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听了诸臣来意,冷笑一声,道:“文若,对待妖言惑众者,对待造反者。我的态度是绝不姑息。反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容情!我就是要让那些心怀叵测者知道我的态度,想在我的治下闹事,绝对没有好下场!为首者死,从众者罚没家产,贬为奴隶。这是我的底线。也让他们清楚得知,和我作对,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荀彧其实也不是想对那些人宽容。他只是想青州刚起大灾,又兴大狱,在这个紧要关口,还是稳妥一点为好,处理得轻一点,百姓也容易安抚一些。既然主公有了决定,荀彧便也不再多说。

    青州各城,无数的人头高悬在城外,警示着后来人的同时,也告诉大家。刘使君不仅仅只有仁慈,他还有着残酷冷血的一面。谁支持他,拥戴他,他就会对谁仁慈。谁反对他,他就会对谁毫不留情。

    在屠刀的面前,大家选择了服从。就是有那么一些漏网之鱼,也是躲入山林,或者是潜往他州。青州混不下去了,那就去其他地方吧。总有一个地方是可以被我们搅乱的。比如豫州。

    夏五月,汝南、颖川黄巾又起。何仪,刘辟等各聚众数万,称将军,祸乱郡县。孙坚乃命程普守彭城,韩当还驻沛国。率祖茂黄盖自引军还讨黄巾。双方连战数月,何仪等不能敌,乃降孙坚。

    烟冥露重霜风号,声悲色惨侵征袍。据鞍顾盼度沙碛,纵横白骨余残烧。这就是颖川、汝南两地的凄惨模样。

    黄巾军与孙坚在两郡大战。郡县为之残破。到处都是死人尸骸,残垣断壁。豫州大乱,逼得一个不世出的英才出山了。

    之前,刘备初得荀彧,喜不自胜,又谈及天下人物,与荀彧道:“似文若之出类拔萃者,天下何其少也。”

    荀彧笑而对之:“彧徒负虚名耳。策画之士不输彧者,凉州贾文和,颖川戏志才,郭奉孝,钟元常,吾侄荀公达,此数人皆世之英才也。”

    刘备听了这几个鼎鼎大名的名字,心中也是暗许荀彧知人。贾诩和钟繇就不说了,一个跟着凉州军阀混,一个刚到中央任官,便被董卓掳到长安去了。现在也是一直在长安天子身边。这两个人,关山阻隔,暂且不说。戏志才早早投了曹操。可是郭嘉郭奉孝和荀攸荀公达这两个人一定要抢到手啊。

    于是刘备让荀彧给写了信,便派人去请这二人。结果遍访诸地,屡寻不见。这年头,兵荒马乱的,想找个不在家的人,实在是很有点困难。

    刘备和荀彧是万万没想到荀攸被於夫罗抢到山中去了,然后现在又跟了吕布。至于郭嘉,少年时便知汉灵帝如此胡为,天下必乱。于是一直隐居不出,除了几个知交好友像荀彧戏志才这样的,天下也没人知道他。

    后来先帝死了,郭嘉负笈出游,先是去见了当时天下名声最重,最吸引天下名士的袁绍。在袁绍那里待了一阵子,仔细观察之后,觉得袁绍不行。对辛评、郭图说:“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便跑了。

    后来诸侯讨董,天下打成一团,郭嘉觉得外面太危险,于是便跑回家中隐居。见汝颖多兵乱,又把家给搬了,搬到一个更隐蔽的地方,坐看天下风起云涌。

    后来袁绍另立天子在洛阳,刘备出为青州牧。郭嘉便想北见刘备。方欲行,母丧。守孝三年。再想北行,豫、兖到处都是黄巾,后来兖州来了曹操,豫州有了孙坚,情况才好一点。然后这时,郭嘉又大病一场。

    郭嘉身体一向虚弱,因为他酗酒无度。后来于三十八岁那年便英年早逝,估计也是这个原因。好吧,哪儿也不能去,那就先家里蹲吧。好不容易把病养得七七八八,这颖川又遭贼了。

    郭嘉就很郁闷,咱颖川啥也没有,地里也不长黄金,你们黄巾贼怎么就喜欢在颖川闹事?动乱的地方,总归是不安全,于是郭嘉就想一劳永逸的搬次家了。思前想后,天下最稳定的地方,莫过于刘备和曹操。

    至于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在郭嘉看来,不过是两只暂时虚高的垃圾股罢了。不需要多久,他们必定败亡。荆州刘表那儿也不错,可是郭嘉想到医生说过,他的身体状况不宜居于南方。于是便不再考虑刘表了。

    刘备和曹操,在郭嘉眼里,都是不世出的雄杰。两人各有千秋。刘备宗室之后,虽然家世败落,但少有才名,形象伟岸,黄巾以来,屡立大功。现在占据青州和辽东。曹操累世高官,少时便仗义施财,交游广阔,亦崛起于黄巾乱后。现在占据兖州和徐州两郡。

