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5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多来援兵马和钱粮,皆屯于此。一朝陷落,冤句便再无补给。在得知煮枣城失守后,黄忠仰天大笑。于是下令三军攻城。马超亦引兵来,围在冤句城后面,耀武扬威。

    冤句守将在看到前有黄忠,后有马超之后,心知大势已去,便干脆利落的选择了投降。冤句一下,定陶就摆在黄忠的面前了。

第六百七十二章() 
得知冤句失守,济阴太守大惊。忙召群僚来见,道:“今冤句已失,而诸县援军多为汉军所破。如今只得定陶一县,何以挡汉军?”

    群臣多默然不语者。

    太守一看,心道,你们这帮混蛋,往日里争权夺利,连本官都被你们挤兑得不行,现在危难时刻,怎么就不敢出声了?

    此时制度,像太守、县令之类的牧民官,都是有朝廷任免。而佐贰官,有时候是朝廷任免,有时候是州中征辟或郡县自己举荐。而这些佐贰官们,大多数都是本地世家士族。是他们的主官所举荐征辟的,多多少少会有一份香火情在,所以也不是那么跋扈。若是他们所出任的官职与主官无甚关系。那么就好了,只要涉及到自己、家族或当地整体官僚的利益时,他们便与主官争得厉害。若是太平年节还好,太守、县令有背后的朝廷为依靠,威重一时,谁敢不听话,轻则免职,重则入狱。现在天下大乱,秩序已失。所以在济阴,佐贰官们,大抵是不太把太守放在眼里的。

    这个时候,只要不是个傻子,都知道兖州已经保不住了。东郡、陈留、泰山、济北这四郡国已经全部落入了汉军手中,层层挤压之下,兖州如何守得住?曹公不就是觉得在兖州难以与刘备抗衡,所以率部远征益州的吗?

    兖州守不住了,曹公的势力与人马可以退到豫州,荆州,再不济可以退到益州去。但他们这些人,家中世世代代就在兖州,已经落地生根了。如何又肯背井离乡,把个人与家族的命运全部押在曹操身上。

    所以冤句失守,定陶危急,他们早就已经打定主意了。坐观成败,不出一谋。随你们相争去。反正无论是谁,输赢都离不开他们来治理定陶和济阴。当然,这是最保守的下策。他们中间,自然也有那激进的聪明人,已经把信送到城外去了,打算当个头号反正功臣。

    济阴太守见群臣不言,心中也知道这些匹夫的打算。只是他们可以这样,他这个太守却不行。他受曹操举荐任命,恩尚未报,如何能投敌?最最关键的,他一家老小还在昌邑啊。

    无奈之下,济阴太守忙忙去信给程昱,把济阴形势事无巨细,全部细说一遍,然后询问该如何是好?

    程昱得知济阴局面,心中也是一惊。去信安抚济阴太守的同时,却又发信给曹仁,告诉他济阴形势。让他做好弃守东平的准备。

    曹仁得了程昱的信,哪里还不知道自己被马超这小儿给耍了。心中怒气勃发,知道马超不在,便欲提点三军,前往无盐。正欲行,忽然无盐令遣使来报。

    无盐令在信中给他报捷,说在他的英勇指挥下,把县城守得滴水不漏,汉军无可奈何之下,只好退兵。

    曹仁得了这封信,又好气又好笑,心中郁闷至极。幸好这无盐令也算机智,没有慌报军情说自己击退了汉军的多少次进攻,不然曹仁就要行军法来发泄自己心中的那口恶气了。

    马超在冤句陷落之后,便立马遣使去寻庞德,让他最近不要再搞事情,安安稳稳的守住寿张就行了。马超知道,冤句失守之后,他出现在这里的情况,自然瞒不过兖州文武。若不让庞德收拢,搞不好就要报复到那里去了。

    张飞得知黄忠与马超突袭了冤句,济阴危急之后,便与众将道:“汉升迫定陶,兖州首尾不能顾,我当用兵,以攻曹仁,使其不敢西顾。”

    于是便点齐人马,猛攻曹仁。与此同时,太史慈与魏延所部也一道发作。开始攻打夏侯惇等,以牵制他们的兵力,好配合黄忠的行动。

    夏侯渊闻信,把牙一咬,就要提兵北上,攻打黄忠,以解济阴之围,却是被曹仁、程昱等一道给劝住了。

    曹仁道:“兖州局势已难挽回,妙才若执意往济阴,沛国危矣。可失兖州,不可再失豫州,否则如何向孟德交待?”

