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5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城外那一溜曹军,长沙都尉也不禁嘶的一声长吸了一口凉气,这么多人,守得住吗?长沙都尉心中的信心,也在他不知晓的情况下默默的动摇了。

    这其实就是一种势。曹军先袭罗县,后破益阳,再又伏击长沙兵马,连濮阳逸都战死了。这等赫赫凶威,长沙城中的军民们,口中说不怕,心中到底如何想,那也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李典在罗县,牢牢控制住了这要害之地。然后又派了一部偏师去取了益阳城。以罗县、益阳、汉寿为依托,构建了一条防线。不管长沙能不能打下来,以后荆南三郡的力量,再要过江去支援周瑜,那首先就得冲破李典的防御。这难度,可就大大提高了。

    接到李典的战报,曹仁大喜。断了荆南的援助,江夏的力量,就又会削弱数分。孙策啊孙策,你敢为了一个江夏,再派人过来吗?

    扬州内部的山越暴动不乱,扬州对岸的关羽、陈登虎视眈眈。你把力量都投放到荆州来了,你就放心扬州?

    曹仁得到了消息,同样,黄盖也收到了急报。得知罗县失守,濮阳逸战死,黄盖在华容城头就一阵恍惚,差点跌下城去。

    他出征之时千叮咛,万嘱咐,让濮阳逸守住长沙。还留了不少兵马辅佐。谁曾想最后却获得这样一个结果。对于战死的濮阳逸,黄盖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千言万语,最后只化作一声长叹。

    曹军入了长沙郡,罗县这个要害也被曹军给占了。这下就算他弃守华容,再带军打过去,估计都不容易了。罗县与巴丘互为依托,扼要冲之地,曹军死守的话,荆南就会彻底与江夏失去联系。这是黄盖不愿意看到的。

    但要掉转头打回去,他手中力量又不够。思来想去,还是把这个麻烦事率给周瑜吧。周瑜在夏口,日夜与程普商讨对策,研究曹军的薄弱处。结果还没研究个头尾来,却接到了一个惊天噩耗。

    曹军南下,攻破罗县,又引长沙兵马出援,围而破之,濮阳逸战死阵中。听到这个消息,周瑜就再也控制不住胸中怒气,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濮阳逸误我!”

    当初濮阳逸丢了武陵郡,周瑜就提议让濮阳逸回扬州去。结果孙策觉得濮阳逸是老臣,自己刚上位,正是安抚人心的时候,又觉得荆州战事吃紧,正缺人手,就让濮阳逸留在荆州效力。周瑜也觉得既然孙策开口了,那就让濮阳逸留下来好了,反正也不会让他上阵了。误不了什么大事。

    谁曾想,都让他留在后方长沙了,他还给捅出这么大一篓子来。真是死不足惜!这刻,周瑜真的是痛恨自己,为什么不早做决断,把濮阳逸给支回扬州去。随孙策怎么处置,只要不在荆州就好了。现在害得长沙局势大坏,就算人死了,濮阳逸也难辞其咎。

    程普就要淡定多了。他征战数十载,什么场面没见过。长沙局势大坏,他的心情也不好。但长沙除了些物资人员的补充外,本来也就帮不了江夏多少,所以其实想一想,也就无所谓了。

    程普看了眼地图,对周瑜道:“公谨,得加派人手,驻防州陵了。”

    抢华容,那是为了防备曹军走夏水和汉水一线,攻打江夏。现在华容和竟陵都在自己手中,这一条防线,暂时无事。

    以前长沙郡在黄盖手中,虽然有个于禁看着,黄盖不能过江,但于禁也奈何黄盖不得。现在却不一样了。濮阳逸战死,罗县失守。那就意味着,曹军随时能从罗县顺水而下,经过大江直接对夏口发动攻击。这下麻烦就大了。

    如此一来,以前并不起眼的江边小城州陵,自然就显得无比重要了。因为华容被围,罗县、巴丘又失守,这代表着夏口以上的大江防线,再也没有了吴军的力量存在。如果不守住州陵,曹军真的就是可以为所欲为了。

    周瑜点了点头,吩咐幕府主簿对州陵增兵,然后看着程普,叹气道:“程公,曹操已经决定弃守豫州,全力与我争夺荆州了。是以方有长沙之败。若曹军自豫州南来,必不止这一处人马。我江夏,也要严加防守了。”

    程普听了,一脸凝重,荆州形势,更加严峻了。

    周瑜心中,也是陡生茫然之感。这几年,天下形势,变化得太快了。北方那位,崛起得太迅速了。接连扫灭数位诸侯,统一北方。而他们在南方,想争一个荆州,都争了无数年。导致他之前提出的先二分天下,后一统海内的设想,迟迟无法实现。

    手里有个扬州、交州又如何。要想获得天下,还是要争中原、争关中。洛阳、长安这才是天下的中心。而不是扬州、交州。扬州还好,交州那种地方,向来都是流放之地。不是中原大乱,士大夫们哪个想去那里受苦?

