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4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麾下,都是从连年征战中锤炼出来的虎狼之师,再加上本身装备要比张鲁军队好上太多。张鲁抵挡不住,那是正常不过。在连连失败之后,张鲁终于决定放弃了。死的很多人中,很多都是他的教徒。地盘重要,但传教也重要。若是曹操能够提供比较好的待遇,还准许他传教,那么投降也就无所谓了。

    于是张鲁便派了功曹阎圃去见曹操,阎圃拖了两大车礼品,便往曹操大营,拜见曹操之后,说明来意。

    曹操也实在是不愿意与张鲁纠缠,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要抢在刘备腾出手脚来之前,迅速扫平益州才是关键。张鲁愿降,那是再好不过。起码又能给他多争取出一段时间出来。不然这战事又要拖到明年去了。于是对张鲁所提出来的要求,全部答应。什么传教之类的,曹操压根不感兴趣。只要张鲁不是蛊惑人心来造反,随他去。

    此时杨昂已经战死,张卫虽然不服气,但也独木难支。他也是个虔诚的道教徒,在其兄张鲁投降之后,他一气之下,干脆弃官回家,一心向道去了。

    张鲁在得到曹操的答复之后,举江州以降曹操。张鲁一家,得到了曹操的热情礼待。这让张鲁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张鲁素无争雄之心,到了后期,更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道教之上,全心全意的研究《老子想尔注》。他与他的几个儿子,后来历史记载,都得道尸解,飞升而去。其四子张盛,后来自汉中东游,开道家龙虎山一脉,传承千余家。

    张鲁投降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刘璋的耳中。在失去了汉中与巴郡这个屏障之后,刘璋终于有些坐不住了。之前张鲁霸占那里,现在换成了曹操。他不怕张鲁,因为大家水平差不多。可他没信心对付曹操啊。虽然心里面觉得有朝廷与刘备为依靠,可是刘备毕竟太远,而曹操可就在大门外。刘璋心里实在是没底,于是便召众臣来商议。

    能出正经主意的没几个,歪主意的倒是很多,险些没把刘璋给气歪了鼻子。

    有人说:“汉中、巴郡原为益州之土。曹孟德既然为朝廷而讨不臣,今张鲁已降,汉中、巴郡当还我益州。”

    这话说得非常的理直气壮,刘璋险些都信了,便道:“卿所言甚是,便劳烦卿往曹孟德处一趟,为我讨还巴郡、汉中如何?”

    不吭声了。

    殿中安静了会,又有人道:“禀主公,逆贼张鲁既降,当上书朝廷,请朝廷委任郡守,治理汉、巴两郡,并下诏令曹孟德退兵。”

    这个主意还算靠谱,虽然有没有效果那得另说,但也不失为一条道路。

    又有人出列奏对:“禀主公,依臣之见,宜速报之于大将军。若曹孟德来犯我境,便请大将军令司隶都督赵云、凉州都督张绣等将来援我州。”

    刘璋想了想,觉得不错。自己是朝廷钦命的益州牧,现在汉中、巴郡被曹操占了,而且曹操很有可能还会来侵犯自己。该如何处理,就看朝廷那边了。把这棘手的问题扔给朝廷去头疼吧。自己先调人去镇守葭萌关与白水关就好了。

    刘璋于是让人上表朝廷,说明益州此时的情况。并让麾下诸臣商讨增兵葭萌、白水之事。说到调兵,殿中又乱了。

    “葭萌、白水,兵精粮足,何须增援?德阳才是紧要之地!”

    “葭萌不增兵,若曹操兵来,如何是好?”

    “笑话,葭萌之险,益州人皆知。今巴郡已为曹操所有,德阳、江阳皆可出兵,何必冒险来攻葭萌?”

    阶下群臣吵作一团,刘璋听得头痛,命人把舆图拿过来一看,刘璋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失了一个汉中,曹操不过是能从白水关与葭萌关来攻打蜀郡。自己只要派重兵镇守广汉郡就行了。如今巴郡也丢了。再一看,曹操不但可以从汉中出兵,也可以沿江而上,攻击广汉郡的德阳,然后兵至涪县这个战略要点,然后顺势进击绵竹;还可以南下攻打符节、江阳,侵略犍为郡,犍为郡失了,蜀郡又哪里还有什么安全可言。都打到后方来了,前面的葭萌还有什么用。

    刘璋顿时冷汗就下来了,立马就拍板了:“葭萌、白水既然有兵,便令兵马增援符节、江阳、德阳。不得有误!”

