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表露得如此明显,刘备怎会不高兴。

    天子与百官安置下来之后,便要开始论功行赏了。这一路行来,保驾之功是实实在在的,不赏不行。再说了,之前天子与朝廷穷,现在有了刘备这个土财主,什么样的赏赐会发不出来?

    天子与百官那里在商讨的时候,刘备府中也是忙作一团。刘备官居大将军,比起青州牧来、镇东将军来更是威风。大将军府中的官吏设置与青州牧又有不同。青州牧府中只能设置长史一人,而大将军府,长史、司马各一人,千石;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三十一人,官骑三十人,鼓吹一部。

    虽然刘备不稀罕这些,他青州与徐州也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官员体系。但是朝廷既然搬到了青州,他就不能不作出些改变,以配合朝廷。将大将军府的各曹掾吏配齐,完美的融入朝廷体系,这就是他目前应该做的。

    于是,刘备与荀彧等几个一番商议之后,表荀彧为大将军府长史;贾诩为大将军府司马;卢敏与荀攸为大将军府从事中郎,青州牧府中所设诸曹,全部换个名头,移至大将军府名下,然后空缺的诸曹掾吏,刘备让府中诸人一一商议上报。

    府中诸事撒手给了荀彧、贾诩等人后,刘备便开始看朝廷转过来的文书。现在他这个大将军名符其实的百官之长,执掌军政诸事,今天的廷议虽然没有参加,但商议的过程与结果,自然有专人记录好了之后传递过来。

    刘备看了看,又捏了捏眉头,心中很不满意这个结果。今天贾诩的进言,又一次回响在他耳畔。朝廷来了是好事,但也把不和谐的因素,给带到了青州。

    张绣、吕布、段煨等人,要么是无路可走,要么是前途渺茫,要么是不甘心就此沉沦,可以说,他们都是暂时不得志之人,所以才能混合在一起,护卫天子东来。但到了青州之后,衣食无忧,环绕四周的外患也尽去。这个时候,他们的心态便起了微妙的变化了。

    像张绣与吕布这些人,之前无处可去时,在贾诩与荀攸的劝说之下,放下脸面尊严,一心想着来投奔刘备,奉其为主。可是现在刘备上面还有一个天子,他们便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了。

    他们之前也是纵横一方的虎狼,有名有号,职爵也不低,现在可以说是与刘备同殿为臣,就算不能平起平坐,也只是比刘备职位稍低,又如何愿意心甘情愿的屈居人下。

    这一点,刘备已经在与他们见面之时,已经有所领悟了。张绣与段煨还好,称呼他为刘使君。吕布却是厚着脸皮,直呼他玄德。当时刘备虽然与他们谈笑自若,心中实际上已经隐隐微怒。

    自己不说已经被天子拜为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尊荣,也是执掌两州实权的诸侯,你吕布一个四处逃窜的败军之将,有何资格直呼自己的字?

    而诸人相见,除了喝了一顿酒,各自笑谈了一阵毫无营养的废话外,谁也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刘备是想将他们收编,麾下部队改编重组,纳入青州军的编制体系。而张绣、吕布等人话里话外却是表明自己可以听从朝廷的指挥,但自己的部队要保持独立。

    这简直是异想天开!刘备在政事上或许可以妥协退后,但在军权上,必须要高度统一,朝廷也好,青徐二州也罢,在军队上,只能听从一个人的命令,发出一个人的声音,那就是他刘备!

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刘大战(二十二)() 
张绣等人选的时机也挺好。天子与朝廷刚刚到青州,而且青州目前还在和袁绍打仗呢,这节骨眼上,想来刘备也不会拿他们如何。

    他们想的也没错,刘备不会拿他们开刀,以免落人口实,说他刘备容不下有功之臣。往更深处想一想,张绣与吕布等人与刘备之间的不谐,只怕有很多人是非常乐意见到的吧。

    在没有了外戚和宦官这二个天敌的威胁之后,朝臣们唯一的敌人,便只剩下了权臣。争权夺利,乃人之天性。权臣之害,也有目共睹。别说刘备名声好,本事强了,再好再强也没用。只要他是个权臣,他就已经天然的站在了朝臣们的对立面。

    看看这份封赏名单,刘备就对大臣们的微妙心思一目了然。这还是他们刚到青州、立足未稳呢。等他们站稳了足跟,只怕是有得扯皮与折腾了。

    刘备不禁想起了历史上的曹操来,他迎还天子之后,内修政事,外讨不臣,以一己之力,扫平大半个中国。可以说是他延续了大汉帝国的生命。即使如此,他也被天子与朝臣们视为敌人,一门心思想要对付他。天子是为了强化自己手中的权利,这能理解。至于朝臣们的心态,结合当时门阀豪强们的庄园经济稍加分析,便也就明白,门阀世家们所追求的利益,与加强中央集权的曹操自然相悖,不对付他才怪了。

    刘备想到自己以后也会面临曹操的处境,不禁一个头两个大。世家门阀没一个是好对付的,必要时刻,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来阻击自己。历史上对付曹操,他们也是这么干的。曹操以代汉为最终目的,一步一步的向前试探。受封魏公时死了个荀彧,受封魏王时死了个崔琰。这二人,一个是颖川集团的领袖,一个是北地世族的代表,曹操若是想再进一步,又会流多少血、死多少人?

