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残余的弓弩手听了,吩吩称是,强抑心潮,深深呼吸,压住气息。然后把手中弓弩都举了起来。凝神屏气,对准正前方那个张牙舞爪的凉州武将。

    张济还不知道有人已经死死盯住了他,正带着人呼喝叱咤,四下砍杀。猛一回头,又见荆州军旗下,仍有小部人马聚拢,于是狞笑一声,道:“众儿郎,随我取敌将之首级去也!”

    于是张济率部直取新野守将。新野守将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吩咐道:“都不要动,且放近些。”

    数息过后,张济快要奔到跟前了,新野守将仍道:“再放近些。”

    到最后,新野守将看到张济的马刀已经高高挥起,于是,拼尽身体里的所有力气,喊出了此生的最后一声吼:“放箭!”

    张济虽然有些疑惑这些人为什么不反抗,但他来不及多想,马刀已经狠狠的斩了下去。在好大的一颗头颅飞起的时候,张济面色大变,“休休休”的一阵响,他已经身中数箭,如此近的距离,躲也来不及躲,数矢皆深入体中,只余箭尾在外。

    张济震天价的一声虎吼,便从马背上栽了下去。

    新野守将头颅飞起的同时,他的目光仍然盯着张济,直到看到张济中箭,他才欣慰的一笑,视野过处,彩色尽褪,世界一片漆黑。

    张济身后的骑军只见自家将军一刀干净利落的斩飞敌将的头颅,然后自家将军忽然便中箭倒地,骑军大怒,冲上前去,斩断荆州军旗,又把军旗下的一群残兵剁成肉泥,这才罢休。

    再转回头来看张济时,张济仍未断气,只颤声道:“回营。”

    众骑不敢怠慢,于是用旗帜裹了张济,置于双马之间,一路疾行回营见张绣。张绣见叔父好好的一个人出去,如今却变成了血葫芦。不禁大怒,质问道:“你们就是如此保护将军的?”

    众骑垂首不敢言。张济努力睁开眼睛,道:“文锦。”

    张绣跪在张济身边,道:“叔父,我在。”

    张济艰难道:“敌将诡诈,故我有此劫。勿怪将士。我死之后,汝可替我职。如今天下混乱,你若有机会,便找个雄主降了,以保我张家周全。咳咳咳。”

    说完之后,张济一阵急咳,随着一股污血涌出,张济便断了声息。张绣一声咆哮:“叔父!”虎目中两行泪水涔涔而下。

    张济既死,张绣遂掌其军,他下令兵退三十里扎下营寨之后,全军举丧。

第二百九十三章 贾诩出奔() 
张绣,字文锦,凉州武威人。自幼有武勇,精骑射。及长成,投叔父张济军中。每战皆先,屡有斩获,因功任骑都尉。叔父张济既死,张绣掌其军。将士既感张济恩,又服张绣勇,上下莫不从之。

    张绣坐上了军主这个位置没几日,就感觉到不一样了。他之前为骑都尉时,不用多想,只需要听从叔父的命令,指哪打哪就行了。现在成为一军之主,事无巨细,都要他操心。要忙着安抚将士,忙着查看辎重,忙着安排巡营……这些琐事还好,平时跟在叔父身边受他熏陶,也能依样画葫芦。可是摆在眼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战略方向的问题。

    已经有不少将领来问了,将军,穰县还打不打,打下穰县后是不是还按着以前的计划打新野?

    张绣表面上怒不可遏,说我叔父死于穰县,不拿下穰县和新野,怎么以慰我叔父的在天之灵!内心却实在是有些忐忑。张绣不怕打仗,也不怕死。他怕的是,辜负了叔父所托,辜负了这些跟随他叔父多年的将士所望。他需要带着这支部队在这乱世活下去。而且要活得好。

    过了头七之后,又让大军休息了一阵,然后张绣便吩咐众将,整顿军备,准备再打穰县。众将正要告退,忽然,大营外有亲兵汇报,说前番送张济以及阵亡将士遗骨往陕县的人回来了,还带来了一封信。张绣把人喊了进来,拿着信一看,不禁大喜若狂。

    原来这信,是贾诩写来的,说久在凉州,诸侯无东向之意,枯坐经年的他静极思动,愿来张绣军中走上一番,不知道张绣是否欢迎?

    欢迎,怎么能不欢迎!张绣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表示欢迎。贾诩的大名,凉州诸将哪个不知道。说实话,凉州诸将能有如今的荣华富贵,全靠贾诩当初一番话,否则他们恐怕早就命都没有了。张济生前就叹息过,说贾诩世之奇才,奈何不为我凉州用之。这样的一个名士,居然想屈尊来自己这里,张绣不管贾诩是静极思动还是想干嘛,反正他是无比渴望着贾诩的到来。相信看在都是武威老乡的份上,贾诩也不至于害自己。

    贾诩也很憋屈,他跟着董卓,董卓不听他的。结果大好局面,一朝崩塌。好不容易从牛辅这个短命鬼军中逃出来了。结果李傕、郭汜竟然手握大军一言不发就要弃军亡命。贾诩本来是不用理会这两个蠢货的,但是凉州人不抱团,王允要是搞秋后算账,他贾诩那是砧板上的鱼,绝对跑不了。于是便吓唬李傕郭汜说长安朝廷要诛尽凉州人,你们弃军一跑,到时一个亭长就能抓了你们,还不如尽起大军,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的同时,为自己博一个富贵。实在不行,到时再跑也不迟啊。