    郭嘉认为,若是有人能够扫平海内,成就王霸之业,必是这两人中的一个。至于选谁做老板。郭嘉还是打算亲自去见一见这两人后做决定。毕竟,第一印象非常非常重要。

第二百八十八章 游说郭嘉() 
天下不止青州刘备那儿遭灾。幽州,冀州,兖州,豫州,凉州除了南方好一点,其他诸州,到处都是一片哀声。

    鉴于旱情严重,各大军阀也就各自罢兵,回自己地盘处理内政。孙坚回到豫州,就和叛贼大打一场,虽然迫降了叛军,但整个豫州仍然散发着躁动不安气息。就在孙坚边剿边抚,为稳定豫州而努力时。郭嘉选了个良辰吉日,出门远行了。

    兖州和青州挨着,而且两个州牧身边,都有他的故人。是以郭嘉出门时的心情很轻松。颖川往北偏西就是洛阳,往北偏东就是兖州陈留。没走几天,郭嘉就到了曹操的地盘。

    曹操自到兖州之后,因为没有爆发边让血案,所以陈宫等人还是倾心辅佐。曹操也非常信任陈宫。视之如腹心。就如同历史上吕布妻子说的那样,曹公待公台如赤子。陈宫受曹操厚恩,心下感激,为其倾力拉拢兖州士族。

    曹操为什么要杀边让,因为汉末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品评人物,许靖兄弟曾在洛阳搞了个月旦评,一旦被许氏兄弟称赞,则士子声价百倍。而边让,就喜欢参加各类品评。他年少成名,文章也写得好,尤善于辩论。所以每次有品评人物的座谈会他只要有时间都不会错过。历史上的边让辞官不做,从九江回老家隐居之后,仍然改不了好清谈的毛病。他名气大,兖州士人也喜欢往他这里跑。有回可能是喝大了,边让就在席中说曹操如何如何,大概是说他宦官之后,不配牧兖州云云。本来也是酒后闲谈,民不举官不究,结果偏偏就有人去告密了。曹操听了,哪里受得了这个气,老子好不容易坐稳兖州,结果你不帮忙也就算了,还在下面添乱动摇我的根基。于是一气之下直接让人把边让给宰了。陈宫和边让等人交情深厚,又见曹操如此冷血无情,也被吓住了,生怕哪天自己说错了什么话就步了边让后尘,于是便密谋反了。可以说,边让这张破嘴,害死了不少人。

    现在边让屁颠颠的跑到青州,也算是为兖州的繁荣稳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没了边让这号人在兖州,其他人虽然也经常小聚,但也没人像边让一样胆大包天,对兖州的统治者曹操搞人身攻击。曹操自然也不会发飙。

    陈宫一心一意为曹操着想,于是给曹操先后举荐了山阳李乾,阳平乐进,东阿程昱等人。这些人,全都是兖州本地土著,要么家族实力雄厚,要么知兵能战,要么有治平之才。李乾可能很少有人知,但他有个侄子,就是名气不小的李典李曼成。乐进,不用说了,后来的五子良将之一。程昱,陈宫的评价则是天下奇才。

    曹操一一试之,果然都是自己紧缺的人才。于是,越发心喜陈宫。之前鲍信死,曹操得了泰山军,泰山军中也有个好汉,就是于禁。如今曹操麾下雄才济济,好不兴旺。

    这日,曹操与诸人坐谈,道:“吾得兖州以来,多赖诸卿齐心戮力,方有今日之气象。今年秋察将至,望诸卿严审郡县,若有不法或怠政者,并皆革免。到时郡县必有出缺,诸卿可多举荐英才,秋察之后,补任四方。”

    众人应命称是。曹操看了一眼戏志才,笑道:“公台所荐,皆为大才。汝、颖居天下之中,亦多奇士,志才何不为我荐之?”

    戏志才对道:“颖川之士,辛评、郭图、淳于琼已归袁绍。钟繇远在长安,荀彧在青州,徐庶、司马徽远遁荆州。独有荀攸、郭嘉、陈群等不知所踪。某之前已告之主公,主公亦有安排军士寻访。至于其他,皆碌碌之士,才具不足惊动主公也。”

    陈宫、程昱等人亦在席中,早就听闻颖川人才辈出。现在亲耳听到戏志才掰着手指一算,才知道颖川人的可怕。竟然散布天下,而且都还混得不错。袁绍那儿就不说了,辛评郭图都是重要谋士,淳于琼是带兵大将。荀彧在青州,是刘备的谋主。戏志才在兖州,地位也是非同小可,和自己等人同列。还有钟繇,自己等人也多次听说过他的名字,其人有长材,性稳重,善书。也是一等一的人物。如今沦落在长安,随驾在长安天子跟前。

    陈宫、程昱等人心想,要是能把这些人聚在一起,扫平天下,又有何难哉?想到精彩处,不禁心驰神往,难以自禁。于是纷纷进言,让曹操加大寻找荀攸、郭嘉以及陈群等人的力度。这种事,曹操自然不会拒绝,于是欣然许之。

    于是郭嘉方出陈留,就悲剧了。到定陶时,他就发现,城门处的军士对负剑远游的士子格外关注。收城门税的时候还要让登记下姓名籍贯。郭嘉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是曹操手底下人想出来的笨办法。主公不是要找人嘛,兖州外的只能听天由命,但兖州境内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做细致做扎实,不能放过一条漏网之鱼。

    于是,每个城池,都有一份名士名单,被守令和城门尉熟记。若有人从此过,只要登记下姓名籍贯,就知道这人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