    那么自己呢?自己在青、徐二州的施政,虽然安抚了流民,借此获得了大批的自耕农。但是世家在其中,所分得的利益非常少,他们会满意么?这几年,不也一直有反对声音冒出来么。一些人被自己给杀鸡祭猴了,反对的声音被自己强行镇压了下去。那是因为青州经过黄巾之乱后,世家的力量并不是很强,自己的麾下,更多的是小地主与寒门士子组成的集团。荀彧等世家子弟,也在自己的感召之下,围绕着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因此表现得很团结。

    可是现在朝廷迁到了青州,满朝公卿无一不是世家出身,青州这边,又添了吕布、张绣等数支兵马。只要假以时日,扫平天下并不是奢望。到时候,文若,季珪等人还会站在他这边吗?

    刘备放任自己的思绪乱飞,脑中杂念满满。良久,卢珻见刘备久久未归,过来探视,见刘备于室中静坐,便上前奉上热茶一盏,轻轻的走向刘备身后,为他揉按额头,柔声道:“夫君,所愁何事?”

    刘备闻着身后淡淡的体香,感受着额前柔软指肚上传来的热度,胸中块垒瞬间便无,涌起豪情万丈来,怕个甚,两世为人,还奈何不了区区世家不成!于是猛然起身,反手搂住细细的腰肢,顿时满室皆春。

    第二日,刘备上朝,奏请天子:“袁绍凶顽,以至太傅被困蓟县,莫如两家休战之后,再行封赏功臣也。”

    天子闻言,颇觉有理,前方还在打仗,不如等战事平定,然后再行封赏之事。于是便道:“准卿所奏。”

    群臣见刘备轻飘飘的一句便让天子暂停了封赏之事,却也无可奈何。刘备回府之后,召来贾诩,把封赏名单给贾诩一看,贾诩立马就站了起来,向刘备道:“将军,此事万万不可。”

    刘备自然知道这名单不妥,但只要他发出不同意见,朝臣们自然会拿出一万种理由来证明他们的正确。关键时刻他不想参与磨嘴皮这种意义不大的事情。北方的战事,才是他最关心的。

    贾诩道:“将军,不如奏请天子,出兵解幽州之围。此时凉、并精骑俱在,幽州地形正合骑战,吕将军与张将军等必定喜欢。”

    刘备听了,不禁笑了出来,他为什么不请荀彧来?文若若来,肯定就是与他一一商讨名单,加以调整。从而使得名单上的人名与爵职更符合自己的心意。只有眼前的贾文和,才会一本正经的出歪主意,却又偏偏说中自己的心意。

    朝廷不是要封赏诸将吗,那自己就先带他们出去打仗。一是趁机削弱诸将,二是给彼此一些冷静思考的空间。袁绍都把朝廷的太傅、幽州牧给围了,自己要去救,谁能说半个不字?

    而自己兵力不足,要镇守青、徐的同时,还要防备曹操、攻打袁绍。那么带新来青州的部队出征,岂不是理所当然。吕布、张绣等诸将只要牙缝里崩半个不字出来,自己立马就可以问罪于他等。

    未几,刘备又上奏天子,说自己要亲自前往幽州,相救刘虞,自己兵力不足,望天子许可吕布、张绣随自己出征。

    天子自无不可,满朝公卿更加不能说什么。于是,刘备便留太史慈与严颜一道坐镇州中。自己则带了张飞、刘恪、张绣与吕布,一道出兵,取道渤海,直奔蓟县。

    却说袁绍在蓟县,围住刘虞猛攻猛打。城池未下,却等来了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先是高干那边来使,说自己在高柳中伏,被阎柔与黄忠联手击破,如今已经退至平城,与黄忠相拒白登。听到高干这一路军大败而还,袁绍心中一惊。幽州和青州,终究还是联手了,黄忠兵出辽东,打了自己一个意料之外。诚为可恨!

    这还不算,未几,大将张郃来信,说张飞过境,自己与曹操一道夹击之,未胜。长安天子车驾在张飞军中。这一个消息,真正是如同晴天霹雳,让袁绍一阵头脑发晕。

    袁绍是士人的领袖、世家的代表。当年他与士人一道杀光了宦官,又干翻了外戚。本以为从此以后,自己将与其他世家一道上台执政。谁曾想,突然就冒出了个董卓来,这武夫不但屠戮士大夫,更是刀架在满朝公卿的脖子上,行那废立之事。这才导致袁绍与关东诸侯一道讨董。而到了现在,虽然他自己也立了两位皇帝了,但长安天子的威慑力,仍然是他不敢小视的。

    尤其是天子到了青州,这就让他更加头疼了。

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刘大战(二十三)() 
以并、冀二州之力,二次攻幽,却二次受阻,到了此时,袁绍也不禁深深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