    正因为都明白中原的重要,所以曹操也同样看上了荆州。并为此死死不放手,与己方相争到了现在。

    要是得了荆州,出武关可争司隶,出鲁阳可争豫州,出武当可入汉中,出夷陵出入益州……可进可退,可攻可守。再不济,也能割据一方,称王称霸,这样的好地方,谁不爱?

    周瑜隐隐觉得,曹、孙两家在这里争荆州,无论谁胜谁负,只怕最高兴的还是刘备。南方两家大战,损失了力量不说,北方还可以趁机休养生息,蓄养民力。等到南方伤痕累累的时候,再一举发动。周瑜觉得,这个时间,只怕也不远了。

    周瑜就想道,要劝说主公加快速度了。如果实在不行,就放弃荆州,收缩力量,转入全面防守状态,死守扬州。若刘备在扬州看不到机会,自然会去寻曹操的麻烦。等那两家大战一起,自己这边再好好积蓄实力,寻找机会,未尝没有希望。

第745章() 
延平五年冬十月,曹营四将南下。

    冬十一月,曹洪、李典大破濮阳逸,连夺罗县、巴丘、益阳。最后兵临长沙城下,围城旬日,拔之。长沙郡遂归曹军所有。

    消息传出,吴军大惊。不说江夏反应,零陵、桂阳二郡,也是人心浮动,暗潮四起。就在此时,孙策也下了最后决定。

    建业城中扬州牧府,大殿中孙策高座于上,麾下文武诸臣分列左右。他们正在讨论对荆州增兵的事情。

    孙策见荆州局势急转直下,心中焦虑。便决定自己亲率大军,往征荆州。这个决定一下,群臣们顿时就两极分化了。

    文官们苦劝力阻,希望孙策冷静,不要以身犯险。在他们看来,你作为扬州之主,就得有扬州之主的样子。不要什么事动不动就撸起袖子自己上。都这样的话,还要麾下的兵将干什么?你忘了你爹是怎么死的吗?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啊!

    武将们则是兴奋喜悦。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是追随孙策的少壮派。渴望着打仗,渴望着功勋。荆州久战不下,也是时候轮到他们出场了。

    两帮人在殿中吵成一团,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有各的理。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孙策坐在上面,脸沉如水,一言不发。

    文官们一看,哦,我们说得嗓子冒烟,喉干舌燥了,你还是一点也不体谅我们的一片好心是吧?

    于是就有个傻大胆直言上谏了:“主公,前车之鉴尤未远,后事之师切莫望。先主公之所以如此,皆因荆州战事。身为人主,当爱民、讷谏、识贤。至于兵事,有兵有将,何须主公亲临之?”

    这话一出,整个大殿就顿时安静了。所有文武的目光都看了过来。文官们心道尼玛这前车之鉴的话你也敢说,你这头莫非是铁做的?武官则是心想,这家伙完蛋了。

    孙策依然沉默着。空气保持着尴尬的安静。大家小心翼翼,就连呼吸都不敢大声。生怕惹孙策发怒。

    这会孙策心里,确实是怒火冲天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不是咒他将和他父亲孙坚一样兵败身死吗?

    他胸中杀机在翻腾。硬是被他生生压了下来。转念一想,出兵之际先斩大臣,不太吉利。怒火稍退,再又一想,知道此人也是一番好意的为自己着想,并不是恶意出言不逊。顿时心中杀气就退了下去。

    他不是不分好歹的嗜杀者。更明白尤其是在这个危难时刻,更需要大家一起同心协力。而不是让麾下离心离德。

    花了些许功夫,孙策让自己翻腾的内心逐渐平静。然后用眼眸扫过阶下诸文武,朗声道:“卿言之有理。不过荆州战事拖延已久,且曹军又大举增兵。我若不至,何以振三军之士气?身为人主,更应该以身作则,为治下军民垂范。尔等不必多言,我意已决!”

    这下,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话都说成这样了。还能说啥?散去之后,那个官员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这是鬼门关上走了一遭了。不禁全身汗出如浆。回到家后,啥也没干,先是写了份奏表上递给孙策,表示认错。

    这可是涉嫌诽谤君上,虽然不是故意的。但话已出口,又怎么收得回。孙策收到了奏表,心中一笑。当场没反作,事后再追究,又有何意义?干脆就不理会。

    时鲁肃奉命来见,孙策就以此奏表示之,笑道:“我又岂是不能容人之主?”

    鲁肃见孙策不愿追究,便拜道:“贤明无过主公。以臣之见,莫如遣使嘉之。其必感激主公活命之恩。而世人亦会称诵主公之贤德。”

    孙策一听就反应过来了。鲁肃这是要拿这事做文章啊。反正自己不打算追究了,索性就更进一步,对进谏者表示嘉许,告诉世人自己不绝言路,也不以言罪人。这可是收买人心的大好手段呐。而今天这个乱说话的家伙,肯定也会对自己感激不尽。以后自然会更加卖力的做事。果然还是读书人的主意多啊。

    孙策就看着鲁肃道:“便从子敬之言。”

    果然,孙策的使者到了那言官府上,送上礼物和孙策的慰问,消息传出之后,无论文武百姓,皆是称诵孙策贤明。要是这会有数据调查的话,便可以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