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4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宁见扬州水师出战,不由大喜,心道中吾计也。他向来胆大包天,也不觉得自己这边兵少,便抖擞精神,来战扬州军。

    甫一结阵,他提刀便出得舱来,拍竿、火箭此时已然发威,他正欲上艨冲,忽的目光一扫,便觉不对。怎的扬州船只渐渐后退,似欲围吾?

    再放眼望去,却见一面周字大旗隐隐约约。心中便是一惊,不好,竟然是那周瑜在此,只怕是已被其看破了。遂不再往前,却是下令船只渐渐后退。

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云动(二)() 
    周瑜见甘宁欲走,哪里肯放,遂率水师来追,缠斗一阵,甘宁兵少,便纵火烧了数艘空船来断后,自己却是率部往北退去。

    周瑜见走了甘宁,不由蹙眉,想不到这甘宁如此难缠,竟然关键时刻断尾求生而去。不过能迫使其烧了战船,也算是自家小胜一阵。于是看了看这江上随波逐流的残骸船板,便率水师回营去了。

    陈登在下游,却是选了个僻静之地,侦知对岸无兵后,便率部渡江,方停南岸,正遇吴景。两军便在滩头好一番厮杀,因立足未稳,陈登不敌吴景,只好率部退却。到得广陵,去信甘宁,述说缘由。甘宁心道,这南岸有了防备,却须想个法子给破了去。于是复往见关羽,道:“云长,吾率军渡江,不意被扬州军探得虚实,彼辈有了提防,却是不宜妄动了。”

    关羽便道:“既如此,且罢兵,吾自报主公幕府。”遂去信荀彧,言南方形势。是时刘备正率军讨袁绍,青州空虚。荀彧与诸人一商议,便去信关羽,言若不能使那围魏救赵之计,便先守徐州,等候主公定夺。

    周瑜与吴景这边驱逐了关羽军,心中大是侥幸。吴景叹道:“若非公谨,甘宁军便潜入吾州中也。”

    周瑜道:“关羽既有南渡之意,可使军士日夜巡防。伯符不在,州中空虚,吾等却不能懈怠了。”

    吴景也是一阵后怕,若是被那徐州军攻了进来,这州中大半甲士都被带走攻打荆州去了。如何能防得住那威名赫赫的关羽?听了周瑜之言,哪有不从之理,忙一抱拳,道:“公谨之言甚是。某这便去安排巡弋之人。”

    益州刘璋接到刘表的援信,看了良久,却是一声长叹。刘表与他父亲的恩怨,那是上辈人的事情,他也不想追究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同为汉室宗亲,他也想拉刘表一把。只是张鲁这米贼据了汉中,与他打生打死。打了这好几年,不但没能奈何得了这米贼,却竟然还被张鲁把巴郡也给占了大半去。巴郡、汉中一失,这出川的道路已绝,他如何能派得援军。救人如救火,大军又不能绕走小道。

    见中原与南方战乱纷纷,刘璋心道若不趁机解决了张鲁,到中原尘埃落定,诸侯来伐我时,如何能抵挡得住?若敌军来,那张鲁与我有仇,便降了去,这益州基业,立时便要被夺了去。到时如何有面目见先君于地下?

    于是便传文武,复命将遣兵,再击张鲁。率兵出征的还是庞羲。庞羲与刘璋是姻亲关系,还是河南(东州)人,所以深得刘璋信任。

    话说这益州,当年刘焉来时,身边就有庞羲与赵韪二人追随。赵韪是巴郡人,算得上是本土派,而庞羲与刘焉一样都是外地派。后来天下大乱,无数百姓和逃兵进入汉中,被刘焉安置下来之后,却被益州人呼为东州人。而东州人中招募的军队,便被呼为东州兵。

    东州人自来益州之后,便一直与益州人摩擦不断。这可比后世的大城市排外要厉害多了。经常械斗闹出人命来。这种矛盾,实在是很难处理。尤其是刘焉也是外来户,而逃难来的很多还是他的老乡,这就更不好处理了。到了刘璋手里,东州人与益州人之间的矛盾也还是一个烫手山芋。

    后来在各种原因之下,便闹出了一场大事,然后几个益州官员便叛逃到刘表那里去了。甘宁就是其中一个。当然,这事与刘表也脱离不了关系。因为出了这种事,刘璋就怪赵韪,说他这个本土派领袖没做好表率。命他处理这事。结果赵韪带兵便要收拾东州兵,东州兵大惧,心想要是赵韪成功了他们都没好果子吃,于是拼命的帮刘璋。结果就是赵韪兵败身死。而刘璋也只能深信东州兵,再也不敢以益州人为将了。所以益州但凡有军事行动,便也只好让庞羲出马了。

    这偏偏,荆州与益州的势力划分,惊人的相似。有荆州本地派,也有外来派。本地派的世家除了黄祖之外,其他多是投降派;而外来派几乎都是北伐派。结果因为荆州本土派掌权,而帮助刘表整顿荆州的正是对北伐毫无兴趣的荆襄豪族蒯氏兄弟和蔡氏家族。所以外来派想有一番作为的几乎都成了隐士。历史上的徐庶、诸葛亮等人为何藏在荆州不出仕,莫非真的是在苦等刘备这个真命天子不成?

