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臧霸和孙观带着援军刚到东海,距郯县只有五十里了。忽闻快马来报,兖州兵已经占了琅琊,不由大怒,喝道:“琅琊十余县,岂能皆失,但有慌报,定斩不饶!”

    探子拜道:“据闻下邳相笮融为向导,引曹操入琅琊。”

    臧霸一口钢口差点咬碎:“笮贼,徐州之罪人也!”于是整顿军伍,直往郯县攻打笮融。

    这时,笮融也开始攻打郯城了。还射箭传书入城内,向麋竺喊话:“琅琊已陷,广陵、彭城皆降我。子仲可速降。”

    徐州领五郡国,这时麋竺听说有广陵、彭城还有琅琊都降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正自焦急,忽闻城头兵将欢呼之声,如银瓶乍破。急问之,原来是守军看到援军臧将军和孙将军的旗号了。

    笮融闻臧霸和孙观来了,也不慌乱,让部将率众继续攻打郯城,自己便率人去见臧霸。他为下邳国相,又独霸漕运之利,往日里也笼络了一些人。臧霸与孙观,他自认为对这二位还是很够意思的。军中所需从未短缺不说,就是二位将军家中,也是上上下下都照顾到了。是以笮融压根就没把郯县的依靠,臧霸和孙观的援军放在心上。他以为,只要他一露面,好言相劝之下,丢了后路的臧霸和孙观,肯定会向他投降。到时,他的独霸徐州四郡的计划,便彻底完美了。有了四郡在手,又有臧霸和孙观这两员能征善战的大将,不管谁来打徐州的主意,他都不会毫无反抗之力。再怎么样,总比刘备来徐州要好。

    可惜笮融太高估自己了。他那点儿可怜的统率力,完全驾驭不了臧霸、孙观这些人。这个时候臧霸等人也终于明白了怎么回事。哦,为了不让刘备来徐州,你笮融先是用徐州所产以资袁术,然后过广陵,席中杀太守赵昱,然后先围郯县,引我来援,随即又派人引曹操来,让其兵不血刃而下琅琊。现在又还想让我们向你投降,听你的号令?

    啊呸!想都别想!

    陶公新亡,你笮融便叛,不忠。广陵太守赵昱待你如上宾,你竟然在他好酒好肉招待你的时候将其杀害,不义。曹操之前来伐徐州,所过之处,血流成河,徐州人无不恨之。你笮融竟然勾结曹操来祸乱徐州,使百姓再遭兵祸,是为不仁。陶公有遗言,命我州中文武迎刘玄德入主徐州。言犹在耳,你出门便反悔,是为无信。你这个不忠不义不仁不信的小人,还想让我投靠你?做你的千秋大梦吧!

    你笮融算个什么?不是陶公,你能有今日。老子率众纵横州郡,击讨黄巾的时候,你还屁都不是呢,现在也想骑在老子的头上?

    臧霸、孙观、尹礼等几个军头一商量,觉得笮融这人,太不靠谱。武将大多都喜欢直来直去。像笮融这种前一秒还笑容满面的喊着哥哥和你喝酒,下一秒就突然翻脸捅刀子的人。说实话,臧霸心里有些发寒。

    于是几个人先率军和乍融打了一场。笮融不敌,兵退三十里,扎下营寨。麋竺得知笮融被击退,大喜,于是押送了牛羊钱粮前来犒军。

    麋竺在郯县还不知道情况,等臧霸事无巨细的和麋竺一说,麋竺心乱了。既伤心好友赵昱之死,又惊慌琅琊之失。臧霸大军虽在,但根本已失,已是无根之萍。而东海一郡,压根就养不了这么多兵。而且广陵、下邳、彭城都在笮融手里,以东海之财力,如何与笮融拼。到时若是曹操与笮融两面夹击,如何是好?

    这狗贼,徐州之事,竟然引外人前来。他不是想自领徐州吗,引了曹操来,这是想干嘛?

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乱(三)() 
主笮融是想自领徐州。他引曹操入琅琊不过是想绝了徐州文武迎刘备入主徐州的心思,顺便断了臧霸诸将的后路。好让他轻松控制徐州余下四郡。至于曹操得了琅琊会不会贪心不足,觊觎整个徐州。笮融没想这么远。或者说,不敢去深想。他目前就一个目的,阻止刘备来徐州,保住他之前拥有的权与钱。徐州乱不乱,百姓死不死,关他什么事。

    笮融这么乱来,也让麋竺等人摸不着头脑。不过能确定的是,宁死都不降笮融这个无耻之徒。这一点,徐州诸文武的意见空前的达成了一致。

    臧霸挥军与笮融又斗了一场。笮融又败退三十里。然后,就高挂免战牌避战不出了。笮融在营中,与诸将得意的道:“臧霸后路已失,方欲速战,我避之不出,待其粮尽,我将兵而出,一战可擒也。”

    臧霸面对缩成一团的乌龟壳,也确实没什么好办法。琅琊已失,囤积在那里的辎重粮草全部丢失。仅靠东海,军队是撑不了多久的。且军中流言渐起,言琅琊,彭城,广陵俱失。军无战心,士气低落。若不是军中基本都是徐州子弟,又有自己等人弹压,只怕早就哗变了。

