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4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便道:“不可,兖州百姓亦为汉民,岂有不管之理。”

    贾诩哈哈一笑,道:“曹操不听朝廷之令,兖州百姓为其提供租赋,便是逆民。逆民之生死,主公何必在意。”

    刘备心道,天下大乱了几十年,这几十年也不知道多少人做了那冤死鬼。死在战场的,死在逃亡路上的,不计其数。我要是在兖州再这么一搞,看兖州的几个家伙,都是心黑手辣的人。到时他们也不管兖州百姓,只怕又是要饿殍遍地了。不行不行。战死的我能接受,活活把人逼死,这我做不到。

    刘备断然拒绝之后,贾诩也不以为意,心道还好没说让主公直接驱兖州百姓攻城。

    刘备从荀彧之策,命张飞往后撤,不再意图往南,而是清剿东郡北部,然后提兵入济北。张飞听令之后,便弃濮阳,引军飞奔至东武阳,取了陈宫家小在手,然后给陈宫写信一封,命其来降,不然便斩其妻儿老母。

    陈宫得信,默然一阵,然后给张飞去信:“素闻以孝行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以仁政施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宫久闻中山王之明德,将军之威名。宫之妻儿老母存否,全凭将军决之。”

    张飞得了陈宫的信,嘿然一声,当着陈宫妻儿的面,把腰间佩剑抽了出来,又插了进去。如此数次。他也不是真的要杀陈宫家小,只是被陈宫这样顶回来,心中也实在是不畅快。见陈宫妻儿面有惧色,张飞心道,大丈夫何必为难妇孺之流。于是便出陈宅,命左右送陈宫家眷至陈宫大营,眼不见心不烦,既然不能杀,便干脆送走得了。

    陈宫是有把握汉军不会害自己的家眷,却没想到汉军竟然把自己的家眷给送回来了。看着喜极而泣的妻儿,陈宫心中暗叹,张益德亦义士也。

    关羽在九江,闻兖州烽烟起,命甘宁等人严守江防,以防扬州异动的同时,又去信刘备,问是否要其自徐州击豫、兖?

    刘备接到信之后,认真想了一想,还是放弃了。扬州周瑜和鲁肃两人搭配,镇守大江,此时已经崭露头角,大战没有,小规模的摩擦那是时有发生。关羽在南方的压力也不轻。关羽除了要对付扬州之外,还要严防豫州。还是不要动用那里的兵马了。自己在北方雄兵无数,若还拿不下一个兖州,那岂不是笑话?

    兖州战事你来我往的时候,曹操在益州也是势如破竹。

    葭萌关失守之后,曹操兵分两路,一边顺着葭萌关向南攻打梓橦、涪县;一边向北攻打白水关,使汉中与白水关连成一片。

    葭萌关失守,白水关意料不到背后受敌,在坚持没多久后,也宣告陷落。至此,蜀郡的北大门,彻底洞开。

    刘璋连连派人出援,结果却是一个个的坏消息传来。梓橦陷落、涪县陷落,曹军已离绵竹不远……

    听到曹操快到绵竹时,刘璋与诸臣已经彻底乱了套。绵竹一失,接下来就是雒县,再下来,就是成|都。于是便有人提出建议了:“曹军势大,汉军远在北方,而秦岭道险,无法来援,莫如且降。”

    虽然提议投降的这个人被刘璋叉了出去差点砍了脑袋。但投降这个概念,却在刘璋与诸臣心中扎下了根。

    张松,刘璋的别驾从事。目睹了殿中的嘈乱之后,一路长叹回府。正行间,忽闻道边声音传来:“子乔兄,何事心忧如此?”

    张松拿眼望去,只见两个旧识正站在道旁,一脸笑容的看着他。张松讶道:“孝直,子度,尔等怎在此处。”

    这两个人,正是法正与孟达。他两人,是扶风郿县人,因避战乱,故自秦岭入蜀。外地人想在益州谋个好职位,实在是艰难。法正是名士法真之孙,来益州之后,过了许久,也才得了新都令一职。孟达更惨,不过为军中一校尉。

    他俩在益州过得不甚如意,后又闻刘备略定关中,关凉群丑各自败亡。想着既然家乡祸乱平定,那就索性回家去吧。关中正是百废俱兴之时,自己去了那里,寻到刘备来个毛遂自荐,哪怕也是个县令,也总好过在益州受气。于是便一道约好,弃官而去。又想起在益州经年,也只有张松待他俩甚厚。此番一别,也不知道再见是何年,于是便又入成|都,来见张松。在道旁见张松边走边叹,便出声呼之。

    张松见了法正、孟达,心中欢喜,遂引入府中,坐下相谈。得知法正与孟达已弃官不做,欲北返关中。张松叹道:“也好。今日殿中议事,曹操大军已经打至涪县,将至绵竹。益州已为是非不地,不可久留。二位贤弟北返乡中也是好事。”

    法正与孟达知道曹操攻打汉中、巴郡,却不知道曹操已经打到广汉郡来了。他俩个不是益州本土人也不是随刘焉入川的东州人,素来受这两大集团排挤,而年前他们就已经辞官不做,是以竟然无人告之他们,曹操大年刚过,便已经奇袭葭萌得手了。

    闻得张松之言,两人不禁大惊,怎会如此?于是便忙拉着张松,欲问个究竟。

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围绵竹() 
    听完了张松的叙述,法正与孟达互望一眼,相对无言。良久,法正乃叹道:“刘季玉不如其父远矣。”

    刘焉虽然能力不是特别出众,但绝对不会像刘璋一样,看到大军压境就乱了手脚。像造反的张鲁,在刘焉在世时更是老实得不得了。而东州与益州两大集团的矛盾,也被刘焉死死给压制住了。可惜刘焉一死,刘璋本事平常,搞得益州内耗不止。

    张松道:“可怜益州两代基业,到此不再属刘。”张松很悲观,他认为以刘璋的表现,绝对不可能挡得住曹操大军。这益州只怕是要改换天地了。

    法正听了,不禁对张松道:“不知子乔兄有何打算?”

