和乐进一道引兵到了蕲春境内,选了处地方藏身,又遣斥候扮作渔夫,每日里只在江边打渔,探查吴军动静。这日夏侯渊与乐进正在帐中坐谈,忽然斥候来报:“将军,吴军船队已进入蕲春境内。”

    夏侯渊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问清楚舰队规模与旗号后,就看向乐进道:“文谦,孙策来矣。”

    乐进把手中棋子一抛,也站起来笑道:“既如此,你我便一道去迎一迎这江东之主罢。”

    夏侯渊表面上满不在乎,似乎不把孙策放在眼里,实际上心里却是格外慎重。乐进也是如此。论资历、论辈份,他们和孙坚是一辈的,可以算做是孙策的长辈。而且他们也是戎马一生,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他们可以轻视孙策的年龄和战场经验,但不得不尊重孙策的地位和本事。

    现在他们两个老的打一个小的,还是偷袭。要是打输了,这传了出去,岂不是为天下人笑?来之前夏侯渊与乐进就决定了,既然要打,那就要打得漂亮,而且一定要胜!

    看看到了蕲春境内,孙权就问陈武,要不要去知会蕲春令一声。陈武看了看天色,就道:“天色不早,再行十里,便靠岸休息。不过军情紧急,就不用知会地方了。明日一早,便立时行船,赶往夏口。”

    陈武是纯粹的武将,不太喜欢与地方官搅在一起应酬。反正他又不在蕲春驻军,只是过境罢了,何必惊动这许多人。传令下去后,船队的速度,就渐渐缓慢了下来。大船上放下十数只艨冲,上面站满了斥候,他们操舟率先而行,去侦查地形去了。

    远远,看见艨冲,这边曹军的斥候就打算撤退了。都是搞侦查工作的,这渔夫假扮得再像,身上的味道,那也瞒不过吴军的鼻子。知道来的是孙策统率的吴军精锐,曹军斥候不敢怠慢,只能选择撤退。

    吴军并没有发现曹军斥候,搜索大江和江岸之后,便派人回去报信,传递安全的信号。于是不久之后,庞大的船队就缓慢的靠近了吴军斥候精心所选的一处扎营地。这里水流缓慢,水深也够,前方还有一道非常高的江崖,很好的抵挡了江风的吹拂。而岸上,越过一片滩涂,就是一片平坦干燥的地面。真是再好不过的扎营之地了。

    陈武与董袭看了地形,也很满意。如果有敌军来的话,敌从江上来,他们除了水战,还可以从容登上陆地应战。敌从陆上来,陆地上他们设立的遍地鹿角、坑道,就是行军最大的障碍。敌军被阻,船上的远程打击武器,分分钟可以教敌军重新学做人。

    那若是敌从水陆两路来呢?啊哈哈哈哈,开什么玩笑。江夏的曹军现在有这么多兵力吗?自己这里可是二万正卒,加上辅兵、民夫,不计其数。别说前方还有周瑜、程普等人的防线了。就算曹军能越过周瑜的防线,能到达这里的,又能有多少人?

    所以陈武和董袭,压根就没考虑过敌袭的可能。在他们看来,这是完全不可能有取胜机会的事情,曹军怎么会以卵击石?当然,也有可能会有少股曹军会来骚扰,好拖延他们的行程。这是完全可能的,毕竟几万人马的动静,要说曹军不知道消息,陈武和董袭第一个就不信。只是这少股人马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陈武和董袭没想错。以他们的军事素养,所做出的推测,完全正确。但他们只是少算了一件事。就是他们打的是孙策的旗号。他们在船上日夜与孙权相处,差不多都快把这事给忘了。孙策和孙权可不一样。虽然这两人是亲兄弟,但在夏侯渊眼中,默默无闻的孙权比起执掌一方的孙策来,差的何止十万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