    刘璋做了决定,下面声音顿时便没有了。不过须臾,又有声音冒出来了:“冬季用兵,将士畏之寒苦,且费用增耗过多,不如待开春之后再行之。”

    刘璋本就是犹豫不决之人,方才被诸臣吵得头晕脑胀,自己心中也觉得现在大雪纷飞,曹操在汉中、巴郡久战疲惫,又有朝廷那边牵制,他有没有胆量来侵犯益州还是个问题,又如何会在这关键时刻对自己用兵呢?既然明年春天调兵能省钱,那就明年吧,也不急于这一时。于是刘璋欣然从之。

    刘璋把这个冬天,当成了大家的缓冲时间。觉得朝廷会在收到他的奏报之后第一时间出手干预。所以也便把这事给抛之于脑后,躲入殿室之中过冬去了。

    刘备接到刘璋的奏报,眉头紧蹙。自己征讨关中,本意也是想翻越秦岭好对付张鲁,不过关中稍定,北方又不稳。自己只好挥师北上,解决北方隐患。想不到这里那里一耽误,曹操就竟然连下汉中、巴郡两郡。看来曹孟德对益州那是非得之不可啊。

    现在想出手援助刘璋,也不是不行,子龙那里可以让他出兵,威胁孟德。不过粮草就得让刘璋提供了。

    连年大战,征袁绍、征关凉,征鲜卑,自己的小金库已经快空了。

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风云(二)() 
    刘备这几年打仗,确实把自己给打穷了。后世有言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那真不是瞎说的。当年汉武帝打匈奴,把他爷爷和他父亲两代皇帝省吃俭用省下来的国库给打空了不说,还差点把整个国家的经济给搞崩溃了。税赋更是巧立名目的乱收。若不是晚年先下个《罪己诏》,然后又罢兵不征,这天下还姓不姓刘真是个问题。

    刘备这里也是一样,每打下一个地方,要战后重建不说,还要免其税赋以安抚民心。和袁绍大战一场也是一样,冀州平定之后,刘备便因冀州罹袁氏之难,免冀州一年租赋:“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不足应命……故免一年租赋,郡国守相明检察之。”

    除了要给占领区免租赋之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生产力的限制。制约农业生产的两大要素,一是耕地面积,二是单位产量。在这个年代,亩产是个非常大的问题。虽然刘备地盘每大一点,便拼命的开垦荒地,扩大耕种面积。但亩产上不去,那也是白搭。幕府聘请了无数老农,又让书院的士子跟随记录以总结能复制的经验,折腾了数年,仍然是收效甚微。

    在没有化肥的这个年代里,想要令田地的亩产量得到一个显著的提高,那只能是一个妄想。怪不得这时的人说三年之耕方有一年之蓄。再加上天气影响、自然灾害,这老百姓活命还真是艰难呐。刘备为之头痛的时候,也不禁对后世的大德鲁伊袁博士又多佩服了几分。

    当然,这几年持续的试验,也不是一点收获也没有。在选种方面,和积肥方面,还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的。亩产量不至于大幅提升,小步前进,也是刘备能够接受的。而且在某些地区,还实行了套耕、双季种植的试验,有些地方成功了,有些地方失败了。不过这都是经验,刘备让人一一记录了下来,将来准备编纂成书,颁行天下,流传后世。

    在接到刘璋的奏报之后,刘备一边让赵云调动兵马,试探性的走陈仓那里的连云栈道,好给曹操压力,另外朝廷这边,也以最快的速度,下诏给曹操。对他平定张鲁表示了赞赏,命他上表奏闻有功将士,然后增其食邑以彰其功,最后才是真正目的,循循善诱,劝其退出汉中、巴郡,返回荆州。并云不久将有朝廷任命的官吏对汉中、巴郡。

    诏书到了曹操那里之后,曹操沉默了一阵,最后还是上表了,罗列了一大堆将士名单请赏,但对退兵之事却是半句不提。

    刘备与朝廷诸公看了也不以为意,只以为曹操还在权衡考虑,想来不久就要见个分晓了。至于不久是多久,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是在年后了。

    马上就要过年了,临甾城中,人流也开始多了起来,都是进城来采购年货的。城外的百姓,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也就年节时分能够享受一二。虽然余不了几个钱,但省吃俭用,不就是为着这个时候给妻子扯上一匹布,给孩子们买些吃食么。家人开心了,自己再苦些,也是值得的。

    刘备对自己这一年的成绩,也进行了总结,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在去年攻灭袁绍之后,今年再度发力,扫平了关中大大小小的势力。凉州现在除了河西四郡还在推进之中外,其他诸阀也是死的死、降的降。想来到明年,凉州全境便可再度归汉了。当然,最满意的不是光复关、凉,而是在草原之上,大破鲜卑。鲜卑两大单于皆死,数万胡骑被斩,无数鲜卑人被罚没为奴。这么大的战绩,两汉数百年,也算是少有了。

    鲜卑人死的死,降的降,其余的不是闻风远遁,便是老老实实,不敢有分毫异动。这一仗,刘备自信最起码是打出了边境五年太平。如果连续五到十年,胡人不敢犯边,那刘备就有足够的精力来对付南边的两大分裂势力了。

    在统一全国之后,若胡人还敢异动,到时举国而征,胜利将会更加容易。

    刘瑾,刘琛这兄弟俩已经十岁,过完年就是十一了。他们在家中和其他几个兄妹,接受卢植的教导。卢植辞了官,一心一意的在意教育这几个顽童。

    刘瑾因是长子,所以被教导得规规矩矩,性子也是敦厚仁义不过。刘琛就不同了,调皮得很。在外面和一群半大的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