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猓鹘牟辉谘伞U庹秸绾文苁ぁ

    打了一阵,张横等将无法破开刘备阵势,程银等将见太史慈与赵云在侧又蠢蠢欲动。心叫一声不好,他们带着自己的人马,扭头就要跑。

    他们为什么要与李傕一道反对刘备。还不是想着要保留自己的部队,好继续在关中作威作福。各有各的私心,自然是保存自己的实力最重要。所以战事一旦不利,他们想到的不是去拼命,而是想撤退。昨天如此神勇的表现,那是因为李傕以身作则,拼杀在最前线。现在李傕退缩在最后,程银等将只以为李傕是经过昨日大战之后心疼自己的损失。既然你这样干,那么我们自然也要这样干了。

    程银等人这一退,就把张横所部直接暴露在汉军大营之前了。

第五百六十四章 关中攻略(十六)() 
    张横前面是徐晃,左右两侧是太史慈与赵云。这下好了,想跑都来不及。前面与徐晃指挥的步卒绞杀成一堆,而两侧,汉军的骑兵已经在加速了。张横心中估计了下,若是自己现在跑的话,后背留给露出了獠牙的汉骑,那是必死无疑。若是能率军拼死一战,或许还有生还的机会。

    于是便狠心把牙一咬,决定要拼命死战了。只可惜他的想法太过于美好。隆隆的马蹄声疾驰而来,如刀切黄油般突入张横的军阵之中。刀光四闪,人头冲天而起中,一个回合,张横的部队便已经心无斗志,四散乱奔了。张横长叹一声,对副将道:“降了罢!”投降起码还能保得命在。这个时候的张横,已经深悔为什么早不听刘备之言了。或许投了刘备,就不会落到如此下场了。现在就算投降了,手下兵马却已经被打残,没兵没将又如何受刘备的重视呢。

    张横与副将放弃了抵抗,等着太史慈等部前来。谁料太史慈的副将魏延前番见徐晃斩将夺旗,受刘备嘉奖,心中不服,正想着要在阵前大显身手。此时见敌军将旗之下站着几个一身甲胄之人。魏延不由大喜。他知道军队中想要着甲,起码都得是校尉、副将以上才有可能。魏延心想捞到大鱼了。于是便引军直取张横而来。

    也是合该张横命中该有此劫。战场之上,他的部队狼奔豕突,四散而逃,到处都是乱军与追兵。又兼箭矢乱飞,他便不敢放下武器,怕刀剑无眼。结果便碰到了魏延一马当先而来。张横见了魏延,刚开声欲喊:“吾等愿降。”话尤在喉咙,魏延的大刀已经飞过了他的脖颈。

    张横既死,余部更是逃的逃,降的降。太史慈、赵云率骑在前,徐晃尾随于后,一路追击。刚退回来的程银、侯选等将稳不住阵脚,只好一退再退。这下就彻底乱了套了。本来程银、侯选等将与李傕就不是一个系统。他们也只是暂时联合在一起对抗刘备罢了。打了胜仗还好说,自然是人人争先。现在连吃败仗,这畏惧之心一起,就止不住了。连程银等人也收拢不住自己的部队。又有张横的败军一道随同逃跑,边跑边说汉军如何厉害,张将军已经没命了。这下好了,关中军撒腿狂奔,途中丢弃兵器、旗鼓等无数。直退到三十里外,这才堪堪止住。要不是刘备对众将说归师勿遏,搞不好太史慈等人还要继续追。饶是如此,也是斩获无数。

    关中军慌乱之中,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又有许多跑不动了的,索性便降了汉军。刘备正嫌兵少,抛开其他不说,关中军兵卒的质量还是非常靠谱的。扔进俘虏营中改造一番,然后再打散编入己军麾下,便又会转化为自己的力量了。对于关中军降卒,你跟他讲家国大义没什么效果。人家当兵要么是活不下去了,要么是被关中诸将抓了壮丁。所以你在跟他讲跟了刘备之后每个月能拿多少钱,又能享受什么待遇,吃喝、斩首、抚恤等等一条条都列出明细来。降卒们的那个热情劲,那别提有多高了。

    刘备这边在忙着打扫战场,转化俘虏。李傕那么却是一片愁云惨雾。张横死了,成宜也死了。下一个,会轮到谁?

    张、成二将的下场,让诸将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就是跟着李傕一道反抗刘备,到底是对还是错?投降刘备最多没了兵马,但以刘备的名声,自己肯定没有性命之忧,最不济,捞不到职位,回家做个田舍翁没问题吧?

    跟着李傕打刘备,之前只以为自己这边人多势众,又有马、韩加盟,一定会胜。谁曾想这仗竟然打成这样子。七万打不过二万。自己这边还死了二个大将。再这样下去,如何是好?

    诸将暗底里议论纷纷的同时,又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到了他们的耳中。张绣突袭阳陵,阳陵已经失守了。无论李傕如何封锁消息,诸将好歹也是关中地面上的地头蛇。事情发生了这么久若还不知道,那就是他们太惷了。

    诸将一听阳陵已经失守,这下彻底坐不住了。为了鼓动李傕对付刘备,他们可是把自家的家底都给倒腾出来全部送往池阳了。现在大军在这里,粮食还能用多久他们心中都有数。如今后路被断而李傕不退兵,还在这里与刘备对着干,这是什么意思?

