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盾墙后的汉军们,也知道若是被敌军突入阵中,那等候大家的结果,那就只能是死路一条。于是双方在前锋绞杀成一团。盾墙后的长枪手们,不顾臂膀的酸痛,只听从着军官的指挥,麻木的把长枪刺出,收回;再刺出,再收回。枪尖之下,已经不知道添了多少亡魂。而鲜血已顺着枪尖,慢慢泅了下来,浸染了枪杆的麻布,让枪身已经有些粘滑。

    刘备在高楼之上看得真切,也就是关凉兵能有如此凶性了。换作其他诸侯的部队,打成这样只怕早就后退了吧。刘备长叹一声,这死的都是汉家儿郎啊。没死在为汉王朝开疆拓地的战场上,却死于内斗。实在是可惜了。盾阵稍有不稳,身后的刀斧手们便跃身而出,下砍马腿,上砍人头。刘备看了看,见盾阵虽然还能抵挡住敌人,但被突破却只是时间问题了。毕竟己方人太少,虽然借着固守的便宜,但在关中联军不顾生死的拼命消耗下。自己这边也是伤亡惨重了。刘备把目光看向了远方,那边,文锦也该行动了吧?

    张绣随刘备出征关中。到了华阴却没有随刘备一道行动。五千精骑被刘备调拨给他,却是让他迂回绕道,去突袭李傕的粮道去了。

    自古以来,战争要以少胜多。除了自己要够强之外,便要别出机杼来用计了。而粮道,则成为一个屡试不爽的胜负因素。遍观中外古今的战例,因为粮草问题而败亡的战例不胜枚举。虽然从池阳运粮到新丰,距离很近只是要渡过渭水而已。但知道麴义进驻临晋的李傕,还是不敢怠慢,除了把主力部队带到新丰与刘备决战之外。他还让高干护住侧翼,除了防备麴义之外,更有护粮的目的。

    只是李傕防住了麴义,却没能防住张绣。中军营中,刘备以下,太史、赵、张等将的将旗迎风飘扬。而探子回传的消息,也证明了张绣仍在刘备军中。既然麴义在北,段煨在南,其余诸将皆在新丰。那李傕便觉得侧翼有了高干,便足矣。却不知道,张绣早早就绕到他背后去了。

    新丰成为一个绞肉机的时候,段煨与麴义也没闲着。麴义沿洛水而上,攻取粟邑与衙县,然后又折转身来到了频阳。在掩护张绣运动至祋栩后,麴义在高陵,终于与高干兵戎相见了。高干见了麴义,怒气顿时上涌,不由骂道:“背主之贼,还有何面目活于世哉?”

    麴义也不是好惹的,立时反讽:“吾为汉将,效忠皇帝陛下,又何曾背过谁来?袁绍代天子牧守一方,却对将士不仁对臣属不义,上不忠于皇帝下不孝于族人。乃自绝于天下也。于我何干?”

    高干一听,气得七窍生烟。把手中大枪一摆,往上一斜举,便一马当先,率骑向麴义发动了进攻。麴义在凉州打了羌人又去冀州打黄巾,后来又随袁绍打公孙瓒,这一生征战无数。虽然上了年纪,精力稍有不济。但这经验之丰富,却不是高干可以比拟的。他见高干来攻,便下令诸军结成圆阵,外面是枪盾,里面是弓弩。而大阵却不是死的,先是在麴义的指挥下,缓步后退,以缓高干之攻势。而将士们又三队一起,相互支援。高干骑兵只要攻来,便会受到三面攻击和空中飞来的箭矢打击。

    大阵缓缓后退,而骑兵却不自知,仍然跟着进攻。待到气歇反应过来时,却是晚了。麴义在军中,遥遥见得高干军队气势已竭,便把令旗一摇,顿时,往后缓退的大阵便是一个停顿,然后便开始缓慢而又坚定的往前挤压。

    先是慢慢的逼退敌军,到后来速度却是渐快。高干只见自己的部队一小队一小队的消失。而原来还在后退的敌军却开始步步向前。仔细一看,脸色立变。忙令鸣金收兵。这要再打下去。自己就要大败了。从河内带来的这么点家底,可不能在这里全葬送了。这可是自己与袁尚活命的根本。自己要是没兵了,李傕还会理会自己吗?

    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保存实力的高干,在面临麴义的攻势时,选择了退缩。麴义逼退高干的时候,段煨也行动了。他镇守在蓝田,对副将徐晃道:“公明,吾老矣,今主公大战于新丰,汝可引军前往助之。”

    徐晃当年跟着杨奉一起起事,在白波军中厮混。好在后来杨奉降了朝廷,总算得了个正经身份。但好景不长,到了青州杨奉偏生又不安分,搞得徐晃好不尴尬。虽然他归顺了刘备。但因为杨奉的身份和作死的行为。徐晃身上的白波贼将身份却是短时间内洗不掉了。段煨年纪大了,心中争胜之意渐消,却是一心想帮扶年轻人一把。在他看来,徐公明有武勇,知忠义,不应该默默无闻。所以他决定要将其扶上马再送一程。

    本来刘备的命令是在新丰大战揭幕之后,让段煨留一部守蓝田,然后率主力攻击李傕右侧的。现在段煨决定自己亲自留守蓝田,让徐晃率领主力去助刘备。这一仗要是打得漂亮,徐晃也应该会进入主公刘备的眼中了。

    徐晃听了,心中感激不尽,他也知道段煨的一片好意。机会难得,他自然要拼命把握住才是。看看张辽、赵云、张绣、张燕等等,都是降将,却一个个的崛起于青州。既然如此,想来大将军便是个心胸宽广的人。只要你有才能,他便不局限于诸将的出身。所以徐晃暗暗咬牙,这一仗,定要打出自己的名头与威风来,让大将军知道,青州也有徐晃徐公明!

