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五经乖析,儒学浸衰也。是以,我等儒者,当为往圣继绝学!”

    刘备不顾台下的骚动,继续大声道:“然则犹未足也!我等儒者,当为万世开太平!”

    &佐君王,下安黎庶,外服夷狄,内平贼寇,开万世太平之基业,此数事,非我儒者谁人可当?”

    刘备振聋发聩的声音在诸子心间回响。他的声音锵然有力,带着热血激昂,直指人心!

    在座诸子,谁不是热血青年?谁不渴望建功立业,以名传青史?有史以来,只有汉朝的士民们,从上到下,皆充满了尚武的风气。男儿多好功名,皆欲马上取之。是以朝廷征发大军出塞时,游侠儿,悍勇少年皆踊跃从之。而汉武帝经常征发犯官、亡命、勇敢、游侠等士出战,仍能屡胜。我大汉的儿郎,皆是血性的好儿郎!崇尚军功和荣誉的好儿郎!

    刘备的最后一句话,充满了神秘的力量,它鼓舞人心,它煽动热血,诸子皆站了起来,激动而严肃的向刘备大礼拜下,而后齐声大吼道:“我等儒者!当为万世开太平!

    上佐君王,下安黎庶,外服夷狄,内平贼寇,开万世太平之基业,此数事,非我儒者谁人可当!!!”大有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式。

    刘备看着被自己煽动得嗷嗷叫的太学生,满意的笑了,这样的精神劲儿,才是我大汉太学生的风采么。不然天天扯谈,整个人迟早得废。

    刘备最后大声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行此四事者,方为儒也!诸位兄台,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从今而后,吾与诸兄共勉之!“

    最后向诸人一拱手,表示讲话结束。诸人恭敬的还礼,以谢过刘备今日传道。好多人心中激动,胸中千言万语,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是激动的看着刘备飘然而去的身影,他们都知道,因为今天这个人,从今以后,他们的人生会更多一种色彩。

    刘备出了此苑,对刚才的效果还是十分满意的。心中想道,论经学我拼不过你们,不过横渠先生的四句教可是大杀器,看把你们给炸的,一个个的服了吧?你们就开始崇拜我吧。我看以后谁还敢拉我去谈经,我可是有着崇高志向,欲为万世开太平的人!

    第一更奉上。

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难() 
消息传得很快,未几,洛阳城中便传遍了。没几天,刘备的言论便迅速流行起来。许多的年青士子动不动便把“为万世开太平”、“清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句挂在嘴边。

    消息传到卢植耳中,卢植正与蔡邕等品茶小歇,蔡邕闻言便叹:“好个刘玄德,好个刘玄德!不意子干竟收如此佳徒!”

    杨彪也道:“此子,吾不如也!”

    卢植摇头苦笑:”此子天纵之资,又何用吾教之?“心中却还是很得意自己的眼光,刘备不但是自己的爱徒,还是自己的佳婿呢!

    洛阳满城公卿,无不为之侧目,从此刘备刘玄德这个名字,算是彻底的被记住了。

    顿丘,曹操看着书信双目精光四射:”刘备,真乃人杰也!未曾见玄德之面,促膝而谈,实乃人生憾事也!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一语便中吾之心意也,玄德实乃吾之知己!“当下便修书一封,命仆从速带回京师,交予刘玄德。

    此时的曹操,还是个一心一意想为大汉添砖瓦的热血好官员。欲扶正直,除邪奸,使天下政教清明。直到后来为议郎时,数次上书不为皇帝所用,才知道大汉已经积重难返,不可匡正,于是心灰意冷,不再建言。继而黄巾大乱后,天下摇摇欲坠,曹操一颗野心便开始慢慢滋生。此时他见了刘备所言,只当刘备如他一般志向,是志同道合的良友,怎教他如何不激动?

    东莱,郑玄谓众弟子叹息曰:”壮哉斯言!吾所学数十年,竟不如玄德之四句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斯言果如是也!“

    辽东,长史公孙瓒率数十人巡视边境,突然与鲜卑数百骑相遇。左右皆变色,公孙瓒大笑曰:”刘玄德,吾师弟也!尝云儒者当为万世开太平!某自幼受学于儒门,岂肯为玄德之后哉?诸君,今日便请随我死战,为辽东先开一太平!“说罢,一马当先,手持长矛,突入敌阵,众左右见了,鼓起血勇,随公孙瓒之后,左冲右突,刀砍矛刺。鲜卑防不猝防,瞬间死伤数十。余众见公孙瓒等勇不可当,心生恐惧,便四散逃去。

    公孙瓒杀散余贼,一身是血,退入空亭,取酒与众饮,而后大笑:”读玄德之文而后持矛杀贼,快哉快哉!“众人皆为公孙瓒豪气所慑,又敬又畏。从此公孙瓒威名渐显。

    颖川,荀家人也在品评刘备。诸人无不赞赏之。十六岁的王佐之材荀彧心高气傲,不肯服人:”刘玄德此言虽壮,就怕是好作大言之徒!“

    大侄子荀攸知道小叔父荀彧的小心思,笑道:”不然,观刘备其人,无论格物致知,还是京师除蝗,皆可见其非空言泛泛之辈,而是言行如一注重实践之人。正如斯言,清谈误国,实干兴邦!儒者之四句教,真豪气干云之语也,不亚于吾家之王佐之材。“