    就在曹操消化琅琊,笮融和臧霸等相拒的时候。刘备也收到了徐州的最新消息。说实话,刘备也没想到,徐州局势会变成这样。

    看来还真是不能小瞧天下人物啊。这个不知哪里冒出来的笮融,突然就搅动了徐州风云。

    面对这样的情况,青州上下保持了沉默。琅琊已被曹操占了,走海路去徐州,海船又大多在东莱和辽东之间往返运送移民和物质,很难再抽调出来一支船队。这样的情况下,再想得到徐州,几乎是已经没有了希望。

    刘备总不能去和曹操说,孟德,徐州牧陶公遗言让我领徐州,你让条路,让我带兵去徐州可好?曹操和你关系再好他也不能这么干。让你去徐州,那这琅琊怎么算?算我的,你不高兴。算你的,我更不高兴。所以说,笮融这步棋,还是很高的,有点神来之笔的意思。只是还是损人不利己罢了。阻了刘备,肥了曹操,自己没落得一点儿好。

    事已至此,刘备也只能仰天长叹一声,道徐州暂时与我无缘了。

    辽东,乌桓诸部陆续前来,卢植也兑现了他的诺言,又分田地又分牧场。乌桓各部大喜,头人纷纷去见卢植表达自己的忠心,说以后愿为太守效死。辽东人口的增加,彻底开启了辽东这块沃土的建设热潮。到处都在开荒,深山老林里的穴居人都被赶了出来。而商队,也开始络绎不绝的前来辽东交易,为辽东带来物质的同时也带走辽东的出产。

    辽东各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时候,高句丽也开始蠢蠢欲动。之前刘备打公孙度的时候,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与公孙恭逃亡,于番汗遇高句丽王次子高建,两人说动高建,约定共击青州军,结果到了高句丽王跟前,这盟约没通过。然后没多久,公孙度就覆灭了。

    高句丽和公孙度经常互相伤害,彼此还是了解很深的。原以为公孙度再不济也能支撑一段时间,结果纵横辽东,看谁不顺眼就打谁的公孙度,三下五除二就被青州军给打趴下了。得知公孙度的下场。高句丽君臣都沉默了很久。

    然后,沉默了很久的高句丽开始做准备了。有个太强大的还不怎么友好的邻居,实在是让人难以心安。毕竟谁也不想像公孙度一样,下场凄惨。

    于是这段时间在高句丽无人搭理日子凄凉的公孙兄弟,忽然间就成了高句丽国王公大臣的座上宾。今天这个请去问辽东的情况,明天那个请去问汉朝中原和青州的情况。

    看着这些人惶惶不安,公孙兄弟心中快活得很。早听我言,何至于此?愤恨于父死族灭而高句丽之不救。于是每逢宴请便胡言乱语。说中原自先帝崩后已经乱成一团,诸侯自相残杀,青州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他能占辽东不过是趁我父亲不备而偷袭得手罢了。真排兵布阵一对一认真的打,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而且刘备擅自出兵辽东,已经引起很多人的不满了。比如幽州牧,比如洛阳的天子。

    公孙兄弟两个说的话,真真假假,高句丽上下也不知道该不该信。于是便暗中派人去辽东和中原刺探情报。未几,消息传来,中原确实是乱成一锅粥,各地烽烟处处,征伐四起。又传辽东兵马不足,是以青州牧刘备布令天下,招募移民迁徙辽东。

    不能怪高句丽消息闭塞,它本来就在边远之地,因与公孙度之前关系也不好,一直打架,所以商旅往来也不多,基本上境内所需都是和辽东的商人私下交易的。辽东的人知道的消息再辗转传给高句丽,其时效性和真实性,都得打一个天大的折扣。

    高句丽王得了消息,喜不自胜。中原混乱,幽州公孙瓒对外要面对鲜卑乌桓,对内要面对刘虞和袁绍。而对青州而言,辽东孤悬海外,救援困难。这么说来,以高句丽举国之力,打一打辽东,甚至是青州,应该也是没问题的吧?毕竟自己还是很强大的,公孙度这个土著不也是要拉拢扶余野人才能和自己比划下么?

    高句丽这个国家,向来自大不可一世。从它立国起,就开始了它的血腥征途。在征服不少野蛮人部落之后,自以为够强大了的高句丽便开始对汉朝的辽东开始下手。史载是屡启边衅,骚扰辽东,略我子民。然后被高句丽弄得烦不胜烦的大汉帝国便好生教育了高句丽一番,打得它连自己的都城都丢了。

    但是高句丽是死性不改。前高句丽王伯固,在位期间数次率兵抢掠辽东,甚至杀死大汉的官吏。带方县令便死于他手,又抢乐浪太守的家属。大汉忍无可忍,便派兵一阵猛揍,打服了,老实了一阵。公孙度在辽东自立,又和公孙度较劲,吃了亏,于是在名义上臣服公孙度。心里估计也是七个不服八个不爽。前几年伯固死了,老大空欢喜了一场,弟弟得了王位。就是现在的高句丽王。

    现在。高句丽王又要作死了。一心想着光复祖宗的基业,夺回故都城高句丽城。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欠揍的民族。历史上曹操,司马懿,后来的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等都要去打它,不是这些光耀古今的猛人要去欺负弱小。而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