第五百六十章 关中攻略(十二)() 
    张绣奉刘备之命,一路昼伏夜行,到了祋栩之后,便潜伏了下来。他随叔父出奔武关到荆州之前,便一直在关凉地面上活动。对这里的地形环境,基本上闭着眼睛也能说个七七八八。到了祋栩之后,他撒出哨骑,把沿途的百姓与官吏都给控制起来,然后悄悄的向黄白城行军。

    黄白城,是离五陵原最近的一座小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新丰,无人会想到敌人会从北面而来,所以黄白城的守军突然看到仿佛是从天而降的张绣军后,很明智的选择了投降。得益于张绣曾经的身份,黄白城的校尉一五一十的把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吐了个一干二净。张绣也是凉州军出身,所以在黄白城校尉的眼中,仍然颇为亲切。若是换了其他青州大将来,只怕便没这等好事情了。

    粮草从池阳,源源不断的运出,经泾水到阳陵,然后再过渡口到新丰。而今护粮的大将,正是大将杨秋。杨秋也是凉州将,张绣对他并不陌生。想了想,张绣决定先在渡口设伏,然后再伺机夺了阳陵,阻塞粮道。如此一来,李傕大军无粮可用,只怕立时便要崩散。

    程银、侯选、李堪、张横、梁兴等将随李傕一道进攻刘备,杨秋被留下来镇守老巢并负责押运粮草。这是经过李傕深思熟虑的。因为程、侯、李三将素来亲近。而张、梁、马、成四将又互为姻亲。这两个小团伙,留哪个在池阳李傕都不会放心。想来想去,也只有独来独往的杨秋深合他意了。而杨秋,也得到了其余诸将的一致认同。

    杨秋更是欢喜不过。督粮有功,还不用上前线拼命。再好不过了。于是便欣然受命。这日,他又押解了粮草,自池阳出发。之前他被李傕郑重嘱托,还很是认真。结果这数趟下来,半点风险也无。他也便自松懈了。也是,路程又短,沿途还全部是己方实际控制区。敌军大部进不来,小股渗透又没用。既然如此,自己又有什么好担心的。于是之前还骑马提枪,前后纵横呼喝的杨秋,如今却是去了甲胄,浑身脱得只剩件薄衫,懒洋洋的躺在粮车之上开始享福了。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太阳最是毒辣,顶盔贯甲的话,浑身只如火烤,真个上阵打仗也还罢了。毫无风险的送个粮草,杨秋还真不愿意吃这个苦头。

    一路顺顺利利的到了渡口。杨秋立时便精神一振,立马指挥粮队停止前行,先歇上一歇。被太阳晒得萎靡不振的护粮军们顿时也来了精神,纷纷指挥民夫们开始行动起来。杨秋也不去管部曲,径自走到渡口的茶铺,这里有十数棵合抱之树,树冠荫荫,微风轻冲,再喝上一碗凉茶,最是消暑不过。

    杨秋寻了个好地方坐下,然后大叫道:“上茶!”不一会,一个伙计便跑了过来,给杨秋添了一碗茶水,杨秋举碗几口就饮了个干净,大叫一声痛快,然后又命伙计给满上。再喝得一碗,杨秋总算舒坦了。把目光在伙计脸上一转,道:“前次却不见得你。”

    那伙计正是张绣麾下校尉所扮。这个茶铺一早就被张绣部队给控制了。如今这附近方圆,全部都是汉军矣。听了杨秋之言,伙计点头哈腰,一口纯正的关中腔便让杨秋疑心尽去:“主家有事,便寻俺来替上一日。”

    杨秋心中总觉得有些不对,却又说不上来。于是便又问得附近几处地方与人土风情。这校尉本来就是附近人,却如何瞒得过他。见杨秋问,却是对答如流。

    杨秋听了,便再无疑虑。又添得一碗茶水,慢慢喝完,便一拍桌子,道:“结账!”

    那伙计走了过来,杨秋手摸向怀里时,却突然便把腰间剑给拨了出来,一剑直往那伙计斩了过去。那伙计措不及防之下,避让不及,却是被杨秋一剑斩中肩膀。杨秋一剑得手,便大呼道:“敌袭!结阵!”杨秋在喝最后一碗茶水的时候终于反应过来。往日里过此处时,树林中蝉唱鸟鸣,好不热闹。而今日这树林之中除了冷风之外却是一片冷寂。再加上伙计又突然换了人。杨秋心中一颤,立马便想到了一种可能。于是便突然发作,打算先下手为强。

    得手之后,杨秋不进反退。却是及时往自己部队方向退了过去。关键时刻还是与自己部队在一起更安全。众军士有些就地歇息,有些正在喝茶。忽然闻自家将军突然拨剑斩中那茶铺伙计,然后又大喊敌袭,不禁有些反应不过来。有些人更是连含在嘴里来不及下咽的茶水都喷了出来。不过军令如山,在接到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