    荀攸比荀彧只大六岁,幼时一起读书长大,份虽叔侄,情同兄弟。所以敢最后调侃一下荀彧。

    荀彧听了,俊脸一红,道:”公达休来取笑我,刘备之气魄,非我所能及也。“晚上,荀彧又取出刘备上次过颖川留下的书信,细细观之。看着信上古朴的字体,心中却是在想,刘玄德啊刘玄德,你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后来史载:”光和元年夏,帝于太学论儒,语出四句,满座皆惊。由是,帝海内知名。“

    今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叛乱,地震,日食等就不说了,种种妖异之事也频频出现。夏四月有雌鸡化雄。五月有白衣人入德阳殿门,突然消失不见。六月有一道黑气堕入温明殿中,如车盖隆起,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翻滚不休,形貌似龙。七月又有青虹见御坐玉堂后殿庭中种种异像,民间一片恐慌,各种流言满天飞,一会说天子失德,一会说要有大灾难,一会说汉有天下太久,汉德已终,气数已尽,要改天换日了。尤以后一种流言流传得最广,街头巷尾,大家都探头探脑的窃窃私语,汉家只怕是气数已终啦!没听说吗?有神人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每当社会动荡的时候,各种妖人妖言层出不穷,大贤良师张角当然也不会放过这个收获人心的机会,他派了无数教众四处宣传,散播他的言论,搅起无数暗浪汹涌。

    无数大臣也纷纷上本,为时局担忧。皇帝也有些坐不住了。于是,在七月,皇帝召集一些臣子,蔡邕、马日磾、杨赐、张华等人诣金商门,入崇德殿问对。这就是史上有名的金商门奏对。

    皇帝让中常侍王甫、曹节两人问诸臣这异像纷纷,是什么原因,如何平息流言善后?然后众人纷纷进言。完了之后,皇帝又因为蔡邕经学深奥,所以特诏稽问:”比灾变互生,未知厥咎,朝廷焦心,载怀恐惧。每访群公卿士,庶闻忠言,而各存括囊,莫肯尽心。以邕经学深奥,故密特稽问,宜披露失得,指陈政要,勿有依违,自生疑讳。具对经术,以皂囊封上。“

    皇帝说最近灾民频生,不知道什么原因,朝廷焦心,我也恐惧,想听听其他人的意见吧,那些混蛋一个个的不肯说老实话。你学问高深,是个忠臣,我相信你,你给我说实话,到底是什么原因?不要犹豫,说好之后,用皂囊密封给我看。

    蔡邕被皇帝一夸,便信了,披肝沥胆的上奏:”今灾眚之发,不于它所,远则门垣,近在寺署,其为监戒,可谓至切。蜺堕鸡化,皆妇人干政之所致也。前者乳母赵娆,贵重天下;续以永乐门史霍玉,依阻城社,又为奸邪而闻太尉张颢,为玉所进;光禄勋姓璋,有名贪浊宜念小人在位之咎,退思引身避贤之福。伏见廷尉郭禧,纯厚老成;光禄大夫桥玄,聪达方直;故太尉刘宠,忠实守正:并宜为谋主,数见访问近者以辟召不慎,切责三公,而今并以小文超取选举,开请托之门,违明王之典,众心不厌,莫之敢言夫君臣不密,上有漏言之戒,下有**之祸。愿寝臣表,无使尽忠之吏,受怨奸仇。“

    蔡邕于是把朝廷中的种种弊端一一直言道出。说灾异没有发生在别的地方,要么在宫门,要么在寺署,难道还不清楚吗?这就是妇人阉宦乱政的原因啊!又炮轰一干奸佞,举荐一干贤臣。最后说,皇帝,我可是对您肝胆相照啦,您可得保密,不要让我受别人的怨恨而遭祸。

    皇帝看了蔡邕言辞恳切动人肺腑的奏章,心有所触,不禁叹息。然后可能是坐久了,要去上个厕所活动活动再回来看。结果曹节趁皇帝不在,就躲在后面偷看。这一看,完了,泄密了。

    蔡邕也没想到皇帝如此不靠谱,阉宦如此胆大包天。于是,他在奏章里所弹劾的一众人,知道消息后就纷纷开始行动了。如狂风暴雨般的打击报复突然而来。

    若是一般人打击报复,蔡邕或许便没事,朝臣哪个不受弹劾,不被指责。要是一被弹劾一被指责就问罪,朝中早就空空如也了。

    但这次不一样,这次因为上的是密折,所以蔡邕有的没的都说了。于是一口气把宦官势力和其他弹劾的官员全得罪了。这两股势力一合力,蔡邕就完了。

    首先是王甫和程璜等为代表的宦官。之前蔡邕无数次在奏章中指责王甫,在去年反对夏育出兵塞外时,在论幽冀两州刺史久缺时,在去年的陈七事疏时,矛头无一不指向王甫等阉宦。王甫早就恨蔡邕恨得牙痒痒,这下得了机会,还不下死手?

    再说程璜,蔡邕在这封奏章中指名点姓的说程璜如何横行乱政,程璜对蔡邕恨之入骨,刚好他有个女婿,便是酷吏阳球阳方正。阳方正刚好又与蔡邕的叔父蔡质也不和,这下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