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3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攸道:“依儁乂之见,如今以青州之势,儁乂能阻乎?”

    张郃沉默了一会,道:“不能。”

    许攸便道:“既然如此,儁乂为何陷在这死地而不谋个脱身之法?自古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今冀州颓败,势再难挽。儁乂可早作打算矣。”

    张郃对道:“大将军待吾甚厚,不忍背之。”

    许攸一声轻笑:“儁乂应朝廷之征黄巾而从军,又非是袁氏门客家将,又有何来背弃之说?”

    许攸也没说错,张郃最早是响应朝廷的命令去征讨黄巾军而入伍的。后来便在韩馥麾下为将。韩馥让了冀州,他顺理成章也随了袁绍。后来因征张燕、讨幽州,立功甚多,此时在袁绍军中为宁国中郎将。他本来就是汉将,对袁绍确实也没太多感情。所以历史上的张郃见袁绍不纳其言,见势不对就率军归降了曹操。导致袁绍军心散乱,一败涂地。

    如今许攸这么一说,张郃也是心动不已。要说他有在此为袁绍效死的心思,那绝无可能。不过要他主动投降,他也不愿。武将胸中自有一口傲气,如今他有兵有将,还有大营在。想要脱身以他的本事并不难。未到那山穷水尽,便去投刘备。非他本意。不过看情况,这许攸只怕是早就与青州有勾结了,真是藏得深呐。

    张郃心中转着念头,许攸论公是冀州重要谋士;论私是大将军故友。如此人物竟然也弃冀州而去,这冀州文武,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动着这样的心思。这大树还未倒呐,各人就要散了。

    张郃在这里沉默不语,许攸只当张郃默认,便继续劝道:“儁乂若能阵前反戈,立得大功,何愁日后富贵?”

    张郃听许攸话中之意,竟然让自己投降不说,还要对袁绍反戈一击。顿时心中便是烦恼不已,心道这许子远平时不见,关键时刻却尽显本性。此辈却还须远离一些才是。

    一念至此,张郃便起身送客了:“君所言,吾铭记在心。不过吾受大将军所托,镇守大营。纵然不敌青州,却也不愿对阵故主。”

    许攸听了,羞惭掩面而退。

    有了郭图、许攸这二人,青州军很快就攻破了界桥大营,大营一破,青州军欢声动天,袁军大哗,立时便退。大军一旦溃散,张郃便再难止住,立杀数人也无法收拢阵形。张郃此时独木难支,见此不禁一声长叹,便率部欲先突围。谁知却左冲右突不得出。他哪里知道,此时他已经是青州军的重点关注对象。只要他的将旗还在,他便会被围死。

    张郃在阵中,往来冲杀,忽然,只见这死死困住他的铁桶大阵便分开了一条道来,蹄声得得之间,一将疾驰而来,人未至,声先到:“张郃哪里走!”

    张郃闻声,调转马头,只见一员大将拍马舞刀而来,身后亲军护卫而来,一杆黄字大旗迎风飞舞。却正是那大将黄忠。

    张郃抖擞精神,挺枪来战黄忠,数十合之后,黄忠拍马跳出战圈,勒马横刀,对张郃正颜道:“张将军空有一身艺业,却困于冀州,未得明主。着实可惜。此明珠暗投,蛟龙潜伏也。吾主刘青州,素来爱重英雄。今次出兵,吾主便言张将军乃必得之人也!张将军何不来归,与吾等一起,助主公共襄大业乎?”

    张郃听了,心中颇为受用。他放眼四望,只见四周举目皆是青州军,而己军败逃的就不说了,还在抵抗的,却已经被青州军一块块分割开来,清剿得差不多了。他自知此时大势已去,若再强硬反抗,除了身陨别无他途,刚好有这个台阶在,不如便顺水推舟算了。又向身后看去,只见跟随他多年的亲兵老卒们,身上皆多有伤痕,一脸期盼的看着他。心想罢罢罢,终不能忍见汝辈便死此处。遂长叹一声,翻身下马,弃了长枪在旁,便欲跪伏下来:“败军之将,岂敢承刘使君垂注。张郃愿降!”

    黄忠见了,亦慌忙跳下马来,双手托住张郃,道:“儁乂不必如此,今后你我二人同殿为臣,还须多多亲近才是。”

    张郃也是巧变之人,顺势起来之后,便对黄忠道:“还须汉升兄多多指点才是啊!”言罢二人互望一眼,便哈哈大笑起来。

    张郃降刘,也无甚心结。前文早就言过,他本就是汉将,就是冀州换了二任主人,他也未曾向韩馥、袁绍呼过一声主公,定下过君臣名分。刘备以及刘备身后的天子,代表着天下正统,汉室嫡传,他这身份转换适应得非常快。两人并骑,张郃笑问道:“未知除某之外,大将军还欲得冀州何人?”

    黄忠便对道:“除儁乂外,主公只欲得田元皓、沮公与二人也。”

    听了这二人名字,张郃也是一阵沉默。这二人确实是当得起刘备看重。于是又问:“未知那许子远如何?”

    黄忠听了,却是道:“此人早便降了吾军,只是自进营来,遍寻不见。若是折于阵中,也是其命数如此。”

    张郃听了心中便是一凛,看来这许攸却是不得青州方面看重。

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 
    青州军攻破大营的时候,许攸却是未在前营了。他又去了袁绍处,欲跟随袁绍一道回魏郡。却道为何?

