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4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法连成一块。那么占了鲁国这块飞地,却是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

    田丰在奉高,知博县失守,便调了奉高守军来,奉高城,太史慈亦留了千人守城。校尉来了,见到田丰之后便行礼,道:“使者唤某何事?”

    田丰道:“博县失守,粮道难安,我欲提兵再夺博县。以通粮道。”

    校尉听完之后,不禁讶然,这人莫非是来搞笑的不成,奉高可战之兵只有千人,以千人而去攻打守备森严的博县,如何能够成功?校尉可不想自己麾下的兵马前去送死,便道:“博县已有防备,且我兵少,如何能击之。”

    田丰心道,不如此,怎显得出我的本事来?关、张等将,都是心高气傲之辈,自己初来乍到,不小试身手,将来说话,他们如何肯听。见眼前这校尉只是摇头不允,田丰心中一叹,这便是自己没有威信的后果,连一小校也敢违我之命!田丰厉喝道:“我为大将军使者,汝若不从命,立斩之!”只能搬出身后的主公来了。

    校尉一听,吓了一跳,为了保住小命,只好听从田丰的命令去调集兵马去了。临行心中却是想道今日我是记住了,若折损了兵马,乃公便立时往将军面前告上一状。看你这匹夫该如何。

    田丰又征召了数百青壮留守奉高城,便率了千人出发登程。

    博县在汶水之北,田丰到了汶水南岸,先在博县南岸修了一个营寨,留了一队人看守。然后又押解了一批粮草,从南岸送至太史慈大营。

    博县守将虽然打定主意不出城,一意坚守。但对岸敌军立起了营寨,这可不是小事,敌人都快顶到自己鼻子上来了。他们这是想干什么?于是便遣人往前探查。哨探数日后回报,说是那处营寨颇为简陋,里面约莫只有数十人。而这几日,有支汉军连连运粮往尤来山。

    这么一说,博县守将立马就反应过来了。敌军应该是在南岸扎下营寨,好使自己以为敌军要来攻取博县,然后敌军便趁此机会,连番运粮给尤来山的太史慈。如此,前线的太史慈便不虞军粮有缺了。真是一番好算计!

    博县守将眼珠转了转,又想起之前打探的消息来,听说奉高也只有千余兵马镇守。既然如此,想来护送押粮的兵马便不会太多。不然敌军也不会先在南岸修寨来迷惑自己了。此天赐良机也,不如拨此营寨,然后伏击敌军的粮队。只要敌军的粮道断绝,自己便是大功一件。博县守将左算右算,算来算去,都觉得自己没有风险。如此万无一失的事情,自己不去做,简直就是愚蠢。

    这日,哨探隔江传来消息,说是敌军的粮队又来了。于是博县守将便尽起兵马,渡过汶水,先来攻打南岸的营寨。谁曾想,营寨中守军见了曹军,只发一声喊,便把手中兵刃扔了个干净,然后抱头鼠窜而去。

    博县守将见了,不由大笑。曹军也是哄然大笑。守将心道,久闻刘备军队善战,也不过如此嘛。他先是攻占了博县,此时又吓退了汉军。心中不说骄傲,却也有些许得意了。

    不管汉军在此处立下营寨,是想做什么,但现在很显然,他们没机会了。

    博县守将带着人马,伏在道旁,这块地方,也是他精心挑选的比较适合埋伏的地方。敌手虽弱,但他仍然很是谨慎,没有粗心大意来行事。

    很快,一支数百人组成的队伍,押运着长长的粮车,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之中。博县守将心中大喜,只此一战,自己便将会显露名声。将来吕将军破了太史慈,不说首功,自己最起码会排进前三!

    等到粮车进入了埋伏圈之后,博县守将便再也按捺不住,一声令下,便率了本部人马冲了出去。本以为这支汉军会惊慌失措,弃下粮车拼命逃窜。谁曾想他们竟然一脸平静,迅速结成了坚守的阵势。

    等到博县守将近前,只见汉军中间一员将领,抚须仰天大笑:“兀那贼将,尔等中计也。”守将听了心中便是一惊,他沉着脸,命人破开遗弃在道旁的粮袋,兵刃划过,只见一袋泥沙哗啦啦的便滚落了出来。

    博县守将深吸一口气,敌军果然在用计,把自己诱出来的目的,除了博县还能有什么?博县守将双目血红,正欲与田丰拼个你死我活,忽然有一小兵仓皇来报:“将军,我军之后又有敌军前来,观其旗帜,只怕有数千之众。”

    博县守将看了看把自己护成刺猬一般的田丰等人,长叹一声,灭了这部汉军,倒是不费什么气力,只是到时候自己就逃不掉了。后面的汉军一来,自己已经战了一场,人数又在劣势,如果敌得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罢罢罢,且先退,总好过战死在这里。

