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觉得自己已经很快了。连取汉中、巴郡,一刻都未曾多停留,又突袭葭萌,然后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打到了绵竹。只要绵竹、雒县一下,蜀郡便再无关隘可守。刘璋已成瓮中之鳖,信手可擒了。只是自己快,刘备也快啊。自己对益州动手,他便对自己的老巢兖州下手了。还假惺惺的给自己写信。曹操觉得,刘备能做的事情,他一样也不差。兖、豫二州在他的治理下,不也欣欣向荣?

    汉朝已经摇摇欲坠,眼看着就要四分五裂。这已经是汉灵帝末年,天下士人公认的事情了。无数人坐等着改朝换代,无数人出山寻找明主,也有无数人欲再抢救一下。曹操自诩为匡扶天下之不二人选,雄心万丈的打算扫平天下诸侯,谁曾想又冒了个刘备出来,连战连胜,收买人心。在击败袁绍之后,已经有了统一北方的气象了。这却是曹操没能想到的事情。

    当初郭嘉献策,让曹操趁刘备、袁绍大打出手的时候,南下先取荆、后取益。稳固此两地之后,等北方分出胜负,再择机出击,抢夺关凉或中原。如此,天下可谋。这条计策被曹操深深赞许,于是便欣然采纳。

    谁曾想,计划不如变化快。自己荆州只得了一半,益州还在打。而北方刘备已经把袁绍和关中诸阀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了。简直就是如秋风扫落叶般迅速。说实话,曹操自己也曾猜测过,觉得袁绍不会是刘备的对手。但他万万想不到,袁绍竟然败得如此之快。在曹操的计划中,袁绍与刘备起码得打好几年才能分出胜负来。到时曹操自己差不多也把南方平定得七七八八了。结果袁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界桥一战主力被刘备打得灰飞烟灭。从此败势再难挽回。

    曹操若早知道会是这样的情况,肯定会选择去帮助袁绍以抵挡刘备。可惜他没有看透未来迷雾的慧眼。所以导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但要问曹操会否后悔。曹操会肯定的告诉你他不后悔。计划只是计划,具体执行出了偏差,怪不得任何人。要怪只能怪刘备太妖孽。

    曹操想,扬州的孙文台只怕心中也不是滋味吧。坐视二虎相争,结果发现袁绍只是只猫而已,被刘玄德一击扑杀。嘿嘿,玄德已经势大难制。不信孙文台就坐得住。

    曹操在绵竹城下大营中,深思熟虑之后,便唤来曹洪,对他道:“子廉,刘璋于此屯有重兵,你引兵走犍为,袭武阳,出蜀郡之后,刘璋必乱。到时益州唾手可得。”于是便分曹洪引偏师袭犍为。

    又唤信使来,去信孙坚,情真意切的请约两家同盟,共修其好,以拒刘备。“玄德势大难制,今又举兵攻兖,势如破竹。我远在益州,道远难救。若兖州失守,豫州危也。若兖、豫皆失,兄危也。我有荆、益之险阻,玄德若再南向,必攻江东。兄若不早图谋,江东不复为孙氏所有也。愿请同盟,共抗玄德。皇天后土,证我誓言。”

    孙坚在扬州,得了曹操的信,认真的看了起来。看完之后,长吁一口气,他觉得曹操说的非常有理。

    孙坚其实也悔透了。当年带头大哥袁绍来信请他出兵相助,结果他在扬州稍微动了下,然后关羽便调动大军针锋相对。他想了想,觉得北方还不知道打到什么时候,自己没必要为了遥远的袁绍,而让扬州陷入战火之中。刚好又接到线报说曹操趁机南下图谋荆州。于是他觉得曹操这个袁绍的铁杆兄弟都不帮忙,自己与袁绍关系并不算好,只是因为政治因素而绑在一起,为何要帮?索性不如去与曹操抢荆州。

    于是孙坚便不理会袁绍,举兵西向,与曹操去争荆州去了。争了,结果也出来了。两家平分荆州。可是仗打完之后再看,北方不可一世、如日中天的袁绍被刘备给灭了,而自己也身受重伤,缠绵病榻。简直是亏得不能再亏。

    现在曹操去争益州,刘备对兖州下手。诚如曹操所言,就算兖州、豫州都丢了,曹操还有荆州三郡,那是荆州精华所在,另外他还有益州。到时大不了重兵守卫关隘。益州道路难行,天下皆知。若刘备举兵南下,想都不用想,肯定是要来先攻打自己的扬州。

    毕竟扬州还有个九江郡在关羽手里,而关羽在南方操练水师多年,就是北方连年大战,他也不曾北上,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将来征伐扬州吗?

    若自己还打算坐视不管不顾,只怕将来刘备军至时,这天下便再无一人可以相助自己了。一念至此,孙坚觉得,曹操提出的结盟,真真是再好不过。两家联手,又有大江为险阻。实在不行,划江而治也可以啊。拖个几十年,再让后世子孙凭本事去争好了。就不信你刘玄德厉害,子孙也如你一般厉害。

    于是孙坚便给曹操回了一封信,在信中约定,两家从此结盟,共同进退,互相扶持。若违此誓,天人共戮之。并表示自己将准备出兵,以牵制刘备。让刘备不至于迅速占领兖州。

    刚好孙策剿平山越回来,孙坚便把孙策给唤了过来。问其出兵救援曹操如何?