    原来他本来是打算说降了张郃,然后与张郃一道归顺刘备的。结果用力过猛,却使张郃反感了。他也不好意思再待在张郃处。张郃这里不能待,他把眼珠子转了转,一跺脚,便又去袁绍那里去了。他打算随袁绍回邺城,再说动一个关键人物然后一起降刘,好显功劳。

    许攸心道,张郃一介武夫,不知某的好意,与他无甚话说,不如且去寻了这人去。许攸欲寻的那人,正是荀彧之弟荀谌。

    荀谌,字友若,早早就跟随了袁绍,在游说韩馥让冀州的事件中,只凭一席话就动摇了韩馥。从此袁绍的事业得以起飞。足见他的才智。后来便在袁绍帐下担任谋士。

    只可惜他有个兄长名唤荀彧,为青州刘备幕府之长。所以后来便渐遭袁绍所弃用。此番征战,袁绍也未带上荀谌来,却是让他留在魏郡。

    许攸想回邺城便是想去寻荀谌。若能说得荀谌一道归汉,有了荀彧这层关系,还怕他许攸不受重视?

    想法是很好,可惜人家荀谌又怎会如你之意?

    荀谌在后来被人列为三国神秘人物之一。只因为他在原本历史上的官渡之战中为袁绍谋主,却自始至终未进一策,而随着官渡之战的落幕,荀谌也不知所踪,从此历史再无记载。因此有很多人臆测他是荀氏安排在袁绍这边的卧底,把袁绍的底细都透露给曹操知晓。还列举了很多详细的例子出来。

    不过臆测终归是臆测,没有史料佐证,也是当不了真,只能当作是闲谈之资罢了。

    许攸在张郃这里碰了壁,只好回魏郡去寻荀谌。袁绍引军走未远,忽然有探子来报:“禀主公,大营破矣。”

    袁绍脸色一变,怎的如此快就打进来了?便又忙问:“儁乂何在?”

    那探子稍一迟疑,便对道:“小人遍寻不见张将军旗号,有败军言张将军许是降了。”

    袁绍闻言大怒,喝道:“降便降了,怎还有许是?”探子垂首不敢言。

    袁绍恨恨不已,望东而骂道:“竖子!竟敢背吾!”

    诸人沉默,还是许攸怕死,心道你再不走,等会青州军就要追上来了。乱军之中,刀枪无眼,若是伤到我了那可不妙。于是便上来拖住袁绍马缰,劝道:“追兵将至,主公速走!”

    袁绍听了一言不发,翻身上马,便引了诸人一道往西投去。张飞、太史慈与严颜三人杀散袁军,收拢残兵败将之后,却见黄忠与张郃一道说笑而来。心中不禁便是一叹,逼降张郃之功却是被汉升得了,如此,便须去追那袁绍,莫使此人走脱了才是。于是便引本部精骑,直往袁绍追来。

    张飞追了一阵,便遥遥望见袁绍麾盖,不由大喜,振奋精神,大喝道:“袁绍休走!”

    袁绍正行间,忽闻后军有异动,便登道旁小丘来看,只见一员大将张牙舞爪,哇呀乱叫而来。便问左右:“此乃何人?”

    左右便打马去探,不一会来报:“是那张益德来也。”

    袁绍大惊,道:“久闻关、张有万夫不当之勇,此人来追吾,吾必死于此也。”言罢,不禁潸然泪下。

    诸臣闻言,不禁皆泣。沮授不忍,便闪身出来,道:“大将军,吾请为断后,大将军可速走也!”

    旁边袁熙也是站了出来,拜道:“父亲大人,儿臣愿与沮从事一道断后,以拒张飞!”

    袁绍儿女无数,成年的儿子却只有三个。袁谭坐镇邺城,袁尚还在司隶率部与赵云周旋。此番却是只有袁熙一人随侍身边。

    俗话说爷疼长孙,父怜幼子。袁谭与袁尚各有一班人支持,为他们摇旗呐喊。只有袁熙,即不能得父母更多的喜爱,也不受冀州群臣的重视。他着墨于史料的地方也不多,寥寥数笔只是记载了他未参与兄弟之间的权斗,后来还收留了被曹操打败的弟弟袁尚。可能让大家更为熟悉的,是他的妻子甄氏。历史上的袁氏败亡之后,因甄氏貌美,而被曹丕给收了,后来生下魏明帝,被魏明帝追谥为文昭皇后。

    就这么一个几乎默默无闻的人,值此危难之际,却是毫不犹豫挺身而出。袁绍讶然之后,却又舍不得。平时再怎么忽视,这也是自己亲儿子呀。正犹豫间,袁熙沉声道:“父亲大人不必迟疑,君父有事,儿臣自当担之。可速走也!”

    袁绍长叹一声,深深看了袁熙数眼,道:“吾儿好自为之。”又留了一部兵马给袁熙、沮授,便打马匆匆而去。

    这一行人也知道再若拖延,只怕小命不保,于是便沿途把符印、金鼓、书册等笨重之物,一一抛弃。只图速速回魏郡。

    袁熙与沮授分别带了一部人马各屯于高处,结成阵势以待张飞。

    张飞见左右高处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