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5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田地,现在倒还算好,虽然地方上的地主们依旧不会停止兼并土地。但因为战乱的原因,地主们死掉了一大批。所以很多无主的土地,被刘备收回官有,然后按照军功,分赏给了麾下的将士们。等于是利益再分配,又重新造就出了一批新的地主来。当然,现在他刘备,才是这北方最大的地主。

    他的土地,免费分给了许多百姓耕种,也不收租金,只是让他们按三十税一的规矩,上缴皇粮就好。另外,这些土地的地契,仍然在他手里。这些田地,是严禁买卖的。

    刘备分地,给北方的稳定,带来了极大的正面效果,所谓有恒产者有恒心。只有拥有大量的自耕农,这社会,才算稳定。不然全都是地主、佃户、奴仆了,还要他做什么?

    另外官府组织开荒的,也零零散散,大部分都分了下去,以此来吸引逃到深山中的流民隐户……

    想着想着,刘备就觉得有些头痛,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虽然麾下人材济济,各方面的人手都有,但诸多事务堆积起来,要他做决定,他还是觉得忙不过来。

    虽然这些年也在一步一步的慢慢成长,但比起处理政务来,他还是觉得,带着军队外出打仗最简单。

    只是,随着他的地位渐高,再欲提兵征战,已经是不太可能了。许多人的未来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现在只要他提出说要亲征,只怕立时就会收到无数的反对声音。

    除了政务,家里的事情,也让他头痛,几个孩子都在渐渐长大,也开始懂事了。每天问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不说,老大还老爱带着几个小的,往书院跑。当然,往书院跑也没啥,可天天去格物院,这算怎么回事?

    虽然刘备并不觉得自己的儿子里面出个大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别的人不允许啊。尤其是里面还有中山王世子殿下,这在儒生看来,就更不妥了。

    世子可以对格物感兴趣,但这个年纪,是不是应该多学些儒家知识,打好基础,不要玩物丧志?

    告状的人那是一波接一波。偏偏又都打着我为世子殿下好的旗号,让刘备也只能干瞪眼。当然,回到后院,教训自己家孩子,也是可以的,但孩子现在也学乖了,只要把嘴巴一扁,孩子奶奶就出来了。

    刘夫人才不管刘备是什么中山王啊,什么大将军啊。她只知道,孙子最重要。当然,教训得厉害了,还有一桩不好的地方就是,晚上刘备睡哪啊。打了孩子,孩子他娘也不高兴啊。

    。

第七百十二章 荆州风云() 
目光回到荆州,在得到豫州援军的支持之后,曹仁大喜过望,他决定,要把丢失的华容,重新夺回来。另外,与诸路军队配合,彻底清扫江夏北部,进一步压缩扬州军的战略空间。

    曹仁要干的,自然是江夏方面不愿意的。两边针锋相对,兵马调动连连。曹仁有了援军,周瑜这边,也有了强援,两边胆气都是顿时一粗。恨不得立马就刀兵相见,送敌人去死。

    于是,华容争夺战,率先打响了。

    黄忠留濮阳逸守临湘,率部北上,过洞庭,屯巴丘。于禁在孱陵也调集兵马,于江岸立下水寨。

    李通率南阳兵,兵分两路,一路顺涢水而下,与臧霸汇合,攻打绿林山下的离乡聚和南新市,另一路走襄阳,渡汉水,击章山、云杜。

    曹仁使蔡瑁、黄射率部水陆并行,击华容。荆州顿时,风云四起。蒿草凋黄,天气转冷,大雁南飞,蛇虫潜形。这一次,却不知道,又会有多少好儿郎,将一去不归。

    这边,周瑜与程普也毫不示弱。留蒋钦守西陵,周泰守安陆。然后又商议道“安陆北有云杜、南新市为屏障,曹军再多,一时半会也破不得我。止有汉水那路军,顺水而来,可击章山、竟陵,又可绕竟陵而逼华容,不可不防也。”

    周瑜可没忘记,当初他袭取华容,走的可就是竟陵这条路。程普听了,也大以为然,于是两人一合计,索性便提兵向安陆而行,诈作疑兵,暗地却使徐盛、潘璋提兵一万,潜往竟陵。

    这边,曹仁也在算计。他与诸将道“今我大军已动,江夏必有应对。欲取华容,必破竟陵。程普老成,周瑜多智,其必备我之袭竟陵。尔等可有应对之法?”

    阶下便有裨将道“既然将军言江夏已有防备,那我军便不往竟陵去便是,让他空等,岂不是好?”

    便有许多校尉,一想也对啊,于是纷纷出言附和。曹仁听了,心中就来气,这帮光长肌肉不长脑子的匹夫!我要的是哪怕是周瑜在竟陵有了防备,也要拨除竟陵这颗眼中钉肉中刺,不然夺取华容,从何谈起?

    曹仁就没好气的道“不往竟陵,以阻其军,如何攻取华容?”

    众人一听,哦,也对啊。竟陵与华容相隔太近,这扬州军要前来支援华容,也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不得不防啊。

    就有人左思右想,出了个歪点子“将军,莫如且使那蔡瑁与黄射先行攻打华容,我等则暗藏兵于后,若有竟陵兵来,则出其不意而击之;若无,则择机助二将夺城。如何?”