    三路援军,刘璋出不来,关羽被牵制。交州士家倒是可以派兵来援。道路也多,南海、苍梧两郡都有着官道往荆州。路途也近。只是士家兄弟却不愿意了。

    当时他们接到刘备的书信,让他们提防扬州。结果现在扬州兵马是动了,却是提刀子冲往荆州。既然不是来打自己,那他人死活,与我何干?

    不是士家兄弟没有这份眼光,实在是他们没有这等争雄之心。能保富贵,能延宗族,就万事大吉了。所以历史上的孙权只是派了个步骘为交州刺史,士家兄弟便一声不吭就投降了。士燮甚至还把儿子送到孙权那里去当人质,表示自己很恭顺、很忠诚,孙权你大可以对我放心。

    这样的人,只要不是有人来打他,他又如何敢插手三家大战?这一弄不好就是粉身碎骨的事情啊。所以士家兄弟商量了半天,索性只当没收到信好了。

    孙坚领了兵,不去打荆南,偏偏却往江夏而去。

    荆南曾经有顾雍在那里说反张羡,还留有暗子在。要是自豫章往攻荆南数郡,不但让刘表首尾不能兼顾,还可以避免了与曹操直接对上。可惜孙坚也好孙策也罢,这两父子太像了,性格不是一般的倔强。

    当有人提出来攻略荆南四郡之后,孙坚便冷冷的道:“吾甥徐琨战死江夏,此战吾必先取黄祖老贼首级也!”

    孙策也从此言,欲先击黄祖。程普便劝:“闻曹操南下,若吾攻占江夏,而曹操已拔南阳,到时两军必相争也。主公还请深虑之。”

    诸将虽然不说话,心中却是赞同程普所言。他们也不是怕曹操,只是打仗嘛,刘表没打死,便要和曹操起争斗,这不好吧?还不如让曹操去打刘表,自己则先取了荆南四郡,到时也好和曹操商量一下如何划分地盘。

    孙坚脸一沉,便道:“德谋休得多言,吾意已决矣!”

第五百零五章 南阳之战() 
    事实上,曹操与孙坚两家攻打荆州,刘备知道了也只能干瞪眼。与袁绍一场大战,耗费粮草物资无数。他实在是没有办法再起兵来救刘表了。他所有的地盘里面,也就青、徐两州在他的治理下富庶一点。至于幽、并两州,两汉以来都是要从他州调钱粮来补贴的。而且新入手的地盘,还要战后重建、救济流民、减税减赋来安定人心。还好幽、并有盐铁,还产马,不至于让刘备亏损太多。

    却说黄祖在江夏,闻江东兵又来,便令飞骑报襄阳。黄祖这个人,不论是正史还是演义,对其的描述都点些支离破碎,显得其背景模糊难辩,经历复杂流离,性格层次繁多。就连他的字都未有记载。但不管如何,他以一己之力镇守江夏,抗衡江东。可以说是替荆州分担了一半的军事压力。正史《三国志》吴书里孙策给朝廷上表:“祖宿狡猾,为表腹心,出作爪牙,表之鸱张,以祖气息”。里面刘表用孙坚尸首去换被俘的黄祖,不肯用蒯良之计进攻孙策。如果说他不是刘表的腹心重臣,谁会信?

    襄阳这边,蔡瑁还在拖延磨蹭不肯出兵援南阳。此时接到黄祖来信,刘表本就不耐,终于是发作了:“南阳、江夏危急,将士浴血,死战于前。吾等便欲在此坐等贼来乎?”

    又对蔡瑁道:“汝不救南阳,便往江夏去罢。”

    蔡瑁立时便蔫了,让他去江夏,还不如让他去南阳呢。他与黄祖不太对付,而且黄祖老奸巨滑,若是到了江夏,还不知道要如何被黄祖炮制呢。于是便对刘表道:“主公,某愿往南阳。”

    刘表听了脸色稍缓,又问左右道:“南阳、江夏俱有敌来,德珪愿往南阳,谁人愿往江夏替吾分忧?”

    众臣皆寂。刘表心中冷哼一声,便欲指派一人前去。此时蒯越出列,拜道:“主公,今敌众我寡,州中兵少将缺。不宜再派军。臣有一策,可退敌也。”

    刘表一听,喜道:“异度有何以教我,还请速速道来。”

    蒯越道:“曹、孙两路齐来。曹氏强而孙氏弱。不如且使仲业等固守南阳,以坚城慢慢与曹军周旋,而遣大将往江夏以助黄太守,共击孙坚。若能得破扬州军,吾荆州东面无忧,便可举州中之力共抗曹操也。若能阻曹操于南阳。待其粮尽,或北方有变,其必退兵也。”

    刘表一听,甚觉有理,又问道:“何人可为将往江夏?”

    蒯越对道:“刘将军勇烈过人,可往之。”

    刘表遂使蔡瑁统军前往南阳以助文聘,又调刘磐率部前往江夏,以援黄祖。刘磐闻令,遂辞了文聘,疾奔江夏。徒留文聘在南阳,忧心忡忡。霍峻见此,乃问为何。文聘道:“刘将军走而蔡德珪来,去吾之臂助而来一拖累也。”

    果然,蔡瑁来后,但居宛县坚城之中,四周使亲兵守卫。无其令,文聘亦不得入内。文聘数往见之,商讨防务,但言:“曹孟德若来时便呼我。”除此余事不管。

    蔡瑁不但是荆州豪族,还是刘表外戚。文聘拿他没法,因兵力不足,只好让霍峻弃守博望。霍峻得知,便生一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