    程昱来信道:“兖州四战之地,今主公西征,州中群龙无首,又为青、徐所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是以刘玄德谋兖州久矣。已失诸郡,难挽兖州之天倾,妙才可保存实力,以守豫州。若妙才往击黄忠,而使豫州不稳。我等后路全无,恐为刘玄德所擒也。还望妙才深察之。”

    夏侯渊这才止兵不动,而文聘闻夏侯渊动静,便把自己在萧县的人马又往后退了一退。文聘才不在乎夏侯渊要不要北上。他只要得到确切情报,说夏侯渊进了兖州战场。他这里就立马进攻萧县,把沛国拦腰砍作两截。

    失了沛国这个战略要地,豫州还拿什么来抵御徐州兵马?而正是因为曹仁和程昱都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这才让夏侯渊止兵不动。兖州已经没有希望了,宁可放弃兖州,也不能因小失大,而让豫州也变得危险起来。

    在冤句休整了数日,黄忠便率大部,迤逦前行,军至定陶,便扎下大营。济阴太守闻汉军至,忙上城头观之。只见城外营寨密密麻麻,连绵十数里,旌旗翻飞,号鼓雷鸣。放眼望去,营中杀气腾腾,气冲霄汉。

    济阴太守只觉脑袋一阵发晕。如此大军,自己如何守得住,这满城兵丁,因为被前方各种抽调,如今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五千之数。这,这如何是好啊?

    头痛了一阵,太守便下了城,忙忙使府中诸人出去布告城中,招募青壮民夫,又召群臣来见,欲征其府中家丁以充军。

    不一会,郡丞、郡尉等俱至,太守把事情一说,诸臣纷纷反对,只有郡尉出言赞同太守所言。郡尉统领曹军,是曹操的死忠,不过靠他一人贡献,府中不过百来人,无济于事。

    太守便望了郡尉一眼,郡尉领会,于是便上前一步,把手中佩剑抽了出来,喝道:“危难之际,尔等敢不从命?欲试吾之军法耶?”

    郡尉掌一郡军事,他这一出来,诸臣顿时便没了声音。再敢多一声,被这莽汉给砍了脑袋去,冤不冤?

    太守阴沉着脸,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诸位都是读书人,此时便是我等报效主公的时候了。还请诸位与我一道同心戮力,以御外敌!”

    众人无法,只好纷纷答应。太守又让郡尉点齐人马,至诸人府上,把他们所答应的人马给带走,编入军中。

    太守也是以防万一,这些人已心存异志,若不解除他们的武装力量,万一来个窝里反,那不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第六百七十三章 陈宫出马() 
黄忠兵临定陶,也不下令攻城,却是派人喊话,欲喝降定陶。济阴太守是曹营铁杆,打定主意死守。自然不会投降,不过他也乐得在城头与汉军瞎扯,以拖延时间,好等程昱那边安排援军过来。

    为了表示诚意,他还派了个使者到汉营来见黄忠。像模像样的展开了谈判。黄忠心想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最好。于是也便耐着性子,与定陶使者周旋。

    马超旁听了一会,第二日便来寻黄忠:“将军,那定陶城一会要如此,一会要那般,分明是欲拖延时间,哪里有半分愿降之意?依末将之见,莫如将这匹夫给砍了,然后提点三军,即便攻城。”

    黄忠抚须道:“孟起所言不虚,定陶城确实是意欲拖延。不过我正欲看,是谁来援定陶?且灭了这路援军去,再看定陶降是不降?若到那时,仍不知天数,便也休怪本将刀下无情。”

    马超这才知道,黄忠法眼如炬,早已明白定陶城的小伎俩。于是便兴奋的道:“将军,末将请为先锋,以击定陶之援。”

    接到定陶这边告急,程昱等人,确实是在想着派谁去救援。前方几位大将都轻易动不得,战事吃紧。后方战将又无甚可用之材。七想八想,想不出个人来。最后陈宫便不耐烦道:“我自引军去,以却黄忠。”

    陈宫能文能武,当年在青州,也是带兵上阵冲杀过的。虽然敌手大多是黄巾之流,但比起完全是谋臣的程昱、毛玠、董昭等人来,也算是员大将了。

    程昱听得陈宫主动请缨,心中忧虑尽去,却又有些担心:“那黄忠、马超皆负勇名,公台此去,还须小心为上。”

    陈宫道:“我统大军而居中,便是勇冠三军者,又如何能杀透重重军阵,到我前来?”

    程昱不太懂行军打仗的事,见陈宫自信满满,便也信了。于是凑齐万人,付予陈宫。让他去定陶,以阻黄忠。

    陈宫出了府门,脸上自信全然不见。不是对自己没信心,实在是他知道现在昌邑是个什么情况。百战精锐不是随曹操入了西川,就是在各位大将麾下随之征战,后方的留守兵卒,是被各位大将们选了又选弃之不用的。再就是临时征召的青壮,他们刚刚放下锄头,有些人甚至连左右都分不清楚,更不用说识别军阵队列了。这样拼凑起来的队伍,给他五万人,他也没信心打赢黄忠。

    只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拿了曹操的工资,自然得为曹操卖命。眼下州中无人可用,自己也只好硬着头皮披挂上阵了。曹操对陈宫怎么样,历史上的吕布妻子有一句话说得好,就是曹氏待公台如赤子。现在曹操也没杀边让等人,所以陈宫自然生不出背叛之心来。

    回府之后,陈宫吩咐左右取甲胄来,却是惊动了老母与妻子。出来一问,得知陈宫欲亲自征战,不禁泪如雨下。谁不知道战场凶险万分。就算是陈宫有军队重重保护,但这种事情又有谁说得清楚。

    陈宫劝慰了一番,又叹道:“何至于此,我尚未死,泪从何来?”两个妇人这才止住眼泪,又细细叮嘱了家将,一定要护得主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