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4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翻等人撤退。

    刘磐与黄祖死咬住不放,扬州军一败涂地,一气退至鄂县。孙策正自引兵攻打鄂县,忽见败军漫山遍野而来,不由大惊,便劈手抓住一人,问道:“发生何事?”

    那人跪于地上,对道:“回少将军,将军正追黄祖,不幸中伏,被那刘磐暗施冷箭。如今将军中箭,生死未知,故虞将军等率吾等兵退。而黄祖与刘磐衔尾而来,吾军不敌,大败而还也。”

    孙策听得父亲中箭,生死未明,心中便不由一阵发冷。他哪里还顾得上鄂县,便率军往寻虞翻。到了虞翻处,却见父亲已陷入昏迷之中。孙策双目血红,如欲噬人,盯住虞翻道:“仲翔,刘磐、黄祖在何处,吾这便去取了这二贼头来。”

    虞翻苦劝:“将军已重伤,不如且退,寻军医延治。”

    孙策怒道:“汝等护家父往退扬州,父仇不共戴天,吾不杀此二贼,誓不为人!”

    程普此时也闻信而来,他并没有随孙坚往追黄祖,因为他稳重而被孙坚指派去跟着孙策一道攻打鄂县。闻言也苦劝孙策:“伯符,不如且退兵,安定人心。待主公苏醒,再来攻黄祖便可。何必急在一时。”

    孙策被程普一劝,稍微冷静,见四周军士面带惶然,知道军无战心。便恨恨骂道:“且寄二贼之头颅,吾必亲取之!”遂从程普之言,引兵退往庐江。

    黄祖与刘磐得知扬州兵退,不由大喜,刘磐道:“黄公,孙坚中箭,虽然生死未知,但其暂时不会来攻。南阳有事,吾这便回宛城去也!”

    黄祖也知道军情紧急,也不挽留,便送出城三十里,挥手而别。

第五百零九章 襄阳隐士() 
    孙策引军匆匆到了浔阳,停了下来,清点人马,其中却又折了校尉邓当。孙策见一小将神色哀哀却仍不掩其英气,乃问左右道:“此乃何人?”

    左右对道:“邓校尉妻弟吕蒙吕子明也。”

    孙策召而问之,见吕蒙对答自若,言辞慷慨,遂使其为别部司马,仍领邓当部曲。

    再看孙坚伤势,左臂之箭倒是无妨,取了出来,敷上伤药便可。只有一箭,却是斜着从左臂直插入左胸甚深,这就让军医不敢下手了。

    孙策一问也傻了眼,这要强行取箭,搞不好孙坚就没了命。往日里果决坚定的孙策,一时也没了主意,毕竟关系到自家父亲的性命。

    好在没多久孙坚自己醒过来了。见身上还插着一支箭矢,便令军医取箭,孙策与军医齐至孙坚身前,把情况一说。孙坚怒道:“大丈夫死则死矣,何瞻前顾后而作小人状焉?”

    遂令军医拨箭。军医见状,也是无法,对孙坚拜了一拜,遂平静呼吸,然后双手稳拿箭杆,吐气开声,只一下,便把箭杆从孙坚身体内拨了出来。只见那箭矢之上,竟然还倒勾着一块肉。孙坚伤口破了一个大洞,鲜血汩汩而出。军医忙上了伤药,然后以布缠之。

    孙坚满头冷汗,口中亦是溢血,却是咬紧牙关,一声未吭,再细看,原来已经疼晕了过去。

    孙策见状,悲呼一声:“父亲!”

    军医为孙坚打理干净,再一探鼻息,心下便松了一口气,对孙策道:“少将军,将军无事,只是暂时昏睡罢了。”

    战报到了刘表处,闻得黄祖与刘磐设伏大破扬州兵,孙坚中箭落马,生死未卜,不由大喜。遂大赏三军,又赐下许多财物田产予黄、刘二将。然后对群臣道:“孙文台败北,以吾荆州之全力,以御曹孟德,有何不可哉?”

    群臣默然。这一次,却是主战派牢牢占了上风。襄阳城外,有座山,山脉不高,不过景色甚好。有飞泉瀑布,奇树怪石。自中原大乱之后,有无数人举家南迁至荆州,躲在这方平静的天地来避祸。有些人忍不住便在荆州出了仕,有些人不远千里去了青州,还有些人冷眼旁观,不愿效力刘表,便在这山中结庐而居。他们时而静坐谈经,时而结伴观景,日子过得也甚是快活。

    不过,对于他们这种读书人而言,时局变化,终归是一个避免不了的话题。这日,诸人又在一起坐谈。席间谈到刘、曹之战。

    杜袭便道:“曹公举众而来,恐荆州难敌。”

    坐间赵俨便笑道:“荆州上将数员,带甲十万,又有坚城为托,粮草无缺。子绪何出此言?”

    杜袭笑道:“曹孟德明而奋,刘景升昏而惰,此其一也;豫兖之众上下同心,将士奋激,荆州文武欲战欲和,纷争不休,此其二也;曹军久战之旅,荆州羸弱之师,此其三也。只此三条,便知荆州难挡曹军南下脚步,更何况荆州腹背受敌,而外无强援乎?”

    繁钦便道:“子绪之言甚是有理,幸好吾不曾投刘景升,否则今时当为阶下囚也。”

    杜袭抚须道:“以休伯之才,曹公必见用,何忍囚哉?”