    这话一说,众人就齐齐望了过来,只差竖大拇指了。军中也是有派系的。而且派系山头非常严重。作为荆州降将,蔡瑁与黄射在曹营的地位,并不是很高。也就是在荆州,曹仁要借重他们操练水师。不然,哪里有他们的什么事啊。

    作为曹军的资深将校,表面上虽然是一团和气,但心底里却是看不起蔡瑁与黄射的。现在蔡瑁与黄射受命攻打华容,那就让他们先打呗。我们跟在后面保护他们。有敌军来援,我们打援;没有援军,我们帮助他们攻城。

    这也不算坑他们,只算是取点巧罢了。也不是让蔡瑁和黄射去送死,所以就算是蔡瑁和黄射知道了,他们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曹仁也被这个想法给吸引住了。不过他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太妥当。被动挨打,不是他的个性。他不担心别的,就担心襄阳那路兵来,若是扬州军主动出击,那该如何是好。

    汉水在章山,猛的往左拐了个大弯,在这个江湾里,可是一个天然的好战场,设伏的好地方。曹仁猛盯着地图,心中不停的想,要是换作是自己,会不会在那里发动攻击?

    最后,曹仁还是决定,率军前往当阳,潜在章山之侧,要是一路顺利也就算了,要是扬州军真的要耍阴谋,那就与李通一道,送扬州军去见江龙王。

    于是曹仁便留满宠守江陵,自己率部往南阳,又使赵俨率部,蹑于蔡瑁、黄射之后,有援击援,无援攻城。

    李通兵分两路,他自己率部走汉水,心中也是看重竟陵。欲拨之而后与曹仁一道进击夏口。当然,作为江夏土著,他自然知道这条路不太好走。一路上肯定险阻重重。当然,他也不怕,心中只有建功立业的豪情。

    船队顺水而下,速度很快。不过,在快到章山时,李通接到了曹仁派人传来的密报。打开一看,不禁大喜,心道,此途唯惧章山江湾。今子孝亲来,便是周瑜、程普齐至,我又有何惧哉。

    李通、曹仁能想到章山江湾,周瑜和程普自然也能想到。徐盛和潘璋当然也能想到。却说徐盛和潘璋到了竟陵,便出来观山川形势。两人并肩而骑,徐盛道“往日在吴地,只与山越、蛮人捉对厮杀。今来此,与曹军对阵,方不负丈夫名声。”

    潘璋也是连连点头“曹孟德以兵知名,纵横多年,今已得蜀,又欲夺荆。真是贪心不足。此番你我来此,定要大破曹军,好教他曹孟德知晓,我扬州不是好欺的!”

    徐盛笑道“可怜曹操英雄一世,到如今,连旧时基业也丢了,真是好不凄惨。”

    潘璋闻言,长叹一声,双眼定定望着北方。却是一言不发了。徐盛顿时也是反应了过来,让曹操丢了基业的那位,在北方现在不知道如何得意呢。又想到就算这次打败了曹操,面对北方这么个大敌,心中顿时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北方那位,可是横扫了二袁、降服了关凉的人啊。

    不得不说,袁氏的名声,真的是太响亮了。就是到了现在,还有着无数人觉得袁氏的败亡,太不可思议。于是也就给刘备,带来了更响亮的名声。

    开玩笑,能横推袁术、袁绍兄弟俩的,得有多厉害?

    所以就连潘璋、徐盛这样的勇武之人,想起刘备,心中也不禁顿生高山仰止之情。这位,确实是厉害。没办法,谁让袁绍、袁术,李傕、韩遂、马腾等等一大串名单,都是刘备的战绩呢。

    。

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战() 
李通率了船队到了章山。只见两岸山脉陡然高耸,悬崖峭壁,藤蔓倒垂,青苔爬满。又有猿猴攀爬嬉戏,鸟儿高唱和鸣。夹杂着江水翻涌,水气扑面,却也是一幅难得的人间好景致。

    只是李通却无心欣赏。心中警惕顿起。因为,马上就要转弯了。转过这道弯,就是一条相对平坦的江道,这里芦苇密布,河滩平坦。要说曹军不在这里弄鬼。李通一万个不相信。

    李通下令三军戒严的同时,心中却也在冷笑,就怕曹军不来,要来了,管叫他吃不了兜着走。

    这会,徐盛和潘璋确实潜藏在江湾中。这两个,虽然都不是扬州土著,但自从跟了孙策之后,在吴地也是练出了一身好水性,对于水战,那也是非常精通。

    两人到了竟陵,一看地图就笑了。哟,还有章山这样的好地方。两个人连夜打马前来一考察,对这里的地形满意得不行,当即便拍板,得,就在这里设伏了。他俩人抗曹的首战,一定要来个开门红,打得曹军哇哇叫。

    当然,他们也想到了曹军可能会有防备。不过如此地理形势,不管敌人如何防备,只要有船自江中过,总是要吃亏的。就看吃亏的多与少了。

    因为这条江道,到了这里,就平缓下来,水流不急,顺江而下的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