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中之沃,凉州之勇,未必不能东山再起也。”

    高干这话也颇为在理,若袁绍听了高干的,退往长安,然后用重兵沿途扼守关隘,指不定也还能苟延残喘几年。奈何袁绍界桥一战,丧师失旅不说,手中文武精英亦折之大半,精气神已经被这一战打没了。哪里又还能够听得进去。谁劝也不听,只是在邺城坐等汉军来。

    按袁绍的话就是说:“吾终不为丧家犬。”

    袁绍要在邺城与汉军拚死,袁谭与田丰又还有什么办法?于是便抱着必死之心,在邺城坚守。

    袁尚在邺城,闻其父不退,大急,遂欲引兵返邺。却被高干劝住:“显甫若往,必死无疑。”

    袁尚道:“死吾不惧也,身为人子,吾不可不往救吾父。”

    高干道:“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为袁氏计,显甫不能往。”

    袁尚想了想,终于止兵,不复往邺。

    高干又对袁尚道:“若主公有事,河内不能守,吾与显甫引兵退往函谷关以西。”高干打的是什么主意,河南尹被曹操夺了,索性便把河内给让出来给刘备。让得了河内的汉军与曹操去相争。然后他们好在关中积蓄实力。

    放弃了河内,他们还有关中。若能与凉州诸将合纵连横,将来天下局势有变,未必不能再乘风而起。

    张飞兵临邺城。太史慈也连下元城、魏县,渡过洹水,直奔平阳城。如此一来,邺城便已经被两路大军死死给包围了。

    袁绍不肯退,其实心里也清楚。人家有备而来,能退到哪里去。搞不好出了邺城就有伏兵。到时被追上了还不是一样要输,还不如在城中来得安全。

    五月,攻城战开始了。

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绍之死() 
    

    仗打到这个时候,袁绍集团心中早就失去了斗志。整个冀州只剩下了邺县这座孤城。这仗还怎么打?

    袁氏名头是大,但绝大多数人却不愿意陪着袁氏一起殉葬。改朝换代的时候降臣还那么多呢,何况袁氏这么一个小势力。

    张飞与太史慈把邺城一围,还没开始攻打,每日里便有吏民夜间偷偷缒下城来,向汉军投降。田丰与袁谭巡城之时,抓住无数。连斩数人之后,见还是止不住。田丰便长叹一声,不再去管了。袁谭也心灰意懒了。夜间巡城见了,也只是挥了挥袖,只当没看见。

    袁谭与田丰如此行径,却是犯了大忌。世间诸事,从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逃人你不管,放任其自去。那为甚还要让我等在此守城,等着汉军攻打的时候送命么?这就是城中许多将士心中的真实写照。

    如果逃一个斩一个,这局面还能控制得住。这一串串逃,只当没看见的话。大家心态就不平衡了。

    于是,慢慢士兵也开始了投降。巡夜之时,趁人不注意,扔了刀,脱了甲胄,然后便可以悄悄的溜下城去了。

    张飞与太史慈也乐得如此。过了数日,张飞便与太史慈相约,一道攻城。引兵至城下,按照惯例先喊了几句劝降的话。便欲架设云梯攻打。忽然城上亮出一白旗,上书百姓投降。然后便见城门大开,无数百姓蜂拥而出。

    张飞目光一闪,便道:“百姓之后,必有兵也。”果然,袁谭与田丰于百姓之后,引兵来攻。其本意便是欲驱百姓乱汉军之阵,然后趁机行事。

    奈何张飞料敌机先,先使弓箭手伏于两侧,待百姓出尽,兵马涌现之时,便齐发矢射之。冀州守军大乱,方出城门,便不得不退了回去。

    士卒逃亡不能制,袁谭、田丰便诣袁诏,问应对。言人心散乱,邺城难守,请西向。袁绍不许,只藏于深宫,将诸事尽数委之于袁谭与田丰。

    张飞与太史慈前后夹攻,袁谭与田丰左支右撑,苦苦熬过三日,城遂破。袁谭与田丰皆被执。

    张飞与太史慈一路往城中推进,冀州督将眭元进、韩莒子等皆死于乱军之中。行至荀谌府,因荀谌乃荀彧一母同胞,张飞往见,礼甚恭,请荀谌与其一道归青州。

    荀谌乃道:“吾受袁氏厚恩,今其破亡在即,吾智不能救,勇不能死。于义阙也。若再为青州之臣,所不能为也。”

    张飞敬其高节,便道:“然则友若将何往。”

    荀谌笑道:“文若、公达已在青州效力,吾便归隐家中,做一田舍翁可也。”遂与张飞拜别而去。

    邺城即破,残余将士退至袁绍所居宫殿。耿苞闻信,急奔至宫中,往见袁绍:“陛下,城破矣,还不走乎?”

    耿苞就是之前袁绍想登基时替袁绍出言来试探大臣之人。他虽无甚本事,却因会揣摩人心,颇得袁绍看重。

    袁绍闻得城破,披衣而起,行至内墙之上,扶阑而望。只见前方喊杀声阵阵,声音越来越近,而四周远处,那城门处,却是烽烟处处。袁绍深深吸了几口气,只觉得这空气中亦充满了血腥味。袁绍喃喃道:“大好头颅,谁来取之?”