    这三个,都是颖川人士。赵俨更是与杜袭、陈群、辛毗齐名,号称四名士。当年中原乱起,他们便一道携了家小从颖川跑到南阳来了。毕竟这里安逸稳定,又离颖川近。

    当年刘表问这三人来,大喜,待以宾礼,不时宴请拉拢。当时繁钦就动了心,结果赵俨与杜袭一齐劝他。杜袭更是说得很激烈:“吾所以与子惧来者,徙欲龙蟠幽薮,待时凤翔。岂谓刘牧当为拨乱之主而规长者委身哉?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也。吾其与子绝矣!”说好了一起隐居,你若老是卖弄才华投了刘表,这友谊的小船立马就要翻了。

    当时繁钦一见两个好朋友都这样劝,便熄了这份心思。安安稳稳的在襄阳城外隐居下来直到如今。

    繁钦听得杜袭之言,却拿眼看了另外一人,道:“若元直得见用,荆州又何惧曹军哉?”

    旁边那个一直没有说话的儒士听了,只是睁眼微笑一声,便又微眯双眼,神游天外去了。赵俨等人也是长叹一声。他们同为颖川人士,对徐庶的底细自然是一清二楚。徐庶明明有大才,而刘景升却嫌他出身寒门又曾为逃人,所以不用。实在是可惜了。

    繁钦见徐庶一言不发,便又道:“若荆州为曹公所有,吾等欲待如何?”话里话外却仍是不甘寂寞。

    赵俨与杜袭齐望一眼,在这天下局势未曾明朗之前,他等实在是不太想就这样投了曹操。毕竟北方还有个刘备呢。只是蛰伏经年,再不出仕也不行了。家族把自己供养出来,也该反哺家族了。况且若曹操能一举攻占荆州,这天下将来是谁的,还真是难说呢。刘备有青、徐、幽、并,但幽、并乃是边州,素来穷苦,又有胡人为患。而曹操的兖、豫、荆都是中原精华所在,若能经营得好,不说那至高之位,便是传承数代也不是不可能。

    于是赵俨便道:“曹公若能得荆州,便是应期命世之主,必能匡济华夏,吾知归矣。”杜袭与繁钦听了,若有所思,暗暗点头。

    就在此时,繁钦又侧过头来,看向徐庶道:“元直可有主意乎?”

    徐庶道:“君等自去,吾自有计较也。”

    繁钦一听,便知徐庶不愿意投曹,这天下诸侯,徐庶连曹操都看不上,那么便只有那一处了。繁钦心思一动,便对徐庶道:“如此,便先恭贺元直鹏程万里了。”

    诸人又闲聊一会,便各自散去了。

    待诸人散尽,徐庶方睁开眼睛,看着这青山绿水,茂林修竹,幽幽道:“刘玄德世之雄才,吾欲济胸中抱负,岂有不投之理?刘玄德不来,吾便不出也!”

    一路北上都是曹操的地盘,而且徐庶又还有个老母亲,不然的话,他早就去刘备那里了,何曾等到这时。

第五百一十章 四将攻宛() 
    却说曹真与李典领了部曲,四处袭扰南阳诸县,抄掠百姓,所到之处,搅得地方鸡犬不宁。【,散居在城外的百姓,也不得不扶老携幼,沿着官道往宛县而来。

    曹真还欲掳夺人口,却被李典阻住:“子丹,吾军南讨荆州,此时之民便是吾等将来治下之民,何苦为难?且放其等往宛县,消耗宛县粮食,岂不是好?”

    曹真听了,大笑数声:“便依曼成之言。”此后行军,却是故意驱逐百姓往南而去。文聘在宛城,见得那难民络绎不绝而来,不禁惊道:“诸县已破乎?”遂使人问之。

    左右来报,说是曹军袭扰诸县,不得安宁,只好南逃而来。文聘大怒,道:“怎不就近入城避之?”

    左右对道:“百姓有言,曹军甚是凶恶,若不撤离,便放火烧屋,若不往南,便以箭矢射之。是以不敢就近入城,只得南来。”

    文聘也是大将之材,只是一想,便明白曹军之意了。分明是欲驱百姓来耗己之粮。说不定其中还有奸细潜伏,待到决战攻城之时才发作。只想了一想,文聘便冷笑一声,道:“发给百姓一日之粮,使其等继续南下,沿途就粮至襄阳。勿得使一人入城!违者斩!”

    文聘心想你不是想耗我粮食吗,一日之粮我还是给得起的,让百姓全部去襄阳,有主公和诸臣在那里,偌大个荆州还怕安不下这些人。至于有无奸细在内,反正不让你们入城,到时自有人去甄别。

    文聘使人发了粮食,又派员好生安慰劝说百姓,说此地战火将起,亦不安全,使他等沿途就食一路去襄阳。百姓倒也明白这宛城官吏说的是大实话,是以也不埋怨,默默领了粮食便又带着家小绕城而走,径往襄阳而去。

    那难民之中,无数个精壮汉子望城而叹:“可惜了,那文聘不愧是荆州大将。此番应对,却使吾等不能入城建功了。”

    又有人劝解道:“无妨,若能入那襄阳,探得消息,也是有功。”遂不再多言,杂于人群之中,齐往南方而去。

    南阳北方数县的百姓被曹真和李典驱赶得差不多了,几座县城也是闭门死守。曹真本欲攻城,后来与李典一商量,这里打下来了也无甚用处,那宛城死死的钉在淯水之上,打下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