    诸将互望一眼,心中一个不好的想法冒了出来。莫非李傕是故意在此想消耗我等的兵力不成?

    是了,怪不得此战李傕自己缩在后面,却让张横打头阵。老张死得何其冤屈。不行,得为老张和自己讨一个公道!一念至此,众将便一道往中军大帐行去。

    李傕正在军中处理公文,计算粮秣。忽然得报众将一道联袂前来。李傕眉头皱了皱,便让亲卫请诸将进来。

    诸将进来之后,程银便扯着大嗓门质问李傕:“李将军,军中传言说是阳陵已失,不知是真是假?”

    李傕心中一叹,就知道瞒不住这些人。于是便坦然承认:“不错,张文锦奇袭渡口,杨将军已然战死,阳陵也落入了张文锦的手中。不过我已经遣元才和李利一道进攻阳陵了。勿须担忧。”

    诸将闻李傕已经遣了人马去争夺阳陵,心中也是一松。梁兴便道:“稚然,我等数万大军,仍然抵不过汉军。而粮道又断,为今之计,如何是好?”

    诸将听了,也是议论纷纷。更有人说左右打不过,不如投降刘备算了。起码还能保住性命无忧。这一说法竟然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李傕冷眼旁边,心中却是大怒。挑拨我出头对抗刘备的是尔等,如今战事不利便要投降的也是尔等。当我李某人是泥捏的不成?你们降了能得到刘备的宽恕。我这个带头闹事的下场会如何你们不考虑一下吗?

    事已至此,要么大家一块活,要么大家一块死。反正是死是活必须都得绑在一起,谁也别想单独逃走。

    于是李傕便劝道:“投降?两家已成仇敌,便是将来能保住性命,又能如何?我等已然恶了刘备,到时他便闲职也不给我等一个,莫非到时我等还要回家做个农夫不成?若到那时,一小校便能取我等首级也。”

第五百六十五章 关中攻略(十七)() 
    

    李傕继续着他的苦口婆心:“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也。虽连败两阵,然吾军将士之多仍远胜于刘备之寡。且寿成、文约已然兴兵矣。待得凉州兵来,大事可定耳。”

    在李傕的描述中,想象着自己以后投靠刘备之后无官无职,只能带点钱财细软回老家过日子的凄惨。诸将们终于害怕了。在这里他们不知道祸害了多少人。若将来在刘备那边得不到庇护,这仇家寻上门来。那可就是灭族的大事了。仇已经结下了,而且马腾与韩遂也在路上了,要不就再扛一扛?

    好不容易安抚住了众将,李傕心中泛起一阵无力感。自己也是真的信了这群人的邪,非得坐这甚盟主之位。好了,这下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了吧。李傕深吸一口气,强振精神。现在还不能歇,当务之急是要率部回去把阳陵夺回来。后方不宁,前线如何打仗?而且马腾、韩遂若来,没得让他们看自己笑话。

    张绣那边,你让他带骑兵攻城他自然没这本事,但进了城,守住城池,那就要容易多了。因阳陵是李傕的地盘,城中武备粮秣等物资全部不缺,而城中士绅们知道是王师打回来了,也发动百姓,前来表示了自己的支持。虽然不知道将来这里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但只看张绣部队的军纪,从中以小观大,便知将来再怎么差,也不会比李傕更差了。城中军民一心,这城池基本上也就固若金汤。在李利与高干的夹攻之下,张绣镇定指挥,接连打退敌军的屡次进攻。

    张绣也知道自己这里是关键,只要自己如钉子般牢牢楔在这里,前线李傕联军的崩溃,那就是一个迟早的问题。所以他决定一定要在这里固守,直到自己接到撤退的命令为止。

    凉州刺史韦端在马腾、韩遂决定兴兵的那一刻起,便决定站到刘备那边。他也是个读书人,自然知道以地方对抗中央,从来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既然刘备从大义正理上、从实力上都远远胜过关、凉诸将。那他自然只会选择最后的胜利者。趋利避害那是人的天性,倒是跟什么忠心不忠心没太大的关系。于是沿沿不断的消息从后方传到刘备这里来了。马腾、韩遂什么时候出兵的,带了多少人马,实力如何,粮草如何供应等等。几乎事无巨细都给刘备传送了过来。等于是马腾与韩遂联军在刘备眼前,就如同透明一般。而且韦端还在军中安插了一些刘备的密探,这下好了,马、韩联军每日走多少路,到了哪里,刘备这里全部了如指掌。都这样了,这仗若还是打不赢,那刘备就只能愧为一个合格的统帅了。

    李傕这边也商量出了结果,为免诸将担心,他亲率本部人马再加上程银、侯选、李堪等三部兵马留在前线以防刘备。另派梁兴与马玩回师与李利等人一道进攻阳陵。在张横与成宜死后,梁兴与马玩已经毫无战心,留他俩在这估计也无甚作用,还不如派到后方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