    耿苞急得跳脚,在旁边喊道:“陛下,再不走,便晚矣。”他也知道袁绍不愿意走,但死马当做活马病,总归还是要再劝一劝的。万一袁绍又肯了呢。

    袁绍一挥袖,道:“吾不退,卿可自去。”终于不再自称朕了。袁绍也知道自己这皇帝做得也甚没意思,却也不来讲那一套了。

    耿苞闻言,也不再多言,往袁绍拜了一拜,便一溜烟跑了。他已经尽到他的责任了,君臣缘分已尽,大难临头,他也只能先溜之大吉了。

    袁绍在城头,倚墙而立,观看这满城景色。过得一会,便向近卫招了招手:“显思与元皓何在?”

    未等人回答,袁绍便又摆了摆手。既然未见人影,只怕已经落入敌手了。袁绍也不太担心,只要他们不傻到非要战死沙场,这性命基本上便没甚大碍了。刘玄德不是滥杀之人,最多也只想要自己的命罢了。

    过了一会,又有一人匆匆而来,袁绍一看之下,却是从兄袁遗。袁遗当年护送自己那便宜弟弟袁术的家小来此避难,想不到数年之后,自己又要败亡了。兄弟两个连续折在刘玄德手里,刘玄德也算是不折不扣的袁氏克星了。

    见了袁遗,袁绍讶道:“兄长为何仍在此处。”多日未见袁遗,他还以为袁遗已经撤到河内袁尚那里去了呢。

    袁遗长叹一声,道:“本初,我年纪大了,累了。也不想再跑了。袁氏连遭厄难,今日便由为兄来陪你罢。”

    袁绍听了,不禁愕然,随后哈哈大笑。到最后竟然眼泪都笑了出来,他拍着阑干,笑道:“也好,也好,黄泉路上,有兄长作伴,吾不寂寞也。”

    袁遗听了,便道:“还有一事,本初匆怪,我已令袁氏子弟出降了。你我能死,袁氏不能断了传承。”

    却原来袁遗见袁绍死活不肯撤退,便知袁绍已心存死志,在汉军攻入邺城之后,袁遗知道大势已去。便唤来自己与袁术的子女,命他们等会一道率将士出降。依照军法,降者不杀,就算要定他们的从逆之罪,也得到了青州再说。依刘备的性子,只要袁绍死了,估计也不会再把袁氏的小辈都给斩了。只要能留得命在,无论是流放还是刑罚,总归是有着希望的。至于自己,他们几兄弟袁基、袁术已死,袁绍眼看也要死了。那么自己一个人留在这世间,还有甚意思。不如便随了袁绍一起去,黄泉路上也好作伴。

    袁绍听了,沉吟许久,这才幽幽一叹。兄弟两个一时无话,只有风儿从城头轻拂而过。带来远处的花香、泥土味和血腥味。

    张飞与太史慈兵至,袁氏子弟奉印率众出降。袁绍与袁遗在城头看见,互视而笑。两杯毒酒,二人一饮而尽,喝完之后,袁绍哈哈大笑,道:“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亨耳!主父偃斯言深合吾意!”言罢遂死。

    等张飞与太史慈引兵入宫时,在城头之上,却只见到了两具尸体,和跪满一地的士卒嫔妃。

第五百四十二章() 
    

    袁绍与袁遗一死,魏郡其余诸县望风而降。2yt张飞与太史慈一道飞骑报捷,未几,刘备令来,使张飞迎两宫太后和昭宁天子并带袁绍尸首与袁氏家小、部属等一道往青州。太史慈继续西进,与赵云合兵,攻打河内。

    袁绍死信传至河内,袁尚捶胸顿足,放声大哭。高干陪着掉了几滴眼泪,然后劝道:“显甫,人死不能复生,还请节哀。魏郡已失,河内无险可依,为今之计,当出函谷,一路往西。”

    袁尚深得袁绍喜爱,父子感情也颇为深厚。此时哪里还听得进去,泪眼朦胧中便对高干道:“一切皆由元才作主便是。”

    高干便强作精神,出去收拢部曲,然后尽弃诸县,出了箕关,顺着大河一路往西,去池阳寻李傕去了。

    当年的凉州诸将,樊稠、郭汜等俱死,段煨投了刘备,只剩下一个李傕兵屯池阳了。自天子大驾东归,这关中人口散尽,后来诸将尽去,不再互相攻伐,这才又稍聚了些。李傕一个人在关中作威作福,陡闻袁绍兵败身死,高干等率残部西来,却是大喜。他需要人来填充关中人口。高干等人来了,自然会给人烟稀少的关中带来不少起色。2yt。org而且若能吞并高干或与高干联盟,自己也不用时刻担心凉州马腾、韩遂来攻了。

    至于是火拼高干,还是与高干携手合作,那得看具体情况了。

    太史慈与赵云一道进了河内,收复河内的同时,却把目光投向了大河以南的河南尹。洛阳就在眼前,是先光复洛阳,还是继续西向?

    在请示刘备之后,刘备只回了两个字:“渡河!”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那就渡河吧。

    二将在河阳拉开架势欲渡大河,兖州那边曹操便坐不住了。他与汉军在此对峙,本来谁也不服谁的在这憋着一口气死扛。结果刘备转眼就要渡河攻打平阴了。

    曹操郁闷了,你不要先剿灭袁绍残部吗?人家都跑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