    一念至此,博县守将便下令全军撤退。突围之后,一路狂奔到汶水,正欲渡,却只见之前的船只已经被烧得七七八八了,而不远处的北岸,一支军正打着汉军的旗帜,向着博县而去。

    博县守将见了,差点一头栽下马来,博县不保矣。没了渡河工具,博县守将也不敢在此多待,生恐后面的汉军会追了上来。于是便引了兵马,径投尤来山去了。

第六百三十四章 兖州攻防(三)() 
    博县守将这一逃,城中这点兵马,如何敢阻汉军之锋锐?在田丰摆出的“大阵仗”跟前,只好乖乖出降。

    博县又重新回到了汉军的手中。至此时,奉高城校尉已经对田丰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各种能想到的夸赞之词不要命的向田丰砸来。

    田丰只是笑笑,并不说话。他这计策,借鉴了韩信破赵之策。当年韩信数万兵马击赵王数十万。也是先诱其出坚垒,然后派人绕至赵王之后,遍竖汉军旗帜,然后赵军就以为韩信有伏兵得了赵营与赵王,立时便崩溃了。

    现在他也是诱敌将出得城来,然后绕至其后虚张声势。果然敌将不敢战,落荒而逃。不过这其中对时机的把握、对人心的揣摩,却是来不得半点差池。

    收复博县之后,田丰命人速报于太史慈,让他分兵来镇守,奉高城还只有几百个青壮,他可不敢再把奉高城的兵马留在博县。

    太史慈接到消息,证实之后,大喜过望。对魏延道:“当年袁绍麾下谋士,以审配、沮授、田丰等最为出类拔萃者,今方出仕,便建奇功。以千人而袭得博县,殊为不易也。文长有伤在身,左右无事,可往镇守后方。以保后路不失。”

    魏延实在不想去后方,不过胳膊不得劲,在前方大营实在是出不上什么力。想了想,也觉得倒不如去后方坐镇,眼不见心不烦,也有利于创口的愈合。于是便欣然从命,对太史慈道:“我此去博县,当好生请教田元皓。其负盛名也久,必不令我失望也。”

    于是魏延又引部曲来博县。到了城中,与田丰相见。魏延见田丰在博县,把内政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丝毫不乱,不禁暗赞。这份本事,确实是要比他强太多了。魏延向来佩服有真本事的人,于是每每有惑,便向田丰请教。

    田丰对这名年轻的将领也颇有好感,见魏延不耻下问,他也乐得当个先生。于是事无巨细,皆与魏延详细分说。短短时日,便让魏延觉得受用无穷,这趟没有白来。

    魏延在博县,与田丰说起战事来,问田丰当如何应之。田丰沉吟半晌,抚须道:“不知关将军那边情况如何。若无关将军,则当弃尤来山,先攻巨平。与成县相连,拒兖州兵马于泰山郡外。此乃上策。”

    巨平与成县一左一右,夹住汶水。想从济北入泰山,此是必经之道。若夺得此两县,泰山门户便会紧紧关死。只是田丰与太史慈都不知道关羽在成县做什么,关羽名义上与太史慈平级,但无论资历与军功,都压了太史慈一头去。他若不吭声,太史慈也不好找他过问。

    太史慈都不知道,田丰与魏延就更加不知道了。

    关羽在干什么?他在汶阳与成县中间的一块隐秘处扎下了营寨。当初他分了支偏师出去,以攻取鲁县和汶阳。现在有兵马来回报,说鲁国南方又有兵马入境。关羽听了心中便是一紧,再让人接近仔细打探,哨探回来说望见夏侯大旗。

    关羽心道,夏侯渊来了。

    不错,是夏侯渊来了。扬州兵现在在九江磨蹭不前,夏侯渊也不是傻子,稍微一想就明白了过来,扬州方面是得了实际上的好处,又不想与刘备彻底撕破脸,所以就在九江边境,坐等自己这边与刘备大打出手,然后他们等着看看还是否有便宜捡。既然扬州按兵不动,夏侯渊自然也不愿意在彭城久待。他做出攻打彭城的决定,那是为了牵制刘备兵力,好解北方之围。而今惹恼了关羽不说,关羽丢了九江,不来解彭城之围,却把气撒到了北方。夏侯渊知道了,自然是要先去救北方了。

    跟随了刘备多年,关羽早就懂得一个道理,就是当初定的战略目标因形势发生变化而无法完成之时,一定要随机应变,而不是选择蛮干。打夏侯惇也能打,但在打完夏侯惇后,自己还有没有余力对付其他兖州军、还有没有能力跳出包围圈?关于这个问题,关羽想了很久,终于忍住了诱惑,没有继续对近在咫尺的夏侯惇下手。而是选择了另寻战机。

    现在,夏侯渊没有让他失望。本来还打算对蛇丘下手的关羽,在接到夏侯渊北上的消息后,立马便改变了自己的目标。还有谁比夏侯渊更适合呢?于是关羽便下命令,让鲁国各县的驻守人马先后找借口撤离,然后只留临时征发的城中青壮镇守。

    茫然无知的夏侯渊并不知道前方有一个巨大的口袋在等着自己。他此时心中充满了喜悦。他进入鲁国之后,一路势如破竹连取数县。就在刚才,鲁县也被他收复了。鲁县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孔子后人便一直生活于此。孔子后人在汉王朝是分出二支来,一支成为汉王朝的二王三恪之一,奉商王成汤之祀,进爵宋公;一支则留在鲁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