    张松道:“还能如何,我人微言轻,能力有限,只能坐视曹军入蜀了。”

    法正听了,便道:“弟与子度已弃官,欲北奔。兄在益州有志难伸,不如随弟等往关中。”

    张松沉吟不语,孟达见了,也道:“中山王礼贤下士,子乔兄若往之,即可一避战乱,又可一展抱负,何其快哉!”

    张松长叹道:“终究是故土难离,松在此谢过二位贤弟好意了。”

    法正见张松如此,便不再劝。三人席间只谈些其他之事,在张松家住了一晚,第二日,法正与孟达便转头向北去了。

    张松相送至城外,直到见不到二人之背影,这才回去。法正与孟达皆是才志之士,惜州牧刘璋不能用之。

    刘璋遣庞羲率部镇守绵竹,以拒曹操,又遣黄权镇守雒县。安排妥当之后,复使人潜往关中,求告于赵云:“将军若不来救,益州归曹矣。”

    却说自刘璋为益州牧后,刘瑁便深居府中,闭门不出。亦不见外客。以免为人所谗。不过吴懿却在例外。吴懿亲妹在刘焉的主持下嫁给了刘瑁,也就是说吴懿是刘瑁的大舅哥。现在,吴懿就出现在了刘瑁的府中。

    刘瑁坐在主位上,听着吴懿的滔滔不绝:“叔玉,曹操兵至绵竹,益州将为不保,依我之见,不如早做打算。我叔父在徐州,为中山王之臣属,莫如现在起行,北上往奔关中。”

    吴懿因为是刘瑁的亲戚,所以这些年在益州,也是被严防死守的对象,给他挂了个虚职,让他整日里无所事事,他早就不满刘璋了。现在曹操已经打到蜀郡门外了,他才不愿意在这里跟刘璋继续搅和在一块,当然,他更不愿意为曹操效力。他叔父吴匡,跟随刘备多年,现在为徐州都督关羽的副将,颇受重用。吴匡也经常给他来信,劝他去刘备那里效力,不要待在益州这个没前途的地方。不过吴懿因为舍不得妹妹、妹夫,往日里虽然没权,但日子也还算逍遥,所以也就没听吴匡的。现在却不同了,益州将变成个混乱的战场,这个时候,再不走,更待何时。

    吴懿一脸期待的看着刘瑁,结果刘瑁的答复却让他很是失望:“吾弟为州牧,大难当头,吾岂能弃之。”

    吴懿差点没吐血,你在益州被圈养,差点就成了废人,这个时候还说什么不能弃之?

    刘瑁父母皆亡,兄长也死了两个,现在只有这么一个弟弟。虽然说兄弟抢了他的州牧之位,但他也知道,这不是刘璋所能决定的。所以这些年他也安安静静的当他的寓公,从不闹事。现在益州有了危难,他虽然没什么可帮得上刘璋的,但却不忍心弃刘璋而去。这不是迂腐,而是他做为一个兄长的道义。

    吴懿劝不动刘瑁,满脸失望的打算告辞。刘瑁却是喊住了吴懿,对他道:“子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益州不知能坚持多久,吾乃州牧之兄,故不能走,却不能陷妻儿于险地。汝可护吾妻儿,取道关中,去寻中山王。若吾有事,亦可使吾嗣不绝;若天不绝吾,当有再见之时也。”

    吴懿听了,也只好如此了。终究还是妹妹与外甥重要。妹夫想要在这里死耗,那也只能随他去了。

    吴懿的妹妹吴氏,颜色明艳动人不说,性格也是贤惠过人。否则历史上也不会被刘备纳为皇后了。见刘瑁让自己和孩儿随兄长出奔,她眼泪就下来了,泣道:“可使大兄护住孩儿往关中,我在此陪夫君。”

    刘瑁眼眶也是一红,这一别,指不定就是生离死别,再无相见之日了。听了吴氏之言,心中酸楚,却还是忍不住把脸一板,叱道:“胡闹,孩儿年幼,岂能没了娘亲。你听我之言,先往关中,长短不过数年,我必往见你。”

    吴氏与刘瑁相拥而泣,最后吴氏道:“夫君多珍重,别忘了今日之言,我与孩儿在北方等你。”

    收拾妥当之后,吴氏与刘瑁依依惜别。吴懿对刘瑁道:“叔玉还请放心,除非我死,否则定能护得家妹与甥儿安危。”

    刘瑁对吴懿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若是连吴懿都信不过,他还能信谁。

    一支车队离开了成|都,自然是瞒不过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