第六百二十章 扬州异动() 
    

    孙坚一问,孙策便道:“关羽在九江一日,我扬州便不得安宁,攻之可也。”九江郡太过重要了。高悬在扬州头顶,扬州了为提防关羽,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孙策早就想出兵攻打了。

    孙坚听了,摆了摆手,让孙策放手去做。

    孙策离开后,便寻来周瑜、鲁肃二人,商议道:“父亲已与曹操盟,约定共进退。今欲使我出兵击关羽,好解兖州之危,公瑾、子敬,可有良策以教我?”

    这些年,因为外部环境尚好,没有大的战争发生,孙策在扬州,连平豪强、山越,稳定地方的同时又招贤纳士,许多有才能的人纷纷被他发掘。如今孙策麾下,也可以说得上是人才济济了。

    除了其父孙坚留下来的以程普、黄盖、韩当等为首的资历派和以孙贲、吴景等为首的血缘派外。像周瑜、鲁肃、吕蒙、蒋钦、周泰、虞翻、徐盛、贺齐、潘璋、胡综、全柔等人,全都是孙策一手提拔的,这些人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孙策的个人魅力而前来投奔他的。周瑜、鲁肃就不说了,像胡综,十四岁就跟着孙策,为他门下奔走。可以说,要是没有孙策,这江东还不知道归谁所有呢。2yt。org

    周瑜与鲁肃听了,便细细思索起来。

    良久,周瑜便道:“若欲联曹,可遣使豫州。我军攻九江时,使其东进,先拔彭城。若彭城陷落,上可攻瑯玡而救兖,下可击东海而取徐。刘玄德远在青州,势不能救,若关羽想救徐州,九江便为我所有也。”

    鲁肃也从此议,并表示,若能动作快,配合好,指不定徐州也能打下来。

    周瑜不愧是当世一流的统帅人物。一针见血的便指出了徐州的弱点。若能与曹操联手,自己攻打九江,拖住关羽的同时,使豫州军突袭彭城。到时形势就截然不同了。彭城一失,关羽的后路便不安稳,他若往救彭城,九江难保。不救,危险更大,搞不好徐州都有崩溃的风险。

    确实如此,看地图的话,青州与徐州形成了个“7”字,而兖、豫二州,则被这个7字所包围,而扬州又在徐州的下方。青州与徐州可以从容攻打兖州和豫州,兖州和豫州自然也可以轻易攻打青州、徐州。

    刘备不是不知道兖、豫是自己的心腹之患。只是当时最主要的矛盾不是曹操,而是袁绍。2yt。org等解决了袁绍,又把目光投向了关中。因为袁绍余部高干和袁尚逃到关中去了,不由得他不重视。若坐视不管,高干与袁尚说动关凉人马起兵,那真的就是一场灾难了。等平定关、凉之后,他这才把心思转向了兖州。借着曹操攻打益州破坏规矩的同时,他出兵了,兵进兖州,欲一举驱逐曹操势力。

    只是刘备却不知道,曹操与孙坚暗底里已经结成同盟,兖、豫、扬三股势力要磨刀霍霍向徐州了。

    孙策与周瑜等人商议已定,便去信豫州大将夏侯渊。约定两家一起兴兵之事。夏侯渊留守豫州,前不久已得到了曹操的来信,说已经与扬州结成同盟,一起举兵,对付刘备。在接到孙策的来信之后,便也开始暗中准备了。

    两家暗中书信来往不绝。却是把刘备、关羽等人都瞒住了。周瑜对孙策一再强调保密性和突然性。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机事不密则害成。孙策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为了成功,他也千叮咛万嘱咐夏侯渊,让他不要走了消息。

    夏五月,鲁肃率军在丹徒,孙贲率军在牛渚,作出欲渡大江之姿态,立时便吸引了关羽和陈登的注意。关羽恐扬州来攻,遂使甘宁统率水师,移屯历阳,然后开始巡江。

    在调动甘宁之后,扬州大军几乎倾巢而动,孙策兵出六安,突袭合肥,把合肥给团团围住。到了这个时候,关羽仍然不知道孙策打的是什么主意,只以为孙策是想来争夺九江。若合肥失守,九江顿时就会被一分为二。到时南边诸县会尽为扬州所有,而关羽也会丢失一大截江防。这是关羽所不能忍的。

    在猜到孙贲、鲁肃可能是疑兵之后,关羽还是坚决的出击了。他若出来,解了合肥之围,那疑兵就是疑兵,若放任孙策攻打合肥,那疑兵就会变成真出兵了。关羽这里前脚一动,周瑜就率大军自淮水而下,兵围寿春。

    关羽军至半途,收到消息说周瑜顺水而下围寿春,气极而笑:“吾征战多年,不意今日为孺子所戏。”

    快四十的人了,被几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瞒天过海,关羽如何不怒。也怪不得关羽。关羽虽然也是独挡一面的统帅。但以他一人之力,想对付孙策、周瑜、鲁肃等人组成的豪华团队,确实是力有不逮。

    寿春被围,关羽也不打算回去,他心中还是有数的,寿春坚城,又有吴匡、刘晔镇守,岂是轻易被攻破的。先解了合肥之围,击破孙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