    于是李傕和郭汜等人听了,一举把长安给打下来了。打下长安之后,兴奋过度的李傕郭汜在长安大开杀戒,王允被戮,吕布窜逃,此时凉州诸将已无人能制。凉州骑只杀得长安城中尸横遍野,吓坏了长安天子与群臣,也让贾诩心怀不满。是以贾诩拒绝李傕郭汜给他的尚书仆射的官职,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周旋,救下了不少人。

    贾诩看凉州诸将都是一介武夫,比董卓都还不如,这几年又你打我,我打你。前阵子李傕杀樊稠,又和郭汜大战,弄得长安一片乌烟瘴气,几十万户口的长安城,被这些人这么一折腾,都快成鬼城了。贾诩这时也就知道,不能在长安待下去了。再待下去,指不定自己哪天就会有杀身之祸。

    在整个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要说贾诩的谋略天下第一,可能还有人会不服气的来辩论几句,但若说到贾诩的自保之道,他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贾诩年轻的时候,有一次辞官回家养病,途中遇到氐人叛乱,抓住汉人就杀。贾诩和同行的几十个人很倒霉的也被抓了。别人都吓得要死,贾诩则神情自若的说我是段公(段熲)的外甥,别动我,我家会出很多钱来赎我。段熲是敢在凉州搞种族大屠杀的猛人,谁人不怕。于是氐人不但把贾诩给放了,还亲自护送他回家。史书上说贾诩权以济事,咸此类也。对着屠刀面不改色的撒谎,可见贾诩的镇定和胆气。后来历史上的贾诩投靠张绣后,先劝张绣投靠刘表,最后又劝张绣投靠曹操。而他自己,也以七十多岁的高龄和太尉、魏寿乡侯的高官厚爵得以善终。

    这个时候的贾诩,已经不看好长安的李傕和郭汜了,刚好同郡老乡段煨屯兵在华阴,于是贾诩便弃官往华阴,投靠段煨。结果段煨这人,畏贾诩的威名,又不知道贾诩是来逃难的,生怕贾诩夺他的兵权。于是表面上对贾诩客客气气,私下却让亲兵对贾诩以保护之名,随时跟着看管。

    贾诩一看段煨如此,心想糟了,老段不相信我。这下贾诩心中也七上八下了。要是贾诩知道段煨的想法,他肯定会跳脚大骂,我贾文和是做过讨虏校尉,但我又不喜欢带兵打仗,这么危险的活只适合你们这些粗鲁的武夫好不好。我要你军队有什么用?可惜两个人各自心怀鬼胎,注定没法开怀畅谈一番了。

    贾诩在华阴,正自心急如焚,忽然便闻张济兵下荆州,战死在南阳。在为张济这个故人叹息几声之后,贾诩便问人,现在张济的部队是谁在作主,有人回答说是张济的侄儿张绣。一听之下,贾诩便动心思了。

    张绣这个毛头小伙可比张济好对付多了。他现在新掌大军,肯定缩手缩脚,要是我去那里,张绣不说对我言听计从,少说我也能做一大半主。最起码,自己的人生安全能得到保障了啊。于是贾诩便写了封信给张绣试探一番。要是张绣愿意,自己就要背着行囊往荆州了。

    幸好张绣没有辜负贾诩,立马写了一封信过来,姿态放得很低,在信中以叔父相称贾诩,说贾诩要来,他愿意派兵来接云云。

    贾诩得了信,哈哈大笑一声。便往见段煨,对段煨说,这些日子叨扰老兄了。我在这里老住着也不是办法。如今咱们的老乡张济战死沙场,他侄儿张绣掌军,请我去南阳帮他的忙。这孩子,也算是我们看着成长的,我也不好拒绝。我已经答应了他,今天是过来向段老兄辞行的。

    段煨一听,眼睛一转,心中数个念头闪过,于是笑眯眯的道,唉,本来过些时日我正要委文和以重任呢。想不到文和竟然要离开我去南阳。不过老张死得惨,张绣这小子又远在南阳,既然他来信请你去帮助,我也不好不同意。咱武威人得帮武威人嘛,对不对。来来来,文和,你我这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我们好好的喝一杯。

    于是段煨大摆宴席,替贾诩送行。酒至半酣,段煨笑道:“文和,你到了张绣那儿,可得好好和我那侄儿说上一说,如今凉州武威人带兵的,就只有我和他了。咱们可得互相帮助才是。”

    贾诩便回道:“忠明兄,不用你说,我也会劝张将军与忠明兄互结为援的。此番我南下荆州,前途未卜。家小便还安置在华阴,还请忠明兄多多看顾啊。”

    段煨连忙点头答应。两人这一次,倒是喝得尽欢而散。

    贾诩临走,有熟人问他:“段煨待君厚矣,君安去之?”

    贾诩说:“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愿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

    让自己和家眷都能保全,这也就是贾诩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